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综合复习与检测试题 A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都无误的一项是( )
A.簇新(cù) 隧洞(shuì) 笑涡(wō) 胚芽(pēi)
B.喷薄(bó) 纤绳(qiàn) 疲惫(bèi) 勒进(lè)
C.蜗行(wō) 稻穗(suì) 熏黑(xūn) 迷惘(wǎng)
D.淤滩(yū) 干瘪(biě) 挣脱(zhēng) 驳船(bó)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quán)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ào)地飞翔。
B.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fèn)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C.它从雷声的振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zhē)不住太阳,一是的,遮不住的!
D.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yǎn)游动,一恍就消失了。
3.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⑴如毛的细雨无因地由天上洒落着。
⑵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黄绿的眼。
⑶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曾使几多的孩子欢呼着,注意着,沉醉着……
⑷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
A.拟人 夸张 排比 夸张
B.拟人 夸张、比喻 排比 比喻
C.比喻 比喻 拟人 比喻
D.比喻 夸张、拟人 排比 比喻
二、名著导读(4分)
4.有一部名著,揭露和讽刺了明清文士醉心科举,士风败坏,世风日下的社会现实,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这部名著是《 》,作者是 。
三、默写
5.根据课文内容默写。(5分)
(1)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沈尹默《月夜》)
(2)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戴望舒《萧红墓畔口占》)
(3)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卞之琳《断章》)
(4) ,在大地风雨的海上。(芦荻《风雨吟》)
(5) ,所有树木无非一棵,整片大地是一朵花。(聂鲁达《统一》)
四、语言表达(4分)
6.在诗歌中,诗人常常把情感、哲理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哲理具有可感性。
《断章》中,诗人通过“桥上”“风景”“楼上”“明月”“窗子”“梦”这几个意象,表达出了刹那间的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风雨吟》中的“大地”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我”面对“大地的海”,忧思满怀,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借鉴上述写法,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发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五、语段阅读(9分)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你是历史长河里伟大的舵手
你用手中的橹桨
荡出南湖上潋滟的波光
一只红船从此带着希望和力量
迎着朝阳 劈涛斩浪
向着波lán壮阔的大海航行
穿过暗夜凶险 穿过岁月风沙
南昌城头的枪声划破沉沉苍穹
井冈山上迎来喷薄旭日
雪山上隽刻下不朽丰碑
草地泥沼中写就壮美诗行
你是伟大的舵手啊
豪迈的远航路上
勇气和智慧之帆高高飘扬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3分)
舵手( ) 波lán( )壮阔 苍穹( )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 (2分)
(3)文中“喷薄”的意思是 ;“写就”中“就”的意思 。 (2分)
(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 (2分)
六、综合性学习(6分)
8.八一学校以“我心目中的英雄”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学校拟邀请曾参加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的英雄少年陈浩,于2月25日下午三点在学校礼堂,为全体师生作“讲英雄事,树英雄志”的专题报告。请你以八一学校德育处的名义,写一份邀请函。 (2分)
(2)为了更好地开展“我心目中的英雄”主题活动,学校对同学们进行了“我最崇拜的人物”问卷调查。下图是开展活动前后的问卷调查统计图表,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图表所反映的内容。 (2分)
八一学校“我最崇拜的人物”调查统计图表
(3)下面是一位同学的习作《我心目中的英雄》片段,请你帮助修改。 (2分)
想到霍金,我的眼前就浮现出这位科学大师那深邃的目光和亲切的笑容。【甲】虽然,他全身瘫痪,只要三根手指可以活动,但是他仍然坚强地面对生活。他觉得自己并没有失去太多:他的手指还能活动;他的大脑还能思考;他有终生追求的理想;他有他爱和爱他的亲人和朋友;他还有一颗感恩的心。【乙】面对人生的苦难,让人由衷地敬佩他表现出的积极乐观的态度。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①【甲】处画线句中存在用词不当的问题,应把“ ”改为“ ”。
②【乙】处画线句中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应修改为: 。
七、文言文阅读(8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霍丘①知县阳湖左君,治霍丘既一载,其冬有年。父老数十人,来自下乡,盛米于筐,有稻有粳,豚蹄鸭鸡,伛偻提携,造于县门。君呼之入,曰:“父老良苦,曷为来哉?”顿首曰:“边界之乡,尤扰益偷。自耶②之至,吾民无事,得耕种吾田。吾田幸熟,有此新谷,皆耶之赐,以为耶尝。”君曰:“天降吾民丰年,乐与父老食之;且彼家畜,胡以来?”则又顿首曰:“往耶未来,吾民之猪鸡鹅鸭,率用供吏,余者盗又取之。今视吾圈栅,数吾所育,终岁不一失,是耶为吾民畜也,是耶物非民物也。”君笑而受之,劳以酒食。
[注释]①霍丘:县名。后面的阳湖也为地名。②耶:通“爷”,这里是对左君的尊称。
9.“伛偻提携”中的“伛偻”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11.
结合选文说说,百姓为什么认为家畜谷物不属于自己而属于左君呢?
(4分)
八、诗歌鉴赏(8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梅岭三章(一) 别云间
陈毅 夏完淳
断头今日意如何?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创业艰难百战多。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此去泉台招旧部,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旌旗十万斩阎罗。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2.从《梅岭三章》“ ”和《别云间》“ ”中,可以看出这两首诗均属绝命诗。(各填一句诗) (2分)
13.《梅岭三章》中,“百战多”写战斗之频繁,“旌旗十万”言牺牲之巨大,表现斗争历程之艰难。那么,《别云间》一诗又是怎样表现斗争历程之艰难的?请结合首联分析。 (4分)
14.两首诗,一首想象人去阴间,一首想象魂归人间。请结合“去”“来”的目的,说说两位诗人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何不同。(2分)
九、现代文阅读(15分)
比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 ……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到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的,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 ……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节选自高尔基《海燕》 创作于1901年)
【乙】
蛇高高地爬到山里去,躺在潮湿的山谷里,盘成一圈,望着海。
太阳高高地在天空中照耀着,群山向天空中喷出热气,波浪在下面冲击石头……
忽然,在蛇所待着的那个山谷里,天空中坠下一只胸膛受伤、羽毛上染着血迹的鹰……
它短促地叫了一声,坠在地上,怀着无可奈何的愤怒,胸膛撞在坚硬的石头上……
蛇吓了一大跳,敏捷地爬开去,但是马上看出,这鸟的生命只能维持两三分钟了……
它爬到那受伤的鸟跟前,轻声说:
“你要死了吗?”
“是的,要死了!”鹰深深地叹了口气,回答说,“我痛快地生活过了!……我懂得什么是幸福!……我英勇地战斗过了!……我见过天……你是不会那么近地看到天的!唉,你这可怜虫!”
“那有什么了不起!我在这里很好,又温暖,又滋润!”而且它想:飞也好,爬也好,结果还不是一样,大家都要埋入黄土,都要化为灰尘……
但是那勇敢的鹰忽然抖擞精神,微微挺起身来,向山谷里看了一眼。
阴暗的山谷气闷不堪,散发出腐臭的气味。
鹰施出全身的精力喊叫起来:
“啊,要是能够再飞到天上去一次,那可多么好啊!我要把敌人紧紧压在胸膛的伤口上……啊,战斗多么幸福啊!……”
(节选高尔基的《鹰之歌》 写于1895年)
15.乙文中“蛇”这个形象就相当于甲文中的哪些形象? “蛇”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塑造这个艺术形象目的是什么? (6分)
16.下列句子富有表现力,请结合语境品析其中的妙处。 (6分)
①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② 阴暗的山谷气闷不堪,散发出腐臭的气味。
17.甲文中的海燕、乙文中的鹰在文章结尾处都竭力“喊叫”,从它们的“叫喊声”中你听出了作者高尔基怎样的内心渴求? (3分)
十、写作题(50分)
18.以下两个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1)题目:送别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上帝召开了一次会议,了解他自从赐给鸟儿翅膀后,鸟儿是怎么使用的。
鹰说:“我用我的翅膀在天空中飞翔,一切猎物都逃不过我的眼睛,我因此生活无忧。”
鸵鸟说:“我用腿在地上奔跑,翅膀对我毫无用处,它成为我沉重的负担。”
企鹅说:“我已把翅膀变作了鳍,它让我能像鱼一样在海洋自由来往。”
这时,上帝发现会场里还坐着一个人,便奇怪地问:“你没有翅膀,来这里干什么?”
人说:“虽然你没有赐予我翅膀,但是我的灵魂却可以飞翔,他带着我飞翔到任何脚步不能到达的地方。”
作文要求: 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文字和标点的书写要规范、整洁;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及毕业学校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解析】A“隧”应读作“suì”;B“勒”应读作“lēi”;C读音正确;D“挣”应读作“zhèng”。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对字音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形声字等容易混淆读错,另外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地分类整理。
2.【答案】B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A卷( juǎn)集;C“振怒”应为“震怒”;D蜿蜒(yán ),“一恍”应为“一晃”。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字音与字形的能力。辨析字音,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汉字的读音,熟练掌握汉语拼音的拼读规则,注意多音字、音近字等。而辨析字形,则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正确书写每个汉字,注意形声字、形近字、易错字等,还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使用正确的汉字。
3.【答案】D
【知识点】比喻;拟人;排比
【解析】“如毛的细雨”“如一个女郎”运用比喻的修辞。“黄绿的眼”运用拟人的修辞。“欢呼着,注意着,沉醉着”运用排比的修辞。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常用修辞手法的能力。学生要掌握常用修辞手法的种类及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常用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对比、反语等,答题时要结合语言环境判断使用的修辞手。
4.【答案】儒林外史;吴敬梓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从”明清文士醉心科举、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这些关键语句可知这部小说是《儒林外史》,作者是吴敬梓。
故答案为:《儒林外史》 吴敬梓
【点评】本题考查对名著的阅读积累。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要注意识记以下内容: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5.【答案】(1)却没有靠着
(2)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3)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4)我有年轻舵手的心
(5)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
【解析】答好本题要考熟练地背诵,积累,还要注意字形不出现错别字,一些经典名句要深刻理解。做好本题关键平时要扎实积累课本中出现的重点诗文名篇。注意“涛、饰、舵”等字容易写错。
故答案为:⑴却没有靠着;⑵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⑶你装饰了别人的梦;⑷我有年轻舵手的心;⑸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
【点评】本题考查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诗词在背诵时不仅要注重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填写名句漏填和错填均不得分,一些易错字可结合词义去背诵。对于结合诗文内容填写诗句,学生要多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情感,正确把握内容,才能准确地判断。
6.【答案】【参考例文】
你说你有淡淡的清愁
你说你有浓浓的思念
你说你总是在宁静的夜晚
想起故乡的村庄
想起自己四岁的时候
离开妈妈的目光……
你说你有自己的归宿
你说你认识回家的路
你说你回家的那条小路
紧贴着一条弯弯的小河
而小河的两岸
开满了无数你童稚希望的野花……
【知识点】微写作(片断写作)
【解析】 解答此类题目,表达上的优劣成为关键因素,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情感的“物象”,是赋有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借物抒情要求我们在描写物品时,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之中。如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芭蕉,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故答案为:
你说你有淡淡的清愁
你说你有浓浓的思念
你说你总是在宁静的夜晚
想起故乡的村庄
想起自己四岁的时候
离开妈妈的目光……
你说你有自己的归宿
你说你认识回家的路
你说你回家的那条小路
紧贴着一条弯弯的小河
而小河的两岸
开满了无数你童稚希望的野花……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答这样的题就非常的容易。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7.【答案】(1)duò;澜;qióng
(2)隽刻;镌刻
(3)形容太阳上升的样子;完成
(4)比喻;排比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比喻;排比
【解析】 (1)舵手:①操舵掌握行船方向的人。②比喻把握方向的领导者。
波澜壮阔: 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 。
苍穹: 苍天;广阔的天空 。
“舵”“穹”不要去半边字的读音。“澜”不要写成“斓”。“锦”不要取半边字的读音。
(2)镌刻:雕刻。 "隽”读作juàn,“镌”读作juān。
(3)喷薄:汹涌激荡;强烈散发、迸发;形容事物出现时气势壮盛;这里形容形容太阳上升的样子。“写就”就是写完的意思。
(4)“你是历史长河里伟大的舵手”运用的是比喻,三个“井冈山上迎来喷薄旭日,雪山上隽刻下不朽丰碑,草地泥沼中写就壮美诗行”构成排比。
故答案为:⑴ duò;澜;qióng
⑵隽刻 镌刻
⑶形容太阳上升的样子 完成
⑷比喻 排比
【点评】⑴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和汉字书写,也是对词语积累的考查。做这样的题必须要做到:①能正确的拼读拼写,牢固掌握字音字形,不写错字别字,尤其要注意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等;②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选择正确的汉字;③不但要求书写正确,还要在正确的基础上达到工整、规范的要求。
⑵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字形的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写好每个汉字,注意形声字、形近字、音近字等,还要注意根据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字。
⑶本题考查理解词义的能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多积累、运用词语,提高自己理解词语的能力。做题时,一定要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
⑷本题考查辨析常用修辞手法的能力。学生要掌握常用修辞手法的种类及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常用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对比、反语等,答题时要结合语言环境判断使用的修辞手法。
8.【答案】(1)示例:
邀请函
尊敬的陈浩同学:
为了走近英雄人物,弘扬英雄精神,我校开展“我心目中的英雄”主题活动。特邀请您于本月25日下午三点在学校礼堂为全体师生作“讲英雄事,树英雄志”的专题报告。
期待您的到来!
八一学校德育处
2023年2月23日
(2)示例一:活动前,同学们对艺体明星的崇拜比率高于革命英雄;活动后,对革命英雄的崇拜比率高于艺体明星。对其他人物的崇拜比率变化不大。示例二:活动前后,同学们对革命英雄和艺体明星的崇拜比率变化大致相反(或:比例相互逆转),对其他人物的崇拜比率变化不大。
(3)只要;只有;面对人生的苦难,他表现出的积极乐观的态度让人由衷地敬佩
【知识点】图表信息;应用文;语序不当;用词不当
【解析】 (1)本题要求写一封邀请函,第一步标题(第一行正中间):标题可以直接书写为“邀请函”三个字,或者是“活动名称+邀请函”。第二步称呼(第二行顶格写):“敬语+姓名+后缀”。第三步正文(空两格):正文一般先要交代活动的背景、目的,然后注明具体活动,接下来写邀请语,最后,可以写上敬语,也可省略。第四步落款(分两行写在右下面):落款注明举办单位,并盖章,写明具体的邀请时间。
(2)答题格式为思考比较数字后得出的结果+调查的目的或调查得出的结果所蕴含的意义。答案用语不能离开调查的对象、目的,可优先选用题干(表题)中的词语。此题就抓住同学们对艺体明星、革命英雄、其他人物的的数据比较得出结论。
(3)“只要”不合语境,改为“只有”。“让人由衷地敬佩”与“他表现出的积极乐观的态度”语序不当。
故答案为:⑴ 示例:
邀请函
尊敬的陈浩同学:
为了走近英雄人物,弘扬英雄精神,我校开展“我心目中的英雄”主题活动。特邀请您于本月25日下午三点在学校礼堂为全体师生作“讲英雄事,树英雄志”的专题报告。
期待您的到来!
八一学校德育处
2023年2月23日
⑵ 示例一:活动前,同学们对艺体明星的崇拜比率高于革命英雄;活动后,对革命英雄的崇拜比率高于艺体明星。对其他人物的崇拜比率变化不大。示例二:活动前后,同学们对革命英雄和艺体明星的崇拜比率变化大致相反(或:比例相互逆转),对其他人物的崇拜比率变化不大。
⑶只要
只有
面对人生的苦难,他表现出的积极乐观的态度让人由衷地敬佩
【点评】 (1)本题考查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应用文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用到,考试时经常涉及,要想做好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该掌握常用应用文的写作格式并经常运用,达到熟练的目的。
(2)此题考査图表分析。这类题一般问从该图中得出什么观点或结论。答题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说明对象和比较角度。
(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答案】9.老人
10.上天赐予百姓丰年,乐意给予百姓东西,让大家吃。
11.围绕“百姓认为是左君治县有方,使得此地出产之物不必供给官吏,也没有盗贼偷抢,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居乐业”回答即可。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⑶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附参考译文】
霍丘的知县阳湖人左君,治理霍丘已满一年,那一年冬天收成不错。父老乡亲几十人,从下面的乡里来到府衙,筐里装满了稻米,还有猪蹄鸡鸭,老老少少,来到县衙门。左君叫他们进来,说:“父老乡亲实在辛苦了,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呢?”父老叩头说:“我们所生活的边界地区,多侵扰、盗窃之事。自从您来到这里,我们百姓没有不快之事,能够耕种自己的田地。我们的田地幸亏您而能丰收,有这新米,都是您赐予的,我们带来给您尝尝。”左君说:“上天赐予百姓丰年,乐意给予百姓东西让大家吃;再说那些家畜,凭什么而来呢?”父老就又叩头说:“往年您没有来的时候,我们的猪鸡鹅鸭,都用来提供给官吏了,剩下的又被偷走。如今看看我们饲养牲口的圈栏,点点我们所豢养的牲口,一年到头没有丢失一只,这是您为我们蓄养的牲口啊,这些都是您的东西不是我们的东西。”左君微笑着接受了这些东西,酒食犒劳了送东西来的父老乡亲。
9.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翻译。这句话的意思是:老老少少。
故答案为: 老人
10.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句中重要的词语为:乐 ,乐意; 食 ,吃。
故答案为: 上天赐予百姓丰年,乐意给予百姓东西,让大家吃。
1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依据 “往耶未来,吾民之猪鸡鹅鸭,率用供吏,余者盗又取之。今视吾圈栅,数吾所育,终岁不一失,是耶为吾民畜也,是耶物非民物也。” 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围绕“百姓认为是左君治县有方,使得此地出产之物不必供给官吏,也没有盗贼偷抢,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居乐业”回答即可。
12.【答案】断头今日意如何(或“此去泉台招旧部”)|已知泉路近
13.首联叙述了诗人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生活。其中“羁旅“一词将诗人从父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作了高度简洁的概括,深含着诗人满腔心酸和深切感。
14.人去阴间,是为了为了“招旧部”“斩阎罗”,以此表达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或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魂归人间,是为了看战旗在空中飘扬,以此表达壮志未酬的悲愤(或“表达对山河故乡的无限留恋”,或“表达对胜利的渴盼”)。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答题时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内容,然后再从中筛选出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即可。
⑵此题考查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鉴赏诗歌,首先要掌握一定的鉴赏知识、专业术语,如表达技巧:象征、烘托、寓情于事、托物言志、以静显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等等,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句做具体的分析,这样才能准确地鉴赏。
⑶本题考查概括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阅读时要逐句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作者的感情,特别要关注诗歌中抒情的语句,然后再用简洁、恰当的语言进行概括。概括思想感情的格式为:这首诗通过描写(叙述)……的景色(事件),抒发(表达或赞颂了)……的感情。
12.第一首诗中的“断头今日意如何 ”的意思是即将牺牲,我在想些什么呢 “此去泉台招旧部”的意思是我这一去黄泉,定经召集旧部。第二首诗中的“已知泉路近”的意思是已经知道了黄泉之路不远。这三句话点明了这两首诗歌都是绝命诗。
故答案为: 断头今日意如何(或“此去泉台招旧部”)|已知泉路近
13.“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的意思是三年为抗清兵辗转飘零,今天兵败被俘成为阶下囚。“三年”写时间之长,“羁旅客”点明自己的身份,多年漂泊,为了反清四处奔走;“又”说明作者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捕了,“南冠”,运用典故,抒发了诗人苦战被捕后的沉痛、愤懑之情。这两句自叙抗清斗争经历,从中可见诗人激越翻滚的情感波澜,亦可见其满腔辛酸与无限沉痛。
故答案为: 首联叙述了诗人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生活。其中“羁旅“一词将诗人从父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作了高度简洁的概括,深含着诗人满腔心酸和深切感。
14.根据第一首诗中的“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可知作者身去阴间也不会放弃斗争,而是会召集旧部,一起把阴间的统治者阎罗斩于马下。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战斗意志和誓与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根据第二首诗中的“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可知作者毅魄归来,是为了在空中看一看灵旗。生前未能完成大业,死后也要亲自看到后继者率部起义,恢复大明江山。既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悲愤,也表达了作者对胜利的渴望。
故答案为: 人去阴间,是为了为了“招旧部”“斩阎罗”,以此表达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或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魂归人间,是为了看战旗在空中飘扬,以此表达壮志未酬的悲愤(或“表达对山河故乡的无限留恋”,或“表达对胜利的渴盼”)。
15.【答案】海鸥、海鸭、企鹅。“蛇”象征满脑袋市侩哲学的庸俗小市民。(或者是对于革命抱以观望和一知半解的务实保全主义的假革命或不革命者)。与鹰进行对比,反衬出鹰的英勇乐观、心志高远。
16.① “飞舞”写出了海燕的欢快,“像个精灵”展示了海燕的战斗形象。海燕从“大笑”到“号叫”,更显示出它的乐观精神与大无畏的气概。② 通过对蛇生活的阴暗、腐臭的山谷的环境描写来反衬出鹰誓死追求自由、光明世界的光辉形象。
17.渴望沙俄专制统治下的劳苦大众不畏强势,勇于斗争,在战斗中咆哮自己的力量、变革黑暗腐朽的现实社会。
【知识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点评】⑴①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来整体感知。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②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来整体感知。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③本题考查理解对比手法作用的能力。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⑵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
⑶本题考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方法是:①统观全文,筛选出能直接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②从材料的中心内容入手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③从作品的表达方式入手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15.甲乙两文都运用象征,对比烘托的手法,甲文把海燕的形象与海鸥、海鸭、企鹅的呻吟、飞窜、恐惧形成鲜明的对比,衬托海燕的勇敢。乐观。乙文把鹰作为革命战士的形象,文章这样描写蛇:“蛇吓了一大跳”“那有什么了不起!我在这里很好,又温暖,又滋润!”飞也好,吧也好,结果还不是一样,大家都要埋入黄土,都要化为灰尘……”通过以上语句分析,蛇象征着胆小怯弱,安于现状,胸无大志,丧失理想市侩小市民。这与甲文中的海鸥、海鸭、企鹅形象相似,作者塑造这个艺术形象目的正是与鹰进行对比,反衬出鹰的英勇乐观、心志高远。
故答案为: 海鸥、海鸭、企鹅。“蛇”象征满脑袋市侩哲学的庸俗小市民。(或者是对于革命抱以观望和一知半解的务实保全主义的假革命或不革命者)。与鹰进行对比,反衬出鹰的英勇乐观、心志高远。
16.①“飞舞” ,像跳舞似的在空中翻飞,这是对海燕的动作描写,表现了海燕内心的欢快。“像个精灵”把海燕比作精灵(聪明;机灵),展示了海燕的战斗形象。“大笑”,它笑那些乌云 ;“号叫” ,它因为欢乐而号叫。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海燕的乐观和大无畏精神。
②“阴暗的山谷气闷不堪,散发出腐臭的气味”,这是蛇的生存环境,通过对蛇生活的阴暗、腐臭的山谷的环境描写来反衬鹰对重返广阔自由的美好天空的渴望之情。塑造了鹰誓死追求自由、光明世界的光辉形象。
故答案为: ① “飞舞”写出了海燕的欢快,“像个精灵”展示了海燕的战斗形象。海燕从“大笑”到“号叫”,更显示出它的乐观精神与大无畏的气概。② 通过对蛇生活的阴暗、腐臭的山谷的环境描写来反衬出鹰誓死追求自由、光明世界的光辉形象。
17.理解文章的内容要结合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理解,当时正值沙皇俄国的专制统治下,发出叫喊,即反映出不畏强势,勇于斗争,变革黑暗腐朽的现实社会的决心。
故答案为: 渴望沙俄专制统治下的劳苦大众不畏强势,勇于斗争,在战斗中咆哮自己的力量、变革黑暗腐朽的现实社会。
18.【答案】略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材料作文
【解析】作文(1)本题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题目为“送别”。“送别”的可以是一种美好的事物,也可以是一种不好的事物:陋习、坏习惯等:可以是你的送别,也可以是别人的送别;可以是人与人的送别;也可以是人与物的告别,以上思路都可以写。写告别时,一定要写到送别时的所思所想,所以一定要写到心理描写。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抒情类的散文。”送别"的情绪多为伤感的,但是,送别不是一味地感伤,要用乐观的态度看待告别,所以在构思时要注意情感的变化。
作文(2):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归纳出可写的角度。从材料中“那个人"说的话里可以概括出如下角度:1、让心灵的翅膀去飞翔,2、不依赖别人的恩赐,3、不要把抱怨上帝的不公,4、上帝是公平的。从同样的翅膀,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用处中可归纳出以下观点:5、路是人走出来的,6、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还可以“雄鹰、鸵鸟、企鹅"为题,谈谈适应环境,在恶劣的环境里生存发展走向成功的观点。然后从众多的角度中选取一个最切题的自己最熟悉的内容去写,这样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结构安排要合理。材料作文的结构至少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述读材料归纳论点,联系现实分析论点,总结全文强调观点。述读部分要简洁明了,切忌抄灵原文。联系实际部分是全文重点,要详写。结尾部分总结全文,要照应材料,照应文题,要言简意赅。
【点评】(1)本题是一篇命题作文,注意以下几点:认真审题,明确题意这是写好命题作文最关键的一步;明确中心,选好材料:在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列好提纲,确定详略。
(2)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考生要注意对题目和材料进行分析,从题目和材料中提取关键的信息,确定文章的立意,同时也通过审题,进行谋篇布局。考生要注意平时素材的收集,要按照题干的要求进行写作。在写作时要情感色彩饱满,让触动自己的那份情感也触动读者。注意恰当运用写作手法,表达上合理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使文章的主旨得以升华。同时考生在平时要加强写作的训练,提升写作能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