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能力提升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能力提升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7.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2 09:5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能力提升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读语段,按要求完成练习。(8分)
小说大多是虚构的,但很多人物形象让我们印象深刻。在山洪páo xiào( )而来时,村民们jīng huāng( )失措,而老支书则用 shā yǎ( )的声喊道:“dǎng yuán( )排在后边。”桑娜从不 bào yuàn( ) zāo gāo( )的生活,自己受苦,要收养西蒙的孩子。炊事班长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用弯针钓鱼让战士们喝上鱼汤,自己不吃鱼,饿得奄奄一息,最后牺牲了。
1.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词语。(6分)
2.照样子,写词语。(1分)
例:奄奄一息 .
3.填入语段横线处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1分)( )
A.因为……所以…… B.宁可……也…… C.不但……而且……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吞没 没腿深 B.勉强 强大
C.铺张 稻草铺 D.似的 似乎
2.“喜出望外”的“望”与下列词语中的“望”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一望无际 B.德高望重 C.望子成龙 D.望闻问切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部喜剧电影笑得我心惊肉跳。
B.天黑了,还不见弟弟回来,我心里一直忐忑不安。
C.那位老妇人神志不清,坐在座位上自言自语。
D.他会有这样的下场完全是自作自受。
4.从下面《三国演义》的选段中可以看出关羽的性格特点是( )
云长(关羽)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鲁肃手,佯推醉曰:“公今请吾赴宴,莫提起荆州之事。吾今已醉,恐伤故旧之情。他日令人请公到荆州赴会,另作商议。”鲁肃魂不附体,被云长扯至江边。吕蒙、甘宁各引本部军欲出,见云长手提大刀,亲握鲁肃,恐肃被伤,遂不敢动。
A.浑身是胆,智勇双全。 B.宽以待人,心胸广阔。 C.勇武过人,粗中有细。
5.下列对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嘛……(表示说话断断续续)缝缝补补……(表示话题的转换)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B.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C.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表示心理活动的断断续续)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桥》一文中多用长的句段染緊张的气加强了故事的悲壮色彩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B.《穷人》一文中对桑娜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她对邻居的关心和对丈夫的恐惧、冷漠。
C.《金色的鱼钩》一文以红军长征为背景,塑造了一位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炊事班长形象。
D.高尔基的小说《童年》中,外祖父慈祥、善良,经常安慰、保护阿廖沙。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7分)
1.把下面的语段补充完整,运用省略号体现出主人公在看电视和写作业之间选择时纠结的心理活动。(2分)
精彩的动画片就要开始了。
2.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1个错标点符号,1个错别字,3处语病)(5分)
《爱的教育》的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日记体小说,原名“心”。作者在序言中说:“这部书是特地专门奉献给九岁到十三岁的小学生的一部书。”故事中的人物主要是学生、老师以即学生父母等平凡的人。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 , ”两句诗突出了诗人离乡之久、回乡之晚,抒发了诗人久而愈深、老而弥笃的思乡之情;“ , ”虽写了诗人的老迈衰颓,却从儿童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趣。我还会默写贺知章的《咏柳》: , 。 , 。(4分)
2.成长的故事各不相同,但同样带给我们感动。读了《童年》,我认识了
的阿廖沙;读了《小英雄雨来》,我喜欢上了的 (填人物名称);读了《 》,我最喜欢里面的人物 ,因为 。(6分)
五、综合实践活动。(7分)
某小学六年级(1)班开展了以“读书与交流”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下面是该班学生阅读情况调查统计表。请你仔细阅读,完成练习。
读物类型 卡通漫画 小说及其他文学作品 科学知识读物 综合性报纸
占总人数比例 45% 31% 19% 5%
1.从上面的调查统计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至少写出两条)(3分)
2.如果你认为应该多读小说及其他文学作品,少看卡通漫画,该怎样说服同学们支持你的想法呢?(4分)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6分)
(一)在柏林(12分)
①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重复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②“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战时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③“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上前线了。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④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1.第①自然段中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暗示 ,“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说明 。(2分)
2.文中描写战时后备役老兵和老妇人外貌的短语分别是“ ”“ ”,这从侧面反映了 。(3分)
3.对文中两次写小姑娘“笑”的目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小姑娘天真幼稚,对老人的举动不理解。
B.悲喜对照,指责小姑娘年幼无知,没有同情心
C.以喜衬悲,渲染了老妇人一家的悲惨遭遇。
D.以小姑娘的笑,反衬出老妇人病得严重。
4.老妇人多次重复数着“一、二、三”,是她对 的痛苦诉说,也表现了作者 。(2分)
5.第④自然段中,老兵的话讲完后,为何“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3分)
(二)放羊的(14分)
①雨来赶着一大群羊,呼啦呼啦往村外涌去。
②这时候,地皮已经发白,天空也现出黎明时的蓝色。树林、草垛、墙院,也浮现出了它们模糊的轮廓。芦花村笼罩在冬天的浓雾里。
③雨来走进羊群里,悄悄问那躲在羊群里的八路军战士:“叔叔,你走得了吗?”他没有看见,那战士早已经痛得额头上冒出豆粒大的汗珠。雨来听他咬着牙说:“别说话!”雨来一面赶着羊群,一面两眼透过雾气,察看村头上一堆一堆的火,心里盘算着,应该从哪里出去。∥
④村头上一堆堆的火,已经快要熄灭了。一阵风卷过,火星四处乱飞。雨来眼前一堆火的旁边,鬼子都抱着枪,耷拉着脑袋,大概是睡了。
⑤天空已经完全变成灰蓝色,东边天上出现了隐约可见的一抹早霞,雾气似乎也变得淡了。然而天还没有大亮。
⑥雨来看了看天色,又望着坐在火堆旁边打盹儿的鬼子兵。他用鞭子打着羊,用脚踢羊屁股,叫它们快走。可是,这些该死的羊,你越是着急,它们越是一步挪不了半尺。
⑦羊群看见鬼子和火堆,害怕了,猛然间呼啦呼啦往一边躲闪起来。尽管那个八路军战士弯下腰,用身子阻挡;尽管雨来气得拳打脚踢,羊群还是往一边卷。一只羊被雨来打疼了,竟仰着脖子咩地叫了一声。这可不得了,很多的羊都咩咩地叫唤起来了。∥
⑧这一下,把打盹儿的鬼子惊醒了。鬼子兵跳起来,把枪口顺过去,大声地喝喊着:“站住!什么的干活?”
⑨雨来一面看着趴下去隐没在羊群里的八路军战士,一面回答说:“放羊的!”
⑩雨来仍旧赶着羊群往前走,一个鬼子兵满脸凶气地来到雨来跟前,瞪着眼问:“你的,哪边的去 ”
雨来神情自然地把鞭子向河沿一指,回答:“那边,放羊的干活!”
鬼子兵挡住雨来,用大皮鞋踢着羊脑袋,说:“回去,我的不准!”
雨来心里说,他不让往外走怎么办 于是,雨来理直气壮地说:“这是于团总的羊,于团总,城里大大的太君!”
鬼子兵没有听明白,觉得自己受了欺骗,凶狠地叫道:“什么的太君!”火堆旁有个翻译官,听说于团总,就一面上下打量着雨来,一面走过来,在雨来的胸脯上打了一拳,说:“给我滚回去!”
雨来咧起嘴巴,假装哭起来,一边拿手背抹眼泪,一边嘟哝着:“我说不来,于大奶奶偏打着叫我出来放羊。她硬说见了皇军翻译官,一提于团总就可以!”
翻译官翻了翻眼珠,扭动着脖子,看看羊群,问雨来:“你说是于团总的羊,哪儿写着呢 ”雨来仍旧用手背遮盖着眼睛,呜呜地哭着说:“你打听打听,芦花村除了于团总家,谁有这么多羊?”翻译官同鬼子兵说了几句日本话,鬼子兵把手一挥,翻译官说:“滚吧!”
雨来扬起鞭子,抽了一下,雪白的羊,挤着、撞着、咩咩地叫着,欢乐地奔向还乡河岸去了。∥
(有删改)
1.文中已用“∥”划分了段落,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把故事情节补充完整。(3分)
( )→雨来遇见鬼子,着急赶羊,羊群不配合→( )→( )
2.联系上下文,下列对第③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战士看见鬼子,害怕被发现。 B.战士担心雨来,怕雨来受伤。
C.战士受伤严重,强忍着疼痛。 D.战士不能出村子,心里着急。
3.读第⑥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推测雨来此时的心理活动并写下来。(2分)
雨来心想:
文中第②⑤自然段都运用了 描写,其作用是 .
。(2分)
5.下列对文中第自然段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表明雨来心里十分着急,担心羊群再次失控
B.表明战士即将安全离开村子,雨来内心激动。
C.突出羊群因为夜行而口渴,急于去河边喝水。
D.突出雨来赶羊的技术好,鞭子挥舞得很轻松。
6.请结合文中对雨来的具体描写,至少从两个不同角度写出雨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写清楚理由。(3分)
七、习作。(30分)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因为有“爱”而更加美丽,也因为有“爱”而更加精彩。作为一个有爱心的孩子,你一定会发现自己身边有许许多多关于“爱”的故事。
请你以“爱”为主题,写一篇记叙文,500字左右。要求:题目自拟,感情真实,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条理清晰。
参考答案
一、1.咆哮 惊慌 沙哑 党员 抱怨 糟糕
2.示例:哈哈大笑 津津有味 3. B
二、1.A 2.C 3.A 4.A 5.B 6.C
三、1.示例:好想看电视啊!……可是我的作业还没有写完呢!……要不趁妈妈不在,我先看会儿 ……不行,老师说过要做一个自律、意志坚定的人……我还是先写完作业吧!
2.①删去“的作者”;②把“心”上的双引号改为书名号;③删去“特地”或“专门”;④删去“一部书”;⑤把“即”改为“及”。
四、1.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2.示例:不屈不挠 机智勇敢 雨来 西游记 孙悟空 他武艺高强,机智勇敢,爱憎分明,疾恶如仇
五、示例:1.①有45%的同学对卡通漫画类读物比较感兴趣;②喜欢阅读综合性报纸的同学占比最小,只有5%。
2.同学们,大家喜欢读书很好,但是在读书的时候要学会选择。卡通漫画虽然情节有趣,但是小说及其他文学作品内涵丰富,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也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有的同学可能认为小说及其他文学作品读起来晦涩难懂,不好理解。对此,我们可以请父母或老师帮我们选择一些适合我们阅读的经典的名家小说及其他文学作品。
六、(一)1.男人们都上前线打仗了 留下来的都是老弱伤残
2.头发灰白 身体虚弱而多病 战争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伤害和苦难
3.B
4.失去了三个儿子 对战争的厌恶和强烈控诉
5.老兵的话引起了人们的深刻反思,人们被战争的残酷所震撼,深深体会到了战争带来的灾难。这样的结尾含蓄、简洁,发人深省,引发读者思考。
(二)1.雨来赶着羊群往村外去 鬼子被惊醒,雨来受阻 雨来使巧计,骗过鬼子走向村外 2.C
3.示例:天快要亮了,得趁鬼子兵打盹儿的时候,快点儿出村,否则等天亮后,鬼子兵清醒了,就更容易发现躲在羊群里的八路军叔叔了。
4.环境 说明天空慢慢变亮,雾气变淡,表明当时的环境对掩护八路军伤员出村越来越不利,渲染了紧张的气氛
5.B
6.示例:从雨来和敌人的对话中,可以看出雨来是个沉着冷静、临危不惧的孩子;从雨来谎称自己赶的是于团总家的羊,可以看出雨来的机智;从对雨来的动作和神态描写中,可以看出他的沉着冷静、机智勇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