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7 10的认识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10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10,并会比较10以内数字的大小;掌握10的分与合。
2.学习内容分析:10的认识的编排与前面8、9的认识基本相同,教材先是显示一幅主题图供学生数数并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由于我们采用的计数法是十进制计数法,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因此10的组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以内及多位数的基础。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结合对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感,并感受10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数出10的物体个数,会写10;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并掌握10的组成。
2.难点:熟练掌握10的组成。
三、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导入新课 师:尺子宝宝上缺了几个数字宝宝,你能帮它找找吗?课件出示: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展示反馈。师:这几个数中,谁最大?学生:9最大。师:在数字宝宝中,9知道自己最大,整天瞧不起其他的数字宝宝。一次它看到其他数字宝宝说:“你们谁都没有我大,0你太小了。”0听后非常伤心,于是1走到0前面,说:“我有办法让它变小。”师:大家知道1想到什么办法了吗?学生:我知道,1和0组成了10,10比9大。师:是这样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数字10!板书课题:10的认识 通过讲故事直接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和积极性。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探究新知 任务一:认识数字“10”课件出示:师:仔细观察上图,说说图上有些什么?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图上有同学、老师、鸽子等。师:数一数,图中哪些物体的数量是10?学生独自数一数,然后自由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得出:一共有10个人;还有10只鸽子。师:10只鸽子可以数字几表示?课件出示:学生:可以用数字10表示。师:你能摆10个圆片吗?抽一名学生上讲台,用磁片摆一摆:师:请摆10朵。抽一名学生上讲台,用磁片摆一摆。 通过数一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数一数,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表示10,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图中抽象出数,还有利于学生发现10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和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任务二:10以内各数的顺序课件出示:师:数一数有几个珠子?学生独自数一数,然后回答:有9个珠子。师:再添上“1”个珠子,是几个?用几表示?课件出示:引导学生发现:9添上1是10,用数字“10”表示。师:在数数中我们发现,数9个以后再数1个就是10个,也就是说10比9多1。老师这有一把直尺,你能在直尺上找到数字10吗?课件出示:学生独自数一数,然后回答:9的后面是10。师:你能从0数到10吗?学生独自数一数:0,1,2,3,4,5,6,7,8,9,10。师:倒着数呢?学生:10,9,8,7,6,5,4,3,2,1,0。师:10以内的数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0、1、2、3、4、5、6、7、8、9、10。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 通过计数器、直尺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10,10之间的联系,充分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老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情况,观察同学是否掌握本环节内容给予及时的鼓励与指导。
任务三: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师:今天我们又认识了数字“10”,你们知道谁大谁小吗?课件出示:师:数一数,各有几个圆点?学生独自数一数,然后回答:图一有9个圆点,图二有10个圆点。师:9和10相比,谁大谁小?想想怎么比较?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学生1:9个圆比10个圆少,所以9<10。学生2:10个圆比9个圆多,所以10>9。 利用点子图比较9和10之间的大小关系,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和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任务四:10的组成师: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填数。课件出示:学生拿出小棒自由分一分,然后展示反馈:师:看到每种分法,你还能想到其他分法吗 学生自由说说。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师:关于10的组成,还有这样的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合成一双手。师一边教读儿歌,一边做手势。 让学生在分一分的过程中体会10的组成,然后结合直观图将10的组成填写完整,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10的组成。 老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情况,观察同学是否掌握本环节内容给予及时的鼓励与指导。
任务五:书写数字9师:大家看看10这个数字,它都像什么呢?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自由说说。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出:10像小棒打鸡蛋。师:大家想不想写出漂亮的数字呢?课件出示:师:请打开课本60页,跟着老师一起写一写。师做示范书写数字10,学生在书上的田字格中描出10,然后写一写。师:在我国古代,人们用算筹表示数。课件出示:师引导学生认一认。 通过写一写的环节,加强学生对数字的认识,从而为后面的规范书写奠定基础。通过了解古代算筹,拓宽学生的视野,感受数字发展史,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和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迁移运用 任务六:课堂练习基础题:1.数一数,连一连。2.跷跷板。 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堂练习的完成过程中对要点知识加深巩固,语言,有效应用。 分层挑选学生的作答,及时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堂效果,收集本节课学生知识吸收的反馈信息。
提高题:3.找规律填数。
拓展题 4.想一想,填一填。(1)从左数,第3树上有( )个。(2)有7个的是从右数第( )棵树。(3)从左数,第( )棵和第( )棵树合起来有10个。
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1.哪两只小鸟可以停在下面这棵大树上 2.找规律填数。选做题:1.照样子,填一填。2.道路两边一共有________棵树, 路上一共________人在骑车, 其中有________人是遵守交通规则的。【综合实践类作业】 找找生活中数量是10的物体。
板书设计 10的认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2张PPT)
10的认识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内容总览
教学目标
01
新知导入
02
新知讲解
03
课堂练习
04
课堂总结
05
板书设计
06
目录
作业布置
07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读、会写数字10,并会比较10以内数字的大小。
3.掌握10的分与合。
新知导入
尺子宝宝上缺了几个数字宝宝,你能帮它找找吗?
这几个数中,谁最大?
9最大。
新知导入
你们谁都没有我大,0你太小了。
我有办法让它变大。
1和0组成了10,10比9大。
新知讲解
学习任务:
数一数,图中哪些物体的数量是10?
新知讲解
一共有10个人。
还有10只鸽子。
新知讲解
请摆10朵 。
新知讲解
有9个珠子。
再添上“1”个珠子,是几个?用几表示?
9添上1是10
新知讲解
数9个以后再数1个就是10个
10比9多1
新知讲解
你能在直尺上找到数字10吗?
9的后面是10。
新知讲解
顺着数
0,1,2,3,4,5,6,7,8,9,10
倒着数
10,9,8,7,6,5,4,3,2,1,0
新知讲解
10以内的数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0、1、2、3、4、5、6、7、8、9、10。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
新知讲解
9
10
<
>
9
10
9
10
9比10少
10比9多
9和10相比,谁大谁小?
新知讲解
学习任务:
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填数。
新知讲解
1
10
9
8
2
10
7
3
6
4
5
5
10
10
10
看到每种分法,你还能想到其他分法吗
10
1 9
10
2 8
10
3 7
10
4 6
新知讲解
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真亲密,
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合成一双手。
凑
十
歌
新知讲解
像小棒打鸡蛋
新知讲解
课堂练习
基础题:
1.数一数,连一连。
6 8 9 10
课堂练习
基础题:
2.跷跷板。
8
10
10
1
课堂练习
提高题:
3. 找规律填数。
3
7
10
5
5
10
2
8
10
1
9
10
课堂练习
拓展题:
4.想一想,填一填。
(1)从左数,第3树上有( )个。
(2)有7个的是从右数第( )棵树。
(3)从左数,第( )棵和第( )棵树合起来有10个。
5
2
1
6
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我认识了10,还会读、会写数字10。
我还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板书设计
10的认识
1
10
9
8
2
10
7
3
6
4
5
5
10
10
10
10
1 9
10
2 8
10
3 7
10
4 6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 哪两只小鸟可以停在下面这棵大树上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2.找规律填数。
4
5
8
10
7
9
4
2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
选做题:
1.照样子,填一填。
6
8
10
3
7
4
5
4
9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
选做题:
2.道路两边一共有________棵树, 路上一共________人在骑车, 其中有________人是遵守交通规则的。
10
5
3
作业布置
找找生活中数量是10的物体。
【综合实践类作业】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是数与代数领域第一学段“数与运算”和“数量关系”中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中指出:“了解符号<,=,>的含义,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通过数的大小比较,感悟相等和不等关系。探索加法和减法的算理与算法,会整数加减法。在解决生活情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数感、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在简单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解决问题,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系统的学习了“1~5的认识和加减法”之后,又一次集中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
在教学6~10各数的概念之后,根据数的组成介绍了有关各数的加减法。教学6~9的加减法时,由直观体现加减含义的情境图分别出现了“一图两式”再直接过渡到“一图四式”。对“10的加减法”的编排紧密结合数的组成,从学生熟悉的“一图四式”过渡到“一图三式”,更加突出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在学会了加减法后,紧接着,教材安排了用相应的各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的内容,以“图里有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步骤,同时对解决问题提供了思想方法的指导。
(三)学生认知情况
在一年级之前,学生对6~10各数已经会数、会比较大小、会写等,但在区分基数和序数(也就是几个和第几)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对一图四式、求未知数等都是第一次接触。另外,一年级的学生好动,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听课和学习习惯,在每节课的设计上必须注重趣味性,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单元目标拟定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各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会用“>”“<”“=”来表示数的大小。
4.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5.能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并根据数的组成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连加、连减混合运算。
3.会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教学难点
1.会用6~10表示物体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根据数的组成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连加、连减混合运算。
3.能正确理解并写出一图两式、一图四式,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
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数学教学应该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有效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教学时,可采用情境创设法、点拨指导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力求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地探究学习。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
(1)教材内容编排的合理性。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一部分都在教学了6~10的认识(数数——认识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序数——写数——数的组成)之后,根据数的组成介绍了有关6~10加减法,由“一图两式”(即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再直接过渡到“一图四式”(即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连加、连减”的编排充分利用了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在进行加减混合计算时,为了让学生顺利的计算,教材采用与“连加、连减”一致的编排思路,利用连续的两幅图帮助学生理解意义及其计算方法,使学生在此基础上看清运算符号,顺利完成计算。
(2)教材内容既生动有趣又富有思维含量,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注重现实性,呈现方式生动有趣,使教材成为有效的素材。教材尽量避免直接向学生呈现现成的答案,而是给学生提供一些探索的线索,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发现答案。
(3)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同时加强发现与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本单元“解决问题”的安排中,教材结合学生实际,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引导学生体会到要解决数学问题所要经历的步骤,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五、单元课时规划
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
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单元数量 5
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
数与代数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6、7的认识 1
6、7的加减法 1
用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1
8、9的认识 1
8、9的加减法 1
用8、9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1
10的认识 1
10 的加减法 1
连加连减 1
加减混合 1
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
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
5.1《6、7的认识》 目标: 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7,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任务一:认识数字“6”和“7” → 任务二:7以内各数的顺序 → 任务三: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 任务四:基数与序数 → 任务五:书写6、7 → 任务六:6和7的组成 → 1.通过不同的角度观察,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6和7的基数意义,初步感受6与7的关系。 2.通过观察计数器、直尺图,发现5和6、6和7之间的联系,体会这3个数的顺序。 3.通过观察点子图,发现5和6、6和7之间的大小关系。 4.通过直观的鱼缸图,能区分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5.学会6和7的写法。 6.在涂色和分学具的过程中体会6、7的组成。
5.2《6、7的加减法》 目标: 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和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任务一:一图两式 → 任务二:一图四式 →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根据一幅图列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 2.通过“摆一摆、填一填”,理解“一图四式”,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5.3《用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目标: 通过学习,知道图上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会正确口述应用题的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知道简单应用题的结构,会正确列式计算。 任务一:用加法解决问题 → 任务二:用减法解决问题 → 1.知道两个相关的信息和一个相关的问题,就构成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巩固对加法的理解、10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 2.再次经历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掌握基本方法,巩固、理解10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
5.4《8、9的认识》 目标: 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8、9,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任务一:认识数字“8”和“9” → 任务二:9以内各数的顺序 → 任务三: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 → 任务四:基数与序数 → 任务五:书写8、9 → 任务六:8和9的组成 → 1.通过数图上的事物认识8和9的基数意义,初步感受8和9之间的关系。 2.通过计数器、直尺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7和8、8和9之间的联系,体会这3个数的顺序。 3.通过观察点子图,发现7、8和9之间的大小关系。 4.能区分8、9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5.学会8和9的写法,再利用描虚线巩固数字的写法。 6.在分学具的过程中体会8、9的组成。
5.5《8、9的加减法》 目标: 掌握得数是8、9的加法和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任务一:8和9的加减法→ 任务二:填一填 → 1.利用“一图四式”,在有步骤地、逐步抽象的过程中让学习有关8、9的加减法。 2.通过“一图四式”进一步沟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深化对加减法之间关系的认识。
5.6《用8、9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目标: 了解简单图画数学问题的表现方式,正确理解图意,学会用语言进行题目描述,并能列式解决数学问题。 任务一:获取数学信息 → 任务二:解决问题并检验 → 任务三:从图中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 → 1.从图中获取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2.通过解决问题,知道求还剩,用减法,并养成检验的习惯。 3.能自己提出其他问题并尝试解答。
5.7《10的认识》 目标: 正确地数出数量是10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10,并会比较它们的大小;掌握10的分与合。 任务一:认识数字“10” → 任务二:10以内各数的顺序 → 任务三: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 任务四:10的组成 → 任务五:书写数字9 → 1.通过数图中的人和鸽子数抽象出10,学习用10表示物体的个数。 2.通过计数器、直尺图,发现9和10这2个数的顺序。 3.通过点子图,发现9和10之间的大小关系。 4.在摆小棒的过程中体会10的组成。 5.学会10的写法,再利用描虚线巩固数字的写法。
5.8《10的加减法》 目标: 结合教材创设的情境,掌握1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 任务一:根据10的组成,写出加减法算式 → 任务二:想一想 → 1.对照点子图直接利用10的组成进行计算。 2.想出相应的10的组成并算出得数。
5.9《连加连减》 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任务一:连加 → 任务二:连减 → 1.借助教材提供的情境图,抽象出连加算式,初步理解连加的含义,并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 2.借助教材提供的情境图,抽象出连减加算式,初步理解连减的含义,并掌握连减的计算方法。
5.10《加减混合》 目标: 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加减混合计算。 任务一:先加后减的混合运算 → 任务二:先减后加的混合运算 → 1.借助教材提供的情境图,抽象出先加后减的混合算式,初步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并掌握计算方法。 2.从图中抽象出先减后加的混合算式,初步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并掌握计算方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