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声现象》2023年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B.声音的音调与物体的振幅有关
C.利用次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
D.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振动的空气柱一定在发声
C.在10m2的小房间里说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空间小,没有产生回声”
D.在同一宇宙飞船的太空舱内,两名宇航员可以直接对话
3.小明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用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 )
A.音叉发声是由于小球的振动产生的
B.小球的振动频率与音叉的振动频率相同
C.小明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D.实验中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转换成小球的跳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
4.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北京隆重举行了“新时代军乐之声音乐会”,首次采用百名高音礼号和百名军鼓共同演奏号角音乐,宏伟庄重。下列关于礼号和军鼓产生的乐音说法正确的是( )
A.礼号发音不需要振动 B.军鼓的声音属于超声波
C.两者音色相同 D.两者传播速度相同
5.下列探究声音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是( )
A. B.
C. D.
6.某轮船配有强声设备,可以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dB的警示音,用于警示海盗等人员。关于强声设备发出的警示音( )
A.强声设备发出的警示音是超声波
B.强声设备发出的警示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护航官兵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警示音,以保护听力
D.强声设备发出的警示音不具有能量
二、填空题
7.很多的古诗词中都蕴藏着物理知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由于钟的 而产生的,钟声是通过 传到人耳的。
8.如图甲所示,蝙蝠靠发出 发现昆虫。如图乙所示,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的过程中电铃声逐渐 (增强/减弱),根据此现象可推理得出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
9.口技是民间的一种声音艺术,高超的口技艺人,可以模仿各种语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现场观众能欣赏到,是因为声音能在 中传播,声音在介质中以 的方式传播。
10.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飞溅 产生的。频率为50Hz的A音叉和频率为4000Hz的B音叉中,音叉 的音调较高(选填“A”或“B”)。请你再设计一个显示声源振动的实验: 。
11.如图甲所示,在医院里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的性质;另外,在医院里我们还经常看到如图乙所示的“静”字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以免影响他人,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
12.如图所示,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吹气 产生,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试管内的水量不同 发生改变。
13.运用声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空气和海水中声速分别是340m/s和1500m/s,不计光的传播时间)。
(1)夏天下暴雨前,往往电闪雷鸣,雷声是云团之间放电引起的空气 而产生的,如果在看到闪电后4s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 m。
(2)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 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 m。
(3)利用(2)中回声定位的方法 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测量雷电发生处与我们之间的距离。(以上两空均填“能”或“不能”)
三、实验探究题
14.如图1所示,某同学用尺子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实验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钢尺每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
①实验中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或“转换”)法。
②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
③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
(2)实验二: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同时注意钢尺振动幅度;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快慢大致相同。
①实验发现拨动尺子的力度越大,尺子振动的 越大,发出声音的 越大。
②在实验中会发现: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 。
15.小明同学为了探究一组材料的隔音性能(材料:泡沫塑料板、玻璃、木板、硬纸板),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用这些材料做成盒子,先把机械闹钟放入其中一个盒子当中,慢慢远离声源,测得听不到指针走动声音时的距离并记录下来。然后比较各种情况下这段距离的大小就可以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进行实验后收集到的数据为:
材料 听不到闹钟指针走动声音时的实际距离/m
泡沫塑料板 0.3
玻璃 0.6
木板 0.4
硬纸板 0.5
(1)说出两点实验设计或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 ;② 。
(2)上述材料中隔音效果最好的是 ,由此可知具有 特点材料隔音性能较好。
(3)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是有效的降噪方法之一。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声现象》2023年同步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解答】解: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
C、超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性,所以人们利用超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
D、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噪声的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选:D。
2.【解答】解: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振动的物体一定在发声;
C、在10m2的小房间里说话仍然有回声,只是听不到回声,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故C错误;
D、在同一宇宙飞船的太空舱内有空气,所以两名宇航员可以直接对话。
故选:C。
3.【解答】解:
A、该实验中,故A错误;
B、小球的振动频率小于音叉的振动频率;
C、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故C正确;
D、如图所示实验,即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转化为轻质小球的跳动,故D错误。
故选:C。
4.【解答】解:A.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人耳能够听到军鼓的声音,所以军鼓的声音不属于超声波。
C.礼号和军鼓是不同的物体,音色不同。
D.礼号和军鼓产生的乐音都是通过空气传入人的耳朵的,故D正确。
故选:D。
5.【解答】解:A、响铃时;是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需要介质的实验;
B、室内收音机放音时;表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C、手指蘸水摩擦杯口时;水量越多,振动频率就越快,此实验是用来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
D、敲鼓时,鼓面的振动幅度增大,是探究影响声音的响度的因素;
故选:C。
6.【解答】解:A、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高达150dB,而超声波人耳是听不到的;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B错误;
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正确;
D、强声设备发出的警示音具有能量。
故选:C。
二、填空题
7.【解答】解:寒山寺的钟声,是钟的振动产生的。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
8.【解答】解:
(1)蝙蝠可以发出超声波,利用回声定位的方法发现昆虫;
(2)由实验现象可知,把发声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听到的声音逐渐减弱,虽然还能听到极微弱的声音。
故答案为:超声波;减弱。
9.【解答】解:高超的口技艺人,可以模仿各种语音,他主要模仿声音的音色;
现场观众能欣赏到,是因为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方式传播。
故答案为:音色;空气。
10.【解答】解:
(1)正在发声的音叉是否振动,不容易观察,能够激起水花,就能够说明插入水中的发声音叉是在振动的;
(2)频率为50Hz的A音叉表示每秒音叉振动50次,4000Hz表示每秒音叉振动4000次,A音叉比B音叉音调低。
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可以看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
故答案为:振动;B;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
11.【解答】解:(1)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
(2)“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响度;
(3)不说话是控制噪声的产生,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信息;响度。
12.【解答】解:在试管内装入一定量的水,用嘴对着试管口吹气;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入人耳;
改变试管内的水量,会使空气柱振动的频率发生变化。
故答案为:振动;音调。
13.【解答】解:(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雷声是云团之间放电引起的空气剧烈振动而产生的;
如果在看到闪电后4秒听到雷声,
由v=得,那么闪电处距人约:
s=vt=340m/s×4s=1360m;
(2)用声呐系统测量海的深度,利用的是超声波;
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为t=×4s=6s,
由v=得,该处的海深:
s=vt=1500m/s×2s=3000m,
(3)地球与月球之间有真空,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利用回声定位的方法能测量雷电发生处与我们之间的距离。
故答案为:(1)振动;1360;3000;能。
三、实验探究题
14.【解答】解:(1)①在用尺子探究音调与振动快慢和振幅有关的实验中,我们每次只研究其中一个变量的关系,因此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②探究音调与频率关系时,要控制物体的振幅相同,振动越慢;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③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2)①尺子发出声音的响度与尺子振动幅度有关:
拨动尺子的力度越大尺子振动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小。
②因为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频率越低,所以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但发出声音的频率低于20Hz,音调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
故答案为:(1)①控制变量;②慢;低;(2)①幅度;②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属于次声波。
15.【解答】解:(1)材料的隔音效果是通过距离的远近来体现的,属于转换法的思想,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盒子的厚度和形状要相同;
(2)由题意可知,如果距声源的距离越短说明材料的隔音性能更好,泡沫塑料板的距离为0.3m最短;木板的距离为8.4m,而硬纸板的距离是0.3m,玻璃材料的距离为0.6m,由此可知具有特点材料隔音性能较好;
(3)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故答案为:(1)用同一个闹钟;盒子的厚度和形状相同;粗糙且多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