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1第1单元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共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必修1第1单元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共4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2-13 10:0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6张PPT。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朝代歌回忆:中国古代有哪些朝代? 按时间线索是怎么样的顺序?夏商西周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西汉秦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西周雏形
秦朝形成
汉唐加强
宋元强化
明清顶峰第一课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夏商周三代一、夏商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 1、夏代的政治制度
①B.C.2070年 禹
古代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
②制度:出现公共权力
③特点:保留氏族社会的特点思考:
①相传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的首领是通过民主推举产生的,这种方式被称做什么?
②禹是如何改变这种方式的?提示:
①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式称作禅让。
②禹将权力传给儿子启,王位世袭制从此替代了禅让制。夏的统治范围2、商代的政治制度
①B.C.1600年 汤
1、夏代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①B.C.2070年 禹
古代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
②制度:出现公共权力
③特点:保留氏族社会的特点一、夏商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 商的统治范围2、商代的政治制度
①B.C.1600年 成汤
1、夏代的政治制度
①B.C.2070年 禹
古代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
②制度:出现公共权力
③特点:保留氏族社会的特点(???)一、夏商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 ②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
商了方土方鬼方臣服
并立周内
服外
服2、商代的政治制度
①B.C.1600年 成汤
1、夏代的政治制度
①B.C.2070年 禹
古代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
②制度:出现公共权力
③特点:保留氏族社会的特点一、夏商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 ②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
③特点: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安阳甲骨文摹刻作品展》殷商时期占
卜用的龟甲。甲骨文卜辞1.用铜钻在甲骨上钻出深而圆的孔。
2.在钻孔的一侧凿出枣核形的槽。
3.用燃炽的木枝或金属在钻凿处灼烧,甲骨就会爆裂,出现兆纹——“卜”形裂纹。
4.根据兆纹判断吉凶,把卜辞刻在兆纹附近。商人占卜刻字过程2341、封邦建国(指分封制)
①西周建国: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都镐京
②制度的主要推行者:周公--摄政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录像西周政治制度的主要制定者周公西周建立者周武王1、封邦建国(指分封制)
①西周建国: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都镐京
②制度的主要推行者:周公--摄政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定义:③分封制的内容分封对象:录像分封对象异姓封国功臣姻亲殷商降族同姓亲族齐鲁燕晋卫宋周西周疆域及主要诸侯国周幽王(前781-
前771年在位) 一笑失天下
烽火戏诸侯看图阅读“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回答问题:
烽火台是古代战时传递战报、调兵的军事设施。史载西周末年,周幽王娶了一位貌若天仙的女子名曰褒姒(sì)。可遗憾的是褒姒自进宫以后从未开言一笑,于是周幽王便采纳了奸臣虢(guó)石父的计谋,无故点燃烽火台狼烟,引得四方诸侯前来救驾。 当众诸侯汗流浃背赶来时,见到的却是烽火台上的灯红酒绿、歌舞升平,于是愤然离去。这时,褒姒看见众臣属的狼狈样,果真“扑哧”一声笑了。为此,周幽王大大奖励了虢石父。公元前771年,犬戎入侵西周。当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企图招集兵马时,却无人来救,都城镐(hào)京沦陷,周幽王被杀于骊山(陕西临潼附近)。自此,历时长达二百七十多年的西周灭亡了,从而留下一个“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请回答:
①周幽王为何知道烽火点燃,诸侯必至?
②上述现象反映了西周社会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
③你认为西周的灭亡与其政治制度间存在何种关系?参考提示:
①因为受封诸侯必须服从周王政令,必须对周王承担各种义务——如派兵戍守王畿或随王出征,交纳各种贡赋等。②反映了西周分封制具有的权利与义务统一的特点。③西周的灭亡与其政治制度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西周末年,王室的衰微与诸侯势力的膨胀;但根本原因是周幽王的政治腐败。1、封邦建国(指分封制)
①西周建国: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都镐京
②制度的主要推行者:周公--摄政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定义:
分封对象:
③分封制的内容作用:
比较:

商代的附属国和西周的诸侯国有何不同? 商代附属国独立性相对大,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各附属国有很大的自主权;西周各诸侯与王室的关系更为密切,臣属关系更为明确,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西周社会结构示意图天子诸侯卿
大夫庶人奴隶士1、封邦建国(指分封制)
①西周建国: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都镐京
②制度的主要推行者:周公旦--摄政
③分封制的内容2、宗法制
①定义: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②核心:嫡长子继承制俺们来做包青天——
一个官员生前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然后他再娶了一个妾氏,为他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儿子,结果这官员不幸殉职,于是他的两个儿子都想取得他的爵位和家业,请问应该判给谁? 1、封邦建国(指分封制)
①西周建国: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都镐京
②制度的主要推行者:周公旦--摄政
③分封制的内容
2、宗法制
①定义:②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③内容:确立了具有相对含义的大宗和小宗体系
西周宗法制大宗小宗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1、封邦建国(指分封制)
①西周建国: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都镐京
②制度的主要推行者:周公旦--摄政
③分封制的内容
2、宗法制
①定义:
②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③内容:确立了具有相对含义的大宗和小宗体系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④作用:分封与宗法制关系图表示其余嫡子
及庶子等降一级 长子长子长子长子长子材料:
根据礼书记载,西周时凡使用鼎,天子和诸侯用九鼎,卿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凡使用乐器,天子用编钟四套,诸侯三套,大夫二套,士一套。
到春秋后期,就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一些卿大夫在夺取国君用诸侯之礼,甚至僭(jiàn)用天子之礼。按礼,天子的舞用“八佾(yì)”(“佾”是“乐舞行列”的意思,每列八人,八佾六十四人),这时季孙氏也用“八佾舞于庭”,孔丘斥责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材料涉及到中国古代的什么制度?1、封邦建国(指分封制)
①西周建国: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都镐京
②制度的主要推行者:周公旦--摄政
③分封制的内容
2、宗法制
①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②内容:确立了具有相对含义的大宗和小宗体系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③特点:将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
④作用:3、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
成语“问鼎之心”(现一般也作“问鼎中原”)的典故:
《左传·宣公三年》:“楚子(楚庄王)伐陆浑之戎(在洛阳西南),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晋书·王敦传》:“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
——摘自《汉语成语词典》
①请用白话文叙述这个故事。
②思考楚庄王问鼎的用意何在?提示:
解题关键:理解“九鼎”作为一种礼器,在西周时期是王位和权力的象征。
思路引领:“九鼎”的象征意义。
答案提示:楚庄王问鼎意在向周王室发出挑战,企图争夺王位。 中华九鼎系大禹时期所铸,自夏代传至周代后失踪 .铸造九鼎,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王城,成为国家统一的象征。周朝后期因战火频繁,九鼎神秘失踪,从此失传。 2006年5月,复原中华九鼎 西周一般贵族服饰据《周礼》记载,
衮服是西周统治阶级的最高一级礼服衮服晋侯苏编钟
(西周) gu?
西周利簋—1976年陕西临潼发现最早的西周青铜器山东淄博出土的齐国编钟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编钟总结夏商周三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将神权和王权结合
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
政治制度的继承性和发展性
最终形成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