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1.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建汉后,为巩固皇权,稳定天下,对地方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又怎样?●汉初,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大封同姓王,以为依仗刘氏“天下一家”的格局,就能巩固皇权,稳定天下。
●结果造成诸侯权重,他死后不过18年,诸侯王就发动了叛乱。 1.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1)王国问题的形成——郡国并行,诸侯王坐大1.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1)王国问题的形成——郡国并行,诸侯王坐大(2)七国之乱与景帝平叛——景帝平叛为武帝解决王国问题奠定基础 汉武帝即位后为强化皇权、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①建立中朝②设置刺史③实行推恩令④酎金夺爵——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中央特派,监察地方,位卑权重——推恩分化,削弱王国——剥夺列侯爵位(3)汉武帝的集权措施西汉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汉高祖分封同姓王
(郡国制)形成王
国问题汉景帝削藩、平乱
收权、派官加强控制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
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皇权
巩固统一2.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唐朝设藩镇(节度使)“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局面形成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形成与后周世宗改革汉初“七国之乱”和唐末五代十国割据混战的原因是什么?
“七国之乱”:
唐末五代十国割据混战:
共同点是:
是诸侯王国势力膨胀和反叛中央造成的。1、地方藩镇势力壮大,形成割据。最终称帝分裂。
2、中央集权削弱,中央权威缺失。地方分权势力膨胀造成的。(1)北宋的建立3.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 生民涂炭,其故何也?”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1)北宋的建立3.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赵匡胤即皇帝位后,为加强中央集权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收精兵杯酒释兵权(2)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平削权三衙枢密院,兵权互牵制②削实权 中央:三分宰相权,财政属三司,军政枢密院③制钱谷:财赋运京师(转运使)作用(集中军权)(集中政权)(集中财权)地方:州郡属中央,文臣任知州,设通判监督
宰
相
皇帝(三司)宋
太
祖
加
强
中
央
集
权 宋太祖从“权”“钱”“兵”三方面着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利与弊? ★利:
基本解决了藩镇割据问题(地方与中央争权的问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弊:
形成“冗官” “冗兵” “冗费”局面,造成国家积贫积弱(“三冗二积”)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1368年初,朱元璋在以应天为南京称皇帝,建明朝,年号洪武。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一、 明朝的建立明初时期的
中枢权力体系皇 帝中书省元代:中书一省制吏
部户
部礼
部兵
部刑
部工
部归入归入亲自掌管●相权反弹→相权过重、威胁皇权 ●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了!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高度
二.皇权的不断加强皇 帝吏
部户
部礼
部兵
部刑
部工
部亲自掌管 殿阁大学士明太祖始设位低权轻明成祖始设位高权重 内 阁明初时期的
中枢权力体系 什么叫“票拟”?什么是“批红”?
你能否用现代词汇通俗地解释它? 票拟就是秘书起草对公文的审批意见;
批红就是领导对审批意见的认可与否。 清代皇帝的批红康熙御笔皇帝内阁工部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清朝议政王大臣会议办理一般性的日常公事南书房军国大事军机处过程(清初皇太极)(康熙)(雍正)皇权受限皇权加强皇权高度发展皇 帝 军机处 内阁
日常事务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国大事处理军务内政外交
军国大计
重大案件军机大臣:(职权、办事情况)军机处的作用:?(简化手续、行事快捷、提高效率)清朝的中枢权力体系 雍正始设秦朝三公九卿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元朝中书一省制清朝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设军机处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宋朝“二府” 三司制汉朝中外朝制二.皇权的不断加强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中央集权的加强皇权的加强汉代汉初:郡国并行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刺史、推恩令唐末、五代十国: 藩镇割据宋代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明:废丞相、设内阁(内阁地位、职权)清:清初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机处:职权、地位、影响一、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特点:
1、皇权至高无上。皇位终身和世袭。皇权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专制主义。
2、地方服从中央。中央控制地方。中央集权。
3、官僚政治。官为君而设。各级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
4、实行人治。
5、君权与相权、中央和地方两对矛盾伴随中央集权的始终。
6、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思想文化相结合。禁锢思想,文化专制。
7、皇权借助神权,宣扬“君权神授”。第四课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一、隋唐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
二、宋朝
三、元朝——中书省
四、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后设内阁
五、清朝——设军机处1、三省
2、二府:中书门下、枢密院
3、三司: 1.刘邦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其目的是
A.确立“天下一家”的格局 B.巩固皇权,稳定天下
C.消灭异姓诸侯王和功臣 D.效法西周,广建诸侯 2.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宗庙,要列侯献酎金助祭,以所献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106人。这段材料说了
A、汉武帝贪财暴虐 B、列侯献酎金的金子有问题
C、汉武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汉武帝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巩固练习BC 3.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影响 ①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 ③造成了“积贫积弱”的后患 ④改变了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 4.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皇权,其表现是
①皇帝可以直接指挥中央各部门 ②皇帝可以直接指挥地方大臣
③皇帝可以自行裁决军国大事 ④皇帝可以避免决策失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 5、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实质上反映了
①封建专制的加强 ②皇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③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④君权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