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聚落——人类的聚集地随堂练习(含答案)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聚落——人类的聚集地随堂练习(含答案)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21 20:1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聚落——人类的聚集地随堂练习-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条件有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 )
①位置优越,交通便利②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③高山、峡谷为主,地形崎岖④气候湿热,资源贫乏⑤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⑤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内容丰富多彩,多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下图为一幅吊脚楼剪纸作品。读图,完成2-3题。
2.该剪纸作品表现的景观最可能分布在我国( )
A.北方地区 B.西北内陆
C.云贵地区 D.青藏高原
3.该类建筑有利于( )
A.通风防潮 B.防寒保暖
C.迁徙游牧 D.防风防沙
4.聚落从不同角度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是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生活情况的一部活的“百科全书”。关于聚落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西亚热带沙漠地区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B.东南亚地区气候湿热,乡村聚落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
C.我国山西省的平遥古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以及安徽的皖南古村落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D.一些老的传统聚落已经不具有时代气息,所以可以大力拆除,改建为现代建筑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据此完成5-6题。
5.文中表现的聚落类型及判读理由是( )
A.乡村,这里有河流 B.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
C.城市,这里有田野 D.城市,这里以工业生产为主
6.对该聚落所处位置和形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表崎岖的山区,呈条带状 B.冰天雪地的高原,呈点状
C.灌溉便利的平原,呈团块状 D.沙漠地区的绿洲,呈点状
下图为《姑苏繁华图》(局部),是清代宫廷画家徐扬创作,反映了当时苏州“商贾辐辏,百货骈阗(商人云集、货物琳琅满目的意思)”的市井风貌。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景观反映的是( )
A.工业生产 B.农业生产
C.城市聚落 D.乡村聚落
8.造成城市和乡村差别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形条件不同 B.气候条件不同
C.生产方式不同 D.人口数量不同
9.下图所示的传统民居,可能位于( )
A.温带内陆地区 B.高纬度地区
C.热带干旱地区 D.比较温暖湿润地区
10.干栏式民居俗称“吊脚楼”,大多是全木结构,其建筑造型为两层到三层,底层木柱支撑架空,楼上住人。如图为某地干栏式民居。该建筑景观可能位于( )

A.华北平原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黄土高原
11.在世界人口不断增长的同时,许多国家出现了乡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的现象,下列原因错误的是( )
A.城市就业机会多 B.城市医疗条件好
C.城市教育条件好 D.城市里有果园和农田
12.传统聚落的重要性在于(  )
A.特色鲜明,不易仿造
B.民居可供人们欣赏,有旅游价值
C.它们从不同的侧面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
D.民居是当地居民的特色建筑,具有民族象征意义
读甲、乙两地景观图和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3-14题。
13.通过分析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甲图人口密集,乙图农业为主 B.一般先有城市后有乡村
C.A、B、C都位于河流交汇处 D.甲图所在地区气候干旱
14.图中B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下列理由不可信的是( )
A.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 B.地形平坦开阔
C.位于河流交汇处,水运便利 D.渔业资源丰富
二、判断题
15.墙体单薄,门窗开得大,并建有完备排水系统的民居主要分布在寒冷地区。( )
16.判断对错:泰山是我国第一个被纳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观。( )
17.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在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
18.通常把人类的居住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 )
19.我们把人们集中居住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不同类型的聚落所呈现出的景观差异较大。( )
三、填空题
20.广义的文化就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 和 的总和。
21.按要求完成表格内容。
聚落类型 聚落 聚落
居民主要从事的 生产活动
22.聚落的形态:在平原地区 ;沿河流、山麓、谷地等呈 。
23.聚落的主要形式分为两类,分别是 和 。
24.乡村民居大多依山傍水沿 、山麓或 分布 。
四、解答题
25.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村落在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根据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所示的民居主要分布于我国的 高原,该高原区为世界上 现象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导致此现象形成的人为原因有 。
(2)B图所示的民居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南方、北方)地区,这种民居反映当地的主要气候特点是 。
26.读如图,完成下列要求.
(1)此图反映了由 演变为 的过程.
(2)观察和分析地图,可以说明该聚落的人口总数不断 ,占地规模不断 ;聚落的建筑群不断 ,并有向高空发展变化的趋势;聚落的交通将会越来越 。
(3)关于聚落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聚落变得越小越好 B.世界上所有的聚落都在扩大范围
C.世界上多数城市聚落都在变大 D.北京应将低矮的旧房子变成高楼大厦
(4)城市的形成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十分突出.下列地区,容易形成城市的是 。
A.河流附近 B.山麓地带 C.公路、铁路附近 D.高山高原 E.热带雨林 F.南极大陆 G.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
(5)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对早期聚落的形成有利?
2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下图示意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条件。
(1)请在方框中填充聚落形成的条件。
(2)在一些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 ;在高山、荒漠地区,聚落分布比较 。
(3)请对比描述平原区和山区河谷地带聚落的形态和规模。
平原区聚落的形态: ,一般规模较 (大/小)。
山区河谷地带聚落的形态: ,一般规模较 (大/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C 3.A
4.D
5.B 6.C
7.C 8.C
9.D
10.B
11.D
12.C
13.A 14.D
15.错误
16.正确
17.正确
18.正确
19.正确
20. 物质 精神财富
21. 乡村 城市 农业生产活动(或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 非农业生产活动(或工业;商业;服务业等)
22. 呈团块状 条带状
23. 乡村 城市
24. 河流 公路
25. 黄土 水土流失 乱砍滥伐 南方 多雨
26. 村庄(乡村) 城市 增加 扩大 增多 完善 C ACG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于耕作水源充足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等。
27. 密集 稀疏 团块状 大 条带状 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