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文言文二则 学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援,惧”等生字。
2,正确,流利诵读课文,背诵课文。
3,用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课文每句话的意思。
4,懂得《学弈》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意思,把握故事内容。2,懂得《学弈》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
1,出示名言,指导朗读。——《孟子》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师:同学们知道这些名言都选自?生:《孟子》。师:你对孟子这个人和《孟子》这本书有哪些了解?孟子,名轲,字子舆(yú)(约公元前 372年—公元前 289年) ,邹(zōu)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选自《孟子.告子上》的文言文《学弈》。
二,初读感知
师:我们都知道,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现在请同学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指名读文,为的不同读音。师:读文言文,还要读出节奏感。下面请根据老师出示的节奏线来朗读课文,尝试着读出节奏感。指名读,引导读准节奏,尽量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三.深入学习。
1,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着读着,相信同学们已经对文意有了一些理解,接下来 3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或者结合插图进行想象补白,尝试着理解文意。不理解的句子画下来,听课的时候重点识记。
2,师:小组来汇报讨论结果。
3,注意下列“之”字的不同解释。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擅长(结合注释“弈秋”善于下棋)板书一人虽听之:弈秋的教诲(联系上文)
思援弓缴而射之:代指鸿鹄。板书想象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专心致志的人;专心致志的人。(板书联系上下文)师:理解了文意之后,请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来读文本。师:听了同学们的理解之后,老师知道了两个人学习下棋的结果不同。既然两个人智力相差甚微,又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老师来教的,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学习结果呢。让我们细细来看。第一个人是怎么学习的,谁来读?生:(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师:专心致志的学习是怎样的呢?窗外的鸟叫声,他能听见吗?因为他(惟弈秋之为听),窗外有人小商贩的叫卖声他听见了吗?听不见,因为他(惟弈秋之为听),窗外孩子们的嬉笑声他能听见吗?这就叫做专心致志。(板书:专心致志)师:而另外一人又是怎样学弈的呢?谁来读。生:(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繳而射之。)师:他不光会想鸿鹄将至,可能还会想些什么。思考一分钟生:下课去放风筝,生:放学去集市逛逛。生:...师:原来,通过想象补白让我们走进人物的内心。(板书:想象补白)
师:一个专心致志,一个三心二意,怪不得结果是?生:(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师:我相信,学习到这里,你一定有话想说,谁来说一说你的体会?生:学习要像第一个人那样专心致志,不要三心二意。生 2:做任何事都要专心致志,不要三心二意。师:原来是不同的学习态度导致了不同的学习结果。(板书:态度决定结果)。学习完之后,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来读文本,带着自己的感悟读。
四,拓展阅读。
1,短短的一篇文言文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还有很多文言文蕴含深刻的道理,我们再来看一篇《揠(yà)苗助长》。
2,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gǎo)矣。(宋国有个人忧虑他的禾苗不长高,就拔高了禾苗,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地回到家,然后对他的家里人说:“今天太累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快步去到田里查看禾苗的情况,禾苗都已经枯萎了。)用想象补白的方法来想象他焦急的样子,再来想象他知道禾苗枯死后的内心感受。3,所以,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做事情,不能急于求成。
4,课下请同学们背诵学弈。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阅读更多的文言文,体会其中深刻的道理。
五,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