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18. 慈母情深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课时
同学们读过这本书吗?
这本书是作家梁晓声小时候非常想得到的一本小说。这本书背后还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呢!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随同作者一起走进他的回忆,聆听这个故事,来认识一位伟大的母亲。
实物引入,揭示课题
简介作者
梁晓声,当代现实主义作家。著作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
《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雪城》 《年轮》。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别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词语我会读
落魄 辞退 压抑 颓败 缝纫机
忙碌 吊挂 噪声 脊背 褐色
疲惫 耽误 衣兜 龟裂 哇
忍心 酸甜 攥着 权利
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我"向母亲要钱买书的事。
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怎么划分?每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第1-5自然段讲的是为什么要钱,在什么情况下要钱;
第6-34自然段讲的是向母亲要钱的经过;
第35-38自然段讲我最终拥有了想要的书。
根据划分情况试着概括课文的内容
家境贫寒的"我"非常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就到母亲工作的厂房向她要钱。辛苦忙碌的母亲毫不犹豫地把钱给了"我","我"买到了书。
品读课文,感受贫穷
说一说:为什么作者买一本一块五的书,要钱时会那么犹豫、不忍心?
阅读梁晓声作品《母亲》片段
六十年代初期,大多数老百姓家境艰难。当年,父亲远在外地,三年才回来一次。母亲是临时工,在一个街道小厂上班。她每天不吃早饭,带上半饭盒生高粱米或大饼子,悄无声息地离开家,回到家里的时间总在七点左右。母亲加班,我们就一连几天,甚至十天半月见 不着母亲的面孔,就为了那每月 27 元的工资。一元五毛钱,相当于有的家庭几天的生活费。要买本一元五角钱的书就是最大的奢侈了。即使是这样,每次我要钱买书,母亲都很大方,从不让我难堪!至今我都珍藏着我的第一本课外书《青年近卫军》。
细读第1-5自然段,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我"家当时很穷?划出有关语句。
(1)我从"从来没有""一次给过""一次要过"这些地方看出,这一元多钱对"我"家来说是一笔"巨款"。通过预习,我了解到一元多钱在当时是一家人几天的生活费。而"我"是个懂事的孩子,从没有问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
(2)我从"那时我家的破收音机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了肚子里"一句中发现,"我"家竟然把收音机都卖了换食物,而且还是个"破"收音机,可见"我"家当时很穷,连吃 饱饭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没有买书的闲钱。
(3)我从"为了每月二十七元的收入"看出母亲为了支撑起这个家辛苦地工作着。第29自然段中还写到母亲从衣兜里掏出的是"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也可以看出母亲挣钱、攒钱的不易。
(4)通过"想得整天失魂落魄",能看出"我"非常想拥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所以"我"才鼓起勇气向母亲要钱买书。
练习写字,抄写词语
慈母情深
渴望买书
要钱买书
拥有此书
板书设计
母亲支持买书
作业超市
必做: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选做:给妈妈写一封信,表达你对妈妈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