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 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2 21:1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 11个生字,会写 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兴、舍”;正确读写词语。
2.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典型景色进行描写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点词语,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与富饶;
2.理解文章按时间顺序,抓主要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3.感受课文遣词用句的准确、生动、优美,是本文的重中之重。
教学过程
一、 了解位置,初识小兴安岭之美。
1. 同学们,外地来了一群游客,刚爬完泰山,下一站要去小兴安岭游玩,想从我们这里选几位小导游介绍小兴安岭,这可是锻炼我们的好机会啊,可是要当好导游,首先要好好了解小兴安岭的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先一起走进 20课(板书,生书空《美丽的小兴安岭》。
2. 齐读课题,指导读准兴,兴是多音字,在这里读一声(标注声调),它的另一个读音是什么?(板书)领读、组词
3.了解位置。小兴安岭在哪里?请看地图:小兴安岭在我国黑龙江省北部,这里有一座著名的山脉,长约 360公里,宽约 400——600公里,漫山遍野都种满了树木,简直就是树的海洋。
二、读准生词,了解多音字。
1.要当好导游,在介绍的时候就不能出现读错字写错字的情况,我们先看看本节课的词语,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看看这些词语你会读吗?
2.出示词语:
视线 严实 宿舍 葱葱茏茏 脑袋 膝盖 当美餐 涨满春水
(1) 自由读(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
(2) 指名读(谁来读一读?),讲解多音字舍,指导学生读准“当、涨“的读音。
(3) 什么是葱葱茏茏?你看这小兴安岭的树木长得青翠茂盛,我们就可以说它?
(4)师领读读错的词语,全班齐读词语两遍
三、学习生字,重点指导“袋”字
1.我们再来看本节课要写的字,本节课要会写 13个生字,我们来看看我班同学在预习的时候写的生字,(实物投影出示一张)我们看看他写的生字怎么样?有没有错误?
2.“袋”写错了。这个字的确是非常容易错的一个字。我们来看看,怎样写好这个生字呢?袋这个字是上下结构,上面是代表的代,下方是衣服的衣,袋的上下两部分要稍扁、紧凑。
3.看老师在田字格里写“袋”,大家仔细看。代的右边写完横之后,斜钩要长而挺,再写点,衣的撇和捺要舒展,大家要特别注意,斜钩上面没有撇。请你在本子上写两个“袋”。
4. 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组词。
四、接读课文,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段
1.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进一步感受一下小兴安岭的美,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看看你能从文字中感受到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
(树多)。
你从哪几个词当中感受到树很多?
(几百里(还是辽阔)海洋(说明辽阔)数不清(数目多)我们再读一读这一段,读出多的感觉好吗?读得让我看到了满眼的绿色,这情景真是壮观啊!
3.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这壮观的情景的呢?
(拿起你的笔在课文中圈出四个词: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过渡:小兴安岭像一位爱美的小姑娘,一年四季变换着美丽的衣裳,带给人们不同的享受。这篇课文就以优美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风光。
(板书:时间顺序)
(二).学习第二段
1、小兴安岭的四季都是美丽的、诱人的,让我们一起到文中去寻找小兴安岭的四季美在哪里,小导游们,快拿起书,读读你喜欢的
段落,看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张描述美的嘴巴,让游客都想随着你一起去游览。你喜欢哪个季节,就学习哪一个季节的内容。老师这里还有学习提示,请你们先来看看(出示学习提示):
(1) 每个季节都介绍了哪些景物?请用括号标画出来。
(2) 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季节,说一说读后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汇报哪个季节,教师就引领学生共同学习哪一个季节)
春天:
1、(1)思考:这段话共有几句话?
五句话
这一段写了哪些景物?
(树木 小溪小鹿)
(2)问:作者怎样描写树木的?
预设一: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指明说并出示句子,a.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我仿佛看到了树木在春天里抽出嫩绿的叶子。我仿佛听到了枝条长出时的声音。)
b.追问,树木怎样?什么是抽出?
(不知不觉,突然长出了)
那如果换成长出好不好呢,为什么?
(用抽出写出了枝条的动态变化过程,很形象,抽出不仅写出了枝条生长的现象,而且把生长之快描绘了出来。而长出就显得很直白,写不出长得快来了),
c.指导读句子。新的枝条,嫩绿的叶子,是春天的特征,是那么鲜嫩可爱,要读的亲切柔和一些,师范读,生齐读。
预设二: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长满了春水。(我们再来看写小溪的句子。)
a. 自由读读,透过这些句子,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
(我看到了雪水在慢慢的融化,雪水叮咚叮咚地往下流)
b. 这声音大吗?不大。你从哪里知道的?
(淙淙)。
那我们来听听这水声,这就是淙淙的流水声,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流水声音的词?
(哗哗叮叮咚咚)
溪水就这样淙淙地流着,小鹿也来了,作者怎么描写的?
预设三:小鹿在溪边散步,他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a. 请一位同学读读,其他同学思考:你仿佛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小鹿?
这是一个长句子,读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表达的意思把句子分成几个部分,在中间适当的停顿、换气,使长句子能自然流畅的读出来。同我读,请大家试着来读读这个句子。
b. 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小鹿?
(悠闲、可爱)
你能把这样悠闲可爱的小鹿读出来吗?指名读。
c. 我们现在就是这可爱的小鹿,现在同桌一个读句子,另一个边听边做表演,
(随机问表演同学:小鹿,小鹿你现在的心情怎样?
(愉快、高兴、自豪)。
是啊,多么可爱、悠闲、愉快的小鹿。
d. 同学们,小兴安岭有悠闲的可爱的小鹿,有淙淙流着的
溪水,还有嫩绿的叶子,春天真美丽啊!你能通过朗读读出它的美吗?老师读树,女同学读春水,男同学读小鹿,师生合作读第二自然段。这么美的段落,小导游们,我们把它背下来吧?
e.请根据提示背诵,请一位同学尝试一下:
春天,树木抽出(),长出(),积雪汇成(),流着(),()涨满(),小路()散步俯下( ),侧着( ),欣赏( )。
第二步:再增加难度,哪位小导游能看着图片尝试背诵介绍呢?
(1)听着这位小导游的介绍,大家好像还沉浸在小兴安岭生机勃勃的春天里,(板书:春:生机勃勃)作者紧紧抓住小兴安岭春天的典型景物进行描写,通过密密层层、抽出等关键词,以及自己细致的观察,写出了春之迷人。以后大家在写作的时候也要充分学习这种写法。还没看够春天的美景,不知不觉当中,夏天来临了,谁喜欢这个季节的景色呢?为什么?你能用文中的句子或词语来说吗?
(三) 学习第三自然段。
(1) 听说外地游客要来,夏天的景物一下子跑了出来,都有哪些景物?(课件出示)作者怎么写树木的?
(2) 出示句子:夏天,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的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蓝蓝的天空。
a. 这句话写了夏天的树的什么特点?(茂盛 枝繁叶茂)
(板书:枝繁叶茂)
b. 你从哪看出来的?边出示边说:葱葱茏茏 严严实实,密密层层, AABB式叠词用的准确而生动,生动形象的写出来树木茂密的特点。
c.(作者又是怎样写雾的呢?)出示句子,进行对比: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罩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前后桌讨论浸和罩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在字典里,浸是泡的意思,一般指浸没在液体里,小兴安岭的雾很多很浓,而且是从地面自上而下蔓延开来的,范围跟整个森林一样广。但是罩是覆盖的意思,相比之下作者把浓雾比作液体,用浸字等确切。太阳和野花又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
阳光灿烂、野花盛开
2. 朗读比赛。
第三自然段只用了 4句话就把小兴安岭夏天枝繁叶茂、浓雾弥漫、阳关灿烂、野花盛开的美景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用欢快有力的语调来读读这段话,好吗?
(自由读)
过渡:同学们读的可真好,春天和夏天的小兴安岭的景色是那样美丽迷人,又有那些同学喜欢秋冬两季的景色呢?为什么?文中怎么介绍的?
(四)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我们又可以用哪些词语去形容秋天和冬天的小兴安岭呢?
2.学生汇报
师板书:秋天 物产丰富冬天 雪花飞舞
师:难怪作者在最后一段写到:_________。
3.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回顾全文
同学们,最后一段是这篇课文的中心句,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了小兴安岭的美丽与富饶,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板书:热爱 赞美)。
我国的小兴安岭如此美丽、富饶,多么希望这些外地来的游客能欣赏到它的美,知道它的富饶啊。这样,我播放小兴安岭的风貌,请你用课文做导游词,看看能不能用你动情的朗读来打动游客的心,让他们也产生同你一起走进小兴安岭,去踩一踩那里的松针,摸一摸那里的古木的想法。找学生按段读,其他同学欣赏。(那么多的同学想解说,时间关系,我们夏秋冬季的解说可以录成音频,在解说的时候,我们可以借鉴以下美景。录完后发给我,我再帮你转发。说不定到小兴安岭解说的就是你。下课!)
六、板书设计:
20 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天 生机勃勃
夏天 枝繁叶茂 热爱 赞美
时间顺序
秋天 物产丰富
冬天 雪花飞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