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县中联盟高二10月联考·历史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根据材料“该类型的文字成了西亚大部分地区通用的商业交往媒介”及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文字是楔形
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楔形文字曾书写过目前所知全世界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D项正确;马其顿文
明不属于西亚文明,排除A项;“迈锡尼文明”为爱琴海地区的文明,不属于西亚文明,排除B项;种姓制度属
于印度文明,不属于西亚文明,排除C项。
2.C材料所述西欧耕作制度的变化,提高了生产力,加强了对土地的利用,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从而使庄园
经济实力增强,敬C项正确。材料所述三调制将耕地划分成三个都分,本身就使可耕种的土地比二商制下
多,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这种转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而非为商品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排除B项。城
市自治的经济基础是商品经济发展,排除D项。
3.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中后期,德国诗人歌颂古代日耳曼骁勇善战的英雄,呼吁德意志
人要做“日耳曼英雄”,有利于唤起人们的民族认同感,C项正确:铁血政策是指普鲁士首相俾斯麦于1862年
提出的通过王朝战争实现德意志统一的政策,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4世纪末,日耳曼人潮水般向西罗
马帝国境内涌来,形成了一场日耳曼民族大迁徙运动,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宗教层面,排
除D项。
4.C石油是墨西哥极为重要的资源,卡德纳斯改革前被外国公司垄断,危害墨西哥经济独立,故石油业国有化
有利于经济独立,进而巩固政治独立,C项正确。B项所述与卡德纳斯任总统时不符,排除。A、D两项分别
是印度、埃及,排除。
5.A根据材料中的“逐步放弃国家经济职能”可知,这场改革不利于发挥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作用,不利于经济
健康发展,故A项正确,排除B项。下放经济管理权是为调动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是手段不是目的,排除
C项。苏联在此之前已开展赫鲁晓夫改革,排除D项。
6.D材料所述是商朝瓢域广阔,为了统治广阔的国家,商朝实行了外服制度,故D项正确,排除A项。B项所
述不符合史实,排除。尹是内服官,排除C项。
7.C“交内阁改签”是指由军机处交内阁,据此可知军机处具有传达职能,故C项正确。决策权属于皇帝,排
除A项。B项所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所述对案件的处理是皇帝的决策,排除D项。
8.D根据材料所述,尽管国王权力增长,但是他仍然绕不开议会,只有通过一定方式影响议会,才能达到自己
的目的,这说明议会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故D项正确,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世俗政权与教权
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所述“中世纪末期”“专制制度形成”,说明C项错误,排除。
9.B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和地主、富农、中农,商人也参加了中共领导的政府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抗日民主政权
建设,反映出民主的广泛性,故B项正确,排除C项。根据材料得不出国共两党关系,并且全面抗战时期两党
关系既斗争又合作,排除A项。D项所述与事实不符,排除。
10.B材料所述是军功爵制的实行,打破了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有利于提升军队战斗力,故B项正确,排除A
项。材料没有涉及君主专制问题,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军功爵制顺应了秦国富国强兵的目的,而不是
加强对基层的管理,排除D项。
11.A根据材料中的“币值较当时低减约三分之一”“货币供应量的加大”“经济复苏”等信息可知,币制改革以
通货膨张促进经济发展,A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币制改革一定程度上顺应了需要,经济有所发展,若金
融市场秩序恶化,是不可能出现这种现象的,排除B项。C项所述不符合史实,排除。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
上完成统一,排除D项。
12.A根据材料可知,刺史治所与郡国治所不在同一个地方,这一方面有利于避免刺史干预地方事务,另一方
面有利于防范郡国干扰监察,故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监察制度的有效施行有利于维护社会政治的稳
定,排除。刺史是要监察地方,但是不属于地方政府,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对郡国的监察的不同,排除
D项.
13.D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采用分料考试的办法,允许“杯牒谱自荐于州县”,并且以考试成绩作
为选拔官吏的标准,这种选官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
【高二10月联考·历史卷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4048B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
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
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下,选择性必修1第一、二单元。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种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老文字,约在公元前3200年左右产生,是世界上
最早的文字之- -。公元前500年左右,该类型的文字成了西亚大部分地区通用的商业交往媒
介。古人用这种文字
A记载了马其顿帝国东征 B.书写了迈锡尼文明的辉煌
C.记录了种姓制度的缘起 D.写出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
2.至8世纪晚期,西欧农耕制度由原来的二圃制转变为三國制,下表是三圃制的简单情况。这一转变
A旨在开垦出更多的荒地 B.为商品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
C.利于增强庄园经济实力 D.为城市自治奠定了经济基础
3.18世纪中后期,在德国诗人克洛普施托克的笔下,大败罗马人的日耳曼人首领赫尔曼成了自
由的斗士。他还将-一些古代日耳曼英雄与当时的德意志人进行类比,呼吁德意志人争做“日
耳曼英雄”。克洛普施托克意在
A.宣传“铁血政策” B.肯定日耳曼人大迁徙的作用
C.培育民族认同感 D.支持德意志的宗教改革运动
4.1938年3月18日,卡德纳斯在广播电台郑重宣布:“墨西哥经济独立的日子开始了,没有经
济独立,政治独立就是谎言。”下列有助于实现这一愿望的是
A.开展食盐进军 B.武装反对政府独裁 C.石油业国有化 D.控制苏伊士运河
5. 20世纪60年代,南斯拉夫在进行改革时强调,工人自治不仅在简单再生产领域,而且扩展到扩大再生产领域;不仅在企业范围内进行,还扩大到社会各个部门;逐步放弃国家经济职能,
由直接生产者取而代之。据此可以推断,这场改革
A.埋伏着失败的危险 B.推动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意在下放经济管理权 D.开启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
6.据<诗经)记载,成汤时期”“正域彼四方”“奄有九有”;至武丁时期,“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
彼四海”。在此情况下,商统治者
A.着力加强王权 B.建立起集权统治 C.以尹直辖地方 D.实行了外服制度
7.据《乾隆朝上谕档》记载,军机处承办的上谕称:“乾隆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奉旨....主巴
喜虽无在场喝令情事,但违禁重利放债,且令家人住宿索讨,殴毙护军,情殊可恶。仅拟降调
不足蔽辜,巴喜著革职发往拉林种地,余依议。钦此。交内阁改签。”据此可知,军机处
A.常行使决策权 B.是内阁的领导机构 C.负有传达职能 D.有权处理司法案件
8.中世纪末期,随着王权的增长、专制制度的形成,英王通过操纵议员选举、控制议长人选、莅临议会训话等方式来影响议会。这说明
A.世俗政权摆脱了教权的影响 B.国王可以实行无议会统治
C.资产阶级分权与制衡机制形成 D.议会在政治中占有重要地位
9.如图是1945年中共领导的地方政府参议会第三次选举选出的议员构成饼状图。这反映出
A.国共两党合作的紧密性 B.抗日根据地民主的广泛性
C.苏维埃政府人员的复杂性 D.党的领导的社会基础被削弱
10.商鞅变法以军爵为中心重新确立国家等级制度。国人的一切政治与经济利益均与军功所获得的爵位来确定,不同的爵级则享有不同的政治经济待遇。这项设计
A巩固了贵族政治传统 B.顺应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C.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 D.加强了对基层社会的管理
11.国民政府财政部钱币司的戴铭礼认为:“施行法币后,币值较当时低减约三分之一 ,此为不可掩之事实。”杨格也谈到:“货币供应量的加大,适应了币制改革之后出现相当程度的经济复
苏和对货币的需求大见增加的局面。”这说明币制改革
A以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发展 B.恶化了金融市场的秩序
C.推动了经济独立自主发展 D.奠定了国家统一的基础
12.自汉武帝元封五年起,刺史开始在常住地方设立固定治所。下表是东汉部分刺史治所与所
在郡国的治所情况。这样的安排
A.意在保障有效监察 B.造成了社会政治的混乱
C.强化了郡国的实力 D.说明更重视对郡的防范
13.科举制是继两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之后中国古代又--重要的取士选官制
度,该制度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允许“怀牒谱自荐于州县”,并以成绩作为选拔标准。它被
认为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是因为科举制
A.加强了地方政府的权力 B.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C.影响了后世的选官制度 D.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14.有人指出:“工业革命犹如经济魔棍,点化出了19世纪中叶英国政治改革的浪潮,选举与考
试相配套的文官制度由此诞生了”。由此可以推断,文官制度的实施
A.说明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导地位 B.促进了社会经济治理的改善
C.排除了政府更替对国家管理的影响 D.是政府全面千预经济的反映
15.晚清政府制定《奖励章程》奖励留学生,其中规定:凡从外国正式高等学堂以上学堂毕业的留学生,回国后参加政府考试,考试列入最优等的给予进士出身,列人优等及中等的给予举人
出身,考试每年举行一次。这一举措
A.一定程度上顺应近代化要求 B.反映了科举制的强大生命力
C,反映了国内新式教育的匮乏 D.说明清政府放弃了思想控制
16.2005年,我国通过的《公务员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把引咎辞职引人公务员管理制度。由此,
责任追究制度上升为公务员管理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这反映出我国
A公务员选拔制度仍然存在缺陷 B.强化了对公务员的监督
C.提升公务员履职能力的紧迫性 D.公务员制度的正式形成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一 特许公司 是指享有政府授予特权的商业组织。在16- -19世纪间,欧洲的大部分特许公司都是商人创建的,在英格兰、苏格兰、荷兰共和国、西班牙、葡萄牙、法国及其他地
方的都一样。他们谋求充分利用某个特定的贸易范围的各种商业机会,这种贸易范围通常是这个世界的某个特定的部分。该现象反映了16世纪以来欧洲与非洲、美洲和亚洲的贸易的增长,有许多特许公司在世界上的这些地区专门从事商业和其他经济活动。总的来说,特许状都授予公司垄断特定范围的商业的权利(诸如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与印度和亚洲的贸易),所以特许公司变成了帝国扩张和控制的机构。
一一摘编自王加丰《西方历 史上的特许公司》
材料二 1993 年,联合国对跨国企业的划分标准为:在本国设有母公司,并在海外广泛设有子公司,年营业额在十亿关元以上者。跨国公司最早出现在19世纪下半叶,但那时的国际影响力很小。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尤其是交通、通讯技术的革命,推动了传统国际企业向现代跨国公司的飞跃性转变。《中国产经新闻》分析数据显示,2006年世界500强企业的营业收入总值相当于联合国统计暑所汇总的全球211个国家和地区的GDP总量的63.9%。企业分布从1995年的26个国家和地区扩展到现在的33个国家和地区。巨型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如在汽车行业中,10家最大汽车公司的产量占全球汽车产量的近80%。类似的情况同样出现在其他传统或新兴行业中。
——摘编自刘旭东《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的权力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特许公司诞生的时代背景。(4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特许公司与当代跨国公司的异同。(8 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启蒙思想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和霍尔巴
赫等人。他们强调理性,反对教皇和神学;要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特权;提倡“天赋人权”“主权在民”,反对君主专制;主张“社会契约”和“法治”,反对君权至上的“人治”。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
——摘编 自刘明翰《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到法国大革命》等
材料二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在科学社会主义 基本原则指引下取得胜利的,革命的胜利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胜利。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命名的关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历史运动规律的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和实现全人类自由与全面发展的理论。他们既从社会发展规律的视角,又从人类解放的视角,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列宁紧密结合时代的变化和俄国的实际,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一国胜利的理论,领导布尔什维克党赢得了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制度。
——摘编自曹 长盛《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胜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特点。(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启蒙思想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的相似性。(6 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镇压了谢斯起义后,根据安纳波利斯会议的报告,1787年2月邦联国会决议,召开修宪会议以“建立一坚强之全国政府”。5月14日,会议在费城召开。正式代表应为74名,实到代表55名,他们从事土地投机、高利货活动、制造商业和造船业,或者为债券持有者,或者为奴隶主。经过激烈的争辩,9月17日通过了被称为联邦宪法的《合众国宪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美国面临的紧迫问题。宪法赋予了总统以很大的权力;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将立法、征税、军事等权收归联邦政府;规定了实行行政、司法与立法互相分立又互相制衡的原则。
——摘编自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材料二 新中国的成立,让传统的中国拥有一个强大的现代政党体系,中国共产党超强的领导与执政、动员与整合能力,是我国现代化和民主化得以稳步推进的前捉保障。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内的制度体系。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断言:中国模式,将以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影响整个世界。
——摘编自胡伟《新中国的政治发展:成就、途径和道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解决“面临的紧迫问题”,《合众国宪法》做出的规定
及目的。(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制度体系的主要特点,并简述“中国模式”民主
政治的现实意义。(8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传统政治文化与 价值观的差异使得中西方公务员制度展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与变革方向。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需求;西方则是通过满足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求来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与统治。从政治立场来看,我国要求公务员应有明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熟悉及参与党的相关事务,并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干部人事工作;西方公务员则存在“政务官”与“事务官”之分,且事务官在政治上应保持“中立”。从行政价值取向来看,我国强调公务员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西方公务员制度的价值取向通常包括公平正义、公共利益、公共责任和依法行政,以及“注重通才或专才,把业务知识和能力作为主要条件”的用人标准。
——摘编自袁珠妮《中西方传统政治文化对公务员制度形成的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