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单元达标检测题(含答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单元达标检测题(含答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0-22 16:0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达标检测题(一)
一、选择题
1.科学家发现最大的细菌--华丽硫珠菌,形如一根细绳,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如图所示,其长度为( )
A.2cm B.2.0cm
C.2.00cm D.2.000cm
2.2017年4月,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搭载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并与天宫二号空间站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上图所示。此时如果说天宫二号是静止的,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
A.长征七号 B.太阳 C.天舟一号 D.天宫二号
3.下列估测的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块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4s B.乒乓球的直径约为80mm
C.初中生100m短跑的成绩约为50s D.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 cm
4.小华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了物理教科书的长度,测量记录分别是26.12cm、26.11cm、26.13 cm、26.11 cm、26.13 cm,则教科书的长度约为( )
A.26.01 cm B.26.13 cm C.26.11 cm D.26.12 cm
5.右图为高速摄像机拍摄的子弹穿过西红柿的照片。若子弹的平均速度900 m/s,则子弹穿过西红柿的时间大约为( )
A.0.l min B.0.1s
C.0.1ms D.0.1μs
6.国歌是表现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它能呼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演奏一遍所需的时间为( )
A.300s B.180s C.46s D.10s
7.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8.下列图像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9.下图所示的是某同学记录的相等时间间隔里小车从左往右运动的情景,则小车刹车过程的运动情景可能是( )
10.某短跑运动员的百米纪录为9.58s,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的速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汽车,羚羊,运动员 B.羚羊,汽车,运动员
C.运动员,汽车,羚羊 D.运动员,羚羊,汽车
11、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C.两人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12、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方向运动小车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甲、乙两车在整个过程中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的大
C.经过30秒钟,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
D.经过10秒钟,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
二、填空题
13.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________,时间的主单位是________,实验中,测量长度常用的工具是_______,测量时间的工具是_______。
14.如下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放置正确的是_____(选填“A”或“B”)刻度尺。该物块的长度是__________。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5.如上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出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cm。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16.上图所示的是飞行员驾驶歼-20战斗机进行飞行表演训练时的场景。当他们驾驶飞机保持队形不变并匀速飞行时,两架战机处于相对_____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状态。
17.唐朝诗人李白曾在《望天门山》中写道:“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8.右图为某同学体育测试参加坐位体前屈测试时的场景,该同学坐位体前屈的成绩为________cm。该同学在1000 m长跑测试中的平均速度达18km/h,合________m/s。
19.甲、乙两物体分别以3m/s和5m/s的速度在同一水平路面上自南向北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乙物体作为参照物时,甲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_,方向是_______.
20.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其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右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甲车的速度_____(选填“>”“<”或“=”)乙车的速度,甲车的速度为______m/s;当t=40s时,甲、乙两车相距_____m.
21.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如图)由“水上桥面”和“海底隧道”两部分组成,其中海底隧道长 5.7km,设计时速100km/h,隧道洞壁采用了让人视觉舒适的新型装饰材料。通过海底隧道最少需要_________min。
三、实验题
22.小明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小车在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2)如果测得小车从A滑到C的时间是tAC=2.4s,小车从A滑到B的时间是tAB=1.6s,则 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_____cm/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BC______cm/s。
(3)由实验可以看出,小车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___(选填“小”或“大”)。
(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选填“大”或“小”)。
(5)为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SBC/tBC,他的做法正确吗 _______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
23.如右图所示,为研究小物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小物块每次都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机械停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见下表。
从A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 2 3 4 5
从A点开始的路程s/cm 0 4.00 16.00 36.00 64.00 100.00
相应的平均速度v/(cm.s-1) - 4 8 12 16
(1)物块在0~5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cm/s。
(2)物块做__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计算,物块的平均速度每秒增加__________cm/s;并推测物块自A点开始计时,6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cm。
四、计算题
24.如图所示,是小丽开车即将到达平邑县白彦镇高速隧道口时所发现的交通标志牌。
(1)请你解释两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
(2)若匀速通过该隧道所用的时间为3min,通过计算判断小丽开车是否超速?
25.爷爷打算带小丽去B地旅游。爷爷计划先驾车到A火车站,然后乘高速列车至B地。已知他们9:35开车从家里出发,从家到A火车站的距离共30km,路边的交通指示牌提示此路段的最高车速是60km/h,爷爷让小丽通过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下表所示。
(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根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判断:他们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
(2)假设甲、乙两列车从A火车站到B火车站的运行距离为 780 km,则在该路段爷爷和小丽乘坐的列车平均速度为多少 (结果保留整数)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达标检测题(一)
参考答案
1-5 CCDDC 6-10 CDACC 11-12 CD
13.m s 刻度尺 秒表(停表)
14.A 2.20cm
15.1.60 多彩测量求平均值
16.静止
17.船 青山
18.17.51 5
19.2m/s 向南
20.> 20 200
21.3.42
三、实验题
22.(1)v=s/t (2)25 50 (3)快 (4)小 (5)不正确 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加速直线运动
23.(1)20 (2)变速 (3)4 144
四、计算题
24.(1)(1)“80”表示限制最大速度不能超过80km/h,
“3600”表示该隧道全长 3600m;
(2)小丽开车没有超速。
25.(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爷孙俩最快能赶上乙车次
(2)240 km/h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