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0-22 09:58:48

文档简介

牡丹江二中2023一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第-次月考·生物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2.B3.D4.B5.C6.B7.D8.B9.C10.C11.D12.B13.C14.C15.D16.C
17.A18.A19.C20.C21.B22.D23.C24.C25.D26.B27.D28.B29.A30.B
31.(除注明外,每空2分)
(1)细胞内液(1分)无机盐和蛋白质
(2)甲(1分)

(3)
(4)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
32.(除注明外,每空1分》
(1)7.357.45H2CO3/NaHCO(2分)3(2分)
(2)渗透压呼吸系统肺
33.(除注明外,每空2分)
(1)④感受器①神经中枢(1分)⑤效应器
(2)有感觉,但不能进行反射活动
34.(除注明外,每空1分)
(1)突触处的兴奋传递需要通过化学信号的转换
(2)协助扩散兴奋性突触小泡受体识别谷氨酸,运输N(2分)
(3)研发能抑制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的药物:研发能抑制谷氨酸受体活性的药物:研发能促进突触前膜回收
谷氨酸的药物(2分)
35.(除注明外,每空1分》
(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级调节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
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2分)负反馈调节
(2)皮质酮皮质酮含量更高,容易检测
【高二月考·生物学参考答案】
9025B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
生物学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血浆蛋白、CO2、淋巴细胞 B. Na+、HPO4-、氨基酸
C.葡萄糖、Ca2+、载体D. H2O2酶、抗体、激素、H2O
2.接种乙肝疫苗时需要进行肌肉注射,药物一般先进入的内环境是
A.细胞内液 B.组织液 C.淋巴液 D.血浆
3.血浆的成分复杂,其主要成分是水。下列物质不属于血浆成分的是
A.葡萄糖 B.尿素 C.无机盐 D.血红蛋白
4.脑脊液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分布于各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脑脊液由脑室中的 脉络丛产生,与血浆和淋巴液的性质相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脑脊液属于细胞外液的一部分
B.脑脊液中含有O2、尿素、呼吸酶等成分
C.脑脊液中的部分化学成分能够流入血浆中
D.脑脊液的渗透压和细胞内液的一般较接近
5.人体肝脏局部结构如图所示,图中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不同部位
的液体,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②③④共同组成人体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B.正常情况下,渗透压大小关系为①>②>③>④
C.正常情况下,⑤处的二氧化碳浓度要高于①处
D.正常情况下,⑤处的氧气浓度要高于①处
6.下列关于内环境的成分、理化性质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体液的组成中,细胞外液含量多于细胞内液含量
B.血糖的来源或去路发生障碍均会影响血浆渗透压
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就是指内环境的渗透压和pH
D.所有动物细胞均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7.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织液、淋巴和血液都属于内环境
8.血浆蛋白、抗体、呼吸酶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C.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血浆
D.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多个器官系统的参与
8.《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既是测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的评价标准,也是激励学生 积极进行身体锻炼,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教育手段。某男同学按此标准完成1000米跑 测试后,其内环境的变化不包括
A. CO2浓度上升 B. pH值上升C.温度上升 D.渗透压上升
9.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管中的药物可不经过组织液直接进入肌细胞
B.人体内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均是组织液
C.组织液中有些物质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
D.血浆蛋白减少不会引起组织水肿
10.下列关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叙述,正确的
A.它们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B.它们都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自主神经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
D.人体兴奋时交感神经促进胃肠蠕动,安静时副交感神经使胃肠的蠕动减弱
11.神经系统通过复杂而精巧的调节,使得机体能保持高度的协调一致与稳定。下列有关神经 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枢神经系统不包括下丘脑和脑干
B.外周神经系统分为躯体运动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
C.自主神经系统控制机体内脏的运动受意识支配
D.神经胶质细胞能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
12.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内,大量神经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许多不同的神经中枢,其中调节机体 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
A.小脑 B.大脑 C.脑干 D.脊髓
13.下列有关组成神经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B.神经元一般包含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
C.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属于脊神经
D.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
14.人的心脏同时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 动占据优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可卡因有干扰交感神经的作用,因此会使心脏功能异常
B.安静状态下,阻断支配心脏的副交感神经会导致心率加快
C.安静状态下,同时阻断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可能导致心率减慢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能使心脏对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
15.如图是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结合图示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的②是神经元的细胞体
B.图中信息的传导方向是③→②→④→⑤
C.图中的⑥为髓鞘
D.图中的⑤是树突的末梢,可把信息传向其他神经元、 肌肉或腺体
16.如图为人体各级中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某人④受损,会损坏重要的维持生命活动的呼吸中枢而危及生命
B.若某人②受损,则不能对体温、水平衡、生物节律进行有效的调节
C.若某人③受损,则可能无法形成各种感觉,无法有效进行自主运 动等
D.若某人⑤出现病变,则可能出现行走不稳等平衡功能障碍
17.从温暖的房间进入寒冷的室外会出现不自主战栗现象,完成该动作所需的结构基础和反射类型分别是
A.反射弧;非条件反射B.反射弧;条件反射C.脊髓;条件反射D.大脑;非条件反射
18.某研究人员欲进行某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的研究,经过X处理后,发现动作电位不能形成。则X处理最可能是
A.阻断了 Na+通道B.阻断了 K+通道
C.降低了培养液中K+含量D.增大了培养液中Na+含量
19.如图是离体实验条件下神经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变化的两种
情况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电位1是突触后膜上K+大量外流导致的
B.神经递质只与特异性受体结合,主要与膜上磷脂的结构有关
C.发生电位2很可能是突触后膜阴离子内流的结果
D.神经递质释放后以主动运输的形式到达突触后膜
20.分离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置于生理溶液中,用适宜电刺激坐骨神经,能测到腓肠肌 纤维表面电位发生变化,并能观察到肌肉收缩。将吸有甘油的棉花盖在腓肠肌上,每隔30s 以相同电刺激坐骨神经。几分钟后,仍能测到相同的电位变化,但不能观察到腓肠肌收缩。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属于非条件反射
B.适宜电刺激腓肠肌,不能观察到肌肉收缩现象
C.甘油可能阻断了肌细胞动作电位传播到肌纤维内部的过程
D.实验中腓肠肌收缩现象消失快慢与肌纤维膜上甘油载体数量有关
21.滥用兴奋剂、毒品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伤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兴奋剂和毒品一般是通过作用于突触来对神经系统产生作用的
B.对于抑郁症患者,可使用兴奋剂来长期进行治疗
C.可卡因是一种毒品,可以抑制突触前膜上多巴胺转运蛋白的功能
D.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我们应该向社会宣传滥用兴奋剂和吸食毒品的危害
22.运动神经元与骨骼肌之间的兴奋传递过度会引起肌肉痉挛,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从神经元的细胞体传导至突触前膜,会引起Na十内流
B.突触间隙中可降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被抑制可能引起肌肉痉挛
C.通过药物阻止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可治疗肌肉痉挛
D.通过药物增加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特异性受体的数量可缓解肌肉痉挛
23.人体排尿是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调节过程示意图如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膀胱上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可以通过①传到脊髓
B.②可以将兴奋传到大脑并在大脑皮层形成尿意
C.④⑤属于自主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大脑控制
D.人体排尿反射的调节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24.下列与神经系统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主神经系统是脊神经的一部分,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B.神经元的轴突通常短而粗,用来接受信息并将其传导到细胞体
C.脊髓既是脑与躯干之间的联系通路,也是脑与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D.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时,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胃肠蠕动加快
25.如图所示是人体的排便反射,正常情况下结肠将粪便推入直肠后会引起排便反射,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粪便在结肠中时不会引起排便,可能是结肠壁上不存在
该反射的感受器
B.感受到便意但能主动抑制排便的过程,说明脊髓中
的低级中枢受到大脑中的高级中枢调控
C.某人受到创伤后导致没有便意,可能是排便反射弧
中传入神经受损
D.若某成年人出现大便失禁一定是损伤了大脑中的高级中枢
26.将青蛙的头部齐鼓膜后剪去,但其余部分保持基本完好,这样的青蛙被称为脊蛙。用脊蛙做如下实验,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使用脊蛙,说明大脑对屈腿反射无控制作用
B.①处的结果是不发生屈腿反射,原因是破坏了反射弧的感受器
C.用1%的硫酸溶液直接刺激蛙右侧后肢的肌肉也可发生屈腿反射
D.②处的结果是不发生屈腿反射,原因是破坏了反射弧的传入神经
27.下列关于神经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神经细胞受损伤,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说话
B.主动运输维持着神经细胞内外离子的浓度差,这是膜电位产生的基础
C.内环境中K+浓度升高,会引起神经细胞静息状态下膜电位差减小
D. NO作为一种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参与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28.在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下列实验操作运用了“加法 原理”的是
A.在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放射性3 H标记的亮氨酸
B.把萎缩的胰腺提取液注入因摘除胰腺而患糖尿病的狗身上
C.在待测组织样液中先后注入双缩脲试剂A和双缩脲试剂B
D.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对细胞提取物分别用蛋白酶、RNA酶或酯酶处理
29.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必须通 过“注射法”补充的是
①胰高血糖素②甲状腺激素③胰岛素④雌激素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0.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①②③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是:①可引起低血 糖,甚至昏迷;②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③使细胞代谢加快,体内产热量增 力口。据此判断激素①②③的名称依次是
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B.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C.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40分。
31.(8分)如图表示小肠绒毛的结构,甲、乙,丙表示不同的细胞外液。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丙以及细胞内液的组成成分,蛋 白质含量最高的是 。图中丙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的含量有关。
(2)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丙中渗透压降低,会 引起图中 (填“甲”“乙”或“丙”)的 液体增多。
(3)用图示表示甲、乙、丙三者在物质交换上的关系: 。
(4)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图中所示的几处细胞中,内环境有两种的细胞有 。
32.(8分)如图表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其中① ④代表细胞或体液,C E 表示系统。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人②内的pH通常维持在 之间,起调节作用的主要缓冲对是 。②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需要穿过 层磷脂双分子层。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除了酸碱度,温度还包括 。C系统是 ,该系统中主要起作用的器官是 。
33.(7分)如图中①—⑤为反射弧的组成,据图回答。
(1)在膝跳反射时,当扣击膝盖下位韧带时,[ ] 受到
刺激而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着②传到脊髓里的[ ] ,
由这里发出的神经冲动,在经过③传到[] ,引起大腿
上肌肉收缩,使小腿前伸。
(2)如果把③切断,当④受到刺激时,该反射还能发生吗?是否还能
有感觉?
34.(9分)运动神经元病(MND)患者突触间隙谷氨酸过多,持续作用引起Na+过度内流,损伤运动神经细胞,肌肉失去神经支配逐渐萎缩,四肢像被冻住一样, 俗称“渐冻人”°如图甲表示MND患者神经纤维受适宜刺激后,膜内Na+含量变化,图乙是 MND患者病变部位的有关生理过程。据图回答:
(1)兴奋在相邻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速度慢,原因是 。
(2)图甲中AB段N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据图分析,谷氨酸属于 (填“兴奋性”或者“抑制性”)神经递质,它存在于突触小体的 中。谷氨酸通过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中,与突触后膜上的 结合,该结构的作用是 。
(3)目前针对MND的治疗没有特效药。请你结合图乙的发病机理及所学知识,为研发治疗MND的药物提供一些思路: (答出1点即可)。
35.(8分)糖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产生的“应激激素”,包括皮质醇和皮质酮,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机体可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调控其分泌。
(1)机体接受刺激后,下丘脑分泌 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 ,进而调控肾上腺皮质细胞合成糖皮质激素。人们将下丘脑—垂体—靶腺体之间存在的这种分层调控,称为 调节,意义是 。健康人体内糖皮质激素浓度不会持续过高,是由于存在 调节机制。
(2)为研究应激时体内糖皮质激素的含量,研究人员强迫小鼠游泳后,测定结果如图,曲线是在不同时间抽取小鼠的血液,测定其激素含量而绘制的。结果表明 更适合作为小鼠剧烈应激模型的指标,理由是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