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卷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2023年10月
一 、选择题 | (本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2020年4月5日NASA 宣布,天文学家可能发现了第二颗地球————开普勒-1649c。它
距地球约300光年,围绕着一颗约为太阳四分之一大小的红矮星(恒星)运行,其轨道位于
红矮星宜居带,温度、大小与地球相似,还有可能有液态水。完成1、2题。
1. 红矮星和开普勒-1649c 构成的天体系统级别等同于
A. 河外星系 B. 银河系 C. 太阳系 D. 地月系
2. 开普勒-1649c 未来能否成为人类第二家园,还要确认其
A. 是否有适合呼吸的大气 B. 恒星辐射波长与太阳相同
C. 公转周期长短是否适中 D. 周围是否有天然卫星绕转
3. 右图为旅行者2号探测器飞行线路和日程
示意图,旅行者2号于1977年8月20日从
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发射升空。据图可推测
它飞离小行星带时间约在
A. 1979.7
B.1981.8
C. 1986.1
D. 1989.8
4. 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与“月壤”的形成紧密相关的是
① 太阳活动强 ②风力沉积强 ③风化作用强 ④昼夜温差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 口冕物质抛射对地球的影响,包括下列现象中的
A. 引发地球上的磁暴 B. 干扰对流层,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影响
C. 全球各地出现极光 D. 使地球高层大气高速逸散到星际空间
6. 下列关于地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地壳与地幔以莫霍面为界限 B. 地震波在地壳中传播速度较均匀
C. 地壳中化学元素分布不均匀 D. 大洋地壳中常常缺失硅镁层
图甲、图乙是河流地貌发育的两个不同阶段。完成7、8题。
甲 第7、8题图 乙
7. 与图甲中①地淤积、②地侵蚀的形成无关的是
① 水生生物 ②水流惯性 ③地表植被④岩石性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 随时间推移,图乙中③地最有可能
A. 保持现状 B. 淤积壮大 C. 洪水冲断 D. 向南推移
下图为某学校学生制作的简易太阳活动观测装置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 用该装置可观测到的太阳活动类型是
A. 日珥
B. 太阳风
C. 太阳耀斑
D. 太阳黑子
10. 正确使用该装置观测太阳活动
(
第9、10题图
)A. 只能正午时刻观测
B. 必须戴护目镜观测
C. 可直接用肉眼观测
D. 可在阴天天气观测
云南澄江帽天山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公园,帽天山的古生物化石群被称为20世纪最惊人 的发现之一 (左图)。云南元谋土林是一种土状堆积物塑造的、成群的柱状地形,属于地质 新生代第四纪沙砾粘土沉积岩,因远望如林而得名(右图)。据此完成11、12题。
第11、12题图
11. 帽天山化石群中的古生物主要出现在
A. 古生代 B. 中生代 C. 新生代 D. 太古宙
12. 形成元谋土林沙砾粘土沉积岩时地球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
B.
地球处于寒冷且较湿润期
D.
发生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
)A. 地球上最重要的成铁期
C. 在这之前地球出现人类
北京时间2020年5月24日,希腊克里特岛附近海域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 米,右图为震中所在区域图,●为震中。完成13、14题。
第13、14题图
13. 木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 地壳 B. 上地幔 C. 下地幔 D. 软流层
14. 地震发生时,正在震中海域行驶的轮船上的游客会感到 A.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B. 上下颠第 C.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D. 左右摇晃
(
下图为四幅常见地貌景观图,完成15、16题。
)
(
④
) (
②
) (
③
)①
第15、16题图
15. 上图所示的景观中,主要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6. 与图②所示地貌景观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 黄土高原的黄土 B. 桂林山水的峰林
C. 长江口的三角洲 D. 新疆的风蚀城堡
雁荡山为浙江省著名的旅游地,其中在不同时期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地层中发育的多级
岩嶂、岩槛瀑布尤为独特。下图为该类景观的发育过程中的某三个阶段。完成17、18题。
① ②
第17、18题图
17. 构成该地景观的主要岩石是
A. 大理岩 B. 岩浆岩 C. 沉积岩 D. 变质岩
18. 该类景观的发育过程及主要内力作用是
A.③②① 地壳下沉 B.②①③ 地壳下沉
C.②①③ 流水侵蚀 D.②①③ 地壳抬升
下图示意中生代与新生代全球平均气温与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曲线。完成19、20题。
全球平均气温(℃) 全球平均降水 (mm)
第19、20题图
19. 裸子植物繁盛时代的全球气候总体特点是
A. 暖干 B. 暖湿 C. 冷干 D. 冷湿
20. 相对于新生代其它时期,新生代第四纪总体上
A. 亚热带作物北移 B. 全球高大山地雪线上升
C. 全球海岸线变短 D. 利于物种在岛屿间交流
风沙流会对公路产生严重的威胁,需要因地制宜采取治沙措施。图1是塔克拉玛干沙漠 公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固沙工程,图2是青藏铁路沙害路段(沱沱河、错那湖路段)的石方
格沙障治沙工程。完成21、22题。
(
第21、22题图1
)第21、22题图2
21: 两地沙害严重,其沙源产生的共同原因是
A. 气候干,植被稀少 B. 气温高,蒸发旺盛
C. 海拔高,降水不足 D. 人口多,农业发达
22. 关于两类不同治沙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草方格沙障固沙成本低,但治沙效果较差
B. 草方格沙障可削减风力,但不能涵养水分
C. 石方格沙障能就地取材,使用寿命更长久
D. 石方格沙障增大摩擦力,涵养水分更有效
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被誉为“世界天坑王国的明珠”。下图为乐业天坑示意图。完成
23、24题。
第23、24题图
23. 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
A. 由冰川沉积而成的岩石构成 B. 由岩层受内力断裂下陷形成
C. 岩层受流水溶蚀后塌陷形成 D. 天坑的形成时间比溶洞要早
24.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乐业天坑所在地区
A. 地表水资源相对丰富 B. 河流的航运价值较高
C. 农业分布于山间盆地 D. 聚落规模较大数量多
下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据此回答第25、26题。
第25、26题图
25. 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
A. 鼠害 B. 洪涝 C. 旱灾 D. 寒潮
26. 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
① 完善城市功能区划 ②调整产业结构 ③人口外迁 ④房屋加固
⑤组建志愿者队伍 ⑥避灾自救技能培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④⑤⑥
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下图为图们江流
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完成27、28题。
第27、28题图
27. 该流域日照时数在7月出现低谷的影响因素是
A. 云量 B. 海拔 C. 纬度 D. 正午太阳高度
28. 日照百分率为一个时段内某地日照时数与理论上最大的日照时数的比值(%),则该流域
3月份的日照百分率最接近
A.53% B. 62% C.70% D.78%
我国西南某地地质时期发生过一次大型滑坡,滑坡体堵江后形成了大型古堰塞湖。古堰
塞湖从形成到溃坝后,滑坡体上、下游水文特征均变化显著,对河床地貌演化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下图为“当地古堰塞湖、滑坡位置示意图”,图中滑坡边界内含滑坡源区和堆积区。
完成29、30题。
第29、30题图
29. 滑坡体滑动方向及滑坡边界内的河流主要流向分别是
A. 滑向西南,向北流 B. 滑向东北,向南流
C. 滑向西南,向南流 D. 滑向东北,向北流
30. 能示意该河流河床纵剖面变化的是
C D
B *堰塞体位置 --滑坡前河床 现代河床
二、 选择题Ⅱ(本题共有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灌丛沙堆是在植被影响下发育的一种风力沉积地貌,与风沙活动、植被、人类活动等因 素密切相关。下图示意灌丛沙堆增长、稳定和衰退三个阶段的发育状况。完成31~33题。
第31~33题图
31. 下列区域中,不易出现灌丛沙堆景观的是
A. 季风区河谷地带 B. 绿洲边缘
C. 农牧交错地带 D. 沙漠腹地
32. 灌丛沙堆具有保持生态环境稳定的作用,保护灌丛沙堆的核心是 A. 维持区域内适量的沙源 B. 增加沙堆的土壤肥力
C. 降低区域内风速 D. 保护沙堆表面的植被
33. 在灌丛沙堆发育的三个阶段中,风力的变化情况可能是 B. 强—弱—弱
D. 强—强—强
下图为3月19日在浙江某地拍摄的三星伴月照片后的绘图,拍摄时人面向东南方向。 完成34、35题
第34、35题图
34. 该照片的拍摄时间为
A. 清晨 B. 正午 C. 傍晚 D. 午夜
35. 照片拍摄时刻,火星、木星、土星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A B D
三、 非选择题(本题共有1小题,共25分)
3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5分)
材料一 :图1 为黄河流域局部示意图,图2为西安附近的古代半坡聚落地貌示意图。
材料二:蓝田辋川洞距西安市40公里,位于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蓝田辋川境内,唐
代大诗人、画家王维曾长期隐居于此,图3为辋川洞洞内景观图。
图1
图3
(1)甲地由于 作用,形成深厚黄土层;后地壳抬升,再长期遭 受 作用,导致地表多 (地貌类型)。 (3分)
(2)形成蓝田辋川洞的主要岩石类型是 图3中石柱的成因是 。
(2分)
(3)半坡聚落座落于 (河谷地貌),简述先民选择在此建立聚落的主要自然原 因。 (4分)
(4)贺兰山东部山麓多 地貌,并描述其地貌特征。 (8分)
(5)与西安市区相比,图1 中乙地夏季太阳辐射 (较强或较弱),试分析其原因。 (8分)嘉兴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I (本题有30个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A A D A D C C D C A B B B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B D A D A C C C B D A B C B
一、选择题Ⅱ(本题有5个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31 32 33 34 35
D D C A B
二、 非选择题(本题有1小题,共25分)
36 . (共25分)
(1)风力沉积(1分)、流水侵蚀(1分)、沟谷(冲沟、沟壑)(1分)
(2)石灰岩(碳酸盐岩)(1分)、流水沉积(1分)
(3)河流阶地(1分) 自然原因;接近河流,便于取水(水源充足)(1分);地势较高, 免洪涝之患(1分);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1分)。
(4)冲积扇(2分) 地貌特征:外形似张开的折扇(2分);自扇顶至扇缘地面逐渐降低 (2分),堆积物颗粒从粗到细(2分)。
(4)较强(2分) 原因:乙地降水少,晴天多(2分);且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削 弱作用弱(2分);乙地纬度较高,夏季昼长更长(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