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1 传感器的原理 探究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曲线
[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传感器的定义,理解其工作原理.2.了解光敏电阻、热敏电阻等元件的特征.3.会探究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曲线.
1.用多用电表测电阻时,首先选择欧姆挡,然后进行欧姆调零,指针指在表盘的中值附近,测得的阻值较准确.
2.电阻率ρ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电阻率越小,导电性能越好,定义式为ρ=.
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
一、什么是传感器
1.传感器是通过测量外界的物理量、化学量或生物量来捕捉和识别信息,并将被测量的非电学量转化成电学量的装置.
2.传感器一般包括敏感元件与转换电路等.
二、传感器的类型
根据检测量的不同,传感器可分为物理型、化学型和生物型.
三、探究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曲线
热敏电阻所用材料根据其温度特性可分为三类:正温度系数的热敏材料、负温度系数的热敏材料、临界温度系数的热敏材料.
一、什么是传感器
[问题设计]
光声控延时开关的敏感元件有哪些?你能画出它的原理图吗?
答案 有光敏感元件和声敏感元件.
[要点提炼]
1.各种传感器的作用都是把非电学量转换成电学量.
2.传感器的结构:
非电学量敏感元件―→处理电路电学量
3.敏感元件是传感器中的关键性元件,它承担着直接“感知”和转换外界信息的任务.
二、研究光敏电阻的导电特性
[问题设计]
在工厂生产车间的生产线上安装计数器后,就可以准确得知生产产品的数量,如图1所示为光敏电阻自动计数器的示意图,其中R1为光敏电阻,R2为定值电阻.此光电计数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
图1
答案 当光被产品挡住时,R1电阻增大,电路中电流减小,R2两端电压减小,信号处理系统得到低电压,每通过一个产品就获得一次低电压,并计数一次.
[要点提炼]
1.光敏电阻是用半导体材料(如硫化镉)制成的.
特点:光照越强,电阻越小.
2.光敏电阻能够把光照强弱这个光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三、探究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
[问题设计]
如图2所示,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挡,再将多用电表的两支表笔与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Rt的两端相连,这时表针恰好指在刻度盘的正中央.若在Rt上擦一些酒精,表针将如何摆动?若用吹风机将热风吹向电阻,表针将如何摆动?
图2
答案 由于酒精蒸发,热敏电阻Rt温度降低,电阻值增大,指针应向左偏;用吹风机将热风吹向电阻,Rt温度升高,电阻值减小,指针将向右偏.
[要点提炼]
1.金属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热敏电阻一般用人工合成的新型陶瓷材料制成,也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
3.热敏电阻所用材料根据其温度特性可分为三类:
(1)正温度系数的热敏材料(PTC):电阻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加.
(2)负温度系数的热敏材料(NTC):电阻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
(3)临界温度系数的热敏材料(CTC):电阻在很小的温度范围内急剧下降.
一、对传感器的认识
例1 如图3是一种测定油箱油量多少或变化多少的装置.其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是金属杆的一端.在装置中使用了一只电压表(图中没有画出),通过观察电压表示数,可以了解油量情况.
将电压表分别接在b、c之间与c、d之间,当油量变化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有何不同?
图3
解析 ①把电压表接在b、c之间,油量增加时,R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减小;油量减少时,R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②把电压表接在c、d之间,油量增加时,R减小,电路中电流增大,则R′两端的电压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增大,同理,油量减少时,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答案 见解析
二、对光敏电阻的认识及应用
例2 如图4所示,R1、R2为定值电阻,L为小灯泡,R3为光敏电阻,当入射光强度增大时( )
图4
A.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B.R2中电流减小
C.小灯泡的功率增大
D.电路的路端电压增大
解析 当入射光强度增大时,R3阻值减小,外电路电阻随R3的减小而减小,R1两端电压因干路电流增大而增大,从而电压表的示数增大,同时内电压增大,故电路的路端电压减小,A项正确,D项错误.由路端电压减小,而R1两端电压增大知,R2两端电压必减小,则R2中电流减小,故B项正确.结合干路电流增大知流过小灯泡的电流必增大,故小灯泡的功率增大,C项正确.
答案 ABC
三、对热敏电阻的认识及应用
例3 如图5所示,RT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R为定值电阻,若往RT上擦一些酒精,在环境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关于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5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最后不变
D.先变小后变大最后不变
答案 D
解析 往RT上擦酒精后,酒精蒸发吸热,热敏电阻RT温度降低,电阻值增大,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电压表示数变小.当酒精蒸发完毕后,RT的温度逐渐升高到环境温度后不变,所以热敏电阻的阻值逐渐减小,最后不变,故电压表的示数将逐渐变大,最后不变.所以选项D正确.
1.(对传感器的认识)关于传感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有传感器都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B.金属材料也可以制成传感器
C.传感器主要是通过感知电压的变化来传递信号的
D.水银温度计是一种传感器
答案 B
解析 大多数传感器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某些金属也可以制成传感器,如金属热电阻,故A错,B对;传感器将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因此传感器感知的应该是“非电信号”,故C错;水银温度计能感受热学量,但不能把热学量转化为电学量,因此不是传感器,故D错.
2.(对光敏电阻、热敏电阻的认识及电路分析)如图6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T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G为光敏电阻,闭合开关后,小灯泡L正常发光,由于环境改变(光照或温度),发现小灯泡亮度变暗,则引起小灯泡变暗的原因可能是( )
图6
A.温度不变,光照增强 B.温度升高,光照不变
C.温度降低,光照增强 D.温度升高,光照减弱
答案 AC
3.(对光敏电阻、热敏电阻的认识及电路分析)如图7所示,Rt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1为光敏电阻,R2和R3均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V为理想电压表,现发现电压表示数增大,可能的原因是( )
图7
A.热敏电阻温度升高,其他条件不变
B.热敏电阻温度降低,其他条件不变
C.光照减弱,其他条件不变
D.光照增强,其他条件不变
答案 BC
解析 电压表示数变大,而R3为定值电阻,说明流经R3的电流增大,由电路结构可知,这可能是由于Rt减小或R1增大,由热敏电阻和光敏电阻特性知,可能是由于温度降低或光照减弱,故B、C项正确,A、D项错误.
题组一 对传感器的认识
1.传感器担负着信息采集的任务,它可以( )
A.将力学量(如形变量)转变成电学量
B.将热学量转变成电学量
C.将光学量转变成电学量
D.将电学量转变成力学量
答案 ABC
解析 传感器是将所感受到的不便于测量的物理量(如力、热、光、声等)转换成便于测量的物理量(一般是电学量)的一类元件.故选项A、B、C对,选项D错.
2.如图1所示,是电容式话筒的示意图,它是利用电容制成的传感器,话筒的振动膜前面有薄薄的金属层,膜后距膜几十微米处有一金属板,振动膜上的金属层和这个金属板构成电容器的两极.在两极间加一电压U,人对着话筒说话时,振动膜前后振动,使电容发生变化,从而使声音信号被话筒转化为电信号,其中导致电容变化的原因是电容器两板间的 ( )
图1
A.距离变化 B.正对面积变化
C.电介质变化 D.电压变化
答案 A
解析 振动膜前后振动,使振动膜上的金属层与金属板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题组二 对光敏电阻的认识及电路分析
3.如图2所示是利用硫化镉制成的光敏电阻自动计数器的示意图,其中A是发光仪器,B是光敏电阻(光照增强时电阻变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2
A.当传送带上没有物品挡住由A射向B的光信号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小,电压表读数变小
B.当传送带上没有物品挡住由A射向B的光信号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大,电压表读数变大
C.当传送带上有物品挡住由A射向B的光信号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小,电压表读数变小
D.当传送带上有物品挡住由A射向B的光信号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大,电压表读数变大
答案 AD
解析 光敏电阻的阻值与光照强度有关,光照强度越大,光敏电阻阻值越小.当传送带上没有物品挡住由A射向B的光信号时,光敏电阻阻值变小,电路中电流变大,电源内阻上的电压变大,路端电压变小,所以电压表读数变小,选项A正确;相反,当传送带上有物品挡住由A射向B的光信号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大,电路中电流变小,电源内阻上的电压变小,路端电压变大,所以电压表读数变大,选项D正确.
4.如图3所示,R3是光敏电阻(光照时电阻变小),当开关S闭合后,在没有光照射时,a、b两点等电势.当用光照射电阻R3时,则( )
图3
A.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B.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
C.a点电势等于b点电势
D.a点电势和b点电势的大小无法比较
答案 A
解析 R3是光敏电阻,当有光照射时电阻变小,R3两端电压减小,故a点电势升高,因其他电阻的阻值不变,所以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5.如图4所示,电源两端的电压恒定,L为小灯泡,R为光敏电阻,D为发光二极管(电流越大,发光越强),且R与D距离较近且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4
A.当滑片向左移动时,L消耗的功率增大
B.当滑动向左移动时,L消耗的功率减小
C.当滑片向右移动时,L消耗的功率不变
D.无论怎样移动滑动触头,L消耗的功率不变
答案 A
解析 电源电压恒定,也就是说,并联电路两端电压恒定,当滑片向左移动时,发光二极管发光变强,光敏电阻的电阻变小,所以电流变大,则L的功率变大,故选项A正确.
题组三 对热敏电阻、金属热电阻的认识及电路分析
6.对热敏电阻,正确的叙述是( )
A.受热后,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明显
B.受热后,电阻基本不变
C.热敏电阻可以用来测量很小范围内的温度,反应快,而且精确度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 AC
7.如图5所示是观察电阻R的阻值随温度变化情况的示意图,现在把杯中的水由冷水变为热水,关于欧姆表的读数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图5
A.如果R为金属热电阻,读数变大,且变化非常明显
B.如果R为金属热电阻,读数变小,且变化不明显
C.如果R为热敏电阻(用半导体材料制作),读数变化非常明显
D.如果R为热敏电阻(用半导体材料制作),读数变化不明显
答案 C
解析 如果R为金属热电阻,则读数变大,但不会非常明显,故A、B均错;如果R为热敏电阻,读数变化非常明显,故C对,D错.
8.如图6所示,R1为定值电阻,R2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L为小灯泡,当温度降低时( )
图6
A.R1两端的电压增大
B.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C.小灯泡的亮度变强
D.小灯泡的亮度变弱
答案 C
解析 R2与灯泡L并联后再与R1串联,与电源构成闭合电路,当温度降低时,热敏电阻R2的阻值增大,外电路电阻增大,电流表读数减小,灯泡L两端的电压增大,灯泡的亮度变强,R1两端的电压减小,故只有C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