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重点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10月份)(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重点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10月份)(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0-22 10:2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重点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10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4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的一项)
1.下列命题与“,”表述意义不一致的是( )
A. 有一个实数令成立 B. 有些实数令成立
C. 任何一个实数都令成立 D. 至少有一个实数令成立
2.若集合中的元素是的三边长,则一定不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3.设集合,,,则等于( )
A. B. C. D.
4.已知集合,则使的集合( )
A. B. C. D.
5.设集合,则满足的集合的个数是( )
A. B. C. D.
6.设,,已知命题:;命题:,则是成立的( )
A. 必要不充分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设为全集,、、是的三个非空子集,且,则下面论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8.设:,;下列条件中,不能成为的必要条件的是( )
A. B.
C. D.
9.若实数、、满足,则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0分。在每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10.下列关于集合的理解,正确的有( )
A.
B. 是矩形,是菱形,则是正方形
C. ,,则,.
D. 若,且,则必为的真子集
11.下面模型中,恒有的是( )
A. 用不等臂长天平称重时,将克的砝码放在左托盘,右托盘放入克黄金令天平平衡;再将克的砝码放在右托盘,左托盘放入克黄金令天平平衡
B. 受价格的波动,分两次购买某物品,其单价分别为,千元,且,的平均值是,每次都用千元购买,购得物品量分别为,
C. 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直角边长为,
D. 以米分钟的平均速度走完米,前分钟走的比较快,速度为米分钟;后面走的比较慢,速度为米分钟.
12.若集合具有以下性质:
,;
若、,则,且时,则称集合是“完美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集合是“完美集”
B. 有理数集是“完美集”
C. 设集合是“完美集”,、,则
D. 设集合是“完美集”,若、且,则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
13.命题“,”是______ 命题填入真、假,它的否定为______ .
14.已知,,则的取值范围是 .
15.集合,且,则 ______ .
16.已知集合点不在第一、三象限,集合,若“”是“”的必要条件,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分
已知克糖水中含有克糖,再添加克糖也全部溶解了,此时糖水变甜请将这一事实表示为一个关于不等式的命题,并证明之.
18.本小题分
已知集合,,.
若,求的取值范围;
当时,求图示阴影部分对应的集合.
19.本小题分
已知集合,.
当时,求及其子集个数;
当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0.本小题分
命题:,,分别在下列条件下求实数的范围,令为真命题.


21.本小题分
设集合,集合.
若“,”为假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若中有只有三个整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2.本小题分
已知,都是正数,且.
分别求,的取值范围;
求的最小值及此时,的取值;
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为全称量词命题,
故与已知命题表述意义不同的为:任何一个实数都令成立.
故选:.
由已知结合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定义判断.
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判断,属于基础题.
2.【答案】
【解析】解:根据集合元素的互异性,
在集合中,必有、、互不相等,
故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
选D.
根据集合元素的互异性,在集合中,必有、、互不相等,则不会是等腰三角形.
本题较简单,注意到集合的元素特征即可.
3.【答案】
【解析】解:集合,,


则.
故选D
由全集及,求出的补集,找出与补集的并集即可.
此题考查了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各自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4.【答案】
【解析】解析:,
因为

故选:.
先求出集合,然后根据交集的定义、集合的并集的定义求出的等价条件,最后求得集合即可.
本题以不等式为载体考查集合的交集、并集、子集等运算,属于基础题.
5.【答案】
【解析】解:因为,
又,
则中一定有,,
故B的可能情况有,,,共个.
故选:.
先把描述法转化成列举法,结合集合的并集运算即可求解.
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的表示方法,属于基础题.
6.【答案】
【解析】解: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命题:命题:,反之不成立.
故选:.
命题中,不等式两侧均为和的形式,只需将不等式左边展开,出现乘积形式,再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
本题考查基本不等式及充要条件的判断,属基本题.
7.【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的交,并,补运算,公式,是一个重要公式,应熟记.
【解答】


故答案选C.
根据公式,,容易判断.
8.【答案】
【解析】解:对于,由,,可得,
故是的必要条件;
对于,,时,当,时,,且,不能得出,
故不能成为的必要条件;
对于,,时,,故是的必要条件;
对于,,时,,三个不等式相加,
整理得,故是的必要条件.
故选:.
根据充要必要条件的定义,找出由条件不能够推出中的某一项,可得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不等式的应用、充要条件的判断等知识,属于基础题.
9.【答案】
【解析】解:,
错误,比如,得出;
B.,,该选项正确;
C.错误,比如时,;
D.,时,,,该选项错误.
故选:.
根据判断每个选项不等式是否正确,错误的举出反例即可.
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考查了推理和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0.【答案】
【解析】解:对于,当时,,
当时,,故A错误;
对于,是矩形,是菱形,则是正方形,故B正确;
对于,,,
则,,故C正确;
对于,若,且,则由真子集的定义得必为的真子集,故D正确.
故选:.
利用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判断;利用交集定义判断;利用真子集的定义判断.
本题考查集合的运算,考查元素的互异性、交集定义、真子集性质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基础题.
11.【答案】
【解析】解:对于,设天平的右臂长为,左臂长为,则,,
所以,由于、不相等,故恒成立,A正确;
对于,可得两次购买物品的量分别为,且,
所以,
于,故上式的等号不能成立,即恒成立,B正确;
对于,,当时,,故不恒成立,C错误;
对于,由题意知后面走的时间为分钟,且,
可得,根据前面走得快,可得,,故恒成立,D正确.
故选:.
根据题意,利用基本不等式对各项中的加以计算,验证它是否恒大于,从而得出本题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性质、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等知识,考查了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属于基础题.
12.【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对“完美集”的理解,属于拔高题.
根据完美集的定义判断;对于,完美集,,时,容易得到,从而得到;对于,可先说明:,或时显然成立,,且,便有,,,从而可得到,这样即可得到,从而,,所以,这样可得到,即可判断.
【解答】
解:对于,,,而,所以集合不是“完美集”,故A错误;
对于,,,有理数的差还是有理数,有理数分整数和分数,
所以,时,,故B正确;
对于,是完美集,,时,,
,,故C正确;
对于,是完美集,
,时,若,或,则;
若,且,则,,,

,;
得到;
,,;

若,有一个为,则,若,都不为,则:
,;
所以由前面知,
所以,故D正确.
故答案选:.
13.【答案】真 ,
【解析】解:,由于,则时最小值为,则命题是真命题.
命题的否定为:,.
故答案为:真;,.
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特点判断命题的真假;按照含有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的定义即可得.
本题考查命题真假的判定,含有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属于基础题.
14.【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考查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利用同向不等式具有可加性,即可解出.
【解答】
解:,,
,,

故答案为:.
15.【答案】
【解析】解:集合,
且,

故答案为:.
求出集合,且,由此能求出.
本题考查集合的运算,考查交集定义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基础题.
16.【答案】
【解析】解:由集合点不在第一、三象限,
所以,
又因为是的必要条件,
所以,
又,
所以.
故答案为:.
由题意得,再根据是的必要条件,即可得结果.
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运算和充要条件,属于基础题.
17.【答案】解:由题意可得:,时,.
证明如下:得出,
,,,,,所以.
【解析】根据添加后的浓度大于之前的浓度,得出,利用作差法证明不等式成立即可.
本题考查不等式的性质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18.【答案】解:,,.
所以,
若,
则有,解得,
即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由图象可知阴影部分对应的集合为,
当时,,
或,

故图示阴影部分对应的集合为.
【解析】根据子集的定义可得关于的不等式组,求解即可.
由图象可知阴影部分对应的集合为,然后根据集合的基本运算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基本运算,利用图确定集合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9.【答案】解:因为,,
当时,,
则,
其子集个数为个;
当时,,,
当时,,解得,
当时,,解得,
当时,,此时不存在,
当时,,解得,
综上,的取值范围为或.
【解析】先求出集合,,然后结合集合并集运算可求,进而可求子集个数;
时,,结合集合的包含关系可求.
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的并集运算,集合包含关系的应用,体现了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20.【答案】解:若,则,,即有解,
所以,即,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若,则,,即在上有解,
所以在上有解,
当时,单调递增,,
故,
故的范围为.
【解析】由题意得在上有解,结合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条件可求;
由题意得在上有解,即在上有解,然后结合二次函数性质可求.
本题主要考查了由方程有解求解参数范围,体现了转化思想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21.【答案】解:由题意,知,
当时,,解得;
,则,此时有或,解得,此时无解;
综上:的取值范围为;
因为,
故A中有只有三个整数时,可能为,,或,,,
当时,,解得;
当时,,无解,
综上,的取值范围为
【解析】由题设,讨论,分别求出对应参数范围;
由题意,讨论,求参数范围.
本题主要考查了含有量词的命题的真假关系的应用,还考查了集合的交集运算,属于基础题.
22.【答案】解:由,得,因,故,从而,
因为,故,得的范围为;
同理:由,得的范围为;
因为,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所以的最小值为,此时;
由,得,
故等价于,即,
又,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所以的最小值为.
故的取值范围为.
【解析】由题设、,根据已知及不等式性质求,的取值范围;
应用基本不等式“”的代换求目标式最小值,并确定取值条件;
将问题化为恒成立,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右侧最小值,即可得参数范围.
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转化思想及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属于中档题.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