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模拟题(解析+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模拟题(解析+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9.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0-22 18:4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期中
(共24题)
一、选择题(共15题)
(2019·广东深圳市·期末)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019·北京海淀区·期末)第十一届北京菊花文化节于 年 月 日开幕,近 个品种的菊花亮相北海、天坛、植物园、花卉大观园等展区。菊花种类多样的实质是
A.物种多样性 B.品种多样性
C.基因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2018·北京房山区·期末)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最恰当的是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2019·北京房山区·期末)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鱼儿离不开水 B.蚯蚓使板结的土壤疏松
C.雪莲生长在高寒地区 D.秋天大雁从北方飞向南方
(2018·重庆北碚区·期末)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一山不容二虎 B.螳螂捕食,黄雀在后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2018·北京丰台区·期末)研究人员对长瓣兜兰上访花昆虫的活动进行统计,结果如下表,请据图表回答问题。
退化雄蕊的作用最可能是
A.吸引昆虫 B.产生精子 C.完成受精 D.产生卵细胞
(2018·北京西城区·期末)巴斯德通过鹅颈瓶实验(装置如图),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推翻了自然发生说。该实验的变量是
A.玻璃管的形状 B.空气是否充足 C.肉汤的多少 D.是否接触细菌
(2018·北京门头沟区·期末)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第一次用 目镜、 物镜,第二次用 目镜、 物镜。第二次观察到的情况与第一次相比
A.视野暗,细胞数目多 B.视野暗,细胞数目少
C.视野亮,细胞数目多 D.视野亮,细胞数目少
(2018·北京东城区·期末)成熟的大兴西瓜味道甘甜,是夏季的解暑佳品。西瓜中大量的糖分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
A.细胞核 B.液泡 C.细胞质 D.细胞膜
(2018·北京门头沟区·期末)植物能够直立起来并且保持一定的造型,起主要作用的是植物细胞的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2018·北京海淀区·期末)新鲜红苋菜的叶片呈红色。将其浸泡在凉水里,凉水不会变红;若将其浸泡在沸水里,则沸水会变红。被沸水破坏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核
(2019·广东深圳市·期末)动物细胞分裂的顺序是
①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②细胞核一分为二,成为两个细胞核
③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①③②
(2019·北京海淀区·期末)下列选项对动物细胞分裂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①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②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③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③②
(2018·期末)玉米体细胞有 条染色体, 个体细胞连续分裂 次后,形成的细胞数和每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A. 个, 条 B. 个, 条 C. 个, 条 D. 个, 条
(2018·保定市定兴县·期末)如图表示两类生物细胞分裂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
B.两图中 时期细胞核内最主要的变化是染色体的复制
C.细胞分裂先是细胞质分成两份,再是细胞核分裂成两个
D. 细胞与 细胞内遗传物质不同
二、综合题(共9题)
(2019·长春市德惠市·期末)选择下列生物与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的选项。
(2018·北京朝阳区·期末)蚜虫,又称腻虫、蜜虫,是一类植食性昆虫。蚜虫多群集于植物叶背面、嫩茎、生长点和花上,用针状刺吸口器吸食植株的汁液,使细胞受到破坏,严重时植株停止生长,甚至全株萎蔫枯死。
在春季和夏季,蚜虫群中大多数或全部为雌性,这时雌性蚜虫所产的卵不经过受精也能发育形成胚胎,胚胎在母亲卵巢管内发育,产出雌性若虫。这种胚胎发育方式为卵胎生,这种生殖方式为典型的孤雌生殖。经过 天左右若虫即可发育为成虫,成虫在适合的温度下一天就可以产生 多只若虫,可持续繁殖 个月。因此一只雌虫在春季孵化后可以产生数以亿计的蚜虫。
到了秋季,光照周期和温度发生变化,食物数量减少,在蚜虫体内调控机制的作用下,雌性蚜虫开始产出雄性若虫。雄性和雌性进行交尾后产卵。这些卵在度过冬季后,可以孵化岀带翅膀或不带翅膀的若虫。其中,带翅膀的若虫可迁飞到新的植物(常常为不同类型植物)上开始繁殖新的种群。
(1) 春、夏两季,蚜虫进行 生殖,胚胎发育类型为 。
(2) 在秋季,蚜虫进行 生殖,胚胎发育类型为 ,新个体以 的形式越冬。
(3) 有翅若虫具有迁飞能力。这种现象对蚜虫个体生存的意义是 。
(4) 影响蚜虫出现多样的生殖方式和胚胎发育类型的有 因素和 因素。
(5) 请写出一条防治蚜虫的建议: 。
(2022·同步练习)下列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请选择正确的选项填入横线上。
A.种内互助
B.种内竞争
C.共生
D.寄生
E.捕食
F.种间竞争
(1) 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的鬣狗和猎豹的关系是 。
(2) 狼和羊的关系是 。
(3) 犀牛鸟啄食寄生在犀牛身上的昆虫、虫蛆和虫卵,同时为犀牛报警,两者的关系是 。
(4) 猪肉绦虫与猪之间的关系是 。
(5) 雄猴们为争夺王位打得头破血流,雄猴们之间的关系是 。
(6) 棉蚜虫被瓢虫捕食时,会立即释放报警外激素,于是周围的棉蚜虫纷纷跌落,这些棉蚜虫之间的关系是 。
(7) 人和人体肠道的正常菌群之间的关系是 。
(2019·北京东城区·期末)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课内进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实验后,又在课外进行了“观察番茄果肉细胞”的实验。视野中看到的图象如下图:
(1) 进行以上两个实验时,不需要用到的器材和药品有: (①载玻片②生理盐水③镊子④清水⑤酒精灯⑥滴管)
(2) 要使观察到的细胞图象最大,从以下物镜(①、②)和目镜(③、④)的选用组合是 (填对应的序号)
(3) 这两种细胞都不会发生吸水胀破,是因为有[ ] 的保护和支持。
(4) 洋葱和番茄两种蔬菜具有不同的味道,使它们味道不同的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的[ ] 里。
(5) 洋葱和番茄的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这都和[ ] 的指挥和控制密不可分。
(6) 该组同学在观察时,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移动玻片和转动转换器,污点均不消失,说明污点位于 。
(2019·北京顺义区·期末)读图回答问题:
(1) 图 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2) 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 、[ ] 、[ ] 。
(3) 能将无机物转变为贮存能量的有机物的结构是 。引起枫叶颜色变化的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 中。(写名称)
(4) 克隆羊“多莉”的出生与三只母羊有关,其中甲羊提供去核卵细胞,乙羊提供细胞核,丙羊是代孕母羊,结果“多莉”出生后长得像乙羊,说明遗传物质主要储存在 中。
(2019·北京房山区·期末)某同学在自家阳台上种下了生菜、番茄等蔬菜,不仅美化了环境、品尝到有机蔬菜,还体会到了种植的快乐。
(1) 番茄成熟后她带到学校,将果实的不同部位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图 中甲图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 (填字母)。步骤 过程滴加的液体是 。
(2) 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所选用图 中乙图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 (填序号)。
(3) 用显微镜观察装片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对光,具体操作时要使物镜对准通光孔,用左眼注视目镜,双手转动 (填序号)进行对光。
(4) 观察果肉时发现视野的左下角有一个污点,先移动玻片再转动目镜,污点都没有移动,由此推测污点所在的部位可能在 上。
(5) 她想看到更大的细胞,于是旋转图 中丙图的[ ] 换成高倍物镜,这时显微镜的视野会变 (填“亮”或“暗”),还需要进一步调节。
(6) 她观察了果实不同部位的临时装片,得到图 所示图象:
图 中 图是番茄果肉,贮藏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属于 组织; 图为染色后的番茄果皮,根据细胞形态与排列判断它属于 组织; 图取自果实中的丝状结构,属于 组织。
(2018·杭州市滨江区·期末)皮肤是人体的保护屏障,它有许多功能:
(1) 表皮位于皮肤的外表,细胞排列紧密。表皮主要起保护身体、防止细菌入侵的作用,它是由 组织构成。
(2) 当人的手触摸到高温物体,会很快缩回来,这个过程中人体内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地是 组织。
(3) 某同学在参加百米赛跑时不慎摔倒,擦破了皮肤,流了些血,并感到有点疼痛。当皮肤流血的时候,说明已经伤到 部位(填“真皮”或“表皮”)。
(4) 通过以上阅读,你认为“皮肤”应属于哪一个结构层次? 。
(2018·北京西城区·期末)最近,一只名叫“小茶缸”的小鸡迅速“走红”,与众不同的是它是以“无壳”孵化的方式、在塑料杯中诞生的,这是我国第一个无壳孵化实验的成功案例。下图展示了“小茶缸” 天的发育历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在“小茶缸”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体细胞的数目会不断增多,这是通过细胞 过程实现的,此过程中变化最为明显的是细胞核中的 ,它会先 再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保证了新细胞与原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2) 孵化第 天,“小茶缸”的心脏初步发育,第 天眼睛形成,心脏和眼睛都属于结构层次中的 水平,组成它们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是细胞 的结果。
(3) “小茶缸”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 组织 器官 动物个体。
(2019·北京东城区·期末)小华在查阅资料时得知,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够吞食 个细菌,为了更好地了解草履虫,她进行了相关的观察实验。
(1) 从草履虫培养液的 吸一滴培养液,滴在 上,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后,置于 下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
(2) 小华通过观察发现,草履虫依靠 的摆动进行运动,能通过食物泡消化食物,食物残渣由 排出。结合所查资料得知,草履虫的身体虽由 个细胞构成,却能完成各种生理功能。
(3) 为探究草履虫在消化过程中食物泡的运行路径及其酸碱性变化,小华在临时装片中添加能被草履虫摄取的中性红。中性红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在酸性环境下呈红色,在碱性环境下呈黄色。连续观察食物泡,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颜色和位置变化,结果如图。由图可知,食物泡会循着一定的路线移动,且在移动过程中体积逐渐变 ,其内酸碱性的变化是 。
答案
一、选择题(共15题)
1. 【答案】D
【解析】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一事实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叫做应激性。故选D。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2. 【答案】C
【解析】从题中近 个品种的菊花,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故C正确;
故选C。
【知识点】基因的多样性
3. 【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其中,非生物部分如阳光、水、空气和温度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基础,其条件的好坏直接决定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和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的生活又影响甚至改变着环境,生物群落在生态系统中既在适应环境,也在改变着周边环境的面貌,如地通过大量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改造措施,大大增加了各地的植被覆盖面积,增加了空气中的氧气,改变了环境;同时又发展了旅游经济,增进了人们的健康,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因此以上事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D正确;
故选择D选项。
【知识点】生物能够影响和改变环境、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4. 【答案】B
【解析】A选项;C选项;D选项:鱼儿离不开水,是受水环境条件的影响,体现环境影响生物;雪莲生长在高寒地区,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秋天大雁从北方飞向南方,是对环境因素周期性变化的一种适应性行为,气候的季节性变化,是候鸟迁徙的主要原因,都属于环境影响生物,故ACD错误;
B选项:蚯蚓使土壤疏松,蚯蚓排岀物还能増加土壤肥力,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故D正确。
故选B。
【知识点】生物能够影响和改变环境
5.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种间关系
6. 【答案】A
【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黑带食蚜蝇多次靠近退化雄蕊,退化雄蕊最可能的作用是吸引昆虫,A正确。
故选择A选项。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7. 【答案】D
【解析】鹅颈瓶实验是巴斯德把肉汤灌进两个烧瓶里,第一个烧瓶就是普通的烧瓶,瓶口竖直朝上;而第二个烧瓶,瓶颈弯曲成天鹅颈一样的曲颈瓶。然后把肉汤煮沸、冷却。两个瓶子都没有用塞子塞住瓶口,而是敞开着,外界的空气可以畅通无阻地与肉汤表面接触。他将两个烧瓶放置一边。过了三天,第一个烧瓶里就出现了微生物,第二个烧瓶里却没有。他把第二个瓶子继续放下去: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 直至四年后,曲颈颈瓶里的肉汤仍然清澈透明,没有变质和产生微生物。可知变量应该是是否接触到细菌。
【知识点】单一变量原则
8. 【答案】B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一物镜放大倍数 目镜放大倍数,第一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 倍,第二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 倍,在使用中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加,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的数目减少,视野变暗,B正确。故选择B选项。
【知识点】显微镜的成像原理、特点
9. 【答案】B
【解析】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A错误;
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所以甘甜的西瓜中含有大量的糖分,这些糖分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液泡,B正确;
细胞质能不断的流动,它的流动加速了细胞与外界之间的物质交换,C错误;
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D错误。
故选择B选项。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0. 【答案】A
【解析】细胞壁是存在于植物细胞外围的一层厚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能使植物体直立并保持一定造型,A正确。
故选择A选项。
【知识点】细胞壁及其作用
11. 【答案】C
【解析】新鲜红苋菜的叶片呈红色。将其浸泡在凉水里,凉水不会变成红色;将其泡在沸水里,沸水会变成红色。这是因为沸水破坏了红苋菜细胞细胞膜,使其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故选C。
【知识点】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
12. 【答案】B
【解析】动物细胞分裂的顺序是:②细胞核分裂成两个新的细胞核、①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有一个新的细胞核、③细胞中央的细胞膜从四周逐渐的向内凹陷。最终使细胞质一分为二。如图:
因此,动物细胞分裂的顺序是“②①③”。故选B。
【知识点】细胞分裂
13. 【答案】D
【解析】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如果是动物细胞,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若是植物细胞,则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知识点】细胞分裂
14. 【答案】D
【知识点】细胞分裂
15. 【答案】B
【知识点】细胞分裂
二、综合题(共9题)
16. 【答案】
【解析】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虎吃羚羊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因此属于 捕食关系;
()蜜蜂酿造花蜜要彼此合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因此属于 种内互助合作关系;
()一片森林中的树木,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 竞争关系;
()动物与身体上的跳蚤,从动物身上吸收营养物质,对动物造成伤害,因此属于 寄生关系。
【知识点】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种间关系
17. 【答案】
(1) 孤雌;卵胎生
(2) 有性;卵生;受精卵(卵)
(3) 蚜虫的生存范围更广泛,食物来源更丰富。
(4) 遗传;环境
(5) 生物防治,喷洒农药等
【解析】
(1) 蚜虫群中大多数或全部为雌性,这时雌性蚜虫所产的卵不经过受精也能发育形成胚胎,胚胎在母亲卵巢管内发育,产出雌性若虫。这种胚胎发育方式为卵胎生,这种生殖方式为典型的孤雌生殖。
(2) 雌性蚜虫开始产出雄性若虫。雄性和雌性进行交尾后产卵,属于有性生殖,新个体以受精卵的形式越冬。
(3) 有翅若虫具有迁飞能力,蚜虫生存范围广,获取更多的食物。
(4) 根据题意分析,影响蚜虫生殖方式和胚胎发育方式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
(5) 生物防治,喷洒农药可以用来防治蚜虫。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18. 【答案】
(1) F
(2) E
(3) C
(4) D
(5) B
(6) A
(7) C
【知识点】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种间关系、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种内关系
19. 【答案】
(1) ②⑤
(2) ②③
(3) ③;细胞壁
(4) ①;液泡
(5) ②;细胞核
(6) 目镜
【解析】
(1) 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时候需要滴加②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滴加的是清水。酒精灯一般用于加热,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和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不需要加热,故选②⑤。
(2)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目镜的放大倍数 物镜的放大倍数。要是观察到的物像最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必须最大,故选②③。
(3) ③细胞壁起支持和保护作用。
(4) 液泡中含有丰富的细胞液,各种刺激性味道或汁液都是来者于液泡中的细胞液。①是液泡。
(5) ②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6) 在显微镜视野中出现污点,只有三种可能,目镜上、物镜上、玻片标本上。转换器可用于更换物镜。若移动玻片和转动转换器,污点均不消失,说明污点不在玻片和物镜上,那就是在目镜上。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细胞壁及其作用、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20. 【答案】
(1) 甲
(2) ;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3) 叶绿体;液泡
(4) 细胞核
【解析】
(1) 图甲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因为图甲的细胞具有 细胞壁、 叶绿体、 液泡,这些结构都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3) 能将无机物转变为贮存能量的有机物的结构是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公式如图:,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营养物质、有味道的物质、色素等,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花青素存在于叶肉细胞的液泡中,因此引起枫叶颜色变化的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不同点、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1. 【答案】
(1) ;清水
(2)
(3)
(4) 物镜
(5) 转换器;暗
(6) 营养;保护;输导
【解析】
(1) 表示盖盖玻片, 表示染色, 表示滴清水, 表示取材;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为,①先在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②取材,③盖上盖玻片,④用碘液染色,所以顺序为 。
(2)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目镜的放大倍数 物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小时,视野中出现的细胞数目最多。
(3) 对光的具体操作为,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用左眼注视目镜,双手转动反光镜,直到视野中出现明亮的圆形视野。 表示反光镜。
(4) 利用显微镜观察,当视野中出现污点时,只有三种可能,目镜上,物镜上,玻片标本上,转动玻片和目镜,污点都没有移动,说明污点不在玻片标本和目镜上,那一定在物镜上。
(5) 表示转換器,用于更换物镜,从低倍镜观察转向高倍镜观察,视野会变暗。
(6) 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果肉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番茄果皮细胞排列紧密,构成保护组织,具有保护内部柔嫩的部分的功能。果实中的丝状结构属于输导组织,用于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
【知识点】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玻片标本的类型和制作、显微镜的成像原理、特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22. 【答案】
(1) 上皮
(2) 神经
(3) 真皮
(4) 器官
【解析】
(1) 人体皮肤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属于上皮组织。
(2) 皮肤的真皮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当人体神经末梢接受髙温物体的刺激时,会很快缩回来,这个过程中人体内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地是神经组织。
(3) 真皮中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当不慎摔倒,擦破了皮肤,流了些血,并感到有点疼痛说明此时已经伤到了真皮部位。
(4) 皮肤是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组成,因此属于器官
【知识点】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皮肤的结构
23. 【答案】
(1) 分裂;染色体;复制
(2) 器官;分化
(3) 系统
【解析】
(2) 心脏和眼睛都属于结构层次中的器官水平,组成它们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知识点】细胞分化、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分裂
24. 【答案】
(1) 表层;载玻片;低倍镜
(2) 纤毛;胞肛;
(3) 小;由酸性变为碱性
【解析】
(1) 草履虫是动物,要进行呼吸,需要氧气,上层有丰富的氧气,草履虫多,因此在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用来观察的液滴应取自培养液的上层或表层;吸取的培养液应滴在载玻片上,再盖上盖玻片,从而制成临时装片,置于低倍镜下观察。
(2) 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其身体表面包着一层膜,膜上密密地长着许多纤毛,靠纤毛的划动在水中旋转运动;草履虫依靠纤毛进行运动和取食;食物从口沟进入细胞内,在食物泡中进行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
(3) 由图可知,食物泡在移动的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中性红在刚摄入的时候为红色,在随着食物泡移动的过程中逐渐变为黄色,说明其环境由酸性变为碱性。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观察草履虫(或变形虫)、草履虫的结构、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