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估量”、“金碧辉煌”、“玲珑剔透”“宏伟”等词语。
2、借助关键词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读出情感的变化。
3.通过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突出它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4.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
5.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借助关键词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读出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2.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请大家齐读课题——《圆明园的毁灭》,回顾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生答: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毁灭的经过)
2、作者是如何评价圆明园的毁灭的?(生答: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你读出了什么?(生答:损失之大)指导“不可估量”的意思。师:过渡:那么,圆明园里究竟有什么让作者忍不住发出这样的评价呢?现在让我们走进圆明园?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文。读读句子,品品关键的词语,说说感受。
(二)品读课文
走进圆明园(1)品读建筑师:精致的布局让人留恋,宏伟的建筑更让人感叹,默读第三自然段,找找有哪些景点?各有什么特点?(提示:抓住七个“有”感受到圆明园中建筑的多,景观的多。)
生:回答。教师板书:有......也有......师:引导①结合图片理解这几个关键的词语,感受风格的各异。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玲珑剔透:形容器物小巧玲珑,精致奇妙。西洋景观:文中指位于长春园内的“西洋楼”。②引导学生读出园内景观的奇异。生:读师:是啊!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热闹非凡的买卖街,幽静的山乡村野。圆明园的景观真可以说是风格各异。作者在写的时候也很有特点请同学们对比朗读(有......也有......和有......有......的区别,体会对举的妙用)③圆明园既有华丽的美,又有精巧的美;既有繁华的美,又有幽静的美;不仅有灵动的美,还有典雅的美,谁来朗读这如诗如画的圆明园?(指导学生用语速的快慢和声调的高低来体现景观不同的特点。)置身其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生:我仿佛听到了鸟儿清脆的叫声;生:我仿佛看到了夕阳西下,高耸的雷峰塔;生:我仿佛闻到了园内百花的沁人的香气......④圆明园中的景物岂止书中介绍的这么多,圆明园内可以说是一步一景,一景一物,教师出示找到的圆明园模拟复原视频。视觉的冲击让孩子们感受更深刻,生谈自己的感受。生:圆明园真宏伟呀!真漂亮、美轮美奂......
师:课件出示: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指导学生读好),感受自豪之情。⑤小结:圆明园里的建筑宏伟,风格各异,怪不得作者称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品读历史文物
师:过渡:圆明园不仅有华丽的外表,更有着深刻的内涵。请同学们驻足园内,一起细数园内的珍藏。提示:
◆抓住“上自”“下至”感受到所收藏的文物年代跨度大──两千四百多年。
◆抓住“奇珍异宝”,体会珍贵。①老师适当补充一些具体内容,让学生深入体会圆明园的文物价值。并提问:同学们,课文从哪两个方面说明了圆明园的珍藏?生:回答
师:总结从收藏间看:先秦──清朝有两千多年。从收藏价值看:有两千多年前祭奠用的青铜礼器,有历代名人书画,而这些绝大部分是真迹,许多是孤本;还有很多珍宝,及外国进贡的珍稀礼品。所有这些文物,对于研究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的文明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不少都是无价之宝,所以用“最珍贵”来形容。②小结:所以说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总结:同学们,在作者的笔下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圆明园建筑──风格各异,文物──珍贵,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然而它却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那是因为......
(三)了解毁灭。
师:就是这样一座经过千千万万劳动者的双手一砖一瓦修建起来的、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竟在三天之内化为灰烬,让我们去看看那场浩劫吧。师:出示圆明园被毁灭的过程视频,同时伴有自己的讲解。学生谈体会。生:愤怒、可惜、难过......
师:提示关键词(“凡是”“统统”说明侵略者掠走的东西多;“任意”说明侵略者破坏的强度大,毁掉珍贵的东西多。)体会侵略者的野蛮、无耻、疯狂。提问:此时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请再读一遍。师:“大火烧了三天烧掉了”──课件出示:金碧辉煌的殿堂,烧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什么”──引导学生自由发言。
师:这园林艺术的瑰宝,这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毁灭了。对于圆明园的毁灭,作者用了一句话来评价,谁找到了?课件出示: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②读读句子,联系课文和有关资料,说说从加下划线的语句中体会到了什么?(圆明园昔日是如此辉煌,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屈指可数,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但如今已被英法联军毁灭,这种损失是没有办法计算的。)生:回答师:这把火,烧毁了园林艺术的瑰宝,烧毁了建筑艺术的精华,烧毁了耗资五亿三千万两白银、历时一百五十一年才建成的“万园之园”。这样的损失也是可以估量的吗?(生再读)师:大火笼罩了整个北京城,也笼罩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它烧毁的不仅是灿烂的文化,还是中华民族的尊严,这段屈辱的历史发生在,课件出示:1860年。小练笔:当时的清政府闭关锁国,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已大大落后于西方。面对侵略者的计谋,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却委曲求全,而当时的咸丰皇帝弃社稷于不顾,自逃性命,从而造成都城无主,百官皆散,军卒志懈,民心大恐的危机局面。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对入侵者坚决抗御的决心。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英法联军的贪婪残暴,导致了圆明园的毁灭。同学们,假如你正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
(四)总结升华
师:1.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生:思考回答(题目为“毁灭”,作者却用大量的笔墨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这正是作者表达的巧妙之处。)
2.如此庞大的、壮观的,拥有无数珍宝的圆明园竟然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毁于侵略者之手,作为新时代的你们想说什么呢?有何打算?生:回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