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古代诗歌阅读之:
赏析意象和意境
考情微观
年份 卷别 篇名 提问方式 设题角度 命题特点
2020 新高考Ⅰ卷 《赠别郑炼赴襄阳》 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意象作用 ①意象、意境为常考点,以意象为重点,多考查对其内涵及作用的理解。②意境内容复杂,很少直接命题考查,以考查景象、画面、氛围特点为主。
2018 全国Ⅱ卷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意象作用 2016 全国乙卷 《金陵望汉江》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概括画面(意境)
知识图要
专项突破一: 分析意象内涵和作用
什么是意象?
意象(景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是诗人感情的载体。像湖光山色、田园桑植、大漠孤烟之类,只要灌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均可叫意象。意象有单个的,也有群组的。
任务:下列诗句中的意象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固定的内涵。请根据自己的积累与理解,填写常见意象的固定内涵。
类别 意象 内涵
植物 柳 送别、留恋
落花 ①
动物 鸿雁 ②
子规(杜鹃) ③
器物 舟 ④
笛声 ⑤
地理 三径 ⑥
长亭(短亭) ⑦
气象 月亮 ⑧
流水 ⑨
露 ⑩
春风
a隐士之所
b无情无奈、时光流逝
c失意、伤感
d悲惨、愁思
e美好、舒畅
f自由
g送别之所
h孤独、漂泊
i思乡、思归
j思乡思亲、圆满
k人生短促
任务:下列诗句中的意象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固定的内涵。请根据自己的积累与理解,填写常见意象的固定内涵。
类别 意象 内涵
植物 柳 送别、留恋
落花 ①
动物 鸿雁 ②
子规(杜鹃) ③
器物 舟 ④
笛声 ⑤
地理 三径 ⑥
长亭(短亭) ⑦
气象 月亮 ⑧
流水 ⑨
露 ⑩
春风
答案 ①失意、伤感 ②孤独、漂泊
③悲惨、愁思
④自由
⑤思乡、思归
⑥隐士之所 ⑦送别之所 ⑧思乡思亲、圆满 ⑨无情无奈、时光流逝 ⑩人生短促
美好、舒畅
赠别郑炼赴襄阳(2020·新高考Ⅰ)
杜 甫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把君诗过日①,念此别惊神。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
注:①把:握,执。②岘首山,在襄阳。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如何考:
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一个在蜀地,一个在襄阳(特点:距离远)
代指诗人和朋友
参考答案:
①峨眉山位于蜀地,岘首山位于襄阳,二者相距遥远;
②以两山相距之远代指自己与朋友的远离,不舍之情见于言外。
(2022·北京)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任务。病柏①杜 甫
有柏生崇冈,童童状车盖。偃蹇龙虎姿,主当风云会。神明依正直,故老多再拜。岂知千年根,中路颜色坏②。出非不得地③,蟠据亦高大。岁寒忽无凭,日夜柯叶改。丹凤领九雏,哀鸣翔其外。鸱鸮志意满④,养子穿穴内。客从何乡来,伫立久吁怪。静求元精理⑤,浩荡难倚赖。
注释:①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秋,杜甫时居成都草堂。②中路:中途。③出:生长。④鸱鸮:猫头鹰。⑤元精理:事物根本的道理。
咏物诗注重通过意象表达主题,这首诗中的主要意象有哪些?分别说明这些意象有何意蕴。
参考答案:
①这首诗主要运用了病柏、丹凤、鸱鸮三种意象。
②病柏由盛而衰的变化,象征唐朝从强盛到衰落的沧桑巨变;
丹凤哀鸣,象征了正直之人被排斥在外;
鸱鸮意满,象征了奸佞小人盘踞于朝中。
诗人借助这些意象表达了对国运时局的忧虑。
点拨关键一
意象三步
一是找意象。意象大都是一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如果诗中描述为主谓式或动宾式,则转化为名词结构,如“柳细花红”,可转换为“细柳”“红花”。
二是析内涵。分析意象内涵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找出描写意象的动词、形容词。动词要从动态感、形象感上去体味;形容词要抓住形容描摹的声、形、色、味等去体味。
(2)抓住“意”“象”契合点,由外在特征入手,挖掘其内在品质及独有情味。
(3)注意其共性与个性。意象的共性,如“柳”寓“惜别怀远”之意。意象的个性,如贺知章《咏柳》中的“柳”就是一种个性,它表现的不是“惜别怀远”,而是烂漫的春光。
三是说作用。
①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营造意境;
②创设情境,提供背景;③表情达意,感发兴寄;
④衬托人物,铺垫蓄势;⑤衬托对比其他意象;
⑥贯穿全诗,成为线索。
专项突破一: 分析意境特点
什么是意境?
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景象(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方面,由景与景、景与人、景与情构成,情景交融。意境,就是诗(某几句诗)中所有意象的“总和”。意象是具体的事物,意境是具体的事物组成的整体环境和感情的结合,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知识链接 古诗常见六种意境
豪放类 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浩瀚辽阔、广袤高远、旷达洒脱
清幽类 清新明丽、宁静恬淡、淡雅闲适、和谐静谧、恬静优美
华美类 富丽堂皇、华美绚丽、华妙艳丽、瑰丽神奇、色彩斑斓
伤感类 凄清冷寂、孤寂冷清、哀怨低沉、凄惨萧条、苍凉悲壮
婉约类 缠绵悱恻、哀婉动人、委婉含蓄、蕴藉风流、朦胧缥缈
超脱类 超脱世俗、远离尘嚣、高雅脱俗、超凡脱尘、风致雅洁
任务:请结合“知识链接”,概括下列诗(词)句所表现出来的意境特点。
(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二首(其一)》]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
(4)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王勃《滕王阁序》)
答案 (1)明净绚丽 (2)昂扬开阔 (3)清冷萧条 (4)华美绚丽
纪村事
韦 庄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归。
注释:饷田:到田间送饭。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什么样的乡村场景?
参考答案:
1.为准备祭祀、祈求丰收,农人在忙于酿酒;
2.暮色渐浓,远处飘来捣衣的声音。
3.描写了忙碌而祥和的农村生活场景。
点拨关键二
鉴于意境的复杂性,高考大多以考画面、氛围等间接形式出现。答这类题的基本方法是:
(1)关注画面、景象构成。
画面构成主体是意象,其构成要素为时、地、人、景及其特征;意象要从形、色、声、味四个角度去观察,然后判断基调,如冷暖、喜悦、悲凉、清新、明丽、灰暗等;再具体说明意境的具体构成。
点拨关键二
(2)概括氛围特点。意境类型较多,常见的类型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等。在判定意境类型特点时,要特别注意使用这些术语。
(3)注意特殊关注点。概括时注意特殊时节、地点。表述时一般要说出景物组成(描述画面)、画面特点(意境特点或类型)、画面名称三个要素,个别情况还可以分析蕴含的思想感情等。
琴 歌
李 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①。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②从此始。 。
注释:①广陵客:琴师。②云山:代指归隐。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其有什么作用?
哀 景
哀情?
巩固练习
参考答案:
(1)描绘了一幅凄冷的深秋月色图:月光如水倾泻在静默的城垣上,不时有乌鹊惊飞;银霜满树,木叶萧萧,寒风吹衣,一派凄冷肃杀之气。
(2)作用:①以哀景反衬乐情,即便秋气凛然,但有酒有琴有知己就足以抵挡了;②为下文写弹琴做了铺垫。
作业:
课后巩固复习本节课的笔记,
根据本节课的解题技法完成相关的课时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