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精品作业”3.4 简单机械(滑轮)(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精品作业”3.4 简单机械(滑轮)(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0-22 23:0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精品作业”3.4滑轮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如图所示的机械中,使用时费力但省距离的是(  )
A.镊子 B.瓶盖起 C.动滑轮 D.斜面
2.如图所示,用同一根杠杆或同一个滑轮提起同一重物G,机械自重和摩擦不计,使重物
G都处于静止状态,其中用力最大的是(  )
B. C. D.
3.如图所示,物重为G的物体在不同简单机械中均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
拉力F1、F2、F3的大小关系是(  )
A.F3<F1<F2 B.F2<F1<F3 C.F1<F3<F2 D.F2<F3<F1
4.下列关于滑轮和滑轮组的说法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使用定滑轮一定既不省力也不费力;②组成滑轮组时,动滑轮和定滑轮的数目一定要相等;③使用滑轮组一定比使用动滑轮省力;④使用滑轮组有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⑤使用滑轮组总是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⑥使用动滑轮有时可能不省力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④⑥ D.②④⑥
5.如图所示,男孩利用滑轮将物体匀速吊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匀速上升时动能增大
B.图中的滑轮不能改变拉力的方向
C.物体匀速上升时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D.人对绳子的拉力是物体重力的一半
6.如图,清晨,伴随着嘹亮的国歌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旗杆顶部有
一个滑轮,该滑轮的作用是(  )
A.减小拉力 B.减少拉力做功
C.改变拉力的方向 D.增大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7.如图所示,三个理想滑轮拉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拉力分别为F1、
F2、F3,那么这三个力的关系是(  )
A.F1>F2>F3 B.F1<F2<F3 C.F2>F1>F3 D.F2<F1<F3
8.如图所示,物重为G的物体在不同简单机械中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
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F1=2G B.3F2=G C.2F3=G D.F4=2G
9.某工厂要提升一个笨重的零件,一位工人设计了图示的四种方案,不计机械重力、不计
绳重和摩擦,其中最省力的是(  )
B. C. D.
如图所示,物体A重20N,动滑轮重2N,物体B重12N,则弹簧测力计
的读数和A对地的力为(  )
A.12N 20N B.26N 8N C.24N 20N D.24N 8N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学校举行以“学党史,忆初心”为主题的升旗仪式。如图甲所示,旗杆顶端的滑轮是一
种简单机械,升旗时使用这种滑轮的目的是改变力的    。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各种
简单机械,如图乙是园艺工人修剪树枝时使用的剪刀,属于杠杆。使用这种剪刀的好处是可
以省    (选填“力”或“距离”),如果树枝太硬不容易剪断,可以使树枝尽量
   (选填“靠近”或“远离”)支点O。
12.如图所示,古代士兵常用定滑轮把护城河上的吊桥拉起。使用定滑轮可以
   (选填“省力”、“省距离”或“改变动力方向”);吊桥可以看作杠杆,绳子
对它的拉力是动力,吊桥的重力是阻力。在拉起吊桥的过程中,阻力臂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匀速拉动重力为100N的物体,在10s内物体移动了60cm,
物体所受摩擦是物重的0.4倍,则拉力F=  N,物体移动的速度v=  m/s,
拉力所做的功W=  J,拉力的功率P=  W(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14.我市很重视民生工程,近年来建设一批廉租房,今年5月小李同学搬进新房,但他发现
将重物从楼下搬到楼上很辛苦,爱动脑筋的小李学习了滑轮的知识后,设计一滑轮如图所示,
若用该滑轮匀速提升30kg的重物,不考虑绳子重和摩擦,则作用在绳子上拉力F=
   N.使用该滑轮的好处   。(g=10N/kg)
15.如图所示,滑轮    (选填“A”或“B”)可以看作是等臂杠杆;若物体所受重力
均为20N,滑轮重均为4N,当物体匀速上升时,不计绳重及摩擦,力F1的大小为
   N,力F2的大小为    N。
16.如图所示,分别利用甲、乙两滑轮匀速提升重力均为60N的物体,其中甲滑轮的优点
是   ,若滑轮重力、绳重和摩擦均不计,分别用力FA、FB和FC匀速提起重
物时,FC=   N,FA   FB(选填“>”、“=”或“<”)。
17.如图所示,在拉力F的作用下,滑轮和物体A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N,则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是    N。若不计滑轮和弹簧测力计的
重力以及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则拉力F是    N。若滑轮移动了2m,则物体A移
动了   m。
18.如图,在水平拉力F=20N作用下将物体水平向右匀速拉动,动滑轮相对于物体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当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物重的0.1
倍,不考虑滑轮重、绳重、绳与滑轮间摩擦,则物体重力为    N。
19.如图所示,物重G=10N,绳的一端拴在地面,拉力F使滑轮匀速上升。不计绳重与摩
擦,若滑轮重为2N,使物体上升10cm,则拉力F=   N,滑轮向上移动    cm。
20.一辆小汽车陷进了泥潭,司机按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式安装滑轮,均可能将小汽车从
泥潭中拉出。你认为甲方式中滑轮的作用是   ;设两种方式将汽车拉出的最小
力的大小分别是F1、F2;则F1   F2(填“>”“<”或“=”)。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1.小聪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对动滑轮特点进行了探究,实验数据见表。通过分析数据,
他觉得与“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的结论偏差较大。
(1)该实验中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考虑    ;
(2)动滑轮可视为杠杆的变形,实质是一个    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如图,此时其支点为    (选填“A”、“B”或“C”)点。
实验次数 物重G/N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1 1 0.7
2 1.5 1
3 20 1.3
22.某小组同学研究“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时,所用竖直向上拉力F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按如图所示方式用两个重力不同的滑轮进行实验,并将相应的滑轮重力,物体重力和拉力F的大小记录在表一、二中
实验序号 G物(牛) F(牛)
6 4 3
7 5 3.5
8 6 4
9 7 4.5
10 8 5
表一:G滑=1牛 表二:G滑=2牛
实验序号 G物(牛) F(牛)
1 4 2.5
2 5 3
3 6 3.5
4 7 4
5 8 4.5
(1)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F与G物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   。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
初步结论是: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当G物相等时,G滑越大,F越大。
(3)小轩同学分析F和G物的关系时发现F始终小于G物,所以得出使用动滑轮
匀速提起物体   省力(选填能或不能),但她发现并没有省一半力,这其中的
原因可能是   。若要得出的结论尽可能接近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该对实验器材进行怎么的调整:   。
23.小明和小红同学研究“使用动滑轮缓慢提起重物时所需竖直向上的拉力F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用如图所示装置,将不同物体缓慢提起,分别测出物体所受重力G物和所需拉力F的大小,数据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们更换滑轮,重复实验,将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表三中。
①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F与G物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中的F与    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动滑轮缓慢提起重物,物体的重力G物相同,滑轮的重力G滑轮越大,所需竖直向上的拉力F越大。
③小明同学分析比较各组数据中    的大小关系及相关条件,
得出结论:使用动滑轮沿竖直方向缓慢提起重物,可以省力。
④小红同学认为小明同学的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原因在于:
   。
表一:G滑轮=1.0N
实验序号 G物/N F/N
1 2.0 1.5
2 2.5 1.8
3 3.0 2.0
4 4.0 2.5
表一:G滑轮=2.0N
实验序号 G物/N F/N
5 2.5 2.3
6 3.0 2.5
7 3.5 2.8
8 4.0 3.0
表一:G滑轮=3.0N
G物/N F/N
9 4.0 3.5
10 5.0 4.0
11 6.0 4.5
12 7.0 5.0
2023“精品作业”3.4滑轮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A。2.B。3.B。4.C。5.B。6.C。7.D。8.C。9.D。10.B。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方向;力;靠近。12.改变动力的方向;变小。13.40;0.06;24;2.4。
14.300;能够改变力的方向。15.A;20;12。16.能改变施力的方向;30;=。
17.5;10;4。18.静止;600。19.22;5。20.改变力的方向;>。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1.(1)滑轮的自重;(2)省力;A。
22.(1)当G滑相同时,G物越大,F越大;
(2)1、6(或2、7或3、8或4、9或5、10);
(3)能;动滑轮有重力或存在摩擦力;换用轻质的滑轮或更重的物体。
23.①使用同一动滑轮提起物体,物体的重力越大,拉力越大;②2、5或3、6或4、8、9;动滑轮重力;③拉力与提升的物体重力;④只研究了G物大于G滑轮的情况,没研究
G物小于等于G滑轮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