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册《2.2 碱及其性质》同步练习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册《2.2 碱及其性质》同步练习卷(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22 17:39: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教版九年级全册《2.2 碱及其性质》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3分)下列物质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A.熟石灰 B.烧碱 C.食盐 D.大理石
2.(3分)氢氧化钙的俗称是(  )
A.消石灰 B.苛性钠 C.石灰石 D.生石灰
3.(3分)下列各组内的物质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
A.氢氧化钠、纯碱、火碱
B.氢氧化钙、消石灰、熟石灰
C.盐酸、氯化氢、食盐
D.冰、干冰、水
4.(3分)园林工人在树杆下部涂上一层石灰浆,这里石灰浆的作用是(  )
A.美观大方 B.杀菌作用
C.标记作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3分)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B.对皮肤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C.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D.能去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
6.(3分)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烧碱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熟石灰用于中和酸性土壤
C.食盐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D.稀盐酸溶液用于清除铁锈
7.(3分)“类推”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
A.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产AlCl3和H2,所以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产FeCl3和H2
C.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8.(3分)取一滤纸条,等间距滴入10滴紫色石蕊溶液,装入玻璃管中,然后从玻璃管的两端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并迅速封闭两端管口,很快可观察到管内有白烟产生,待白烟消失后还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氨水和盐酸都属于易挥发性物质
B.该过程中没有化学反应发生
C.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都相同
D.图示黑点表示石蕊溶液变成了红色
9.(3分)关于固体氢氧化钠和浓硫酸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都能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相同的离子团性质相似
B.都有强烈的腐蚀性
C.都需要密封保存
D.溶于水时都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的温度升高
10.(3分)如图,广口瓶内盛有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使液体滴入瓶中,振荡,套在玻璃管一端的小气球慢慢鼓起,则气体X和液体Y可能是(  )
A.X是SO2,Y是NaOH溶液 B.X是CO,Y是Ca(OH)2溶液
C.X是O2,Y是Ca(OH)2溶液 D.X是CO2,Y是硫酸溶液
11.(3分)X可以发生如下反应:①X+酸═盐+水;②X+非金属氧化物═盐+水.X可能是(  )
A.氧化铜 B.盐酸 C.氢氧化钠 D.碳酸钠
二、填空题。
12.(3分)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请结合小明同学对碱的四点化学性质的归纳图完成下列问题。(箭头上方的物质是指与碱反应的物质)
(1)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   。
(2)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以氢氧化钠必须   保存。
(3)请帮小明补充完整性质3箭头上方的反应物质是   (填“酸”或“碱”或“盐”)。
(4)碱溶液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   (填化学符号)。
13.(3分)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工业上用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得生石灰,生石灰再与水反应制得熟石灰,制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以土壤中含有硫酸为例).
(4)用熟石灰粉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制得高效环保农药“黑白粉”.使用时,选择在有露水的早晨,把“黑白粉”撒在植物茎叶上,可消除忌碱虫体.“黑白粉”比熟石灰更高效,是由于生成了碱性更强的K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4.(3分)酸、碱、盐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   ,实验时最好戴防护眼镜.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小丽同学总结了碱的化学性质如图,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小丽同学发现,以前取用氢氧化钠溶液时试剂瓶忘记盖瓶盖.依据反应③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如果该溶液变质,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要检验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选择下列试剂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稀HCl(B)酚酞试液(C)CaCl2(D)Ca(OH)2
(3)为了验证反应④,小丽将无色酚酞试液分别滴入NaOH溶液和澄清石灰水中,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原因是它们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   .
(4)依据反应②,氢氧化钾能与下列物质反应的是   .
(A)硫酸 (B)氯化钡 (C)硫酸铜 (D)碳酸钠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硫酸铵[(NH4)2SO4]、磷酸二氢钙[Ca(H2PO4)2]、亚硝酸钠(NaNO2)、硝酸钾(KNO3)等属于盐,其中又属于复合肥的是   .
15.(3分)结合NaOH、Ca(OH)2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可用来改变酸性土壤的固体是   ;
(2)从微观角度看,它们的溶液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
(3)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a(OH)2,可选用的试剂是   。
16.(3分)在充满CO2的铝制易拉罐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封口,易拉罐立即变瘪,其主要原因是: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会儿变瘪的易拉罐又鼓起,其原因是: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了H2,同时有偏铝酸钠(化学式为:NaAlO2)生成。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氢气使易拉罐内的压强增大,从而使变瘪的易拉罐重新鼓起。请写出Al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此反应   置换反应(填“属于”或“不属于”)。
鲁教版九年级全册《2.2 碱及其性质》同步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解答】解:A、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是一种碱性的物质。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改良土壤结构。故选;
B、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是一种常见的碱,能中和酸性物质,但其具有很强烈的腐蚀性。故不选;
C、食盐是一种常见的盐,不能改良酸性土壤,故不选;
D、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中性物质,常用于建筑材料。故不选。
故选:A。
2.【解答】解:A、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正确;
B、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错误;
C、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错误;
D、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
故选:A。
3.【解答】解:
A、氢氧化钠、火碱属于同种物质,纯碱是碳酸钠,故选项不正确;
B、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故选项正确;
C、盐酸、氯化氢、食盐属于不同的物质。故选项错误;
D、冰、水、属于同种物质,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B。
4.【解答】解:氢氧化钙具有杀菌作用,观察选项,
故选:B。
5.【解答】解:A、氢氧化钠易溶于水,且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正确;
B、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对皮肤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正确;、
C、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错误;
D、氢氧化钠能与油污反应,可以去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正确;
故选:C。
6.【解答】解:A、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错误;
B、熟石灰显碱性,且比较便宜,故常用于中和酸性土壤,正确;
C、医疗上还用氯化钠来制生理盐水(0.9% 氯化钠溶液),正确;
D、稀盐酸可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所以可用稀盐酸清除铁锈,正确;
故选:A。
7.【解答】解:A、碱的溶液呈碱性,但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但是碳酸钠属于盐类物质,故错误;
B、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金属铁也能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和H2,故错误;
C、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只是控制住这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即可,故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C和H,故正确。
故选:D。
8.【解答】解:A、管内有白烟产生,是因为氨水挥发出的氨气与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反应生成了氯化铵的缘故,说明氨水和盐酸都属于易挥发性物质。正确;
B、该过程中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了氯化铵,产生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错误;
C、据图可以看出,氨水这边变色的滴数是7滴,浓盐酸变色的滴数是3滴,故氨气的运动速率大于氯化氢,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不同,错误;
D、氨水呈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不是红色,错误;
故选:A。
9.【解答】解:A、据氢氧化钠、浓硫酸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离子团分别是氢氧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离子团不同,性质不相似,故选项说法错误。
B、固体氢氧化钠和浓硫酸都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C、固体氢氧化钠和浓硫酸均具有吸水性,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都需要密封保存,故选项说法正确。
D、固体氢氧化钠和浓硫酸溶于水时都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的温度升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0.【解答】解:
A、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气压减小,满足要求,故A正确;
B、一氧化碳不会与氢氧化钙反应,气压不变,故B错误;
C、氧气不会与氢氧化钙反应,气压不变,故C错误;
D、二氧化碳不会与硫酸反应,气压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11.【解答】解:A、氧化铜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氧化铜不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故选项错误。
B、盐酸与酸不反应,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钠属于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氢氧化钠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则X可能是氢氧化钠,故选项正确。
D、碳酸钠与酸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2.【解答】解:(1)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所以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
(3)非金属氧化物、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4)碱溶液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OH﹣。
故答案为:(1)红色;(2)2NaOH+CO2=Na2CO3+H2O,密封;(3)酸;(4)OH﹣。
13.【解答】解:(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煅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则其方程式为:CaCO3CaO+CO2↑.
(2)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是因为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3)氢氧化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H2SO4═CaSO4+2H2O.
(4)由题意可知,氢氧化钙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钾,化学方程式为:Ca(OH)2+K2CO3=CaCO3↓+2KOH.
故答案为:(1)CaCO3CaO+CO2↑;
(2)Ca(OH)2+CO2=CaCO3↓+H2O;
(3)Ca(OH)2+H2SO4=CaSO4+2H2O;
(4)Ca(OH)2+K2CO3=CaCO3↓+2KOH.
14.【解答】解: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1)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2)A、滴加盐酸,有气泡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因此盐酸能验证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变质,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也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因此无色酚酞不能验证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故选项符合题意;
C、滴加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因此氯化钙溶液能验证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滴加氢氧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因此氢氧化钙溶液能验证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3)碱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无色酚酞试液分别滴入NaOH溶液和澄清石灰水中,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原因是它们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OH﹣;
(4)依据反应②,碱可以和盐反应;
A、H2SO4是酸;
B、BaCl2是盐,和KOH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气体、沉淀和水生成,不反应;
C、CuSO4是盐,和KOH相互交换成分有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生成,反应;
D、Na2CO3是盐,和KOH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气体、沉淀和水生成,不反应;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2KOH=K2SO4+Cu(OH)2↓.
(5)硫酸铵[(NH4)2SO4]、磷酸二氢钙[Ca(H2PO4)2]、亚硝酸钠(NaNO2)、硝酸钾(KNO3)等属于盐,其中又属于复合肥的是硝酸钾(KNO3),既含有甲元素,有含有氮元素.
故填:腐蚀性;(1)2NaOH+CO2═Na2CO3+H2O;(2)B;(3)OH﹣;(4)C CuSO4+2KOH=K2SO4+Cu(OH)2↓;(5)硝酸钾(KNO3).
15.【解答】解:(1)氢氧化钙属于碱,具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2)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所以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3)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a(OH)2,可选用的试剂是碳酸钠。
故答案为:(1)氢氧化钙;(2)都含有氢氧根离子;(3)碳酸钠。
16.【解答】解:在充满CO2的铝制易拉罐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后封口,易拉罐立即变瘪,原因是CO2气体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被吸收,使罐内气压减小,反应的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一会儿易拉罐又鼓起,因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H2和NaAlO2,该化学方程式为:2A1+2NaOH+2H2O═2NaAlO2+3H2↑,该反应的反应物有两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因此不属于置换反应。
故填:CO2+2NaOH=Na2CO3+H2O;2A1+2NaOH+2H2O═2NaAlO2+3H2↑;不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