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事业的发展课件及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外交事业的发展课件及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2-15 19:53:40

文档简介

16.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本课是八年级下册《中国现代史》中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里的最后一课,内容以三个外交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我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上海会议为主展开。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建国以后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是显示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国现代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外交是国家政治活动的延续,同时也是综合国力的体现,作为新中国外交事业的组成部分,70年代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事业取得显著成就,表明我国逐步迈入大国行列,并体现了我国领导人的高瞻远瞩和日渐成熟的思想与政策,它与国内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相辅相成的。
二、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过程和意义、知道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2.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感知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了解到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3.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利用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学会归纳、总结、建构历史知识,用发展和联系的眼观看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探究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提高论从史出的意识。
指导学生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适时归纳相关的历史知识,完成阶段性的知识建构。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以史鉴今。
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高学生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时期中国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础上所取得的外交成就,并为之感到自豪与骄傲;
2. 感知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以及中国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将自己的发展与祖国的发展融为一体。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为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难点: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以及中国取得外交事业成就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
(一)科学导入
采用述说感悟的方式,利用音乐《我爱你中国》、中国近代以来外交事件的图片以及ppt的循环播放路径相结合,使学生对于近代以来中国的外交发展有一个整体的感性认识,并从中体悟到新中国的繁荣昌盛,从而引发民族自豪感。
(二)引领探究
展示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在各大洲的分布示意图,引出中国与美洲、大洋洲等许多国家没有建立外交关系,仿佛阻隔着重重坚冰。70年代,中国实现了打开外交新局面的破冰之举——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那么,在新中国建国之初,中美两国的关系如何呢?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三则材料进行思考归纳,得出结论:中美相互敌视,呈敌对的状态。70年代,美国总统尼克松登上历史舞台,表达了想要改善中美关系的愿望。
中美改善的原因是本课的一个难点之一,利用小组合作探究方式来解决。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思考角度、关键语句来解读四则史料,通过独立思考与小组间的讨论来解决这一问题: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两国的共同要求,从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其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采用学生自评与小组互评的评价方法。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是本课重点,即外交发展的“破冰”之举。通过给出打乱顺序的四个主要事件的事件和内容,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进行连线的方式来解决。之后再通过观看《尼克松访华》视频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一事件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学生阅读《中美联合公报》节选,并通过对比使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中美关系改善的关键问题是台湾问题。这一知识点与现实的联系也比较紧密,因此加入了中美两国有好互访的内容进行知识的拓展,使学生借鉴历史,展望未来。
中国不仅与远隔重洋的美国关系得到了改善,与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关系也有了实质的飞跃。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建交。
中国的大国地位提高了,国家实力增长了,大国之姿凸显出来,这艘东方巨轮需要一个更广阔的天地,更高层次的舞台去挥楫扬帆,去发挥它的作用,去实现它的价值。这方天地,这个舞台就是——联合国。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通过让学生带着三个问题观看视频并回答的方式来解决。
(三)总结归纳
至此,中国在7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我们都已经学完了。进行前后联系,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式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我们来一同完成中国外交成就这棵知识树的内容。通过对比50年代与7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的不同,引导学生发现70年代外交事业的发展之处,即中国突破了社会意识形态的局限,开始走向世界。为避免学生在时间观念上的混淆不清,我利用ppt动作路径强调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日建交、中美建交的时间先后顺序。
中国外交发展的远航之举是中国承办的多种国际活动,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填充表格的形式完成这部分知识的学习。通过一组中国承办各种国际活动的图片来感受中国的日益崛起,对比近代时期的弱国无外交,得出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是中国取得外交成就的主要原因,并由此联系到中学生自身,只有好好学习,使自己获得发展,才能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出一分力。
(四)训练反馈
练习题分为基础、提高与能力三个层次,通过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题的难度,对于不自信的学生老师可以鼓励他增加题的难度,从而达到自评与他评的结合。
(五)板书设计
16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破冰——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日建交
二.扬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三.远航——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四、教学反思
《外交事业的发展》一课的设计,主要有两点受到了认可。
一是历史教学方法得当。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一手材料,让学生在史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发现历史史实。在总结外交事业成果时,运用了知识树的结构,让学生直观清晰的理解了知识的前后顺序与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完成知识的迁移。
二是信息技术的运用。在课件的制作上,能够通过运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吸引学生。白板的利用有效的填补了课件的不足,对学生的学习思考与兴趣的提升都有积极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注意充分挖掘和利用白板、其他软件,以及新的理念与方法的使用。
这节课还是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
一、学情还有待更深层次的了解。学生的储备知识、学生在课堂中最需要什么、什么样的课堂最能激发学生的潜能等都理解的比较肤浅,没有充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课程。二、教材以及课程资源还需要更大力度的深层次解读与开发。如何更好地运用教材,如何甄选教材之外的课程资源,如何将二者有效结合等都是在今后的备课中应该注意的事。教师的成长在于经验的总结,经验的总结在于吸取每一次教训、聆听别人的建议,见贤思齐。只要能够持之以恒的学习、反思,就会有成长,有提高。
课件31张PPT。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1969年以前与中国建交国家分布图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政府采取遏
制、孤立和反对新中国的外交策略。
材料二: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倒美帝国主义
及其一切走狗。 ———毛泽东
材料三: 1950-1953年 中国抗美援朝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美关系如何? 敌视的态度;
敌对的状态美国第37任总统
理查德?尼克松
尼克松访问巴基斯坦时,对叶海亚·汗说:“中美两国对骂了20年,相互敌视,互不来往,我想结束这种状况。”






材料一、1971年7月,尼克松重申他的意见,认为现在已有五个世
界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苏联和美国,在本世
纪的三分之一时间里,这些力量将成为决定未来的中心。
材料二、“在美苏进行对话的同时,美国可能需要在中国问题上为
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自尼克松与戴高乐的谈话
材料三、1969年3月,苏军入侵中国的珍宝岛,中苏两国军队发生
激烈交火,珍宝岛之战将恶化的中苏关系将至冰点。这一
切使中国人感到苏联已经蜕变为一个“社会帝国主义”国
家,比美国更富有侵略性。
材料四、通过巴基斯坦总统给美国白宫传去口信,提出中方愿在北
京接待美国总统特使或总统本人,以讨论美国从台湾撤军
这个根本问题。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中国与苏联关系紧张。
解决台湾问题。
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时 间1971.41971.71972.21979年中美建交重大事件“乒乓外交”基辛格秘密访华中美正式建交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联合公报》中方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美方声明:
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从联合公报中,你能看出,改善中美关系最棘手的问题是什么吗? 台湾问题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观看视频,并思考以下问题: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
2.中国能够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
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意义?观看视频,并思考以下问题: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
2.中国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原因?
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意义?
(1)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2)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外交成果我来归纳与 等17国建交提出 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
提出“ ”方针 关系正常化70年代50年代恢复 的 合法席位 建交苏联和平共处求同存异联合国中日中美中美正式建交中日建交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9年1972年1971年中国与各国建交情况中国与各国建交情况新时期的外交(21世纪)APEC上海合作组织WTO第九次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时 间:
地 点:
会议主题:
会议结果:
评 价:2001年上海新世纪、新挑战:
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通过了《上海共识》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
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朝核问题六方会议在北京举行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在北京开幕 2008年10月24-25日
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在北京举行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在海南举行中国外交取得如此多成就的原因?弱国无外交
关键: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A1、我国重返联合国是在哪一届联合国大会上( )
A.第25届 B.第26届
C.第27届 D.第28届
B1、 20世纪70年代我国“乒乓外交”的对象是( ) A、美国 B、苏联 C、日本 D、非洲
C1、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是:
A 基辛格 B 肯尼迪
C 尼克松 D 克林顿
A2、 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 )
A.西藏问题 B.台湾问题
C.人权问题 D.社会制度B2、APEC的含义( )
A.亚太经合组织 B.世贸组织
C.联合国 D.欧盟C2、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和建立外交关系的时间分别是( )
A.1976,1979 B.1972,1979
C.1970,1979 D.1979,1980A3、新中国外交能取得举世瞩目
的成就的最重要原因( )
A.中国人口众多 B.综合国力增强
C.美国的支持 D.亚非国家的友好合作
B3、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中日建交 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
的合法席位 ③中美建交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①③② C3、
下列不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主要成就的是( )
A.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
D.中苏关系开始正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