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2-15 19:3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比较阅读,体味有特色的语言。
3、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创造,培养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1、体味雨果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品格。
2、学习文章讽刺的语言风格(反语),体会其作用。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预习形成】
一、资料平台。
1、上网查阅关于圆明园的资料和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资料:
2、你所了解的作者。
3、雨果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这篇文章?
4、书信这种体裁在格式上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二、跨越障碍。
1、注音:
珐琅( ) 惊骇( ) 晨曦( )
瞥见( ) 箱箧( ) 劫掠( )
2、完成下列词语:
眼花( )乱 不可名( ) 依( )可见
富丽堂( ) 臭名( )著 物归原( )
3、雨果提及艺术有哪两种来源,分别产生哪两种艺术
4、雨果为了表现圆明园艺术成就之高,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将它与
等建筑作了类比。
5、各国艺术都有其代表建筑,如:希腊有( ),埃及有( ),罗马有
( ) ,巴黎有 ( ) ,而东方有 ( )。
三、自由朗读,思考问题。
1、文章内容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2、 雨果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找出文中评价圆明园的语句,体味语言的精彩。
3、雨果通过什么语言来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请从文中找出。使用这种语言有什么作用?
【合作展示】
读了本文之后,你对雨果这位作家有了怎样的认识 请作出你的评价。

二、与雨果对话:学习了本文后,同学们不仅品味了雨果的精彩语言,而且感受了雨果的博大胸怀,请你给他写一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
(点拨:1、你如何评价雨果的观点?他的胸怀和品格对你有何启发?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你是怎样看待的?3、当年被侵略、被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个多世纪来中国有了什么进步?4、雨果对亚洲文明,对中华民族创造力作了高度评价,今天中华民族正处于复兴时期,正在成长的你,打算怎样?)
【拓展延伸】
一、选出没有运用反语的一项。( )
A、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B、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C、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D、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都德《最后一课》)
1.文中画线句属_________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的什么感情?
2.该文段的主人公是(   )
A.韩麦尔先生 B.小弗郎士
C.韩麦尔先生和小弗朗士 D.镇上的人
3.为什么“我”会觉得韩麦尔先生形象高大?
4.对文中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祖国必胜的信念。
B.表现了韩麦尔先生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
C.表现了韩麦尔先生上课时间太长,过度劳累。
D.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的心声,也表现出法国人民的爱国精神。
5.简答为什么韩麦尔先生听到钟声、号声“脸色惨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