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2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22 20:2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2原子的结构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原子的构成有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和中子;
2.知道这些微观粒子在层次、电性、电量和质量等方面的相互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构建微观模型的过程体验科学家研究微观粒子的方法;
2.通过自主阅读和讨论探究,初步学习归纳和总结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以及原子不带电的原因,培养微观的空间抽象思维能力;
2.通过介绍各位科学家的成就,培养科学严谨、勤奋笃实的研究精神;认识到科学的发展是在不断的修正和补充中进行的;
3.通过观看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4.通过介绍原子结构的发现对社会的重要作用,感受科学的发展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
5.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归纳结论,培养合作精神;
6.通过学习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初步培养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构建原子的结构模型
难点:依据现象分析本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三、教学分析
本课题是关于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的,内容比较抽象,虽然有了前面微粒相关内容的铺垫,但仍比较难以理解和掌握。由于没有了宏观实验的辅助,学生们只能靠想象来学习,学习方法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因而需要老师借助直观的图片、多媒体课件和形象的语言描述来帮助。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解
原子的构成
【教师】你们见过原子吗?(P49页硅原子的放大图)你们觉得原子应该是什么样的?(以硅原子为例说说看)
【学生】学生1:只要技术手段可以保证,原子是可以再分的。学生2:原子可能是一个实心小球。学生3:用我们的肉眼无法看见原子,原子的质量一定很小,但是究竟小到什么程度,以及如何测量原子的质量还不清楚。
【教师】过去人们和你们有些同学一样认为原子是个实心的小球,直到1897年,在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以后,人们开始揭示了原子内部的秘密。经过20世纪整整一个世纪的努力,科学家不但打开了原子的大门,而且发现小小的原子内部结构十分复杂。播放动画:动画部分内容为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球体,一些粒子围绕球体在高速旋转运动。
【学生】根据动画的模拟演示,讨论原子的结构。
【教师】(展示硅原子的结构模型)以硅原子为例来讲:硅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硅原子核和核外14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核外电子就在原子核外很大的空间内绕核作高速旋转运动。硅原子的原子核里有14个质子和14个中子构成。(将硅原子模型改有钠原子模型)我们再来看看钠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钠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钠原子核和核外11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核外电子就在原子核外很大的空间内绕核作高速旋转运动。硅原子的原子核里有11个质子和11个中子构成。
【教师】同学你们认为原子的构成应该如何归纳?
在这些粒子中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那么原子核带不带电?
【学生】带电,多少个质子就带多少个正电荷。板书:质子数=核电荷数
【教师】原子是就带电的,这又是为什么?【学生】因为电子带负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如:钠原子的原子核总共带有11个单位的正电荷。核外有11个电子绕核作高速运动,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因此,核外电子总共带11个单位的负电荷。由于钠原子核内的11个单位正电荷与核外11个单位负电荷刚好相等,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板书: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让学生小结:原子是由居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核外电子围绕着原子核做高速运动,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原子核所带电量与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板书设计
课题2原子的结构
一、原子的构成
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原子核(正电)单位正电荷)
原子中子(不带电荷)(不带电)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1、电子层
2、电子排布规律
3、原子结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