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五单元检测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五单元检测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2 20:12:4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检测试卷
满分 120分 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 基础与运用(2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污涩(sè)    红绫(línɡ)    凝望(nínɡ)   郁闷(yù)
B.怂恿(sǒnɡ) 惩戒(chénɡ) 屋脊(jǐ) 雏鸟(chú)
C.蜷伏(juǎn) 怅然(chànɡ) 懒惰(duò) 咕噜(lu)
D.诅骂(zǔ) 虐待(nüè) 忏悔(chàn) 安详(xiánɡ)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污涩 怂恿 安祥 提心吊胆
B.怅然 蜷伏 辩诉 畏罪潜逃
C.惩戒 虐待 郁闷 怅然若失
D.诅咒 悲楚 屋脊 妄下断语
3.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不过,最后等它克服了这种心理障碍后,它马上变得活泼而神采奕奕起来,并且对我恋恋不舍。
B.因为从外表看来,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
C.母亲节那天,她在网上发了微博,絮絮叨叨地祝愿母亲及天下母亲节日快乐。
D.晚上我们通常把它关在屋里睡觉,早晨一放它出来,它总是迫不及待地来找我。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它常常对鸟笼凝望着,也许是羡慕鸟儿的美丽,也许是感叹自己的悲惨经历和孤苦伶仃的生活……
B.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艰辛,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家的牺牲品。
C.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D.猫是一种大家都很熟悉的小动物,因为它非常惹人喜爱,所以很多家庭都养它。
5.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B.《诫子书》是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诸葛亮写给自己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望。
C.《狼》的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的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
D.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向他学习。
6.下面几个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直到此时,人们才会相信,动物更有种为人类所不理解的无声的哀怨。
②但是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泪,我才相信动物也和人一样,它们也有悲伤,更有痛苦。
③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语言,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所以,人们看到动物的泪水时,才会感动惊愕。
④本来,我以为泪水只为人类专有,而动物因没有情感,它们也就没有泪水。
⑤第一次看到动物的泪,我几乎是被那一滴泪惊呆了。
④⑤①③② B.⑤④③②① C.④①⑤②③ D.⑤④②③①
7. 综合性学习(6分)
学习《猫》之后,班级准备开展“关注动物朋友”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来参加。
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拟一条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标语(2分)
(2)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你的感悟。
(材料一)据动物学家介绍,狼是最团结的动物,当狼群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时,定会群起而攻之;狼虽然通常独自活动,但你不会发现哪只狼在受伤时独自逃走。
(材料二)据统计,狼群十次狩猎中只有一次是成功的,它们对此的反应不是无精打采、放弃努力或者自认败北。九次未果的狩猎不会让它们气馁,因为它们知道还有第十次,或者第十一次,甚至第十二次,胜利总会属于它们。(2分)
(3)2017年的生肖是什么?请你写出两个与该动物有关的成语并进行解释。(2分)
8.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8分)
(1)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2)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4)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
(6)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写诗人睡梦中仿佛正在战场上激烈拼杀的句子是:   ,   。
(8)《夜雨寄北》中诗人想象回家团聚后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情景的句子是:   ,   。
二 阅读(45分)
(一)古诗阅读(6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节选)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1)两首诗都描写了边塞之景,都展现出边塞雄浑壮美之感。请结合两首诗中画线句内
容,谈谈你的感受。(2分)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分析说明。(2分)
(3)《使》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对仗工整,请你把握对联的特点,从下面选项中找出一句与“松间鸣好鸟”相对应的诗句。(  )(2分)
上联:松间鸣好鸟;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A.竹下流清泉 B.中庭生旅谷 C.明月来相照 D.山随平野尽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断其后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0.解释划线的文言词语。(4分)
①一狼径去   ②其一犬坐于前   
③一狼洞其中   ④盖以诱敌   
11.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2分)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又数刀毙之
C.复投之 D.下车引之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3.最后一段在全文内容上起什么作用?你读完这两节文字受到什么启发?(2分)
(三)名著导读(6分)
14.《父亲的病》一文最后,作者为什么说:“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父亲最大的错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分)
15.根据以下提示写出人物名称:
(4分)
A.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B.他的脸是圆而胖的,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C.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者自己的鼻尖。
D.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
(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44分)
[材料一]
①中国是一个很早就注重书写的国家。与印度、伊朗以史诗传唱、经典传诵为主要传播方式不同,中国人更相信书写下来的文本,并以文本的形式传播自己的文明。此外,中国还是一个喜欢收藏图书的国度,举凡官府、学校、寺庙以及个人,都喜爱收藏,各朝各代都有公私收藏,保存了大量的图书典籍;而这些公私机构还组织抄书、印书,使得中国的古籍既得到保存,又不断推陈出新。因此,延至今日,海内外都有大量的中国古籍的留存。
②”保护好古籍,对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朱建军表示。
③近几年各地纷纷开展古籍普查工作,普查范围逐渐扩大,突破了传统的图书馆、档案馆系统,拓展到文化博物馆等新领域。古籍保护工作取得了跨越式、系统性进展,一大批”大部头”古籍得到发掘、整理、校勘、刊布,一大批”宝藏”重现光芒。
④数字化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让古籍走进人们的生活。那么”古籍数字化”是什么呢?古籍数字化是以光盘、网络等电子数据形式保存、传播古籍文献的一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杨秀清表示,在当前新媒体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要针对古籍、壁画等活性文化遗产,积极构建科学的数字化保护利用体系,打造国家古籍资源数据库。
⑤保护古籍,人才是根本。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建议,将古籍保护设立为一级学科,有效整合现阶段相关学科资源,为古籍保护事业打造源源不断的生力军,让古籍保护更科学、更规范、更可持续发展。
⑥从整个古籍整理与保护来说,我们除了要对重要典籍进行整理、出版、深度注释、研究、外译外,还要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使古籍中的精华为大众所熟知。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引发了古籍新热潮,古籍保护及推广实践活动也越来越多。许多地方积极组织古籍保护培训班,开展古籍保护与修复主题讲座,举办古籍修复技艺进校园活动等;各大短视频平台也推出大量与古籍相关的视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社交平台,围绕古籍展开二次创作。古籍经典正引发新的关注,激荡着更多青年的灵感。
⑦古籍文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代表着我们中国文字的历史来源,给予学者参考价值和探索意义。保护和传承古籍,不仅是对我们中国优秀文化的认可,还是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有的样貌。
(整理自《新华每日电讯》等报刊)
[材料二]
““十三五”规划以来,我国在古籍的普查、修复、数字化等领域做了大量工作,让古籍在现代焕发生机。下表列举部分项目及相关成果。
领域 项目 相关成果
古籍普查 汉文古籍普查 已普查到的汉文古籍总量为270余万部,占预计汉文总量的90%以上。
古籍修复 清宫”天禄琳琅”等国家珍贵古籍重点修复项目 古籍修复总量超过370万叶。
古籍数字化 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平台建设 累计发布古籍及特藏数字资源10万部(件),实现免登录在线阅览。
[材料三]
16.下面对[材料一]分析有误一项是(  )
A.本文说明对象是古籍保护,文章介绍了古籍历史背景、保护和传播古籍的方式与保护古籍的意义。
B.文中第④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对古籍数字化进行解释说明,明确了其本质特征。
C.文中第①段加点字”主要”表明除印度、伊朗外还有其他传播文化的方式,说明语言准确、严谨。
D.本文采用的是逻辑顺序,其中文中③至⑥自然段使用并列式的结构进行分条阐述,逻辑清晰缜密。
17.下列说法与材料[一]、材料[二]相符的一项是(  )
A.目前普查到的汉文古籍总量为270余万部,古籍修复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B.专家杨秀清和陈红彦在古籍普查、数字化、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C.只有将古籍保护设立为一级学科,才能在古籍保护领域取得更多的成果。
D.各地开展了丰富的古籍保护与推广实践活动,加深了人们对古籍的了解。
18.相关部门根据材料二所反映的内容,制作一档古籍宣传片,如果为该宣传片选择一幅海报,[材料三]中最适合的是哪一幅?为什么? (3分)
(五)现代文阅读(13分)
有诗,就有了美的钥匙
蒋 勋
①____
②少年的时候,有诗句陪伴,可以一个人躲起来,在河边、堤上、树林里、小角落里,不理会外面世界轰轰烈烈发生什么事。也可以背包里带一册诗,或者,就是一本手抄笔记,或者就是脑子里背诵记忆的一些诗句,也足够用。可以一路念着,唱着,一个人独自行走天涯海角。
③有诗就够了,我年轻的时候常常这么想。行囊里有诗,口中有诗,心里有诗,四处流浪,很狂放,也很寂寞。
④相信可以在世界各处流浪,相信可以在任何陌生的地方醒来,大梦醒来,或是大哭醒来,满天星辰,可以和一千年前流浪的诗人一样,醒来时随口念一句:今宵酒醒何处?无论大梦或大哭,仿佛只要还能在诗句里醒来,生命就有了意义。
⑤少年时候,有过一些一起读诗写诗的朋友。现在也还记得名字,也还记得那些青涩的面容,笑得很腼腆。读自己的诗或读别人的诗,都有一点悸动,像是害羞,也像是狂妄。
⑥后来星散各地,杳无音信,心里有惆怅唏嘘,不知道他们流浪途中,是否还会在大梦或大哭中醒来,是否还会狂放又寂寞地跟自己说:今宵酒醒何处?
⑦我习惯走出书房,在生活里听诗的声音。
⑧小时候,听街坊邻居闲聊,常常出口就是一句诗:虎死留皮人留名啊。那人是街角捡字纸的阿伯,但常常出口成章,我以为是字纸捡多了也会有诗。邻居们见了面总问一句:吃饭了吗?也让我想到乐府诗里动人的一句叮咛:上言加餐饭。生活里,文学里,“加餐饭”都一样重要。
⑨有些诗,是因为惩罚才记住的。在惩罚里大声朗读: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朗读是肺腑的声音,无怨无恨,像天山明月,像长风万里,那样辽阔大气,那样澄澈光明。诗句让惩罚也不像惩罚了。
⑩小时候顽皮,一伙儿童去偷挖地瓜,被老农民发现,手持长竹竿追出来。他一路追一路骂,口干舌燥,追到家里,告了状。父亲板着脸,要我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为惩罚。背到“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时,我好像忽然读懂了杜甫,在此后的一生里,记得人在生活里的艰难,记得杜甫或老农民,会为几根茅草或几块地瓜,唇焦口燥地追骂顽童。
我们都曾是杜甫诗里欺负老阿伯的“南村群童”,在诗句中长大,知道领悟和反省,懂得敬重一句诗,懂得在诗里尊重生命。
有诗,就没有了惩罚。苏轼总是在政治的惩罚里写诗,越惩罚,诗越好。流放途中,诗是他的救赎。
家家户户门联上都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那是《诗经》的声音与节奏。
在一个春天走到江南,偶遇花神庙,读到门楹上两行长联,真是美丽的句子:
风风雨雨,寒寒暖暖,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那一对长联,霎时让我觉得骄傲,是在汉字与汉语的美丽中长大的骄傲,只有汉字汉语可以创作出这样美丽工整的句子。平仄、对仗、格律,仿佛不只是技巧,而是一个民族传下来可以进入“春天”,可以遇见“花神”的通关密语。
有诗,就有了美的钥匙。
(选自《文苑》2018年第5期,有删改)
请为文章补写一个总领全文的简短开头。(字数在15字以内)(2分)
文章第⑦段说“我习惯走出书房,在生活里听诗的声音”,下文写了“我”在哪几种生活情境中“听诗的声音”?请简要概括。(3分)
21.请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生活里,文学里,“加餐饭”都一样重要。(“加餐饭”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②那一对长联,霎时让我觉得骄傲,是在汉字与汉语的美丽中长大的骄傲,只有汉字汉语可以创作出这样美丽工整的句子。(请品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2.第 段中“有诗,就没有了惩罚”有何含义?(2分)
23.“有诗,就有了美的钥匙”,这是作者读诗的深切体验。在你心中,什么是美的钥匙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简述。(2分)
三 作文(50分)
24.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那件事,让我想起来就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如“高兴”“觉得温暖”“遗憾”“后悔”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少于500字。
600字
800字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检测试卷
满分 120分 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 基础与运用(2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污涩(sè)    红绫(línɡ)    凝望(nínɡ)   郁闷(yù)
B.怂恿(sǒnɡ) 惩戒(chénɡ) 屋脊(jǐ) 雏鸟(chú)
C.蜷伏(juǎn) 怅然(chànɡ) 懒惰(duò) 咕噜(lu)
D.诅骂(zǔ) 虐待(nüè) 忏悔(chàn) 安详(xiánɡ)
【答案】C
【解析】【分析】ABD选项无误;C蜷伏(quán fú)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污涩 怂恿 安祥 提心吊胆
B.怅然 蜷伏 辩诉 畏罪潜逃
C.惩戒 虐待 郁闷 怅然若失
D.诅咒 悲楚 屋脊 妄下断语
【答案】A
【解析】【分析】A. 安祥-----安详
BCD正确。
3.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不过,最后等它克服了这种心理障碍后,它马上变得活泼而神采奕奕起来,并且对我恋恋不舍。
B.因为从外表看来,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
C.母亲节那天,她在网上发了微博,絮絮叨叨地祝愿母亲及天下母亲节日快乐。
D.晚上我们通常把它关在屋里睡觉,早晨一放它出来,它总是迫不及待地来找我。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词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彩相一致
C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连续不断且啰嗦。用在这里不恰当。A、B、D正确。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它常常对鸟笼凝望着,也许是羡慕鸟儿的美丽,也许是感叹自己的悲惨经历和孤苦伶仃的生活……
B.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艰辛,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家的牺牲品。
C.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D.猫是一种大家都很熟悉的小动物,因为它非常惹人喜爱,所以很多家庭都养它。
【答案】C
【解析】【分析】ABD正确、C前后不一致,应删去“看能否”。
5.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B.《诫子书》是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诸葛亮写给自己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望。
C.《狼》的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的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
D.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向他学习。
【答案】B
【解析】【分析】B: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政治家,不是“吴国政治家”。
6.下面几个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直到此时,人们才会相信,动物更有种为人类所不理解的无声的哀怨。
②但是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泪,我才相信动物也和人一样,它们也有悲伤,更有痛苦。
③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语言,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所以,人们看到动物的泪水时,才会感动惊愕。
④本来,我以为泪水只为人类专有,而动物因没有情感,它们也就没有泪水。
⑤第一次看到动物的泪,我几乎是被那一滴泪惊呆了。
④⑤①③② B.⑤④③②① C.④①⑤②③ D.⑤④②③①
【解析】【分析】语段围绕“动物的眼泪”来写,第⑤句引出话题,应放在首位,故排除AC。BD的区别就在于②③两句的位置。第②句和第④句是转折关系,第③句和第②句属于因果关系,故排除B。
7. 综合性学习(6分)
学习《猫》之后,班级准备开展“关注动物朋友”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来参加。
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拟一条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标语(2分)
(2)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你的感悟。
(材料一)据动物学家介绍,狼是最团结的动物,当狼群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时,定会群起而攻之;狼虽然通常独自活动,但你不会发现哪只狼在受伤时独自逃走。
(材料二)据统计,狼群十次狩猎中只有一次是成功的,它们对此的反应不是无精打采、放弃努力或者自认败北。九次未果的狩猎不会让它们气馁,因为它们知道还有第十次,或者第十一次,甚至第十二次,胜利总会属于它们。(2分)
(3)2017年的生肖是什么?请你写出两个与该动物有关的成语并进行解释。(2分)
【答案】(1)(示例一)保护野生动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示例二)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2)(示例)我们应学会团结,勇敢,相互合作,等待时机;学会不怕失败,坚持不懈,直到获得成功。
(3)生肖:鸡。成语:①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用来指志士及时奋发。②鸡毛蒜皮——比喻无关紧要的琐碎事情。③鸡犬不宁——连鸡狗都不得安宁,形容搅扰得很厉害。
8.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8分)
(1)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2)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4)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
(6)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写诗人睡梦中仿佛正在战场上激烈拼杀的句子是:   ,   。
(8)《夜雨寄北》中诗人想象回家团聚后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情景的句子是:   ,   。
【答案】(1)风正一帆悬
(2)断肠人在天涯
(3)秋风萧瑟
(4)落花时节又逢君
(5)思君不见下渝州
(6)岐王宅里寻常见
(7)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8)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二 阅读(45分)
(一)古诗阅读(6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节选)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1)两首诗都描写了边塞之景,都展现出边塞雄浑壮美之感。请结合两首诗中画线句内
容,谈谈你的感受。(2分)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分析说明。(2分)
(3)《使》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对仗工整,请你把握对联的特点,从下面选项中找出一句与“松间鸣好鸟”相对应的诗句。(  )(2分)
上联:松间鸣好鸟;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A.竹下流清泉 B.中庭生旅谷 C.明月来相照 D.山随平野尽
【答案】(1)王诗通过描写大漠浩瀚、孤烟冲天、曲折蜿蜒的黄河映衬落日的情景,展现了一辐境界开阔、色彩鲜明、气势雄伟的塞外风光图;而岑诗则通过描写黄沙飞扬,遮天蔽日,狂风怒卷,碎石乱飞,勾勒出边塞环境险恶,给人以雄浑壮美之感。
(2)此句即是实写边塞秋景,如随风飘荡的枯草、南飞的大雁,同时也是需写,作者以“蓬”“雁”自比,抒发身世浮沉的感慨和相思之愁。
(3)A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断其后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0.解释划线的文言词语。(4分)
①一狼径去   ②其一犬坐于前   
③一狼洞其中   ④盖以诱敌   
11.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2分)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又数刀毙之
C.复投之 D.下车引之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3.最后一段在全文内容上起什么作用?你读完这两节文字受到什么启发?(2分)
【答案】10.离开;像狗一样;打洞;表推测,大概、原来是
11.A
12.①想要从通道进去来攻击屠户的背后。②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13.①想要从通道进去来攻击屠户的背后。②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解析】【分析】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年代:清。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犬”在这里是名词活用作状语,在这里是“像狗一样”的意思。“洞”在这里是动词,“打洞”的意思。
(2)此题考查虚词的用法。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BCD三项中的“之”都是代词,A项中的“之”是音节助词,不译。
(3)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意”“变诈”“几何”“止”是此题中的关键词,一定要解释准确。
(4)本题考查语段的作用和文章的阅读启示。第一问要明确议论语句的作用,起点明主题的作用。第二问,此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可以从如何对待狼和像狼一样凶恶的敌人的角度来回答即可。
(三)名著导读(6分)
14.《父亲的病》一文最后,作者为什么说:“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父亲最大的错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分)
15.根据以下提示写出人物名称:
(4分)
A.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B.他的脸是圆而胖的,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C.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者自己的鼻尖。
D.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
【答案】14.①没有让父亲安静地离去。②表达了作者那些的不安,痛苦,以及对父亲的爱和惋惜;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不舍与愧疚之情。
15.寿怀鉴(寿镜吾);陈莲河; 阿长;衍大太
(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44分)
[材料一]
①中国是一个很早就注重书写的国家。与印度、伊朗以史诗传唱、经典传诵为主要传播方式不同,中国人更相信书写下来的文本,并以文本的形式传播自己的文明。此外,中国还是一个喜欢收藏图书的国度,举凡官府、学校、寺庙以及个人,都喜爱收藏,各朝各代都有公私收藏,保存了大量的图书典籍;而这些公私机构还组织抄书、印书,使得中国的古籍既得到保存,又不断推陈出新。因此,延至今日,海内外都有大量的中国古籍的留存。
②”保护好古籍,对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朱建军表示。
③近几年各地纷纷开展古籍普查工作,普查范围逐渐扩大,突破了传统的图书馆、档案馆系统,拓展到文化博物馆等新领域。古籍保护工作取得了跨越式、系统性进展,一大批”大部头”古籍得到发掘、整理、校勘、刊布,一大批”宝藏”重现光芒。
④数字化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让古籍走进人们的生活。那么”古籍数字化”是什么呢?古籍数字化是以光盘、网络等电子数据形式保存、传播古籍文献的一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杨秀清表示,在当前新媒体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要针对古籍、壁画等活性文化遗产,积极构建科学的数字化保护利用体系,打造国家古籍资源数据库。
⑤保护古籍,人才是根本。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建议,将古籍保护设立为一级学科,有效整合现阶段相关学科资源,为古籍保护事业打造源源不断的生力军,让古籍保护更科学、更规范、更可持续发展。
⑥从整个古籍整理与保护来说,我们除了要对重要典籍进行整理、出版、深度注释、研究、外译外,还要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使古籍中的精华为大众所熟知。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引发了古籍新热潮,古籍保护及推广实践活动也越来越多。许多地方积极组织古籍保护培训班,开展古籍保护与修复主题讲座,举办古籍修复技艺进校园活动等;各大短视频平台也推出大量与古籍相关的视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社交平台,围绕古籍展开二次创作。古籍经典正引发新的关注,激荡着更多青年的灵感。
⑦古籍文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代表着我们中国文字的历史来源,给予学者参考价值和探索意义。保护和传承古籍,不仅是对我们中国优秀文化的认可,还是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有的样貌。
(整理自《新华每日电讯》等报刊)
[材料二]
““十三五”规划以来,我国在古籍的普查、修复、数字化等领域做了大量工作,让古籍在现代焕发生机。下表列举部分项目及相关成果。
领域 项目 相关成果
古籍普查 汉文古籍普查 已普查到的汉文古籍总量为270余万部,占预计汉文总量的90%以上。
古籍修复 清宫”天禄琳琅”等国家珍贵古籍重点修复项目 古籍修复总量超过370万叶。
古籍数字化 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平台建设 累计发布古籍及特藏数字资源10万部(件),实现免登录在线阅览。
[材料三]
16.下面对[材料一]分析有误一项是(  )
A.本文说明对象是古籍保护,文章介绍了古籍历史背景、保护和传播古籍的方式与保护古籍的意义。
B.文中第④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对古籍数字化进行解释说明,明确了其本质特征。
C.文中第①段加点字”主要”表明除印度、伊朗外还有其他传播文化的方式,说明语言准确、严谨。
D.本文采用的是逻辑顺序,其中文中③至⑥自然段使用并列式的结构进行分条阐述,逻辑清晰缜密。
17.下列说法与材料[一]、材料[二]相符的一项是(  )
A.目前普查到的汉文古籍总量为270余万部,古籍修复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B.专家杨秀清和陈红彦在古籍普查、数字化、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C.只有将古籍保护设立为一级学科,才能在古籍保护领域取得更多的成果。
D.各地开展了丰富的古籍保护与推广实践活动,加深了人们对古籍的了解。
18.相关部门根据材料二所反映的内容,制作一档古籍宣传片,如果为该宣传片选择一幅海报,[材料三]中最适合的是哪一幅?为什么? (3分)
【答案】16.B
17.D
18.第三幅。材料二反映的内容是我国在古籍的普查、修复、数字化等领域做了大量工作,让古籍在现代焕发生机,图三中展开古籍稍显破旧,旁边一支笔寓意是在对古籍内容进行修复,右下角的两幅古籍是寓意已经修复好的,能很好诠释材料。
(五)现代文阅读(13分)
有诗,就有了美的钥匙
蒋 勋
①____
②少年的时候,有诗句陪伴,可以一个人躲起来,在河边、堤上、树林里、小角落里,不理会外面世界轰轰烈烈发生什么事。也可以背包里带一册诗,或者,就是一本手抄笔记,或者就是脑子里背诵记忆的一些诗句,也足够用。可以一路念着,唱着,一个人独自行走天涯海角。
③有诗就够了,我年轻的时候常常这么想。行囊里有诗,口中有诗,心里有诗,四处流浪,很狂放,也很寂寞。
④相信可以在世界各处流浪,相信可以在任何陌生的地方醒来,大梦醒来,或是大哭醒来,满天星辰,可以和一千年前流浪的诗人一样,醒来时随口念一句:今宵酒醒何处?无论大梦或大哭,仿佛只要还能在诗句里醒来,生命就有了意义。
⑤少年时候,有过一些一起读诗写诗的朋友。现在也还记得名字,也还记得那些青涩的面容,笑得很腼腆。读自己的诗或读别人的诗,都有一点悸动,像是害羞,也像是狂妄。
⑥后来星散各地,杳无音信,心里有惆怅唏嘘,不知道他们流浪途中,是否还会在大梦或大哭中醒来,是否还会狂放又寂寞地跟自己说:今宵酒醒何处?
⑦我习惯走出书房,在生活里听诗的声音。
⑧小时候,听街坊邻居闲聊,常常出口就是一句诗:虎死留皮人留名啊。那人是街角捡字纸的阿伯,但常常出口成章,我以为是字纸捡多了也会有诗。邻居们见了面总问一句:吃饭了吗?也让我想到乐府诗里动人的一句叮咛:上言加餐饭。生活里,文学里,“加餐饭”都一样重要。
⑨有些诗,是因为惩罚才记住的。在惩罚里大声朗读: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朗读是肺腑的声音,无怨无恨,像天山明月,像长风万里,那样辽阔大气,那样澄澈光明。诗句让惩罚也不像惩罚了。
⑩小时候顽皮,一伙儿童去偷挖地瓜,被老农民发现,手持长竹竿追出来。他一路追一路骂,口干舌燥,追到家里,告了状。父亲板着脸,要我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为惩罚。背到“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时,我好像忽然读懂了杜甫,在此后的一生里,记得人在生活里的艰难,记得杜甫或老农民,会为几根茅草或几块地瓜,唇焦口燥地追骂顽童。
我们都曾是杜甫诗里欺负老阿伯的“南村群童”,在诗句中长大,知道领悟和反省,懂得敬重一句诗,懂得在诗里尊重生命。
有诗,就没有了惩罚。苏轼总是在政治的惩罚里写诗,越惩罚,诗越好。流放途中,诗是他的救赎。
家家户户门联上都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那是《诗经》的声音与节奏。
在一个春天走到江南,偶遇花神庙,读到门楹上两行长联,真是美丽的句子:
风风雨雨,寒寒暖暖,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那一对长联,霎时让我觉得骄傲,是在汉字与汉语的美丽中长大的骄傲,只有汉字汉语可以创作出这样美丽工整的句子。平仄、对仗、格律,仿佛不只是技巧,而是一个民族传下来可以进入“春天”,可以遇见“花神”的通关密语。
有诗,就有了美的钥匙。
(选自《文苑》2018年第5期,有删改)
19.请为文章补写一个总领全文的简短开头。(字数在15字以内)(2分)
20.文章第⑦段说“我习惯走出书房,在生活里听诗的声音”,下文写了“我”在哪几种生活情境中“听诗的声音”?请简要概括。(3分)
21.请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生活里,文学里,“加餐饭”都一样重要。(“加餐饭”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②那一对长联,霎时让我觉得骄傲,是在汉字与汉语的美丽中长大的骄傲,只有汉字汉语可以创作出这样美丽工整的句子。(请品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2.第 段中“有诗,就没有了惩罚”有何含义?(2分)
23.“有诗,就有了美的钥匙”,这是作者读诗的深切体验。在你心中,什么是美的钥匙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简述。(2分)
【答案】19.①我喜欢诗,喜欢读诗、写诗。②我喜欢诗,喜欢与诗相伴的时光。③我爱在生活中读诗、听诗。④美好生活不能没有诗。
20.示例:在街坊邻居闲聊间听诗;在惩罚里听诗;在门联、门楹上听诗。
21.①“加餐饭”的表层含义是指多吃一点,保重身体;深层含义是指要多阅读、多积累,补充精神食粮,厚实自己的文化底蕴。②“长大”一词形象地写出了美丽的汉字汉语给予我的自豪感越来越强烈,表现出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强烈的文化自信。
22.因为在惩罚中我感受到了诗歌之美,懂得了领悟与反省,懂得了敬重生命,有了精神寄托,懂得了应该持有豁达的人生态度。
23.①我认为,音乐是美的钥匙。音乐能让人在浅唱高歌中放飞心灵,获得美的享受。②我认为,书法是美的钥匙。在横竖撇捺的书写中,我感受到了流动的美,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三 作文(50分)
24.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那件事,让我想起来就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如“高兴”“觉得温暖”“遗憾”“后悔”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少于500字。
【参考例文】
那件事,让我想起来就感动
回忆六年的时光,有很多事情让人记忆深刻。这些事情有的让人高兴,有的让人难过,还有的事情让人感动……
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中,有喜悦,有忧愁,有烦恼,有感动。因为生活中有了“爱”,所以感动,也无处不在。灰烬,固然总归要熄灭,可它事实燃烧过;
流星,固然最终要陨落,可它事实豁亮过;落花,固然不免脱落枝头,可它事实芳香过;烟花,固然终究烟消无踪,可它事实辉煌过。
有些举动,虽然微不足道,但它却是令人感动!
在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人,做了这样一件事,让我感动。记得那是一个骄阳似火的初夏。我们刚做完大课间的活动准备回班
,因为天气热,我和蔡雨婧等几个同学一起去水房灌水。就在这时,一个低年级的小弟弟飞快的从我眼前一窜而过,接制而来的,就是蔡雨婧的一声大叫:“快来帮忙啊!”循着他她的声音看去:一个四(4)班的小弟弟跌了一跤,嘴巴里鲜血直流。蔡雨婧一边扶着这个小弟弟,一边和同学一起扶着他到老师办公室。接着又帮这位小弟弟捡起了他摔断的牙齿……由此,我想起了这样一句名言: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蔡雨婧这种行为不就是出自于她的自觉心吗?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人格道义,博大的慈爱心怀,完美的品质之花,不都在这一瞬间绽放这光彩?这样的一个动作,这样的一次义举,不都会将一个人以感动?一次对别人无私的帮助,或大或小,都会让人感动,这样的话我们的心灵就会得到净化,精神就会得到升华……而此时再看看某些人,因为蔡雨婧的这一举动,竟表示出了厌恶的神情。嫌蔡雨婧捡了别人的牙齿脏,不愿意和她一起玩此时,我突然想起谢了觉哉的一句名言:“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想对那些因为蔡雨婧帮助了别人而不愿和她玩的人给予一声忠告!
感动是份可贵的东西,它是靠人的心灵传递的。让我们走进这多姿多彩的美丽世间,去体会,去寻找生活中的感动,去体验,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让我们在这过程中也给予自己心灵的洗涤,精神的震撼,感受人间品德的高尚!
【解析】【分析】作为标题“那件事,让我想起来就________”。半命题作文,所填充的内容往往是决定着写作成败的关键。填充文题,关键是要找准所要写作的内容。半命题作文的补题很关键,补出的题目显示了作文的选材、立意、情感态度及语言能力,同时也决定作文成败。补全题目常用方法是避生就熟。在补题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越是熟悉的角度、内容,我们写作时的把握也就越大。补全题目,首先要将题目变为自己所熟悉的内容,从自己熟悉的内容、擅长的体裁着手来写。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切入口,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入题目。通过对标题“那件事,让我想起来就”的分析,标题横线上应该填一些表现心情的词语,如:笑、快乐、痛苦、哭、尴尬、后悔、激动、生气、害怕、遗憾、震撼、温暖、自豪等。这样就将一个相对比较“大”的题目缩小为一个比较“小”的题目,就好下笔行文了。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写半命题作文的能力。半命题作文的关键在补题,补题的过程即确定文章主题的过程,补题前,要认真阅读所给的提示语,从中可以获取写作的方向和角度,也可以不限于此,根据自身的经历和擅长的文体另立主题。补好题后再根据题目选择合适的材料写作。
在写作时,注意立意、选材和构思的新颖,书写的整洁美观。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