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赵州桥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独创性及其作用。
2、体会重点语句,领会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并学以致用。
3、能用给出的关键词介绍赵州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体会重点语句,领会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并学以致用。
2、能用给出的关键词介绍赵州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
理解赵州桥设计的独创性及其作用。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被誉为“天下第一桥”的赵州桥有了初步的了解,看着这幅图,谁能介绍一下赵州桥?这种设计使赵州桥看起来非常——雄伟。这节课我们继续探寻赵州桥的其他特点,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二、发现过渡句,学习“坚固”
1、文中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句子,在内容上,它概括了赵州桥的两大特点。大家找到这句话了吗?谁还发现了它的其他特别之处?第 3自然段段首这句话,既承接了上文对赵州桥坚固的描写,又引起了下文对赵州桥美观的刻画。这样的句子叫做过渡句,它就像一座桥一样,使文章眉目清楚,而且使表达更具说服力。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感受过渡句的妙用。
2、原来篇幅较长的第 2自然段,不仅讲了赵州桥雄伟,而且还说它坚固。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 2自然段,看看赵州桥的坚固体现在哪里。交流:预设 1: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预设 2:大拱两肩各有两小拱,使桥身既稳定又轻巧。补充两幅石拱桥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它们与赵州桥的不同。赵州桥,改变了大石桥多为半圆形拱的传统,采用“圆弧拱”形式,桥面低,便于通行。这样的设计是从来没有过的举动,所以说在建桥史上是一大创举。大桥洞的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敞肩拱”形式更是创举。在没有钢筋水泥的时代,建桥实属不易,而且赵州桥能屹立千年不倒,其设计真不愧为建桥史上的创举!
3、1400多年,就是这样一座桥,作为南方各省通往北方的交通要道,一直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在悠悠岁月里,它都经历过什么呢?一起来看一段视频资料。看完后,你想说点儿什么?除了赞美这座桥,你还想赞美谁?我们再来读读这段文字感受赵州桥的坚固和石匠们的智慧。如此坚固,难怪赵州桥被称作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三、品读赏析,学习“美观”
1、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请同学们默读第 3自然段,找一找并画一画体现赵州桥美观的语句。
2、文中描写了哪些精美的图案?交流:第二句话(有的......有的......还有的......)。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层次清晰、生动形象地向我们介绍了不同姿态的龙。段落最后一句话说“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你从哪些字词中感受到龙活了?(相互缠绕;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戏珠。)把你的感受送到朗读中去吧。
3、这就是文中描绘的三幅精美的图案。你最喜欢哪一种图案,把它读出来。看着图片,我们再来读这三句话。图片上的龙真是栩栩如生,作者的描绘真是生动形象!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些精美的图案全是古代石匠用双手一点点雕刻出来的,一凿一砌,精益求精,将美观的赵州桥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可贵的工匠精神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所以结尾处作者说:引读末段。
4、咱们借助思维导图梳理本段脉络。总体谈美观,具体说图案,最后讲感受。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这就是这段文字的写作密码。这样的写法肯定难不倒大家,快来试着写一写下面的片段。从中选择一个题目写到练习本上。交流,指名 2~3人分享片段。
四、回顾课文,导游解说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赵州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假如你是当地的小导游,你将从怎样介绍赵州桥呢?结合四个关键词,小组合作练说,推选上台展示。
五、拓展升华,内化情感
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我国还有哪些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呢?我们的家乡聊城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你知道聊城的历史文化遗产吗?被誉为“江北水城”的聊城还有数不清的桥,有的古朴典雅,有的现代时尚。无论是赵州桥,还是咱们家乡的桥都只是中国桥的一个个缩影,如今的中国桥巍然屹立于世界。(播放视频)看完视频后你的内心肯定是不平静的,此时你想说点什么呢?
六、课后作业
课后请你调查你喜欢的一座桥,仿照《赵州桥》的写法,向别人介绍它的特点。
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