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高中地理 年级 高二 学期 秋季
课题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教科书 书 名:选择性必修三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3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黄河—河南段的案例学习,说明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与价值。 2.结合河南段对黄河的开发利用,说明人类应如何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本册教材的起始章节,内容较少,但是是本册教学内容的概念基础和逻辑起点,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明确什么是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这一理论概念,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明白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为人类提供服务功能;本节难度较大的是要让学生辩证的理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和利用要注意方式、范围和开发程度,为后续学习资源和环境安全做好逻辑铺垫。因此,本节课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 结合实例,说明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教学难点: 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应如何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教学过程
【导入】 自然环境是我们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各种馈赠,这些馈赠,就是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例如我们身边的母亲河黄河,它以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原野,缔造人间无数奇迹,成就了我们中华文明,当然,我们也如孩童般让母亲承受了我们的些许顽劣;我们感恩母亲河的馈赠,反思曾经不科学的利用方式,今天我们就走近黄河母亲,来学习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以及我们应如何科学利用自然环境。
【母亲的馈赠】 任务一. 阅读教材P2-3页,举例说出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的类型 任务二. 结合你对教材中自然环境的四种功能的理解,观看《豫见·中国河》视频,梳理黄河的具体功能,完成下表 【无序的索取】 从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断流的时间和断流河段的长度逐年增加。1995年,地处河口段的利津水文站,断流历时长达122天,断流河长上延至河南开封市以下的陈桥村附近,长度达683km,占黄河下游(花园口以下)河道长度的80%以上。 1998年底,国家开始对黄河水实施水量统一分配。经过合理调度,黄河下游没有再出现过断流。 任务三.结合图文材料和水循环原理,推断黄河断流的原因 【稚子的觉醒】 任务四.我们采取哪些措施缓解或者避免黄河断流? 任务五.观看视频《三门峡大坝》,梳理三门峡大坝的修建强化了黄河的哪些服务功能?同时又对哪些服务功能造成了不利影响?三门峡大坝现在的运行状态说明了什么问题? 【迁移应用】 阅读塞罕坝百年变化历程,回答相关问题 水草丰美 →茫茫荒原 三百年前塞罕坝水草丰美、森林茂密、鸟兽繁多。公元1681年,康熙设立木兰围场,塞罕坝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清朝末期,木兰围场开围放垦,树木被大肆砍伐,百年间塞罕坝由“美丽高岭”退变为茫茫荒原。西伯利亚寒风推动沙地南侵,上世纪50年代,沙尘暴频频席卷北京,阻止沙尘南侵,势在必行。 1.以上材料反映了塞罕坝森林具有什么服务功能? 2.清朝末期开围放垦,强化了本地环境的什么服务功能?又破坏了哪些服务功能? 一棵松→万亩林海 1962年,塞罕坝林场正式组建,369名青年踏上了塞罕坝。自此,三代塞罕坝人不畏艰难,顶风冒雪,垦荒植树。如今,塞罕坝万顷林海,不仅有效扩大了湿地面积,改善了区域小气候,还和承德、张家口等地的茂密森林连成一体,为京津冀地区提供生态屏障。塞罕坝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森林旅游、绿化苗木等绿色产业收入已超过半壁江山,风力资源变成清洁能源,森林碳汇有望上市“变现”。随着绿色发展提速、产业转型升级,塞罕坝实现了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可喜局面。 万亩林海的建设,增强了哪些服务功能? 【学习目标检测】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上看,这句话反映了什么服务功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什么关系? 近日,河南省与山东省正式签订了《山东省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 。这是黄河流域第一个省际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对黄河全流域健全完善“保护责任共担、流域环境共治、生态效益共享”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具有示范意义。《补偿协议》规定,在水质基本补偿方面,若水质全年均值达到Ⅲ类标准,山东省、河南省互不补偿;水质年均值在Ⅲ类基础上每改善一个水质类别,山东省给予河南省6000万元补偿资金;水质年均值在Ⅲ类基础上每恶化一个水质类别,河南省给予山东省6000万元补偿资金。 从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角度,分析两省为什么如此重视黄河水质的保护?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