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二次月考
地理试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A A D B D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A B C C A D D C
1. D 读图,由图中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可判断此图为南半球的俯视图,根据地转偏向力的特点,水平运动物体在南半球方向会向左偏,可知所在半球河流左岸侵蚀严重,A错误;由材料“下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可知,P点所在经线为0时,Q点所在经线为180°,则图示极点附近范围内出现极夜现象,此时直射点应在北半球,北京昼长夜短,B错误;直射点在北半球,哈尔滨日影较短,C错误;结合自转方向,NO向东进入昼半球,为晨线,D正确。故选D。
2. C 由上题推论可知,Q点的地方时为16:00,A错误;N点没有位于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上,地方时不是6:00,比6:00要早,B错误;此时Q点所在经线180°上的时间为16:00,再过8小时后,为24点,则全球为同一日期,C正确;由上题推论可知,P点所在经线为0时,Q点所在经线为180°。过0时线向东进入地球上的新的一天,因此若阴影部分日期是5日,则非阴影部分为6日,D错误。故选C。
3. C 由图中信息可以看出日出日落太阳旋转幅度为135°,每15°大约1小时,可知道当地昼长为9个小时,上午有4小时30分,则日出时间为7:30,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 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个日出日落时间方位相同的日期应是太阳直射同一纬度时,即两日关于二至日对称,若该日为12月10日,则小明再次看到这种现象是12月22日之后12日,大约为1月3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 A 根据材料可知,戊是沉积物,通过⑤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即甲为沉积岩;根据所学知识和右图的相互转化关系可知,岩浆只能直接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所以丙为岩浆,丁为岩浆岩,②为冷却凝固;由材料“甲乙丙丁代表三大类岩石或岩浆”,推断乙为变质岩,所以④为变质作用,变质岩通过③重熔再生形成岩浆。由材料信息“该岩石是由花岗岩经外力作用而形成”所以“大鹏听经石”为岩浆岩,是岩浆通过②冷却凝固作用形成的,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 D 由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花岗岩景观“大鹏听经石”的形成过程首先是岩浆入侵形成花岗岩,然后经地壳运动出露地表形成山地,再在外力的风化、侵蚀作用下形成此景观,所以“大鹏听经石”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为④②③①,D正确、ABC错误。故选D。
7. B 读图可知,分水岭两侧河流干流流向相同,分水岭与两侧干流河流大致平行,结合图中分水岭两侧河流流向以及图中的方向标信息可知,发生河流袭夺前,图1两水系之间的分水岭大致呈现东西走向,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 D 结合两图方向信息以及图2中分水岭演变等信息可知,图1中,南侧水系干流的支流袭夺了北侧水系干流的支流,丁位于袭夺河流下游河段,其流量显著增大,D正确;甲乙两河段流量变化不大,AB错误;丙河段的流量有所减小,C错误。故选D。
9. A 据材料,“垄槽序列是指冰川舌状体向低海拔延伸堆积过程中冰碛垄与边槽间隔出现,并按照时间顺序多次堆积而成的序列”可知,冰碛垄是冰川退缩在谷地形成的堆砌地貌,此地冰川退缩的成因是气温升高,故海拔越低,冰川退缩越早,冰碛垄形成的越早;结合河流形态以及图中U谷位置可知,Ⅲ处应为上游,Ⅰ处应为下游,因此Ⅲ处海拔高,Ⅰ处海拔低;结合分析可知,雄古冰川的冰碛垄形成的顺序是Ⅰ、Ⅱ、Ⅲ,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 B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冰碛垄是冰川堆砌地貌;结合图中位置可知,Ⅰ号冰碛垄南侧为洼地,地势较低,堆积面积较大;Ⅰ号冰碛垄的北侧为山地,地势较高,堆积物较小,B正确;同一地域的气温和岩性没有太大差异,AC错误;河流侵蚀对于冰碛垄面积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B。
11.B 冷空气到来之前,处在冷锋前部的地方为暖气流控制,随着冷锋逼近,冷空气把原来占主导地位的暖气团迅速挤压到狭窄区域聚集增温;另外冷空气到来之前一般吹偏南风,也会加剧大气升温变暖。因此某一地区在冷空气到来之前气温会出现短暂升高,冷锋过境时和过境后,气温会下降有时还伴有大风和降雨。据此原理可以判断江西东部处于槽线的东侧,处于冷锋过境前。所以选B.
12.C 据上题的分析,“锋前增温”现象中暖气团被挤压聚集而增温 ,偏南风加剧大气升温变暖。所以选C。
13. A 读图,12月、1月、2月等月份的气温累积较快,表明为当地的夏季,6、7、8等月份的气温累积速度较慢,应为当地冬季,但冬季气温累积仍在上升,表明冬季各月均温大于0℃。结合降水量曲线可知,冬季(6、7、8月)降水累积速度快,冬季降水多,夏季(12、1、2月)降水累积较慢,夏季降水少,雨热不同期,应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影响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叶子坚硬,多蜡质层,A正确;温带落叶阔叶林季相更替明显,热带草原高草繁生,大树稀疏,热带雨林树木高大,有板状根,BCD错误。故选A。
14. B 根据上题可知,该地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符合题意,冬季多雨的原因是由于冬季受西风控制,地中海气候在六个大洲有分布,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5. C 根据厄尔尼诺的原理进行分析,据图正常年份大量温暖海水受信风影响向西流,太平洋东部海区深层冷海水上泛补偿,气温较同纬度西部海区气温较低,导致南半球太平洋东西两岸出现温差,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太平洋东部海区温度低,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太平洋西部海区即澳大利亚东海岸地区温度高,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AB错误;由图可以看出厄尔尼诺年太平洋西部海区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C正确;厄尔尼诺年南美洲西部海区异常增温,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D错误。故选C。
16. C 在厄尔尼诺年,东南信风减弱,温暖海水向东流,赤道逆流方向也是向东流,势力会增强,A错误;信风减弱,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减少,B错误;由图可以看出,南美西部干旱区降水增多,可能干旱区突降暴雨,C正确;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显示出了海洋热量存储的释放,由于全球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温度已经上升,全球范围内冰川融化,冰川储存量减少,D错误。故选C。
17. A 根据材料可知,图中曲线为等压面,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根据①②③④在等压面中的位置,可知气压:②>①>③>④,故A正确;①②均位于近地面,根据前面分析可知,②气压大于①气压,因为近地面地区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气温低的地方气压高,可知,②气温小于①气温;据图可知,①③的高差和②④的高差基本一样,所以①③的温差和②④的温差也基本一样 ,所以④气温小于③气温,因此四地的气温关系为:①>②,③>④。故B错误;根据前面分析已知,②气温小于①气温,①空气受热容易膨胀上升,②空气冷却收缩下沉,所以①地容易出现降水,②地为晴天,故C错误;晴天昼夜温差大,阴天昼夜温差小,所以昼夜温差:②>①,故D错误。故本题选A。
18. D 根据前面分析已知,②气温小于①气温,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可知,陆地夜晚气温低于海洋,此时最可能为晚上,四个选项中只有18:00~20:00为晚上,故本题选D。
19. D 根据最大降水量和洪峰的时间差异分析可知,超出警戒水位就是容易出现险情的时间,降水的主要集中时间是8月1号6点到15点,超出警戒水位的时间是8月2号6点到8月3号3点,出现险情的时间是雨停后15小时至36小时,ABC错误,D正确,故选D。
20. C 洪峰水位升高,可能是由于上游大量围湖造田,不是退耕还湖,A错误;洪峰水位降低,可能是由于上游修建大型水库,与下游水库无关,B错误;若洪峰点向右偏移,说明洪峰出现的时间滞后,则反映地表径流汇入河流速度变慢,可能是上游植被恢复较好的结果(植被有涵养水源的作用),C正确;洪峰点向左偏移,说明洪峰出现时间提前,地表径流汇入河流速度变快,可能是由于上游开挖泄洪通道,若上游修建水库,会使流速减慢,D错误。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21.(14分)【答案】(1)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有凌汛);有2个汛期(春汛,夏汛);含沙量小;落差小,流速慢等。(4分) 任答四点即可。
(2)春季气温上升,(周边地区)积雪融水汇入(出现春汛);A处附近河流封冻使河水受阻(出现凌汛)(或上游融冰,下游没融冰)。(4分)
(3)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多冻土,不易下渗;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河流有凌汛,降水集中,易泛滥。(6分)
22.(12分)【答案】(1)绘图如下。
(2分)
(2)帕图斯湖湖水盐度下降; 原因:随着沙坝延长,湖泊封闭性增强,大西洋海水进水量逐渐减少;该地降水丰富,入湖河水不断稀释湖水,湖水盐度不断降低。(6分)
(3)河流带来的泥沙不断淤积,航道变浅,船舶通航吨位降低;随着沙坝的延伸,出海口变远,增加通行时间与成本。(4分)
23.【答案】(1)合江位于四川盆地河谷地区,受山地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小;河谷地区地势低,水域面积大,冬季水体对大气增温作用显著,因此该地虽地处亚热带,却能满足热带水果荔枝的生长需求。(4分)
(2)风味绝佳,品质高;上市时间晚,错开了岭南荔枝大批上市的时间,故价格较高。(4分)
(3)产品宣传力度加大,销售市场扩大;电商的加入使销售途径多样化;交通条件更加完善;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品牌培育能力增强等。(6分)2023年下期永州名校高二第二次月考
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
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下图中 MON 表示晨昏线,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在半球河流右岸侵蚀严重 B. 此时北京昼短夜长
C. 哈尔滨日影达一年中最长 D. NO 为晨线
2. 关于图示日期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Q 点的地方时为 17∶00 B. N 点的地方时为 6∶00
C. 再过 8小时全球为同一日期 D. 若阴影部分日期是 5 日,则非阴影部分是 4 日
我国东北某地(45°N,125°E)中学生小明某日发现,在家中书桌的固定观测点上,通过朝向正南的窗户既
可看到日出,也可看到日落(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QQABAYKUggAAAAIAAAgCQwGgCEIQkBAAAAoOhFAEsAIAQRFABAA=}#}
3. 该日日出时,当地地方时大约是( )
A. 4:50 B. 6:00 C. 7:30 D. 8:00
4. 若该日为 12 月 10 日,则小明再次看到这种现象的日期可能是( )
A. 1 月 3 日 B. 3 月 21 日 C. 6 月 10 日 D. 7 月 12 日
下图为九华山上天台峰西侧的“大鹏听经石”,传有大鹏听地藏菩萨诵经而感化成石。该岩石是由花岗岩经外
力作用而形成,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戊是沉积物,甲乙丙丁代表三大类岩石或岩浆,①~⑤代表某种
地质作用。完成下面小题。
5.“大鹏听经石”的岩石类型形成过程属于图中的( )
A.② B.③ C.④ D.⑤
6.“大鹏听经石”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
①外力侵蚀 ②地壳抬升 ③风化作用 ④岩浆入侵
A.④①②③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④②③①
自然界中,相邻两个水系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会有一个水系发展成为主水系。由于分水岭被破坏或迁移造成
的河流袭夺,称为主动河流袭夺,下右图是下左图方框处的分水岭变化图,该处分水岭从 I经 II演化到 III,分水
岭最终被切穿,发生河流袭夺现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QQABAYKUggAAAAIAAAgCQwGgCEIQkBAAAAoOhFAEsAIAQRFABAA=}#}
7. 发生河流袭夺前,图中两水系之间分水岭的走向是( )
A. 南北走向 B. 东西走向 C. 西北—东南走向 D. 东北—西南走向
8. 河流袭夺后,河流流量增加的河段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垄槽序列”是指冰川舌状体向低海拔延伸堆积过程中冰碛垄与边槽间隔出现,并按照时间顺序多次堆积而成
的序列。冰碛垄的规模往往受地势高低、冰川舌状体规模、气候等因素影响。四川稻城的雄古冰川,保留了很好的
垄槽序列。下图为雄古冰川垄槽序列模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9. 雄古冰川的冰碛垄形成的顺序是( )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Ⅱ、Ⅲ、Ⅰ
10. 雄古冰川Ⅰ号冰碛垄南侧大于北侧的原因是( )
A. 气温差异 B. 地形限制 C. 岩性不同 D. 河流侵蚀
冷空气来临前,往往都会有一个短时的升温现象,人们通常把这种现象称为“锋前增温”。下图示意我国局部
地区 2020 年 1 月 7 日 8:00 的等压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图示时刻,下列地区出现了“锋前增温”现象的是( )
A. 重庆西部 B. 江西东部 C. 浙江北部 D. 黄海东部
12.“锋前增温”现象中( )
①暖气团被挤压聚集而增温 ②逆温层阻碍了大气的对流
③偏南风加剧大气升温变暖 ④云量增多加强了保温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QQABAYKUggAAAAIAAAgCQwGgCEIQkBAAAAoOhFAEsAIAQRFABAA=}#}
下图是某地月均温和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该气候条件下植被的特征是( )
A. 叶子坚硬,多蜡质层 B. 季相更替明显
C. 高草繁生,大树稀疏 D. 树木高大,有板状根
14. 关于该地气候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季节性受西风控制 B. 此地夏季降水充沛
C. 在六个大洲有分布 D. 为地中海气候
厄尔尼诺是指赤道附近的信风减弱,使太平洋中东部的水温异常增温的现象。读南太平洋赤道附近正常年份和
厄尔尼诺年的海水垂直运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从图中可以看出( )
A. 正常年份太平洋东部海区气流上升
B. 正常年份澳大利亚东海岸气流下沉
C. 厄尔尼诺年太平洋西部海区气温较低
D. 厄尔尼诺年南美洲东部海区气温较高
16. 在厄尔尼诺年,下列事件发生可能性较大的是( )
A. 赤道逆流势力减弱 B. 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增多
C. 南美西部干旱区突降暴雨 D. 全球范围内冰川储存量增加
{#{QQABAYKUggAAAAIAAAgCQwGgCEIQkBAAAAoOhFAEsAIAQRFABAA=}#}
威海市某高中学校开展了“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的地理研究性学习。下图示意该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某
时段海陆等压面。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7. 关于图示信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气压:②>①>③>④ B. 气温:①>②>④>③
C. 降水概率:②>① D. 昼夜温差:①>②
18. 该研究性学习小组观测时段最可能为( )
A. 10:00~12:00 B. 12:00~14:00 C. 14:00~16:00 D. 18:00~20:00
下图为某观测站某年 8 月 1 日至 3日雨量及河流水文过程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该河段易出现险情的时间为( )
A. 8 月 1 日 9时至 12 时 B. 雨停后 18 小时至 39 小时
C. 8 月 3 日 3时至 24 时 D. 雨停后 15 小时至 36 小时
20. 未来在相同降雨状态下,如果图中水文过程线( )
A. 洪峰水位升高,可能是由于上游退耕还湖 B. 洪峰水位降低,可能是由于下游修建水库
C. 洪峰点向右偏移,可能是由于上游退耕还林 D. 洪峰点向左偏移,可能是由于上游修建水库
{#{QQABAYKUggAAAAIAAAgCQwGgCEIQkBAAAAoOhFAEsAIAQRFABAA=}#}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小题,共 40分。
21. 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小题。(14分)
图 1 为我国三江平原略图,图中 A地河流融冰时间在 4 月中旬前后。
图 2 为 AB 流域月均气温降水柱状图。
(1)简述 AB 河段的水文特征。(4分)
(2)从气温的角度,分析春季 AB 之间河段水位上涨明显的原因。(4 分)
(3)从气候的角度,说明图示区域出现大面积沼泽的原因。(6 分)
{#{QQABAYKUggAAAAIAAAgCQwGgCEIQkBAAAAoOhFAEsAIAQRFABAA=}#}
2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沿海沙坝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巴西最大的湖泊帕图斯湖与大西洋仅隔一条泥沙堆积形成的沙坝,受洋流影
响沙坝向西南方向延伸,湖泊南端连通大西洋,湖水不深,辟有人工航道,7000 吨海轮可抵北岸的阿雷格里港。
下图示意帕图斯湖位置。
(1)在图中适当位置用箭头绘出影响沙坝形成的洋流。(2 分)
(2)帕图斯湖湖水盐度会怎样变化?试分析其原因。(6分)
(3)说出沙坝形成对阿雷格里港航运的不利影响。(4 分)
{#{QQABAYKUggAAAAIAAAgCQwGgCEIQkBAAAAoOhFAEsAIAQRFABAA=}#}
2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荔枝口味鲜美,但极不耐储藏。荔枝树的生长喜温暖,不耐冰雪霜冻,极端低温若低于-2℃,则来年基本绝收。
合江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三江交汇的河谷处,与岭南的荔枝主产区相距 400 余千米,却以其得天独厚的气候和良好
的生态环境条件,造就了其全国独有的晚熟和绝佳风味并存的荔枝品种。如图为合江县地理位置示意图。
(1) 简述合江县荔枝冬季能正常生长的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4分)
(2) 简述合江县荔枝的市场售价比岭南同类品种高的原因。(4分)
(3)与我国改革开放前相比,现在合江发展荔枝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哪些变化?(6分)
{#{QQABAYKUggAAAAIAAAgCQwGgCEIQkBAAAAoOhFAEsAIAQRF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