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高频考点》高中历史人教版考点 教学设计 世贸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版《高频考点》高中历史人教版考点 教学设计 世贸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2-15 15:3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一、经济全球化(简讲)
1、学什么?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表现及评价。
2、怎么学?
Ⅰ。联系第二单元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①新航路开辟----破孤立、强联系,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②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世界市场拓展,世界联系加强
③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商品输出);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输出);
⑤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资本新一轮扩张);
Ⅱ。根据全球化的定义理解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强的表现
(一)贸易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建立和发展
(二)资本全球化——
(三)生产全球化——跨国公司
(四)区域性经济合作日益加强
Ⅲ。评价
 ①全球化这一历史趋势是无法改变的,从长远看,有利于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
  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居于主导地位,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③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必须采取应对措施趋利避害,在积极主动参与中寻求发展。
二、中国的改革开放及中国加入世贸(重点突破)
1、学什么?WTO的含义、地位、由来与发展,WTO对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中国改革开放与加入WTO及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怎么学?
Ⅰ。理清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过程及阶段
过程: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WTO),标志我国彻底融入到世界大市场,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这也是中国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Ⅱ。理清有关世贸的基础内容
1、含义:世界贸易组织(WTO,简称世贸组织),是多边贸易体制的法律和组织基础,是众多贸易协定的管理者,是各国贸易立法的监督者,是就贸易问题进行谈判和解决争端的场所。
地位----“经济联合国”
2、发展历程
①前身:194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关贸总协定(GATT);
②达成协议:1994年4月乌拉圭回合达成《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③正式建立: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
④发展:截至2011年,世界贸易组织共有156个成员。
3、作用
材料:世贸组织(前身为关贸总协定)从开始实施至今,缔约方已由最初的23个增至156个,其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已占世界贸易总额的90%以上。几十年来,它制定的一整套有关国际贸易的原则和规章,已为世界大多数国所承认,并大大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阅读书本,并结合材料,分析世贸组织的建立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
①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化,
②标志着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的构筑,
③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开始。
-----表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Ⅲ。史实:中国入世的艰难历程
1947年中国参与签定《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创始员之一,后被台湾当局非法占据
1986年7月,中国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
③ 2001年,多哈会议,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Ⅳ。通过例题思考中国加入WTO原因,挑战及应对措施?
【例题一】
材料一: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收益和风险上并不均等,但发展中国家若不想长期落后、被动挨打,就必须顺应潮流,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不仅有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的权力,还能够参加制定有关规则,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把握主动权。可以加快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增强国力。
材料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入世后,其巨大的需求潜力将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为全球提供一个诱人的大市场。目前,与世贸组织成员间的贸易额占我国外贸总额的90%,来华落户的跨国公司多来自世贸组织成员。世贸组织几任总干事先后在不同场合表达过相同的意愿:WTO亟须中国带来新的生机和平衡。
材料三:从2001年到2005年,中国人均GDP由1038美元增长到1700美元,电脑和家用汽车普及率则分别由13.3%和0.6%上升到41.5%和3.4%。
  从2001到2005年,外商在中国内地的投资金额在2500亿美元左右。
  2001年我国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而2005年我国已经跃升为第三大经济体
原因: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与挑战
(1)机遇:有利于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和竞争,加快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引进外资;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有利于直接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维护合法权益,促进世界经济增长。
(2)挑战:国内一些企业、产品和产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随着关税降低和市场的扩大开放,国外先进的产品和服务将大量涌入中国,这将使中国相对落后的企业和产品面临严峻的考验;面对西方高科技、高技术产品的竞争,中国会有许多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的企业可能被淘汰;中国的失业人口也有可能上升。
中国应对全球化的措施
抓住机遇、积极参与,防范风险、趋利避害
①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②主动熟悉经济全球化规则,积极倡导建立全球化新规则,加强国家经济安全防范。
③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民族企业,扶持民族品牌。
④加大科教投入,培养各方面人才。
【例题二】
材料一 据统计,美国福特汽车主要部件生产商分布于美,欧,亚三大洲20多个国家,美国制造的波音747飞机,由450个零部件组成,这些零部件除自制外,还有来自6个国家的2万家企业制造.日本丰田汽车是世界著名的汽车品牌,但汽车零部件大多数并非日本国产,而是来自20多个国家的160家工厂,汽车轮胎等产品甚至是马来西亚等第三世界国家生产的。由于生产成本低于国外同等企业,而质量和售后服务优于国外同类产品,销售状况一直呈上升态势。
材料二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不少跨国公司,他们在原料最便宜的地方采购原料,到劳动力价格最低的地方加工产品,然后再销往全球其他地区,以获取最大利润。这样做的后果是,发达国家将本国不允许设立的工厂和生产的产品,特别是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工厂和产品,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以达到将污染转移出国,以及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原料和劳动力赚钱的双重目的。
材料三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从1986年7月10日,我国政府正式提出申请要求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方地位,到中国正式入世经历了15年的谈判,黑头发都谈成了白头发。
请回答:
(1)材料中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简要说明其历史过程及根源。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世界经济发展的这种特点将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3)在加入世贸组织的问题上,中国政府坚持既要争取,又不能放弃原则的立场。试结合材料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说明中国采取这种立场的原因。
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补充梳理)
1、学什么?-经济全球化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与中国的联系
2、怎么学?
(一)新航路开辟后
1、对中国的直接影响:外国侵略势力骚扰我国沿海地区(台湾、澳门)
2、中国应对的政策:明、清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1、对中国的影响:
列强发动了侵略战争,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中国应对的表现:
被迫开放(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主动学习(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1、对中国的影响:
列强发动侵略战争,掀起瓜分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严重。
2、中国应对的表现:
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中国向西方学习由学器物向学制度、思想观念转变;出现了“实业救国”的思潮。
(四)二战后
改革开放前(1949~1978) 虽取得重大成就,但我们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
改革开放后(1978后
1、中国政府的对策: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积极参加国际组织加入世贸
2、带来的影响
综合国力稳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我们的启示:
(1)坚持改革开放,健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要有信心,要加强国际合作,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3)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4)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扩大内需,保障就业;
(5)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良好的医疗保险制度与退休金制度等社会保障制度;
(6)健全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法律保障机制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
【方法拓展】 史论·史料·史证 ------ 史 论 结 合 论 从 史 出
史论 参加区域集团和WTO后,发展中国家可以得到更多吸引外资的条件和机会,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为资本外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同时促使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拉动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史料一 APEC的目标是2010年/2020年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分别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也就是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种贸易壁垒。中国自参加APEC以来,已经在改善市场准入条件方面做出了很多承诺。1995年的大阪会议上,宣布将从1996年起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税率的决定。中国数次降低了平均税率。到2001年,中国的进口商品平均关税已经下降到15%左右。
史证 史料表明,参与APEC进程,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
史论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史料二 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称:“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
史论史料表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趋势,各国之间休戚相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