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高频考点》高中历史人教版考点 教学设计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版《高频考点》高中历史人教版考点 教学设计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2-15 15:3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考点呈现】
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 考纲解析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1、邦联体制的弊端;2、1787年宪法的内容及影响;3、联邦体制的确立及意义;4、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导入】:美国电影《空军一号》上演了这样一幕:美国总统在从俄罗斯返回美国的飞行途中,被事先潜入“空军一号”的俄罗斯恐怖分子劫持。假如这一幕真的在现实生活中上演,美国的政治格局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反观古代封建社会,一旦君主缺位,则大都会有一场腥风血雨的夺权之争,这样的政治场景会在美国上演吗?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从了解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开始。
【问题】:最初的三权分立的雏形是什么?
古希腊:公民大会——议会
五百人议事会——行政
民众法庭——司法
古罗马: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
【问题】:“三权分立”学说的提出者是谁?具体主张是什么?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由议会、君主、法院三家掌管,各自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以维系国家的统一。
【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与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在背景、影响、本质三个方面有何不同。
历史背景:“三权分立”提出时,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启蒙运动兴起;“三省六部制”提出时,中国封建社会进入繁盛时期,唐朝君主不断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影响:“三权分立”为反对封建专制提供了具体的解决办法;“三省六部制”使地方权力相互牵制,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本质差异:“三省六部制”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三权分立”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过渡】:首次将三权分立制度付诸于实践的是美国,它是由1787年宪法确立的。
一、1787年宪法的制定
1、美国为什么要制定1787年宪法?
(1)1776年美国独立后,建立了松散的邦联政体,使形势动荡。
①经济上,邦联政府没有征税权,不能制定统一的对外关税;
②政治上,无法形成强有力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和主权。
(2)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与确保共和制是美国面临的新问题。
(3)华盛顿、麦迪逊等人的努力;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的影响。
2、1787年宪法的内容和原则是什么?
(1)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了一个强有力联邦政府,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力,联邦法律是全国最高法律。各州保留较大的自主权 。
【问题】:归纳中国古代和美国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不同?
中国: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无独立的权力;
美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国家主权属于联邦,中央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
(2)分权制衡原则:国家权力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又互相制约。
【问题】:有人说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美国的三权分立相似,所以说中国古代已出现了民主制度,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上述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大臣独揽大权,大大加强了专制皇权。故三省六部制的设立最终目的是强化专制皇权。而美国的三权分立是指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有效防止专制独裁,是一种民主政治制度。
所以,上述观点是错误的。
(3)人民主权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
【问题】: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
实行三权分立;总统只握有行政权;总统权力受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总统由民选产生;总统有任期限制。
【问题】:美国宪法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美国宪法如何解决南方与北方的矛盾?
中央与地方关系:实行联邦制,规定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其权力大大加强,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南方与北方的关系:宪法还把5个黑人折合为3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这样一定程度上缓解南方与北方的矛盾。
3、如何评价1787年宪法?
积极:
(1)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美国成为联邦制的总统制共和国。
(2)西欧的启蒙思想政治学说与美国实际结合,创立共和政体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
(3)联邦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力,利于国家的巩固;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权力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4)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较为和谐统一的关系,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
(5) 维护了独立战争的重大成果,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局限性:
(1)没有废除奴隶制度,这是它反民主的表现。
(2)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
【问题】:近代美国民主政治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相比,有何创新之处
创新:在民主形式上,美国实行代议制的间接民主,摒弃了雅典的直接民主、轮流坐庄;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国家,突破了小国寡民的限制;在国家权力架构上:美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通过分权制衡来维护和保障民主政治制度。
【问题】:说明《临时约法》继承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原则,又有了哪些新发展 有人说,“《临时约法》在中国缺乏有效实施的社会基础”。你是否同意上述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权力制衡(或三权分立)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三权发展为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实行责任内阁制。同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专制势力和反民主势力强大;广大人民的民主意识淡薄。
二、1787年宪法的发展——联邦制的巩固
1、确立:1787年宪法颁布后,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国家。
2、特点:①中央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
②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法律是全国的最高法律。
3、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
(1)战争方式:1861年内战爆发,林肯依据宪法规定提出“为联邦统一而战”的口号,1865年取得战争的胜利。(北方以战争方式维护统一的重要依据:宪法规定,联邦政府有权强制各州实施联邦法律)
(2)法律方式:内战后,国会通过宪法第13、14条修正案,废除奴隶制,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
(3)影响:维护了美国的统一与稳定,成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政治前提。
4、作用:
(1)使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
(2)有利于形成全国性的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3)使美国有足够的权威和军队维护国内统治秩序,巩固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新政权。
(4)恰到好处地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问题】:美国内战中北方获胜对美国的政治、经济有着怎样的影响?对我们祖国在台湾问题上有什么积极的启示?
(1)经济上:发展和深化了统一的全国市场;推动了美国工业化进程,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产值跃居世界首位;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更加优越的条件。
(2)政治上:强化了民族意识,巩固了国家的统一;维护了联邦制共和制;消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推动了美国的宪政改革。
(3)启示:对分裂势力必须进行坚决的斗争;统一有利于国家的全面发展。
三、1787年宪法的完善——两党制
1.形成:华盛顿之后,美国的总统选举受到政党控制,国会也形成两党对垒的局面。两党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代表的阶层:
(1)19世纪中期,民主党主要代表南方种植园奴隶主;共和党主要代表北方工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利益。
(2)南北战争后,各自的基础都发生了变化。
3.基本特点:政治选举是两党激烈争夺的战场,包括总统选举在内,其它参议员选举、众议员选举、州长选举、市长选举等都受到两党操纵。
4.影响
积极:两党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当权的政党滥用职权;人民群众可利用两党的斗争,实现自己的某些要求;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消极:美国的政治选举都受两党操纵;都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两党各以大财团为政治背景,不可避免地出现贪污贿赂及金钱政治。

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比较
项目 英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总统制
政体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国家元首及产生方式 国王;世袭;终身制 总统;民选;任期制
国家元首地位 国家象征,“统而不治” 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事统帅
政府首脑 首相 总统
政府产生方式 议会 总统任命
国家的权力中心 议会 总统
政府首脑与议会关系 政府(内阁)对议会负责 政府(内阁)对总统负责,总统不对议会负责
相同点:都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同属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度;本质均为分权制衡的近代国家政治体制; 议会都行使立法权,实行两院制;都是司法独立。
【问题】:导致美英两国政体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英国是欧洲典型的封建国家,长期处于国王统治之下,封建势力较强,“光荣革命”实质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向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英国的资产阶级要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兼顾其传统,保留君主,但又剥夺其权力。
(2)在北美原英国殖民地上建立的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民众普遍厌恶欧洲的传统专制统治。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上,北美人民推翻殖民统治而建立的新型国家,没有封建的传统,还接受了启蒙思想的洗礼,所以美国确立起了共和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