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_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教学课件(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_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教学课件(共4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23 10:4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第 3 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温室种植的蔬菜
现代粮仓
观察图片
课堂导入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左图是温室种植的蔬菜,右图是现代粮仓。大家思考一下,两者反映了现代社会的什么现象?对!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那么,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状况如何?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问题思考
粮食安全
1974年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将“粮食安全”定义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粮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新兴大国的竞争力升级战略》
数 量
质 量
消除饥饿
食品安全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课 堂 导 入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现代农业的发展的原因和历程如何?
课堂导入
问题思考
(1)原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机器生产的推动。
(2)历程:
①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建立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
②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一大批优良品种育成推广,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以高科技为基础的设施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大型农场、养殖场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
大型农场、养殖场
优质高效化肥
欣赏图片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条件、表现、意义如何?
问题思考
(1)条件:20世纪以来,汽油拖拉机、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
(2)表现:
①用大功率拖拉机牵引的铧式犁、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②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农业机械的规模也不相同。美国农业机械以大型为主,法国以中型为主,日本以小型为主,中国则是大、中、小型相结合。
(3)意义:21世纪初,农业科技的发展推动着农作物的播种、收割与加工等从人工化向自动化转变。
联合收割机
铧式犁
欣赏图片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粮食品种改进的表现和意义如何?
问题思考
(1)表现:
①1930年,美国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玉米新品种。
②1941年,墨西哥培育出小麦新品种。
③20世纪60年代,菲律宾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在东南亚推广。
④中国的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也不断取得突破,2014年,“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创世界纪录。
(2)意义: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突出贡献。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七彩玉米
欣赏图片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养殖畜牧业现代化和渔业现代化有何表现?
问题思考
养殖畜牧业的现代化
表现:从给料、给水到产品收集、包装、运输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控制。
渔业的现代化
表现:现代科学技术用于海洋捕捞,渔船、网具等日趋现代化。水产养殖向工厂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发展,从淡水养殖向海水养殖发展。
影响:
人类在渔猎、采集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只能养活2人;进入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可以养活50人;进入连续种植的农业文明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可以养活1000人;而在资本技术集约型经营的现代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供养的人口猛增至5000人。
——张新光:《20世纪以来世界农业发展中几个带有规律性的问题》
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作物产量
进入现代社会后,西方人不再强调饮食活动中人与神的宗教关系,中国人也不再强调饮食活动中人与人的宗法关系。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使人们有必要改变自己的饮食方式以适应新生活的需要。
——陈炎、李梅:《中西饮食文化的古代、现代、后现代特征》
饮食方式与饮食观念的更新变化
现代化渔业育种场
现代化养鸡场
欣赏图片
探究一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主要区别
合作探究
探究二 世界农业现代化的特点
材料 根据中外农业科技史专家的研究结论,人类在渔猎、采集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只能养活2人;进入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可以养活50人;进入连续种植的农业文明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可以养活1 000人,而在资本技术集约型经营的现代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供养的人口猛增至5 000人。……世界农业现代化是与工业化、城市化相伴而生的,其实质和核心是化“农”,就是农民比重大幅减少、农业比重大幅下降、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的历史演进过程。
——摘编自张新光《20世纪以来世界农业发展中几个带有规律性的问题》
思考:根据材料,归纳世界农业现代化的特点。
提示:现代农业中科技和资本的投入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农作物的产量,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导致农业从业人员数量大幅度下降,农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而且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是相伴而生的。
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食物储备的传统技术有何表现?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又有何表现和意义?
问题思考
a.原始社会,人们用陶器和地窖储存粮食。
地窖是利用土的热惰性而建成的,一般是根据地下水层的深浅在地下挖个圆型或者方型的洞或坑,可以储存酒,一些陈老质的东西。
1.粮食储备技术的进步
“天下第一粮仓”——含嘉仓
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仓,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大窖可储粮1万石以上,小窖也可储粮数千石,唐天宝8年总储粮量约为5833400石,被称为中国古代最大的古代粮仓。
含嘉仓粮窖内发现一窖1300多年前存下的粮食,且“谷粒颗粒分明,糠是糠,米是米。” 考古专家把这归功于粮窖设计的科学——“席子夹糠”法,可以达到低温储粮的效果。这样的粮窖不仅防鼠防盗、防潮防火,还具有良好的“保鲜”功能,在唐代,这样的地下窖仓里稻米的“保质期”为5年,谷子的“保质期”更是长达9年。
b.封建社会,储粮技术逐步改进,出现大型粮仓。
(一)传统技术
1.表现:在原始农业社会,人们利用地窖和陶器来存储余粮。粮仓的储备技术逐渐改进,具有防鼠、防盗、防潮、防火和保鲜功能。
(二)现代技术
1.储粮
(1)表现:
①20世纪50年代,美国已经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后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
②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
③21世纪以来,新型制冷设备相继推出。
(2)意义:粮仓仓容量不断扩大;低温、低氧等储藏技术广泛应用,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现代粮仓
传统粮仓
欣赏图片
2. 冷冻
(1)表现:
①古代人们用腌制、风干、自然界中的冰等方法加工保存和保藏食品。自20世纪20年代起,速冻加工、冷冻设备、冷冻食品以及冷冻食品包装等领域的技术不断进步,家用冰箱和冰柜普及。
②冷链物流产业发展起来。2010年,中国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对冷链物流产业进行整体布局。
(2)意义:冷冻食品工业和冷链物流产业迅速发展起来;人们一年四季都能买到各类生鲜食品,且能将其在家中保存较长时间,方便食用。
腌制或者风干;
利用自然界中的冰
来延长食品保藏期
速冻加工、冷冻设备、
冷冻食品;
家用冰箱和冰柜普及;
冷链物流产业
中国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对冷链物流产业进行整体布局
古代
自20世纪
20年代起
2010年
2.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三、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粮食安全问题的背景和措施如何?中国取得了哪些成就?
问题思考
1.背景:随着人口激增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食物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2.措施:
①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多次召开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制订粮食安全行动计划,为人类共同消除饥饿统筹资源。
②1996年,中国发布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此后,中国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
3.成就:由于政策支持、制度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中国在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一)粮食安全与消除饥饿
联合国粮农组织徽标
世界粮食日
欣赏图片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食品安全问题的背景和措施如何?
问题思考
1. 背景:农业现代化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土壤污染,它们通过食物链进入农作物和禽畜体内。禽畜饲养中过度使用抗生素,也造成食物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甚至违法使用危害健康的添加剂,导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2. 措施:
①世界:各国更加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并制定法律法规进行治理。
②中国: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用法律手段确保食品安全,此后又对其进行了修订;政府提出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惩罚、最严肃的问责,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
(二)食品安全
2010年地沟油事件
2008年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
2006年苏丹红鸭蛋事件
2016年曝光“饿了么“ 店面无证经营脏乱差
2011年瘦肉精事件
2013年湖南“镉大米”流入广东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舌尖上的安全”
1.原因
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
禽畜饲养过度使用抗生素;
食品加工过度使用添加剂。
最严谨的标准
1
最严格的监管
2
最严厉的处罚
3
2.对策
中国:200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最严肃的问责
4
世界: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制定法律法规进行治理。
探究三 世界贫困和饥饿问题
材料 在全球环境危机、粮食危机日益加深的今天,如何解决本国人口的温饱和保障本国的粮食安全成为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贫困和饥饿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特别是对那些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科学、理性、合理地调整优化本国农作物种植结构,尤其是“民以食为天”的主要粮食作物,必须改变单一作物种植依赖。我们要力争粮食作物种植的多元化,尽最大可能减少因意外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风险和危机。 ——摘编自曹瑞臣《作物改变世界》
合作探究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饥饿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解决世界贫困和饥饿问题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提示:原因:(1)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口控制不力;
(2)世界粮食生产的不均衡性和消费的不合理性长期存在;
(3)国际经济旧秩序下,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差距拉大;
(4)近年来,厄尔尼诺等现象引发的自然灾害频发等。
途径:调整优化本国农作物种植结构,改变单一农作物种植依赖,力争粮食作物种植的多元化。
探究四 未来世界食物生产的挑战与应对
(1)挑战
①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目前在发展中国家还有几亿人,在发达国家还有几千万人在长期挨饿。
②农业可持续性减弱:如水资源短缺、农产品污染、农业多样性减少等问题日趋严重。
(2)应对
①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可持续性农业。
②力争粮食作物种植的多元化,尽最大可能减少因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风险和危机。
③大力发展融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工程装备技术于农业生产的“精确农业”。
④积极构建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长效发展机制。
⑤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注重食物安全和营养发展相结合等。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农业的现代化
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养殖畜牧业的现代化
渔业的现代化
粮食安全(背景、措施、成就)
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传统技术
现代技术(储粮、冷冻)
食品安全(背景、措施)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