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学习经济史必须了解的基本概念
生产力:
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关系等三个方面组成;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是核心和基础。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最基本的一对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
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政治上层建筑是指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建起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建立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
思想上层建筑是指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宗教等等。
上层建筑:
一、中国农业的产生
时间:
地点:
农作物:
传说:
结构:
农业地位:
七八千年前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南稻北粟
神农创制农具、教民耕作
种植业为主,家庭饲养业为辅
是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2018天津】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下列关于“精耕细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推动了农业生产不断发展 B.突出特点是少投入多产出
C.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D.促进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内涵:“精耕细作”的特点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B
概念理解----精耕细作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①早期农业耕作方式:
经营模式:
②传统农业耕作方式:
经营模式:
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集体耕作(千耦其耘)
铁犁牛耕
个体农耕,小农经济
2、耕作熟制:
两汉:一年一熟
宋朝: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1、耕作方式:
(1)春秋战国:垄作法。
(2)汉朝:出现二牛一人犁耕法,赵过推行代田法。
(3)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耕耙耱技术,我国农业耕作技术成熟定型。
3、耕作技术
极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4、生产工具:
原始社会:
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
秦朝:
西汉:
东汉:
唐代: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曲辕犁,安装了犁评(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一牛挽犁
铁制农具种类增加。曲柄锄、大镰等。西域用上了铁农具。耕犁安装了犁壁;发明耧车;牛耕推广,西汉的耦犁(二牛三人),东汉一牛挽犁。
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和推广;
少量青铜农具
石器、骨器、木器(耒耜)
铁器传到珠江流域
1.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比较右侧两图,其中图8(1)所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
A.战国
B.秦
C.西汉
D.东汉
2.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
图8(1 ) 图8(2)
B
D
实战演练
①原始社会:南稻北粟
②商周:黍、稷、麦、稻、豆五谷。
③两汉:稻麦得到推广,东汉时有双季稻,西域的葡萄、石榴、胡瓜、胡麻等传入内地。
④隋唐: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
⑤两宋:越南的占城稻也传播到江淮地区;棉花的种植由福建、广东推广到长江流域。
((1)经济结构:一些地区出现了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2)南方农业: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很多农民还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纲要》)
⑥明朝:棉花种植推向江北,岭南出现三季稻,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引入我国。
⑦清朝: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5、主要作物:
【跟踪思考】明清时高产农作物的引进有何意义
6、兴修水利
(1)原始社会后期,大禹治水。
(2)夏商周时期,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3)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用桔槔来灌溉农田;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修建芍陂;战国时秦国蜀守李冰修建都江堰;水工郑国修建郑国渠。
(4)秦朝时兴修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
(5)隋朝时,开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兴修的水利工程仅江南就超过六朝的总和。
(7)元朝政府先后修治、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将几大水系贯通起来。
【关键提示】兴修水利的功用主要有三:用于农田灌溉;减轻洪涝灾害;解决交通运输困难。
7、生产技术提高和经验积累
(1)商周时期,人们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等。
(2)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的生产经验,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3)明朝后期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还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
【关键提示】农书是农学理论著作,是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的总结。它既属于农业的范畴,也属于科学技术的范畴。
【跟踪思考】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状况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农业在古代经济中的地位: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由于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大事来抓,努力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如推广生产技术、兴修水利、掌握农时、分配土地,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农民对土地的占有权,督促和鼓励农民努力生产等。中国古代国家十分重视对农业的管理,如隋唐以来的户部一直作为管理财政和农政的重要机构而存留。与此同时,国家在经济政策上一直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即保证经济政策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面倾斜。
拓展1:农业在古代经济中的地位及统治者重视的原因?
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原因:
①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安定民生,从而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其统治地位。
②农业是国家富强、实力雄厚的源泉,又是国富力强的标志。
③农业的发展,也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
④农业也为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如西汉武帝用兵匈奴,如没有西汉前期农业的发展、钱粮的充足是不可想象的。
1、时间:
2、条 件:
产生:春秋战国时期
破产: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小农经济开始逐渐解体
二、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铁犁牛耕出现和普及;
(2)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3、两种形式:
自耕农经济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租佃经济
4、特 点
(1)以家庭为生产单位(一家一户)
(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
(3)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精耕细作
5、弱点:
1)分散性:是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
2)封闭性:相互之间缺乏交往与合作
3)落后性: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社会心理状态
4)脆弱性:由于天灾人祸的影响,小农很容易破产。
5)保守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
7、评价:
利:
弊:
封建社会前期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提高。
封建社会后期尤其到了近代以后,成为了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因素。
是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是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
6、地位:
二、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政治: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经济基础。
(2)政策: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源在于小农经济。
(3)科技: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传统科技的发展。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多集中在与农业相关的农学、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领域,这使古代中国科技具有实用性、实践性的特点;小农经济制约了传统科技向近代科技转变。
(4)文学:很多文学作品反映了小农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理想和憧憬,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反映了当时人们希望摆脱统治者残暴统治、渴望世外桃源的理想和追求。
(5)民族心理:小农经济下的中国农民既有忠厚老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点,也有狭隘、保守的不足。
(6)家庭伦理:小农经济是“重男轻女”思想的根源;同时注重孝道、重视邻里和睦等。
(7)经济:促进农耕经济的繁荣,简单的性别分工和狭小的生产规模,不利于社会分工和扩大再生产。明中后期以后,成为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障碍,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小农经济的影响
认知深化
探究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
不利因素:
①规模小、条件简陋,抗灾能力弱;
②分散、个体——难以开展大生产,不利于技术革新
③赋役沉重;土地兼并严重;社会动荡;自然灾害
1、生产工具的进步
2、生产技术的发展
3、统治者的政策
4、人民的辛勤劳动
破产: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廉价商品大量涌入,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小农经济开始解体。1956年三大改造后消失。
[注]
小农经济
是以个体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的经济形式,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它混合了种植业、家庭手工业和家庭饲养业,虽具有自足性,但并不排斥商品交换。
[辨]
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并非富足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其中“足”并非富足,而是主要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很少进行商品交换。事实上,在封建制度下,农民生活非常艰辛,受到封建政府沉重的压迫,还受到战争、动乱和自然灾害等威胁。
(1)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将田租减为十五税一,景帝时定田租为三十税一。
(2)东汉初,恢复西汉三十税一的田租制度。
(3)唐朝时,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役制度,实行租庸调制。
(4)唐朝后期实行两税法,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5)王安石变法时实行募役法,这就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
(6)明朝后期,实行一条鞭法,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
(7)清初,推行摊丁人亩的办法,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人头税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
拓展:中国古代减轻农民负担的重大举措
归纳总结
农业起源
农业发展
生产工具
生产技术
生产力
“男耕女织”
生产关系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中国古代
农业基本特点
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①农业起源:
③生产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④经营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
②生产模式:铁犁牛耕,精耕细作
⑤土地制度: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
回顾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结合农业发展的现状,就如何发展我国未来农业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议。
1、精耕细作,走科学发展之路;
2、因地制宜,发挥区域特色优势;
3、政府重视,完善水利设施;
4、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
......
三、古代土地制度
时期 表现 特点
汉朝 土地私有制占主导,土地兼并严重,豪强地主势力日益膨胀,出现许多自给自足的大庄园
曹魏 曹魏时期,为解决军粮供应的困难和安置流民推行屯田制。 屯田分民屯和军屯两种,屯田区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封建国家 南北朝 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485-780),国有土地比重大 唐朝 前期推行均田制;后期,均田制瓦解,土地基本私有化,土地兼并严重 宋朝 不立田制,不抑兼并,土地兼并严重,租佃制盛行,存在较严重的人身依附关系 明清 租佃制普及全国,地主佃农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地权分配并非过于集中 ①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历史的主流
②统治者长期限田,通过推行公有制保障“耕者有其田”
③日益朝开放和流动方向发展
④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产权形式(宋明清,出现永佃田,佃农有权“永久”性耕种地主土地的租佃制度。土地所有权同土地使用(耕作)权分离。)
⑤与赋税制度紧密关联,为国家机器运转提供财力支撑
⑥精细化管理,历史悠久
土地兼并:
原因
表现:
影响
结果
古代土地制度的变化
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地主占有大量土地,通过地租的方式剥削农民,土地高度集中。
(1)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导致农耕生产秩序的严重破坏;
(2)使得无数小农破产,社会动荡不安。
(1)开明的政治家力图改革田制;
(2)民众暴动大都提出了“平均”的口号,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意识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失败根本原因: 封建土地私有 制的存在。
①生产关系的调整,使经济政策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因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生产技术的进步、水利的兴修和科学知识的积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④各民族、各地区之间和中外之间的经济文化与技术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⑤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每个朝代都全部具备这些条件,往往只具备其中的某些条件。在分析古代某一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时,要注意从这些方面去思考。
拓展3:古代经济发展的一般原因?
四、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北民南迁
次数 迁徙时间 迁徙原因
第一次高潮
第二次高潮
第三次高潮
两晋之际
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
唐安史之乱后
安史之乱使黄河流域遭到严重破坏
两宋之际
靖康之乱的影响
思考:中原人口三次南迁,在原因上有什么共同点?
大量人口南迁会给江南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1)为江南开发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江南经济实力大为提高。
(2)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改变了南方落后的面貌。
(3)带来了新的风俗习惯。
(4)促进了江南的民族融合。
(6)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5)使人口的分布更加合理,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1)北民南迁,充实江南劳动力,带去先进生产技术。
(2)民族融合,加速当地经济发展。
(3)统治者重视。
(4)自然条偶见优越。
(5)人民辛勤劳动。
(6)政治中心南移。
(7)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五、经济重心南移
1.原因
朝代 表现 特征
魏晋南 北朝 初步形成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江南得到初步开发
中唐以后 南方经济继续发展,逐渐赶上北方 南北经济总量基本持平
南宋时期 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南方正式成为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 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2.过程
对海外贸 易的影响 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改善,促进了宋元时期海上贸易的发展
对城市发 展的影响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的元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一直影响至今
对人口分 布的影响 北方人口的南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了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方人口迅速膨胀,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3.影响
对文化教 育的影响 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对民族关 系的影响 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我国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对生态环 境的影响 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对风俗习 惯的影响 如受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唐中期北方饮茶之风盛行等
3.影响
【典例研析】(2021 湖南卷·5) 宋孝宗时绍兴府赈灾,有人户状告“检放秋苗不尽不实”,朱熹受命调查后发现确实存在不实,但是当时用土大多已经种麦,没有稻根可据以核查受灾面积。这反映了
绍兴府行政效率低下 B. 理学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
C. 宋代赈灾方式不合理 D. 绍兴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答案】D【解析】根据“用土大多已经种麦”可以看出,绍兴当地实行稻麦轮作,“没有稻根可据以核查”可以看出当地清除了稻根,以便小麦的种植,由此可知,绍兴农业具有精耕细作的特点,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不是行政效率,排除A;理学强调格物致知,“实事求是”是顾炎武“实学”的特点,排除B;材料主旨不是赈灾方式的问题,排除C。
【详解】把福建的水稻推广到江浙一带甚至北方,同时广南和四川都种植小麦,这反映出宋代土地利用率的提高,A项正确;曹魏时已经有翻车,排除B项;仅从水稻种植的推广不能得出区域经济的均衡,区域经济不仅仅包含农业,排除C项;水稻种植推广会对饮食习惯的改变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会根本改变,排除D项。【答案】A
【典例研析】(2020·全国·高考真题)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
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
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
【典例研析】 (2021.湖北卷.5).中国历来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自东晋起,今湖北沿江各地堤防不断创筑和延展,相应的规章制度渐趋完善。图2呈现了清代中期湖北分段派工修筑江堤的情形,这表明
A.长江水患已被根治
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测绘技术世界领先
D.水利修防管理优化
江夏县金口堤:自金口镇小河口起,至居字号止,编十字号,计长三千六百七十三丈。
【解析】据材料“江夏县金口堤:自金口镇小河口起,至居字号止,编十字号,计长三千六百七十三丈”及图片可知,在重要堤工地段,绘制者填写了大段文字注记,以记载堤工的分段、长度和管理机构名称,这表明水利修防管理的优化,故选D项;“根治”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早在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就已完成,排除B项;没有对比,不能得出“世界领先”的结论,排除C项。
学科素养 从生态(环境)史观角度探讨“中国传统农业的生态文化”
一、农业“三才”生态系统学说
在《吕氏春秋》的《士容论·申时》篇中首次提出了农业“三才”论:“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稼”(农作物)是整个农业生产系统的核心,“人”、“地”和“天”共同构成了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农作物与天时、地利、人力之间构成了一定的生态关系,从而形成了农业生态系统。
命题专家史论
学科素养 从生态(环境)史观角度探讨“中国传统农业的生态文化”
二、传统农业的“三宜”生态原则
中国传统农业因时、因地、因物制宜的“三宜”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把农业与气候条件相结合,形成农时知识和月令文化体系;其次是将农业与土地和土壤条件相联系,形成地宜或土宜知识;第三是把农业与动植物不同性状及区域分布相联系,形成物宜知识和风土论等。“三宜”原则是“三才”理论与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命题专家史论
三、土地生态资源保护的思想与举措
自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的精耕细作的农业体系,采用了集约经营的思想,因而能以有限的土地资源取得高产,同时还维持土壤的肥力。对遏制以扩大土地面积来实施增产的做法,减少土地开垦以及保护农业生态具有一定的作用。这方面在人口急剧增加的明清时期,表现更为突出。
主要举措包括:挖掘农田生产潜力,提高单产;将山地种植方式由沿坡漫种改为修筑梯田,倡导山地分层利用;植树造林,涵养水源,在山地丘陵地区修建中小型陂塘堰坝,保持水土;政府采取封山育林的行政管理措施,封山驱民;民间制定以土地山林保护为主要内容的乡规民约,采取各种措施护山育林。
——周海燕《中国传统农业生态文化简说》
命题专家史论
学科素养 从生态(环境)史观角度探讨“中国传统农业的生态文化”
1.中国古代特点:
(1)禁止未成熟或劣质商品进入流通市场
(2)强化法律手段维护食品安全
(3)统治者高度重视
(4)受到传统文化观念(儒学)的影响
(5)体现了顺天应时、敬天法地的法制观念
(6)在监管规范中体现了“礼”的思想
(7)成文法与民间法相结合,且民间法起重要作用
(8)民间组织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重视严刑峻法而疏于预防
【知识拓展】中国各时期食品安全管理的特点
2.中国近代特点:
(1)受到西方先进经验的影响
(2)社会阶层的广 泛参与.
(3)政府的支持与法律保证
3.改革开放近代特点:
(1)监管内容 不断增加
(2)注重机构的调整
(3)与经济改 革相适应
(4)逐渐法制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