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高频考点》高中历史人教版考点 教学设计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及实践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版《高频考点》高中历史人教版考点 教学设计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及实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2-15 15:32: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及实践
一:教学过程
(一)、核心整合---归纳知识 整合视角
1、探寻公正的理想王国:
设问一:为什么要探寻公正的理想国?
a.空想社会主义者分别提出了哪些改造社会的方案?
b.为什么说他们是空想的?(评价)假设有足够的财力,他们又能否实现他们的理想呢?
2、《共产党宣言》或者马克思主义
设问三:为什么马克思、恩格斯他们能够提出一整套科学的理论,而仅仅在他们十几年前的欧文、傅利叶、圣西门他们不能? 马克思主义诞生有哪些条件?(重点地方标出答案)
社会经济条件:工业革命的发展,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
阶级条件:工人运动高涨,三大工人运动显示出伟大力量。
思想条件:吸收了人类一切的优秀文明: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个人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把理论和工人运动实践相结合
设问四:为什么工人阶级就能够担负起建设新社会的重任呢?
他们代表了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是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但他们除了人身自由外一无所有,用马克思的话来说:“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他们具有高昂的、彻底的革命斗志和斗争精神)
设问五:工人阶级将通过什么途径来建立新社会呢
(暴力革命,自己夺取政权)
设问六: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和意义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运动具有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推动工人运动蓬勃兴起;,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革命爆发啦!
3\自我检测】、考点练习
1、自我检测
要求:依据下列问题,自读-核心整合,从中找出答案,同桌相互检查。若有不明确的提交共同解决。
探寻公正的理想国
( 1)、设问考点训练:
设问一:为什么要探寻公正的理想国?
为什么说他们是空想的?(评价)假设有足够的财力,他们又能否实现他们的理想呢?
考点1: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必要性
【典例】(2010·浙江文综卷·21)《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解析】圣西门、傅里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设想了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但不能指明实现这些理想的正确道路。马克思主义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工人阶级自我解放指明正确的方向,社会主义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答案】B
设问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与组成部分?
【考点】2、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
【典例】1.(2007·广东单科·20)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下列哪些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经验有密切关系(  )
A.美英法 B.英法俄 C.美法德 D.英法德
【解析】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来源分别是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故正确答案为D项英法德。【答案】D
设问三:为什么马克思、恩格斯他们能够提出一整套科学的理论,而仅仅在他们十几年前的欧文、傅利叶、圣西门他们不能? 马克思主义诞生有哪些条件?
【考点】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典例】、(2009·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期初考)恩格斯曾经说:马克思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恩格斯的这段话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有
①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②欧洲独立工人运动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④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观条件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说明马克思主义有其思想来源,体现了①;结合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根源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体现了③。【答案】B
设问四:为什么工人阶级就能够担负起建设新社会的重任呢?
考点4:【考点】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典例】、(2010·浙江省台州高三期初考)《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材料强调的是
A.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学说 B.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思想策略
C.把谋求人类解放作为目标 D.揭露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阶级实质
【解析】 根据材料“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可知C符合。A、B、C均与“一切人自由发展”不相符,可排除。【答案】C
设问五:工人阶级将通过什么途径来建立新社会呢
考点5: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方式
【典例】1.(2008·山西高三诊断)马克思在评价某一政权时指出,它“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对这一“政治形式”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资产阶级民主政权 B. 农民政权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联盟 D暴力革命建立政权
【典例】2、马克思在公社失败以后写了著名的《法兰西内战》,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与教训。他强调:公社虽然失败了,但是公社的原则即巴黎公社最成功的经验是永存的、是消灭不了的。你认为巴黎公社最成功的经验是( )
A.建立无产阶级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 B.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
C.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 D.规定公社职员的最高工资
解析: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体现了巴黎公社的伟大创举,实践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答案:C
设问六: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和意义
考点6、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意义
【典例】1、(2010·浙江杭州地区高三七校联考)右图中甲、乙所指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两个顶点,其涉及的事件分别是
A.里昂工人起义、宪章运动
B.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俄国十月革命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俄国二月革命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
【解析】注意从图中的时间信息分析。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以后,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形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因此选D。【答案】D
【典例】2.(2011·潍坊北四县高三期中)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编写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剧中有这样的台词:“他们都宣布我的思想死了。”“不断宣布一种思想死了,不正可以证明这种宣布的虚妄吗?”材料中的“思想”对无产阶级的斗争产生的深远的影响是
A.肯定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 B.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C.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D.指导了巴黎公社革命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理解和迁移能力。解题是首先注意题干命题意图是考查“深远的影响”。A、B两项不是深远影响;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直接指导巴黎公社革命,排除D。答案选C
【典例】3、(2009·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1892年《共产党宣言》波兰文版序言中写道:“近来《宣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测量欧洲大陆大工业发展的一种尺度。……根据《宣言》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材料反映出《共产党宣言》
A.促进了各国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B.使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C.有利于世界工人阶级的联合 D.为国际工人运动发展提供思想武器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的意思:某大国的工业越发展,该国工人想要弄清他们作为工人阶级在有产阶级面前所处的地位的愿望也就越强烈。工人中间的社会主义运动也就越扩大,对《宣言》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思想理论,故选项是D。
考点7: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典例】1.(2009·天津市五校高三期中)凡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革命都不会失败,巴黎公社革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所以巴黎公社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以上表述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C.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理解能力。大前提表述是错误的,而小前提表述符合实际,故正确。从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来看,结论是对其失败原因的准确分析,故也准确。【答案】B
【典例】2.(2009·山西晋商四校高三11月联考)约翰·麦克里兰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指出:“社会主义理论之成败,判断标准是它能不能因应它当代世界的事实,而且如果它的当代世界改变,它却不变,未免奇怪。此外,我们不可忘了,社会主义批判的世界,即资本主义世界,是会转化的,与资本主义所取代的那些世界甚不相同。”在这里,该学者强调
A.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 B.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C.社会主义理论应与时俱进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应相互借鉴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依据“当代世界改变,它却不变,未免奇怪”和“资本主义世界,是会转化的”可知作者强调是理论应该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故答案选C项。A、B、D项材料没有论及。【答案】C
3、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巴黎公社
关于巴黎公社,马克思曾这样的评价:“这是一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革命”
设问七: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呢?
法国在普法战争失败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实行卖国和敌视工人的反动政策,这是巴黎发生革命的直接原因。
考点1:巴黎公社的建立
【典例】1、(2011·湖南一中、长沙县实验中学高三10月联考)亚当·斯密在其撰写的《道德情操论》(1759年)中主张:“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为实现这一目标,率先在政治方面进行的实践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C.巴黎公社的建立 D.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解析】从题意可以看出,所选答案应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应公平分配财富,二是率先在政治方面进行实践”,符合这两个条件就是巴黎公社的建立【答案】C
设问八:巴黎公社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巴黎公社政权?说明它的性质是什么?(先看材料)
材料一:
1.“巴黎公社为现今唯一的政权,不承认凡尔赛政府,炸毁旧的国家政权,并以新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来代替。”
2.下令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管理,规定公社支援的薪金不许超过熟练工人的最高工资,男女教师同工同酬……公社还成立了救济贫民的机构,设立劳动就业登记处,实行免费教育等等。
——公社《告法国人
措施:政治上摧毁旧机构,成立权力机关,选举公社委员,建立新政权;
经济上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维护劳动者利益,消灭反动残余势力
说明性质: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考点2: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
【典例】1.(2010·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一联)“旧官吏把乘坐豪华马车视为莫大的荣耀,而公社委员却将豪华马车看作他们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障碍。当他们乘着马车奔驰在大街小巷,穿行于黎民百姓之间的时候,只觉得浑身不白在,甚至可以说是如坐针毡。”材料反映巴黎公社
A.财政困难,倡导勤俭节约 B.委员们具有“公仆”意识
C.坚决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巴黎公社的公社委员权力的理解能力。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答案】B
【典例】2.(2010·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认为:“巴黎公社是由巴黎各区普选选出的城市代表组成的,这些代表对选民负责,随时可以撤换。其中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或者是公认的工人阶级的代表。公社不应当是议会式的,而应当是同时兼管行政和立法的工作机关。”下列对巴黎公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实行直接民主制 B.真正实现了选民当家作主
C.开创了议行合一的政治体制 D.是真正意义的社会主义性质政权
【解析】巴黎公社最高权力机关由社会全体直接选举产生、不称职委员可随时撤换,表明公社政权的政治基础就是全民直接参与政治生活的直接民主制,同时兼管行政和立法,是议行合一体制。但是存在仅仅两个多月,不可能是成熟的社会主义政权(严格意义的社会主义政权必须具备适当的经济基础,比如更为先进的生产力,更合理的社会经济关系等等),故选项是D。【答案】D
材料二:
1.“法国整个资产阶级、所有的地主、工厂主都联合起来反对公社,他们层层包围了半个巴黎(另一半被德军包围)。”——列宁
2.“当凡尔赛在磨刀霍霍时,巴黎却沉浸在起义胜利的欢乐中,他们认为继续向凡尔赛进军是在挑起内战。”
3.“银行是全部资本主义生活的神经,而公社不愿给人留下强盗、小偷的印象,在斗争的中途停了下来,没有剥夺剥夺者(法兰西银行)。”
设问九:为什么得到巴黎人民支持的巴黎公社这么快的就失败了呢? 其根本原因是什么?说明了巴黎公社革命有怎么样的特点?
提示:①敌强—普法联军镇压;②未乘胜追击敌人;
③未没收法兰西银行,让它给反动政府以资助;
④没无产阶级孤军奋战,未发动农民;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还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一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刚开始不久,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仍然没有完成。
特点:暴力革命、偶然性
考点3: 巴黎公社革命发生的特点
【典例】1、某班同学在学习巴黎公社时,对巴黎公社产生了以下四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巴黎公社反映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已呈下降趋势
  B.巴黎公社是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C.巴黎公社如果建立工农联盟就能够获得成功
  D.巴黎公社是各种偶然因素促成的一个特殊事件
考点4: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典例】2、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
  A.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B.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C. 没有前人可供借鉴的经验 D.不成熟的社会状况和阶级状况
考点:巴黎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
【典例】3(2010·江西省百所重点高中高三阶段性诊断) 《社会主义研究》杂志1986年第3期载文指出:“巴黎公社基本上是按照蒲鲁东(法国政论 家,经济学家,小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地方自治原则和布朗基的空想共产主义思想建立起来 的一个城市自治政权。”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A .是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无产阶级革命 B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的自治政权
C.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指导 D.并没有实施维护无产阶级利益的举措
【解析】 根据材料“蒲鲁东(法国政论 家,经济学家,小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地方自治原则和布朗基的空想共产主义思想”,可知不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故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指导。故C正确。【答案】C
考点5: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典例】4、为纪念巴黎公社成立137周年,某高三历史班同学举办了一个座谈会。同学们就巴黎公社进行了广泛的学习心得交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偶然性 ③巴黎公社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权
②巴黎公社是在无产阶级革命成为历史主流的背景下发生
④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还没有发展到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设问九:巴黎公社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深刻启示?
提示:(本题可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以锻炼思维能力。)如1、应彻底消灭反动势力、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机器、2、不能孤军奋战,3、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客观条件还不成熟、缺乏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4、巴黎公社的一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如:革命首创精神、彻底的革命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勇于请人民监督,勇于对人民负责的行政理念等。
(二)、视角整合:考向探究——明确考向 点拨方法
1、整合:
2、主观题考查
1、全球史观角度、现代化两个 角度考查
(2010·广东深圳南山高三期末·39)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精彩片段。它往往诱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变革和革命,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
请回答:
(1)、试从全球化、现代化两个角度,分析“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人类社会处于一个转型时期”的原因。
(2)有人认为“社会转型期一般是‘黄金发展期’,但也容易变成‘矛盾凸现期’”.在欧洲国家转型时,社会“矛盾的凸现”使19世纪中期的思想和文学领域出现了哪些思潮或流派?
【考点】不同国家形态社会转型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不同国家形态社会转型期的理解能力。第(2)问,用全球化史观和现代化史观两角度分析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转型原因。第(3)问,分析19时期中期思想领域、文学领域的“矛盾凸显”的具体史实。
【答案】:(1)、从全球化角度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从现代化角度看: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现代物理学诞生;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随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一种新的现代政治模式。
(2)思潮:思想领域出现马克思主义,文学领域出现批判现实主义
2、多维角度多种史观的视角下,综合考查了中西方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1).(2010·广东惠州四模·39)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激进与保守如影随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般说来,激进主义对现存社会的组织和运作方式怀有强烈的不满,对现存社会制度抱有彻底的否定态度,急切地希望对社会进行根本性的急剧和即时的改变。保守主义一般是相对激进而言的,而不是相对进步而言的。保守主义并不反对进步,只是反对激进的进步,宁愿采取比较稳妥的方式。其特色为重视已建立之体制并试图加以维护,并且尊重传统,视传统为不同时代所累积的智慧结晶。
19世纪70年代法国工人的激进之举是什么?简要分析其历史背景。
考点:巴黎公社产生的背景
【解析】从时间信息可知法国工人的激进之举是巴黎公社,联系教材知识回答“历史背景”。
【答案】激进之举:巴黎公社革命
背景:工业革命后,社会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激化;《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传播;国际工人运动推动;普法战争法国战败以及法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投降行为的刺激;法国激进主义传统。
(2)、(2009·广东汕头高三期末)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迄今的历史,是人类历史上发展的崭新阶段。一个半世纪以来,各种文明相互碰撞和融合,演出了一幕幕规模宏大的历史悲喜剧。”
“在20世纪中期那段岁月,我们发现世界正处于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与世界自从15和16世纪中古世界崩溃衰亡而近代世界奠定基础以来所经历的任何变化相比,也许都更加深刻,更加广泛。”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人类历史上发展的崭新阶段”,请以西方为例加以说明。
【考点】综合考查不同阶段的资本主义发展史及对世界的影响
【解析】本题从多维角度多种史观的视角下,综合考查了中西方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要求学生视野要广阔、概括力要强、时间范围要扣得准。(2)问:联系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美的重大事件,从政治、经济、世界市场、生产力水平、思想、科技文化等角度概括。
【答案】(2)说明:①政治:新一轮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兴起,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②国际工人运动兴起,巴黎公社革命发生。
③经济:工业革命深入开展,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化等也可得分);
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⑤思想: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兴起;马克思主义传播、发展。⑥科技文化:近代自然科学技术大发展;现实主义文学艺术流行。
(三)、盲点误区.误区一:西欧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点析】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1831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6年 开始的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工人运动中,工人们不仅要求改善生活待遇,而且还积极争取政治权利,但这些斗争结果都失败了,这表明资本主义发展还处于上升阶段,社会经济还没有发展到能够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虽然这些斗争都失败了,但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工人运动的实践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同时也为科学理论的创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典例】1、在某次历史知识演讲中,《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赢得了参赛者和听众的一片赞美之声。下列能够被广泛认可的阐释是
A.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B.资产阶级力量还比较强大
C.无产阶级政党尚未诞生 D.资本主义正处在上升时期
[误区剖析]本题容易错选
A这主要是没有很好地把握西欧三大工人运动所处的时代背景。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爆发时,资本主义发展还处于上升阶段,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足以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资本主义制度是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的,故三大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正处在上升时期。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结果表明需要科学理论作指导,但不是运动失败的历史根源,故排除A、B、C说法都不能成为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故答案为D
【典例】2、某班同学在学习巴黎公社时,对巴黎公社产生了以下四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巴黎公社反映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已呈下降趋势
B.巴黎公社是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C.巴黎公社如建立工农联盟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D.巴黎公社是各种偶然因素促成的一个特殊事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巴黎公社建立时,资本主义仍处于上升时期,建立政权的条件并不具备,只能是一个偶发的政治事件,不可能获得成功。 【答案】:D
2、误区二:巴黎公社革命不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产生的 ,巴黎公社是在特定环境下产生,是历史的偶然不是历史的必然
【点析】1870年,普法战争,法军惨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宣成立,新政府继续执行出卖民族利益和反对无产阶级的政策,并于1871年3月18日凌晨,,企图解除工人武装。巴黎工人在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领导下击溃了政府军,举行武装起义,占领了巴黎市政府,成立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革命是一个划时代的革命,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的经验和教训则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当时并没有成为巴黎公社革命的指导思想。因此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的产物,是特殊情况下的偶发事件,不具有必然性。
[典例]马克思说:“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受人敬仰。这说明巴黎公社 :
A.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经验
B.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世界政治历史舞台
[误区剖析]
本题学生容易错选B,错因在于没有理清马克思主义与巴黎公社革命之间的关系。巴黎公社革命是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下的一次突发性的城市武装起义,并没有计划性和组织性,谈不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问题,故排除B。但是巴黎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后,进行了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政权的伟大尝试,虽然失败,但却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那就是在革命成功后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C是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D是西欧三大工人运动的历史影响,故答案为A.
误区三: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是最容易混淆
【点析】
(1)相同:二者都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革命,都采取了武装起义夺取政权方式,都与战争相关,巴黎公社与普法战争有关;十月革命与一战有关,都是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
(2)不同:巴黎公社是领导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具有突发性、偶然性的城市武装起义;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的指导,由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的武装起义。
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尝试,很快失败,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经验和教训;十月革命成功地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典例】1、观察下列两幅图,对比分析二者共同点是

( http: / / image. / i 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ipn=d&cl=2&cm=1&sc=0&lm=-1&fr=ala2&pn=0&rn=1&di=141851713550&ln=1979&word=%B0%CD%C0%E8%B9%AB%C9%E7%B3%C9%C1%A2%B4%F3%BB%E1%CD%BC%C6%AC&objurl=http%3A%2F%2Fa4%2Eatt%2Ehudong%2Ecom%2F02%2F65%2F01300000161613121092651427735%2Ejpg" \t "_blank )
与巴黎公社相比,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是①无产阶级暴力夺取政权 ②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③以夺取大城市为主要目标 ④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但它的指导思想不是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两场革命都采用暴力手段、夺取大城市为主要目标,①③是其共同点,故选D。
考点: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
点评:巴黎公社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十月革命是第一次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社会主义由理想转变为现实,人类从此进入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期,是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典例】2、 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对比分析二者共同点是
A.都是走城市武装起义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B.都是有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
C.都是打碎资产阶级旧的国家机器带之以新的国家机器
D.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
【解析】:本题容易错选D,错因在于没有准确区分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的异同点。巴黎公社是一次突发性、偶然性的城市武装起义,没有联系农民,也没有经历由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夺权的阶段,更谈不上两次革命相连的问题。而十月革命是在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经历了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的转变,是走了城市为中心到农村建立工农联盟的革命道路,故A、B、D是巴黎公社革命所不俱备的特点。二者的共同点是都打碎资产阶级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故C符合题意。 【答案】: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