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
中山纪念中学 栾永强
一、课标要求
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二、复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资料分析,可以归纳战后世界经济体系调整的原因(背景);阅读教材,说出战后经济体系建立的基本史实;阅读、分析、对比,能分析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两大组织的异同,提高归纳历史问题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分析、合作探究,理解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主导地位的体现以及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对世界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能从不同角度分析和看待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作用和影响,初步懂得运用唯物史观,全面、客观的评价历史事物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中展示一些图片、文字资料,营造历史情境,提高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积极性。通过对原始资料的研读分析,强化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态度和方法。学生归纳比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异同。提出问题,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这两个机构有什么异同?”“美国在IMF和WB中主导地位如何体现?”“关贸总协定对世界贸易发展有何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战后形成的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学习,学生能会体和理解一国经济实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因此,中国必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促进中国经济腾飞。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国必须面向世界,融入世界经济发展之中。
三、重点难点
1、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作和影响
依据:“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只是学习内容的依托,学习的目的是“认识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显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作和影响应当是本课内容的教学重点。
2、难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双挂钩”原则
依据: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的汇率机制,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问题。因为这一汇率机制的核心是以美元为中心,而汇率机制涉及金融专业问题,学生对这方面的内容比较陌生。。
四、教学准备
阅读相关史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基本情况表格”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异同表格”
五、教学过程
【导入】构建大的知识线索:由学生回忆从世界市场到经济全球化。以“世界经济体系”为核心梳理。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拉开了经济全球化的序幕,两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这一体系在二战后经历重大调整。
近现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学生回答填表)
历程 推动因素
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世界市场陷入严重困境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多极化趋势出现(区域集团化是其中一个表现)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本课解决三个问题:一、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系的调整?二、新经济体系是什么样子?三、我们如何看待这一新的世界经济体系?
【复习】
(展示材料)材料一:1930年美国决定提高多种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关税。德国、意大利、加拿大、西班牙等国则以牙还牙都采取了提高关税的措施。
材料二:1929-1933年危机促使英国最终放弃自由贸易政策,建立帝国关税特惠制,并推及到英联邦地区。也促使英国放弃金本位制,英镑大幅度贬值。德国也在其统治区及殖民地(欧洲大陆及拉丁美洲部分国家)实施贸易封锁。
1.世界经济体系调整背景:
①经济大危机及二战的惨痛教训 ---(教训、必要性)
(展示材料)材料一: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呢 它是一堆瓦砾,一个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
——丘吉尔在1947年的讲话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德、意、日法西斯集团的彻底失败而告终,使它们遭受惨重的损失。日本在战争中耗费了它1945年前十年的财富积累。德国1946年工业产量为1937年的34%。德、日的所有大城市几乎变成一片瓦砾。
材料三:英法等战胜国也受到严重削弱。二战中,英国有1/4的财富毁于战火之中,战争期间出口贸易减少近70%。法国1944年,工业生产总指数只相当于1938年的40%。 ……法国约50万座建筑物被毁。
材料四:1945年美国工业生产、黄金储备在世界所占比重(略)
②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变化——(契机、可能性)
二战后,西欧普遍衰弱,急需恢复;
美国经济实力大增,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材料五:1947年4月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全世界都在注视着我们,要我们肩负起领导的责任。形势的发展使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个责任。”
③美国企图确立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力
(自主学习)2.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情况;
(合作探究)3.世界经济体系的运作情况。
(设疑引思)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大机构。这两个机构有什么异同点?
(点拨归纳)完成两张表格
表一:布雷顿森林体系两大组织基本情况
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成立时间
简称
资金来源
宗旨
表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两大组织异同比较
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同
异
(实例演练)
实例一:1997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韩元贬值一半以上,韩国政府
向 申请紧急贷款,得到了其提供的195亿美元的巨额贷款并按其方案进行了改革。经过短短的两年,韩国经济迅速恢复。
实例二: 又给中国贷款3.6 亿美元
东方网6月29日报道:中国又从 得到了两笔贷款,共计3.6亿美元,用于长江干堤加固项目和河北省城市用水项目。
实例三:各国都在密切关注金融风暴将会如何摧残各欧美大国之时,一个极地边“世外桃源”般的小国家——冰岛却拉响了更为刺耳的警报。10月6日,冰岛总理总理吉尔·哈尔德宣布,国家可能将要破产。为度过金融危机,冰岛已向俄罗斯、欧盟寻求帮助,此外它还可能向哪一组织求援?
实例四: 贷款了,海南46.5万农民将喝放心水
人民网海南视窗3月16日消息:昨日_______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农村改水技术指导中心在我省召开民营参与农村改水管理模式国际研讨会。记者从研讨会上获悉,海南省获_________ 1000万美元贷款开展农村供水与环境卫生项目,该项目将使46.49万农民受益。
(关注现实)2007年前英国首相布莱尔竞选世界银行行长,美国总统布什坚持世界银行必须是美国人。尽管布莱尔名声大,呼声很高,但最终美国人佐利克当选为世界银行行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设疑引思)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国的主导地位是如何体现的?
(点拨归纳) (1) “双挂钩原则”,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图示展示】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2)加权投票制度:投票权的多少取决于缴纳资金的多少。二者实际上为经济实力最强的美国所操纵。 因此,美国取得了对这两个机构绝对的控制权。(3)美国人取得关键职务(4)总部设在美国本土(华盛顿)
(展示材料)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能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顺利运行,是与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充足的黄金储备分不开的。美国要履行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的义务,必须拥有充足的黄金储备。1971年,由于美国经济的衰弱,美国的黄金储备已无力支撑日益泛滥的美元,尼克松政府被迫宣布放弃按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随后,欧共体和日本、加拿大等国也相继宣布实行自由浮动。
(设疑引思)材料反映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点拨归纳)黄金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制下美元的国际供给,是通过美国国际收支逆差(即储备的净流出)来实现的。这会产生两种相互矛盾的可能:如果美国纠正它的国际收支逆差,则美元稳定,金价稳定,但美元的国际供给将不抵需求;如果美国听任它的国际收支逆差,则美元的国际供给虽不成问题,但由此积累的海外美元资产势必远远超过其黄金兑换能力,如此两难困境,注定了布雷顿森林体制的崩溃只是时间早迟而已
——特里芬《黄金与美元危机》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的原因:(1)西欧、日本的崛起,美国经济实力相对的削弱;(2)制度自身的缺陷。
(检测巩固)1.(2008·广东单科·24)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是( )
A.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已被革除
B.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繁荣局面
C.美国的经济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D.英美苏中等大国间的合作仍在维持
2.(2012·江苏单科·18)二战后初期,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银行,其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美国。根据协议规定,借贷国在使用贷款时须由世界银行的代表监督,其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 )
①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②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的扩张
③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
④强化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设疑引思)概述关贸总协定的背景,对世界贸易发展有何促进作用?展示材料,进行分析
(点拨归纳)1、形成的背景
(1)贸易保护主义严重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2)经济危机使人们认识到加强国家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
(3)战后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以有利于其商品输出。
2、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
1947年,美、英、中等23个国家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
3、关贸总协定的性质:是一个有关关税及贸易政策的国际性多边协定, 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但实际上一直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
4、关贸总协定的宗旨:通过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削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
5、国际贸易体系形成的影响:
(1)《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标志着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的形成。
(2)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检测巩固)1.(2007·海南单科·21)冷战的爆发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导致( )
A.美国加速推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B.苏联没有参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C.中国国统区经济混乱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展示材料)第一组材料:
材料一:“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美国财政部长福勒
材料二:美国财政部顾问怀特说:“只要美国反对,就不可能做出任何重大决定,基金组织实际上将至少不会成为反对美国的工具。
第二组材料:
材料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年5月批准向希腊提供300亿欧元救助贷款,帮助这个深陷债务危机中的欧洲国家。
材料二:图示世界出口贸易总额
材料三:2010年6月世界银行准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节水灌溉项目提供一亿美元贷款,用于帮助改善吐鲁番地区的水资源管理,推动实现建设节水型社会的目标。
(点拨归纳)世界经济体系的作用和影响:
(1)对美国:确立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
(2)对世界: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拓展小结)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关贸总协定的比较
1、相同点:
①原因: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国际经济秩序混乱;美国的倡导及其经济实力的强大;出于建立战后稳定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的需要
②美国的目的:进行经济扩张,建立美国的经济霸权
③作用: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便利了美国的经济扩张;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2、不同点
①性质: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国际金融体系;关贸总协定是国际贸易体系
②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支柱组织;关贸总协定的支柱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③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稳定金融秩序;关贸总协定稳定贸易秩序,促进贸易自由化
(拓展小结)比较二战前与二战后的世界经济体系
项目 二战前 二战后
建立方式 暴力方式(圈地运动、殖民掠夺、战争等) 和平方式(会议协商、建立机构组织等)
区域范围 资本主义国家及其附属殖民地 包括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不同性质的经济
内部机制 缺乏内部统一有效的管理机制,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建立了系统的管理、协调机制来解决矛盾冲突,应对危机
(检测巩固)1.(2012·揭阳模拟) 美国独立后,经过两百多年的扩展,形成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广阔版图。在扩展有形边疆的同时,美国还在全世界进行着政治、经济、军事等无形边疆的扩展。从二战结束到50年代美国进行“无形边疆扩展”的经济行为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④
2.(2011·郑州模拟)“二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能反映出这一趋势的是 ( )
①世界银行的成立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
③《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签署
④美国取得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主导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语汇在媒体中出现频率的多少直接反映了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是1945~1950年世界各大媒体出现较多的语汇,其中属于1947年的是( )
A.联合国、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冷战、美苏争霸
B.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冷战、对抗、欧洲共同体
C.经济恢复、冷战、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民族独立
D.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国际合作、霸权主义、和平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