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Ⅰ鲁教版第二单元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必修Ⅰ鲁教版第二单元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2-15 18:4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一)一、大气的组成与结构1、大气圈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2、大气各成分的作用3、大气的垂直分层A 78%B21%其他气体1%
氩、CO2、O3干洁空气组成图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主要
成分次要
成分水 汽固体杂质生物体的基本成分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
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干


气O3N2O2CO2大气各成分的作用对地面保温为什么上空晴空万里而下部却阴雨绵绵?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12km 50km 气温随高度变化曲线 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12km 50km 气温随高度变化曲线 臭氧层 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上冷下热对流运动显著上热下冷
水平运动对流层和平流层中,大气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的垂直分层白天,温度可高达+127℃;夜晚,温度可降到-183℃。 月球地球二、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光谱示意图 假如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定为百分之百,而实际上最后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却只有百分之四十七,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表现形式: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 地 面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__大量吸收______吸收___吸收作用特点:__选择性,大气对可见光几乎不吸收有O3 紫外线co2 、水汽 红外线反射作用参与的大气成分:______________特点: __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越强
云层、较大尘埃无思考:对比晴朗和多云的白天哪一个温度低?参与的大气成分: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特点:具有选择性思考:为什么晴朗的天空
   常呈现蔚蓝色?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较易被散射散射作用泰山日出前晴朗的天空散射作用(对流层)
1、地面辐射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它是长波辐射?
2、什么是大气逆辐射?它有什么作用?
3、综上所述,大气的保温效应是如何产生的?自主感悟阅读教材中“大气的保温效应”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大气上界大气吸收“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吸收大气反射大气散射地 面47℅“大气还大地”(地面增温)(大气增温)思考:一天中气温最高出现在什么时间?为什么?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自然界的物体,都向外发出电磁波,温度越高,发射的电磁波最强部分波长越短,反之越长
太阳辐射——短波辐射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的根本热能来源。
地面辐射、大气辐射——长波辐射
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的性质冬季塑料大棚的生产原理是怎样的ABC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课前问题:问题回归【实战演练】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1、多云的夜间,为什么气温比晴天高?
2、在深秋,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夜晚多云,增强了大气逆辐射,所以气温比晴天高)(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御霜冻)让思维沸腾起来!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以下现象:体验探究在城市通十字路口为什么用红灯表示停、绿灯表示行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以下现象:体验探究在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中,以红色的光波最长,光波越长穿透周围介质的能力就越大。因此,红色显示得最远,而且,人的眼睛对红色的感觉也比较敏锐,因此,红色常用于警告类的标示用色,人们在一些场合或物品上,看到红色标示时,常不必仔细看内容,即能了解警告危险之意。
黄色光的波长仅次于红色,显示的距离也比较远。在工业安全用色中,橙色也属于警告危险色,常用来警告危险或提醒注意,如工程用的大型机器、学生用雨衣、雨鞋等,都使用黄色,因而被采用作为缓行信号。
绿色光也是波长较长的一种色光,显示距离也比较远,绿色还包含清爽、理想、希望,生长等含义,在工厂中为了避免操作时眼睛疲劳,许多工作的机械也是采用绿色,一般的医疗机构场所,也常采用绿色来作空间色彩,同时绿色和红色的区别最分明,易于分辨,因此被采用作为通行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