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4张PPT。第四单元 二战后的东西方世界第1课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温故而知新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直接涉及美国的重大事件有哪些?①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的太平洋战争;
②1943年德黑兰会议的召开;
③1944年指挥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④参加雅尔塔会议。
⑤向日本投掷原子弹。 美国是二战中唯一在欧亚战场同时作战的国家,其领土除了珍珠港遭到袭击外,其他地区不但没有遭到破坏,反而因为加紧生产武器和其他战争物资,刺激了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发展,成为战后最富强的国家。它的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原因何在?一、美国经济的发展1、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迎来黄金时代
特点: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繁荣
原因:
1950年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对比 二战加速了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二战中,美国是参战国家中唯一的本土未遭受战火洗劫的资本主义大国,损失较小,而巨大的军火需求又大大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大发战争横财。美国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达15%以上,经济实力大增,而且政局一直保持相对稳定。A、二战中积聚了强大的生产能力和资本B、政府通过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
二战后的德国几乎变成一片废墟 二战后战败的德国不仅面临着因战争遭受的严重经济衰败局面,而且因美苏冷战而导致德国分裂为两个国家,致使统一的经济被割裂。但战后,联邦德国经济高速发展,并在20世纪60年代初,经济发展再次超过英法。C、大力拓展海外市场,赚取高额利润; 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它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突破为代表。其中电子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与不断升级,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广岛原子弹爆炸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战后初期,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拥有一支强大的陆、海、空军事力量,还抢先拥有破坏力巨大的原子弹。作为世界科技的中心,美国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如计算机、原子能和航空航天工业等,生产出许多附加值高的商品和产品。美国陆军装备的M1A1主战坦克美国海军F/A-18F双座舰载战斗机美国空军B-2隐型轰炸机飞行中美军F-35联合攻击战斗机(“闪电2”)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一、美国经济的发展1、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迎来黄金时代
特点: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繁荣
2、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负增长和滞胀。
原因:
(1).经济发展弊端显露;
(2).受到经济危机严重打击;
(3).通货膨胀,债务沉重
“滞胀”: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
通货膨胀的含义: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发行量过大,导致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及由此引起的货币贬值) 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物价指数。读一读:一、美国经济的发展1、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迎来黄金时代
特点: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繁荣
2、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负增长和滞胀
3、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缓慢复苏并逐渐好转
原因:
80年代里根的“经济复兴计划”。其主要内容是:大规模减税,对企业给予优惠税收;简化和放宽对企业的规章约束,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严格控制货币流通量。政府调整经济措施一、美国经济的发展1、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迎来黄金时代
2、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负增长和滞胀
3、 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缓慢复苏并逐渐好转
4、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
原因:(1).政府进行社会经济改革;
(2).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
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
(3).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1948年至1949年间,美国工业总产量占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以上,而黄金储备则占3/4左右(战后美国经济实力强大表现)。战争结束后,美国在经济和军事实力膨胀的刺激下,向世界各地输出资本,大力拓展海外市场,以此赚取高额利润。福特汽车生产线示意图福特汽车谱系美国“硅谷”(Silicon Valley)是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硅谷是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科技园。随着20世纪60年代中期,微电子技术高速发展而逐步形成的,拥有思科、英特尔、惠普、朗讯、苹果、雅虎、AMD等大公司。所产半导体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约占全美的1/3和1/6。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 威廉·亨利·盖茨(William Henry Gates III)简称比尔·盖茨(Bill Gates)。微软公司创始人、前微软公司主席兼首席软件架构师。2008年6月27日,辞去微软行政主席一职,同时将自己的580亿美元(约合4530亿元人民币)财产,全数捐给名下的慈善基金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总的特点1.发展速度: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前列;
2.过程周期:繁荣—危机—持续稳定发展;
3.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科技含量高。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主要原因: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根本原因:调整经济政策,进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重要原因:战后,美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政治经济实力大增。 现在的欧洲是什么?
它是一堆瓦砾,
是一个藏骸所,
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
——丘吉尔一、美国经济的发展二、走向一体化的欧洲 西欧,在自然地理概念上是指欧洲的西部,主要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摩纳哥等国。在国际政治概念上,主要是指二战后除苏联和东欧国家之外的24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西欧国家走向一体化的原因1、为了发展经济
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凋敝,国际地位急剧下降。
战后西欧状况:
(1)英国战争夺去41万人口,全国1/4财富毁于战火之中,出口贸易大减,工业技术装备更加陈旧。
(2)法国在法西斯占领摧残下,工业体系残缺不全,生产处于瘫痪状态。
(3)德国战争夺去700万人口。西欧国家走向一体化的原因1、为了发展经济:
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凋敝,国际地位急剧下降。
2、为了维护自身安全:
苏联对西欧的威胁加强,美国对西欧不断加强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法 国卢森堡荷兰意 大 利比利时布鲁塞尔19671967196719671967爱尔兰英 国丹麦197319731973希 腊1981葡萄牙西 班 牙19861986联邦德国1967民主德国苏 联南 斯 拉 夫捷克斯洛伐克俄罗斯德 国芬兰波 兰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乌克兰白俄罗斯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土耳其挪 威西欧的联合马耳他塞浦路斯地中海海黑海波罗的海北欧洲共同体成立洋西大瑞 典199519951995爱沙尼亚200420042004200420042004200420042004200420072007 1991年,欧共体12国首脑在荷兰的
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1993年11月条约正式生效,欧洲联盟诞
生,简称欧盟。摩 洛 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加入(欧共体)欧盟的国家1967加入(欧共体)欧盟的时间1973年,扩大为12国1951年,6国《欧洲煤钢联营条约》1957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二、走向一体化的欧洲1、原因
2、欧洲一体化的过程
A、1951年法德意等6国签订《欧洲煤钢联营条约》
B、 1967年,西欧6国成立了“欧洲共同体”组织。(经济组织)
C、 1993年,西欧12国成立欧洲联盟(欧盟)。
目标:经济政治一体化
性质:经济政治组织;
至2009年1月止共有27个成员国,
他们是:
法国、德国、意大利、
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英国、
丹麦、爱尔兰、希腊、葡萄牙、
西班牙、奥地利、瑞典、芬兰、
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
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
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 欧洲联盟盟旗盟徽铭言货币Unity through Diversity多元一体euroEuropean Union -- EU 欧盟总部欧盟盟旗欧洲议会 欧盟总部设在比利时的
布鲁塞尔,各成员国有统一的
护照、货币,有自己的盟旗;
主要机构由欧洲委员会、欧
洲议会和欧洲法院等。
(政治一体化)
欧盟各国将逐步使用单
一的货币——欧元;各成员
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
以自由流通,不同国家的人
可以自由地在任何一个成员
国工作、学习和居住。
(经济一体化) 3、影响:欧盟各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1、原因2、表现日本的崛起战后初期美国援助日本的物资A. 美国大力援助和扶持。日本一纺织厂车间 朝鲜战争给日本带来了美军的大批军事和后勤物资订货,使日本企业获得巨额利润。其次,朝鲜战争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的出口贸易,外汇储备迅速增加,不仅摆脱了经济危机,而且促进了垄断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美对日的态度也取决于想把日本作为对付中共和称霸亚洲的基地。为美军修理战车的日本工厂 战争景气
朝鲜战争期间,在美军“特需订货”的刺激下,日本出现
了“战争景气”。1500亿日元的滞销货一扫而空,许多已关闭
的工厂重新开工,外汇收入不断攀升,绝路逢生的日本经济
迅速恢复到了战前水平。B.朝鲜战争的军事订货建设在海上的日本机场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端,是一个四面临海的岛国,本土资源相对匮乏。国土由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4个大岛和6848个小岛组成,东西宽300公里,南北长3500公里。境内多山,海岸线全长33889公里。C.日本政府适当的经济政策1953年电视开始在家庭普及D.引进科学技术,重视发展科技、教育;1964年10月1日日本新干线通车 日本战后坚持以“科技立国”,为了扭转战后经济技术落后的局面,制定了“吸收型战略”的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引进国外新技术,广泛采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革新和创造。 日本长期坚持智力投资,非常重视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尤其重视工科教育,侧重于应用理论教育,以促进整个社会的应用性开发研究。1950年,日本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率就已达99%;1970年,高中学生考进大学的已达23.6%。东京大学发祥地纪念碑D.引进科学技术,重视发展科技、教育;三、日本的崛起2、表现:
①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②受1974-1975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打击,经济发展速度减缓。
③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④政治上,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20世纪50年
代中期以后
近二十年间,
日本经济持
续高速发展,
成为仅次于
美国的世界
第二号资本
主义经济大
国。表现1986年占世界比重(%)国土面积出口贸易国内生产总值人口美国、日本力量的对比0.32.511.89.86.95.021.211.9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开始膨胀,
力图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并且军费支出不断增加,
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各国人士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前手
举标语参加反对日本“入常”活动 一名美国人士在纽约联合国总部
前发表反对日本“入常”的演讲 2005年目前,日本自卫队由海、陆、空三军组成,现存总兵力已经突破《和平宪法》
规定的两倍多,大约为28.6万人。而且,日本自卫队军费相当庞大,超过俄
罗斯,目前与中国、英国、法国相当。 日本航空自卫队
2003年3月28日,日本首次发射间谍卫星
日本潜艇日本自卫队员在伊拉克在伊拉克的日本自卫队车队日本海上自卫队在亚丁湾执行反海盗任务日本首个海外军事基地今年建成。吉布提所在的中东地区是“三洲五海之地”,在这里驻守一
支军队,只要稍稍调遣,就可以控制世界的石油命脉和东西方海运。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两架P-3C飞机抵达吉布提机场 从修改宪法,到修建礁石,再到出兵海外,最终演变到建立海外基地2002年12月16日晨,日本海上自卫队宙斯盾护卫舰“雾岛”号从横须贺军
港出发远征印度洋,遭到了数以百计示威者的抗议。有分析家指出,日
本派出如此高级的战舰就等同于直接支持美国发动战争,因为战舰将同
美国军方共享情报资料,而这将违反日本的和平宪法。但日本首相小泉
纯一郎则坚持认为,日本只是支持美军的反恐行动 。日本举行维护和平宪法集会 首相官邸外则有人士示威,抗议日本修改和平宪法,并且要求日本自卫队撤出伊拉克。 如今,日本对侵略亚洲国家犯下的罪行不反省,不向中国和亚
洲国家道歉,谢罪;还继续霸占着偶尔得到的钓鱼岛海域的管
辖权,妄想着将历史上本属于中国的钓鱼岛海域霸占成为日本
的岛屿。 学习测评1.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是( )。
A.美国 B.苏联 C.日本 D.联邦德国
2.美国经济开始出现空前繁荣局面是在( )。
A.美国内战后 B.一战后 C.二战后 D.苏联解体后
3.欧洲共同体(欧共体)正式诞生于( )。
A.1951年 B.1958年 C.1967年 D.1993年
4.西欧国家成立欧洲共同体的原因是( )。
A.调节西欧国家内部矛盾 B.抗衡苏联
C.经济上完全依附美国 D.重振西欧和提高国际地位
5.欧洲共同体成立时的创始成员国没有( )。
A.联邦德国 B.英国 C.意大利 D.法国CCC1951年 建立欧洲煤钢联营
1957年 建立西欧共同市场
建立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 机构合并为欧共体
1993年11月 更名欧洲联盟DB千锤百炼,点石成金一、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二战后西欧经济恢复的原因的是( )
A 美国的援助 B 采用最新科技成果
C 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D 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
2、欧洲在走向联合的过程中首先建立的组织是( )
A 国际联盟 B 欧洲共同体
C 欧洲经济共同体 D 欧盟
3、1950—1970年,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欧洲国家( )
A 日本 B 法国 C 意大利 D 联邦德国
CBD4、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英国人,我是法国 人 ,我是德国人“逐渐转变为”我是欧洲人“,这一变化反 映出欧洲发展趋势是( )
A 货币一体化 B 关税一体化
C 经济一体化 D 经济、政治一体化
5、20世纪70年代初,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资本主义经
济大国( )
A 日本 B 英国 C 法国 D 联邦德国
6、日本崛起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 )
A 大力发展经济 B 努力获得援助
C 重视科技教育 D 加强国家干预经济DAC战后初期的露天教室 要使日本复兴,除教育以外别无他途。我们由于进行战
争而使国家荒芜,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留给子孙后代,可是至
少希望他们受到卓越的教育。
——吉田茂《激荡的百年》 二战后,日本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教育经费占政府行政
费用的1/5左右,这一比重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最高的。
1950年—1972年,教育经费由1599亿日元增加到40244
亿元,增加近25倍。 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教育作用于开发人的脑力、
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生
活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
——1984年日本文部大臣在北京大学的演讲原因三:(内因)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