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 课件(共25张PPT)+学案+验收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 课件(共25张PPT)+学案+验收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3 10:00:35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知识点考点梳理
部编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文学常识。(作品作者)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叙事散文,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他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2)《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海伦 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本文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3)《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文学、文体常识
2.名著《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一本散文集。
这本书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中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字。
全书由《小引》《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
《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后记》12部组成,原名“旧事重提”。
(一)动词
1.概念。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2.语法特点。
(1)主要作谓语。
例如:①我们出发了。②我们热爱祖国。动词“出发”“热爱”都是做谓语。
(2)多数动词(及物动词)带宾语。
例如:①我买了一本书。②他在写文章。动词“买”“写”分别带宾语“一本书”“文章”。
(3)能受否定副词“不”修饰。
例如:①不去。②不学习。心理动词还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例如:①很想。②非常喜欢。③太爱他了。
“补白”---词性
(4)多数动词能够重叠,表示短时义、尝试义。
①单音节动词重叠方式为A→AA,后一音节读轻声。
例如:想→想想;看→看看;讲→讲讲
②双音节动词重叠方式为AB→ABAB,后三个音节轻读,特别是第2第4个音节。
例如:考虑→考虑考虑;休息→休息休息
(5)绝大多数动词可以带“着”“了”“过”。
例如:看着 看了 看过;拿着 拿了 拿过
1.请给下列动词归类。
走、跑、唱、跳、打、躺、爱、恨、担心、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增加、减少、扩大、提高、降低、
发生、出现
表示动作行为:
表示心理活动:
表示发展变化:
走、跑、唱、跳、打、躺
爱、恨、担心、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
增加、减少、扩大、提高、降低、发生、出现
●小试牛刀
2. 填空。
“上”“下”既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区别在于,作为方位名词是紧跟名词之后,如“楼上”“______”;作为动词,一般在名词前,如“上楼”“_______”,或者紧跟动词之后,如“走上”“_______”。
3.找出下面一段话中的动词。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示例:楼下 下楼 跑下
3.疑心、读、到、微笑、起来、仰起、摇着、拗过去
(二)同义词
1.什么叫同义词?
同一个概念也可以用不同的词来表示
,这就是所谓的同义词,又叫“等义词。例如“肥皂”又叫“胰子”,“衣服”又叫“衣裳”。
还有一些词意义相近,但在某些方面有细微的差别,我们也称为同义词(严格来说,都只能说是近义词)。
同义词和近义词,在一般的解释中,是一个概念。但其实存在差别。
(1)同义词:指两个词的意思完全一样,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互换的词。
(2)近义词:指两个词之间意思基本或大致相同,但程度的轻重、范围的大小、使用的对象等有区别。如:"公然"和"公开"、"鼓动"和"鼓舞"、"信任"和"相信"、"交流"和"交换"等等,在大多数的句子中不能互换。
2.同义词和近义词区别。
1.选词填空,并选择其中三个词写一段话。
居然 偶然 果然 竟然 固然 猛然
(1)老师叫小明站起来背书,小明( )不站起来。
(2)她说今天来陪我玩,今天早晨她( )来了。
(3)我想了很久都没有解开的难题,( )被同桌解开了。
(4)听了姐姐讲的道理,我( )醒悟。
(5)在学校,学习知识( )重要,但是良好的身体素质不可缺少的。
(6)一个( )的机会,使我认识了她。
居然
果然
竟然
猛然
固然
偶然
●小试牛刀
2.读句子,给加下划线的词语换一种说法。
(1)一日,周瑜请孔明议事,孔明欣然而至。( )
(2)周瑜对孔明说:“即日将与曹军交战,军中缺箭,烦请先生监造十万枝箭,这是公事,请勿推卸。( )
(3)鲁肃吃惊地说:“倘若操兵一起出动,怎么办?”( )
(4)孔明说:“领军之人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明兵势,那是庸才。”
( )( )( )
明白
欣然前往
推脱
如果
精通
知晓
(1)不亦乐乎:不也快乐吗?现用来表示达到了很厉害的程度。
(2)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也指重温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
(3)逝者如斯: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
(4)箪食瓢饮: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后用为生活简朴,安贫乐道的典故。
(5)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表示要善于向别人学习。
(6)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向他学习,也指采纳并实行正确意见。
(7)匹夫不可夺志:虽是平民也不可强迫他放弃主张。
(8)富贵浮云: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象浮云那样轻漂。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出自《论语十二章》的成语含义及用法
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又要编杂志,又要跑发行,老李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B.王明的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指出他基础不牢固,教导他学习应该常温故知新。
C.这年秋天,奶奶抱病去世,大家心里很难过,都感慨逝者如斯。
D.遇事必详为考虑,而后与部下商议,择善而从。
●小试牛刀
C
考点一:内容理解
【答题提示】
学习默读,在保证一定速度的前提下一气呵成地贯通全文。学会抓住标题、开头、结尾和关键语句,迅速了解文章大意。
阅读考点
下列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描写百草园景物时,作者采取了由近及远、由低到高、从动到静、先夏后冬的顺序,显得很有层次。
B.三味书屋后面的园子不如百草园多彩有趣,但学生们仍玩得有滋有味。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为了反衬三味书屋读书生活的单调和枯燥。
C.“我开始以好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句中提到的“眼光”是指“我“懂得了每样东西都有名称,而且似乎都有了生命。
D.“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布娃娃并没有爱”的含义是:因为心中不懂得什么是爱,没有爱,就对布娃娃没有感情,所以也就没有惭愧和悔恨的情感。
【解析】采取的是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进行了有层次的描述。
●小试牛刀
A
考点二: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含义类型】
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
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抒发的情感、表达的哲理等。)
【标题作用】
1.是文章的写作对象,作者感情的出发点
2.贯穿全文的线索
3.概括文章内容
4.文眼,揭示文章主旨
5.设置悬念,引起阅读兴趣
6.一语双关
7.比喻义、象征义
【答题技巧】
分析题目的含义要由表及里、由实到虚从两方面考虑,特别是深层含义要结合文章的主题和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等来回答。
分析标题作用:表明写作对象、体现主要内容、贯穿全文线索、揭示文章主旨、引起阅读兴趣……
分析其效果(好在哪里):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等等。
本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再塑生命的人》标题都颇有特色,请分析这两个标题的妙处。
【答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题目用“从……到……”既点明了作者所回忆的童年、少年生活的地点和范围,又表明文章是按空间顺序先后写了两部分内容:一是百草园,二是三味书屋。
《再塑生命的人》:“再塑生命”的字面意思是“重新塑造生命”。文中指“我”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灵魂被唤醒,了解了自然,懂得了什么是“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莎莉文老师是为“我”“再塑生命的人”,题目体现了“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小试牛刀
考点三:句段作用
1.开头段:
(1)结构作用:统领全篇;引出下文;设置悬念;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与结尾/开头照应
(2)内容作用:直接表明写作对象;开篇点题,点明文章中心;渲染氛围,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故事开篇,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开篇发问,引发读者思考;诗词开篇,呈现美好的意境,增加文采;环境描写开篇,结合环境描写的作用
(1)结构作用:承上启下;为后文做铺垫/埋伏笔;前后照应
(2)内容作用:该段/句本身表达了…(有表现手法结合表现手法);点明文章中心;承接(或照应)上文…,引出(或照应)下文…;由…转为…(由叙述转为抒情议论,由写物转为写人,由回忆转为现实);如果是插叙(结合插叙作用)
2.中间段/过渡段:
3.结尾段:
(1)结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题目
(2)内容作用:交代结局,使文章情节完整;点题(暗示、点明中心;深化、升华主旨等)令人深思,给人警醒(启示)
4.其他语段:补充说明,呼应上文,形成对比等。
关注一篇文章的开头、结尾和关键语句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请结合文章内容,从内容上和结构上分析以下句段的作用。
①“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Ade,我的蟋蟀们! 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九段)
内容上: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写出“我”对被送到书塾读书的原因的猜测,表现了“我”对百草园生活的依恋和不舍。
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②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 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再塑生命的人》结尾)
内容上:表现了“我”成长后的快乐、幸福和感激之情,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结构上:总结全文。
●小试牛刀
考点四:评价人物
【答题模式】
先点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摆出自己的依据。注意要辩证地去看待一个人。
●小试牛刀
结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再塑生命的人》,分析老师对个人成长具有的重要意义。
示例:老师对于个人成长起着播种者、引路人、示范者的重要作用。莎莉文老师引导海伦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在与自然的相处中感受自然的伟大和世界的美好,在海伦的心中种下了爱与求知的种子,是莎莉文老师再塑了海伦的生命。
寿镜吾老先生是鲁迅的启蒙老师,为人“极方正、质朴、博学”,对于学生要求严格,鲁迅的文章某些方面深受寿镜吾老先生的影响,老师以身为范,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考点五:结合文言文,谈体会
【答题方式】
采用总分总的答题方式。一句话概括看法+两三句话谈理由+联系文章和亲身经历。
●小试牛刀
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有很多观点,请在《〈论语〉十二章》中选择其中一条谈谈你的体会。
示例:温故而知新。我们学习知识要及时去复习,这样才能巩固学过的知识。并且在复习过程中还要结合思考,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新的知识体会。有时候我学了某个知识点,自以为已经掌握了,就没有及时复习,等到要考试时才发现对这些知识似懂非懂。由此可知复习的重要性。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原卷版)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1.默写。(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论语》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是古典诗词中的一个典型意象,寄寓作者丰富的情感。像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 , ”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牵挂;他的《峨眉山月歌》中的“ , ”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表现了诗人远行的喜悦。
2.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11分)
①有一个智者,他叫孔子,他在修身、交友、学习等方面的见解给世人以启迪,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容质疑。②有一个灵魂的医者,他叫鲁迅,他放下救济苍生的医书,用手中的笔医治麻木的民众,他是一直勇敢前行的斗士。③有一个勇者,她叫海伦·凯勒,她看不见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却教我们彼此用爱感受,用心聆听,她不屈不náo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令人一下子产生敬佩之情。
(1)注音和写字。(3分)
启迪( ) 聆听( ) 不屈不náo( )
(2)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的词,它是________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____(2分)
(3)语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1分)
(4)语段画线处有语病,请修改。(保留原句意)(2分)
(5)请另选一个人物,按照第①句的句式仿写。(要求语意连贯,结构相似)(3分)
3.根据要求完成读书任务。(6分)
(1)填写读书卡片。(4分)
(2)完成读书笔记。(2分)
摘抄 批注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珠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选文中的“他”指的是④_________(人名),刻画这一人物主要运用的描写方法是⑤______(A.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
4.七(5)班班委会开展“消除隔膜,走进经典”读书活动,请你参与。(9分)
(1)请你按要求修改下面的邀请函。(3分)
邀请函
亲爱的孙校长:
为了制造读书氛围,建设书香校园,我班将于9月27日下午三点在本班教室开展“消除隔膜,走进经典”读书活动。届时请您莅临指导。
2023年9月25日
①邀请函中有一处用词不得体,应将“   ”改成“   ”。(2分)
②邀请函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1分)
(2)下列不属于儒家经典著作的是( )(2分)
A.《论语》 B.《荀子》 C.《老子》 D.《大学》
(3)请你补写出下面的排比句,说说对“经典”的认识。(4分)
经典就像  , ;经典就像夏雨,送来了清凉的慰藉;经典就像秋阳,照亮了迷惘的思想;经典就像   ,   。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论语》是先秦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诗句所写内容与传统节日无关。
C.杭州的南宋官窑为2023杭州亚运会烧制一批纪念瓷器,根据1990年北京亚运会纪念瓷器底部“庚午”字样,推算出2023年杭州亚运会纪念瓷器底部干支年份应是癸卯。
D.有些同义词之间存在词义轻重的差别,例如“恪守”比“遵守”词义重。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2分)
葵花地
廖静仁
①我始终记得乡下老家的那一片葵花地。
②那是许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祖母的身子骨已经不再硬朗,她的一头青发,也被岁月的风雨洗刷成根根银丝,而一双被旧时代裹得变了形的小脚,蹭啊蹭的,一天中总要去葵花地里跑几个来回。祖母是在侍弄她的宝贝葵花苗。其时,我还是一个混沌未开的蒙童,常常是屁颠屁颠地尾随着祖母,不是帮忙,而是添乱。祖母是从不生气的,那一张布满沟壑的脸庞上,总是流淌着笑意。“你看,你看,又把葵花苗给踩翻了。”她这么说着,一双爬满青筋的手便很是小心地将葵花苗扶正。
③曾听大人们讲,我祖母出生在富贵人家,幼年时念过私塾,很在行的却是裁剪缝制的手艺活儿。她年轻时飞针走线绣出的花卉禽类,形同活物,让人看着看着,稍一走神,那花儿仿佛就从锦缎上开了出来,鸟儿仿佛就扑扇着翅膀飞了起来……然而,祖母的人生却没有锦上添花那么美好。她28岁那年,我祖父便撒手人寰,留下娇妻幼子,在人世的凄风苦雨中煎熬。也是从那以后,我祖母便再无闲情去绣那些精美之至的花卉禽类。拖儿带子,养家糊口,她那双纤纤素手不得不开始干起陌生的农活。祖母从不对我们讲述自己的身世,至于她怎样拉扯着我的父辈走过那一段漫漫人生路,也不是幼小的我能够猜想得出来的。
④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祖母费尽心力侍弄的那一片葵花地。
⑤葵花地就在老家门前的一片开阔地中间。那是被祖母的心血和汗水浸润得十分肥沃的土地。每年开春,祖母都会小心翼翼地从火塘挂钩上的竹篮里取出备好的葵花种子,一颗一颗放进盛满清水的木盆里浸泡,又一颗一颗地插入铺着白色柴灰的土钵中等待它们萌芽。然后,她便佝偻着身子一锄一锄去翻垦被冬日的雪雨浸淫得紧实的葵花地。直到把那块葵花地整理得松松软软、平平展展,她才一边反手捶着背脊,一边溢着满脸的笑容,望一望当顶的太阳,舒一口长气。倏忽就想,倘若我那早逝的父母还在人世,年迈的祖母该不用亲自下地了吧。然而祖母却说:“真正累人的并不是这些农活哩!”
⑥两三场春雨过后,种在土钵里的葵花子终于长出了嫩芽,祖母便在一个雨后天晴的早上,用竹签将葵花苗一棵一棵地掀出来,再一棵一棵地栽进肥黑的葵花地,继而撒下一层薄薄的火土灰。这以后的每一天,祖母总要去葵花地跑几个来回,为葵花苗锄草、松土、浇水和施肥。祖母做这一切时,总是小心翼翼的,就如同月子里母亲奶婴儿般不厌其烦。
⑦几番风雨,几番日月,葵花苗渐渐长成了人那么高,展开了金色的葵瓣,结出了牙状的籽粒。其时,佝偻着身子的老祖母同年幼的我,置身于茂密的葵花丛中,阳光从绿叶及金色的花瓣间筛落下来,祖母脸上的沟沟壑壑也闪烁着金色的喜悦。
⑧有一回,祖母站在阶沿的麻石条上,指着阳光下耀眼的葵花,意味深长地说:“这葵花多么可爱啊!它们总是追随着太阳旋动自己的身子,哪怕在阴天或雨天,也会凭着记忆寻觅太阳的方向,仰头望去。”祖母说这番话时,哥哥和姐姐也在旁边,我见他们一脸沉思地点着头,眼睛里闪烁着一种异样的光彩。莫非他们已经领悟到了祖母话语中的含义 葵花的生命,是激情的,是奔放的,是火一般热烈的;而如同葵花的人生,是积极的、向上的,即使遭遇凄风苦雨,也永远不会迷失生活的方向。
⑨我也渐渐地明白,祖母一直精心侍弄着葵花地,其实是在精心地侍弄着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侍弄着人生长旅中支撑着她前行的意志与毅力。举目再望葵花地时,我忽然发现那一张张金色的花盘,就像是一张张天真无邪的脸庞,在这开阔而热烈的秋季,正昂然拥抱着太阳的光焰。仿佛觉得,我也变成了阳光下的一棵向日葵。
⑩我怎么能够轻易忘却乡下老家的那一片葵花地呢!
(选自2023年2月14日《光明日报》)
6.请梳理祖母种葵花的故事,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4分)
时 间 祖母的行为
每年开春 取出葵花种子,放进木盆里浸泡,插入土钵中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以后的每一天 勤去葵花地,锄草、松土、浇水和施肥
几番风雨,几番日月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一回 ④
7.请从加点词语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①每年开春,祖母都会小心翼翼地从火塘挂钩上的竹篮里取出备好的葵花种子。
②祖母做这一切时,总是小心翼翼的,就如同月子里母亲奶婴儿般不厌其烦。
8.文章第③段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3分)
9.选文分别用下面两句话开头和结尾,有什么作用 (6分)
①我始终记得乡下老家的那一片葵花地。
②我怎么能够轻易忘却乡下老家的那一片葵花地呢!
10.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祖母的人物形象。(6分)
[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题目。(8分)
【甲】
春夜闻笛(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乙】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1.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春夜闻笛》一诗前二句写闻笛。此时,春方至,山未青,夜犹寒,而山上有人吹笛,仿佛是那羌笛凄厉地呼唤春归大地,这正是典型的边塞诗的特点。
B.“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相传每年秋天,大雁从北方飞到湖南衡山回雁峰栖息过冬。来年春天便飞回北方。诗人正是引用了这个传说。
C.《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前两句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图。烽火台下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
D.“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明亮和干净,让人强烈地感受到当时自然环境的美好。
E.《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
12.两诗都写夜间“闻笛”,但表达的情感不尽相同,结合相关诗歌内容加以分析。(4分)
[三]比较阅读下面两文,完成题目。(14分)
比较阅读下面两文,完成题目。 【甲】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颜渊、季路①侍。子曰:“盍②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③,与朋友共,敝④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⑤善,无施劳⑥。”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节选自《论语·公冶长》)
[注]①颜渊、季路:孔子的两个学生。季路,即子路。②盍(hé):何不。③衣轻裘:衣裘,泛指衣服。④敝:破旧,这里是使动用法。⑤伐:夸耀。⑥施劳:夸耀自己的功劳。
13.请解释下列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博学而笃志   笃:    .
(2)盍各言尔志 尔:    .
(3)敝之而无憾 憾:    .
(4)愿无伐善 善:    .
14.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5.【乙】文写了孔子师徒三人的简短对话,都强调了志向的重要性,正如【甲】文所说,
“   ,   ”。(2分)
16.请从【乙】文中任选一人,谈谈对其“志”的理解。(3分)
三、写作题(40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幸福常常伴随着我们。当父母用慈爱的伞为你撑起一方晴空时,你会感到“有家真好”;当同学用贴心的话安抚你失落的心境时,你会感到“有朋友真好”;当欢歌笑语飞出课堂洒在山间野外时,你会感到“有这样的活动真好”;当知识帮你打开智慧的大门时,你会感到“有书真好”;当理想为你插上腾飞的翅膀时,你会感到“有梦想真好”……
请以《有______________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要有真情实感;③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⑥不得出现有可能泄露考生真实信息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朝花夕拾》原名《①____________》,收入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②________(A.小说 B.回忆性散文)。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出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2卷。(2分)
③下列与《朝花夕拾》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不符的一项是( )(2分)
A.批判当时社会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B.抒发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C.表现中国农民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
D.写出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解析版)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1.默写。(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论语》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是古典诗词中的一个典型意象,寄寓作者丰富的情感。像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 , ”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牵挂;他的《峨眉山月歌》中的“ , ”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表现了诗人远行的喜悦。
【答案】(1)正是江南好风景 (2)应傍战场开 (3)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4)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2.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11分)
①有一个智者,他叫孔子,他在修身、交友、学习等方面的见解给世人以启迪,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容质疑。②有一个灵魂的医者,他叫鲁迅,他放下救济苍生的医书,用手中的笔医治麻木的民众,他是一直勇敢前行的斗士。③有一个勇者,她叫海伦·凯勒,她看不见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却教我们彼此用爱感受,用心聆听,她不屈不náo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令人一下子产生敬佩之情。
(1)注音和写字。(3分)
启迪( ) 聆听( ) 不屈不náo( )
(2)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的词,它是________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____(2分)
(3)语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1分)
(4)语段画线处有语病,请修改。(保留原句意)(2分)
(5)请另选一个人物,按照第①句的句式仿写。(要求语意连贯,结构相似)(3分)
【答案】(1)dí íng 挠 (2)不容质疑 不容置疑 (3)排比 (4)她看不见这世界,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或答“这世界,她看不见也听不到”) (5)有一个行者,他叫邓稼先,他在原子弹、氢弹研制上的成就举世瞩目,他在核应用领域贡献卓著。
3.根据要求完成读书任务。(6分)
(1)填写读书卡片。(4分)
(2)完成读书笔记。(2分)
摘抄 批注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珠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选文中的“他”指的是④_范爱龙________(人名),刻画这一人物主要运用的描写方法是⑤_A_________(A.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
4.七(5)班班委会开展“消除隔膜,走进经典”读书活动,请你参与。(9分)
(1)请你按要求修改下面的邀请函。(3分)
邀请函
亲爱的孙校长:
为了制造读书氛围,建设书香校园,我班将于9月27日下午三点在本班教室开展“消除隔膜,走进经典”读书活动。届时请您莅临指导。
2023年9月25日
①邀请函中有一处用词不得体,应将“   ”改成“   ”。(2分)
②邀请函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1分)
(2)下列不属于儒家经典著作的是( )(2分)
A.《论语》 B.《荀子》 C.《老子》 D.《大学》
(3)请你补写出下面的排比句,说说对“经典”的认识。(4分)
经典就像  , ;经典就像夏雨,送来了清凉的慰藉;经典就像秋阳,照亮了迷惘的思想;经典就像   ,   。
【答案】(1)①亲爱 敬爱 ②缺少署名,应在日期上方添加“七(5)班班委会”
(2)C【解析】《老子》是道家经典著作;《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重要的著作。
(3)【示例】春风 吹开了智慧的花朵 冬雪 铺垫了晶莹的未来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论语》是先秦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诗句所写内容与传统节日无关。
C.杭州的南宋官窑为2023杭州亚运会烧制一批纪念瓷器,根据1990年北京亚运会纪念瓷器底部“庚午”字样,推算出2023年杭州亚运会纪念瓷器底部干支年份应是癸卯。
D.有些同义词之间存在词义轻重的差别,例如“恪守”比“遵守”词义重。
【答案】B【解析】B项是传统节日重阳节。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2分)
葵花地
廖静仁
①我始终记得乡下老家的那一片葵花地。
②那是许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祖母的身子骨已经不再硬朗,她的一头青发,也被岁月的风雨洗刷成根根银丝,而一双被旧时代裹得变了形的小脚,蹭啊蹭的,一天中总要去葵花地里跑几个来回。祖母是在侍弄她的宝贝葵花苗。其时,我还是一个混沌未开的蒙童,常常是屁颠屁颠地尾随着祖母,不是帮忙,而是添乱。祖母是从不生气的,那一张布满沟壑的脸庞上,总是流淌着笑意。“你看,你看,又把葵花苗给踩翻了。”她这么说着,一双爬满青筋的手便很是小心地将葵花苗扶正。
③曾听大人们讲,我祖母出生在富贵人家,幼年时念过私塾,很在行的却是裁剪缝制的手艺活儿。她年轻时飞针走线绣出的花卉禽类,形同活物,让人看着看着,稍一走神,那花儿仿佛就从锦缎上开了出来,鸟儿仿佛就扑扇着翅膀飞了起来……然而,祖母的人生却没有锦上添花那么美好。她28岁那年,我祖父便撒手人寰,留下娇妻幼子,在人世的凄风苦雨中煎熬。也是从那以后,我祖母便再无闲情去绣那些精美之至的花卉禽类。拖儿带子,养家糊口,她那双纤纤素手不得不开始干起陌生的农活。祖母从不对我们讲述自己的身世,至于她怎样拉扯着我的父辈走过那一段漫漫人生路,也不是幼小的我能够猜想得出来的。
④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祖母费尽心力侍弄的那一片葵花地。
⑤葵花地就在老家门前的一片开阔地中间。那是被祖母的心血和汗水浸润得十分肥沃的土地。每年开春,祖母都会小心翼翼地从火塘挂钩上的竹篮里取出备好的葵花种子,一颗一颗放进盛满清水的木盆里浸泡,又一颗一颗地插入铺着白色柴灰的土钵中等待它们萌芽。然后,她便佝偻着身子一锄一锄去翻垦被冬日的雪雨浸淫得紧实的葵花地。直到把那块葵花地整理得松松软软、平平展展,她才一边反手捶着背脊,一边溢着满脸的笑容,望一望当顶的太阳,舒一口长气。倏忽就想,倘若我那早逝的父母还在人世,年迈的祖母该不用亲自下地了吧。然而祖母却说:“真正累人的并不是这些农活哩!”
⑥两三场春雨过后,种在土钵里的葵花子终于长出了嫩芽,祖母便在一个雨后天晴的早上,用竹签将葵花苗一棵一棵地掀出来,再一棵一棵地栽进肥黑的葵花地,继而撒下一层薄薄的火土灰。这以后的每一天,祖母总要去葵花地跑几个来回,为葵花苗锄草、松土、浇水和施肥。祖母做这一切时,总是小心翼翼的,就如同月子里母亲奶婴儿般不厌其烦。
⑦几番风雨,几番日月,葵花苗渐渐长成了人那么高,展开了金色的葵瓣,结出了牙状的籽粒。其时,佝偻着身子的老祖母同年幼的我,置身于茂密的葵花丛中,阳光从绿叶及金色的花瓣间筛落下来,祖母脸上的沟沟壑壑也闪烁着金色的喜悦。
⑧有一回,祖母站在阶沿的麻石条上,指着阳光下耀眼的葵花,意味深长地说:“这葵花多么可爱啊!它们总是追随着太阳旋动自己的身子,哪怕在阴天或雨天,也会凭着记忆寻觅太阳的方向,仰头望去。”祖母说这番话时,哥哥和姐姐也在旁边,我见他们一脸沉思地点着头,眼睛里闪烁着一种异样的光彩。莫非他们已经领悟到了祖母话语中的含义 葵花的生命,是激情的,是奔放的,是火一般热烈的;而如同葵花的人生,是积极的、向上的,即使遭遇凄风苦雨,也永远不会迷失生活的方向。
⑨我也渐渐地明白,祖母一直精心侍弄着葵花地,其实是在精心地侍弄着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侍弄着人生长旅中支撑着她前行的意志与毅力。举目再望葵花地时,我忽然发现那一张张金色的花盘,就像是一张张天真无邪的脸庞,在这开阔而热烈的秋季,正昂然拥抱着太阳的光焰。仿佛觉得,我也变成了阳光下的一棵向日葵。
⑩我怎么能够轻易忘却乡下老家的那一片葵花地呢!
(选自2023年2月14日《光明日报》)
6.请梳理祖母种葵花的故事,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4分)
时 间 祖母的行为
每年开春 取出葵花种子,放进木盆里浸泡,插入土钵中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以后的每一天 勤去葵花地,锄草、松土、浇水和施肥
几番风雨,几番日月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一回 ④
【答案】①两三场春雨过后(在一个雨后天晴的早上) ②掀出葵花苗,栽进葵花地,撒下灶灰 ③置身于茂密的葵花丛中
④祖母赞美葵花可爱(共4分。每空1分) 
7.请从加点词语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①每年开春,祖母都会小心翼翼地从火塘挂钩上的竹篮里取出备好的葵花种子。
②祖母做这一切时,总是小心翼翼的,就如同月子里母亲奶婴儿般不厌其烦。
【答案】“小心翼翼”形容言行举动十分谨慎,不敢大意。(1分)两个“小心翼翼”写出了祖母对葵花育种、呵护葵花成长的精心、细心。(2分)
8.文章第③段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3分)
【答案】第③段属于插叙,(1分)交代了祖母不幸的经历,为下文写祖母的积极乐观做铺垫,丰富了人物形
象。(2分)
9.选文分别用下面两句话开头和结尾,有什么作用 (6分)
①我始终记得乡下老家的那一片葵花地。
②我怎么能够轻易忘却乡下老家的那一片葵花地呢!
【答案】①开头引出要记叙的内容,“始终”强调了对“乡下老家的那一片葵花地”的印象深刻,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3分)
②结尾呼应开头,运用反问,强调作者对“乡下老家的那一片葵花地”的浓浓情谊,表达对祖母的怀念之情。(3分)
10.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祖母的人物形象。(6分)
【答案】①祖母年轻时绣出的花卉禽类,活灵活现,可见其心灵手巧;②面对生活的变故,拉扯着“我”的父辈长大,可见其坚忍、毅力顽强;③脸上总是流淌着笑意,可见其乐观;④精心侍弄葵花地,可见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命意义的追求,积极向上。(共6分。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
[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题目。(8分)
【甲】
春夜闻笛(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乙】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1.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春夜闻笛》一诗前二句写闻笛。此时,春方至,山未青,夜犹寒,而山上有人吹笛,仿佛是那羌笛凄厉地呼唤春归大地,这正是典型的边塞诗的特点。
B.“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相传每年秋天,大雁从北方飞到湖南衡山回雁峰栖息过冬。来年春天便飞回北方。诗人正是引用了这个传说。
C.《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前两句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图。烽火台下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
D.“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明亮和干净,让人强烈地感受到当时自然环境的美好。
E.《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
【答案】A D【解析】A项,这首诗并不是一首边塞诗;D项,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也使征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寂。
12.两诗都写夜间“闻笛”,但表达的情感不尽相同,结合相关诗歌内容加以分析。(4分)
【答案】《春夜闻笛》表达了谪迁在外的人渴望立即回到家乡的急切心情;《夜上受降城闻笛》抒发了戍边将士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三]比较阅读下面两文,完成题目。(14分)
比较阅读下面两文,完成题目。 【甲】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颜渊、季路①侍。子曰:“盍②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③,与朋友共,敝④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⑤善,无施劳⑥。”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节选自《论语·公冶长》)
[注]①颜渊、季路:孔子的两个学生。季路,即子路。②盍(hé):何不。③衣轻裘:衣裘,泛指衣服。④敝:破旧,这里是使动用法。⑤伐:夸耀。⑥施劳:夸耀自己的功劳。
13.请解释下列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博学而笃志   笃:    .
(2)盍各言尔志 尔:    .
(3)敝之而无憾 憾:    .
(4)愿无伐善 善:    .
【答案】(1)坚定 (2)你 (3)仇恨,怨恨 (4)优点
14.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答案】(1)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浮云一样。(2分)
(2)老人得以安养,朋友能够信任我,年幼的人得到关怀。(3分)
15.【乙】文写了孔子师徒三人的简短对话,都强调了志向的重要性,正如【甲】文所说,
“   ,   ”。(2分)
【答案】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16.请从【乙】文中任选一人,谈谈对其“志”的理解。(3分)
【示例一】子路愿意把自己的车马、衣服,同朋友共同使用,坏了也没有什么不满。可以看出他认为朋友之间应重义气,轻财务。
【示例二】颜回不夸耀自己的优点和功劳。可以看出他希望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加强自我修养。
【示例三】孔子希望老者能得以安养,朋友能互相信任,青少年能得到照顾。可以看出他希望百姓安居乐业(或:兼济天下)的志向。
【参考译文】
  【乙】颜回、子路(在孔子身边)陪伴。孔子说:“何不各自说说你们的志向呢 ”子路说:“(我)愿将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即使)用破旧了也不怨恨。”颜渊说:“(我)愿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不夸耀自己的功劳。”
子路说:“希望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老人得以安养,朋友能够信任我,年幼的人得到关怀。”
三、写作题(40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幸福常常伴随着我们。当父母用慈爱的伞为你撑起一方晴空时,你会感到“有家真好”;当同学用贴心的话安抚你失落的心境时,你会感到“有朋友真好”;当欢歌笑语飞出课堂洒在山间野外时,你会感到“有这样的活动真好”;当知识帮你打开智慧的大门时,你会感到“有书真好”;当理想为你插上腾飞的翅膀时,你会感到“有梦想真好”……
请以《有______________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要有真情实感;③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⑥不得出现有可能泄露考生真实信息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一、审题立意。要求以“有______________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关键是填好关键性词语,有什么样的生活,对什么样的生活熟悉就填什么,认识什么样的好人、优秀的人,就填什么人。谁对你影响最大,谁对你帮助最大就写什么人。我们人生收获了很多很多的感情、经历、感悟、经验、教训等等。要写自己收获最大的一个方面,不能面面俱到。要写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才能有生活,有东西可写。如可填“你陪伴”“家”“书”“信任”“亲情”“友谊”“梦”等等。这道作文题还有一个关键性短语,即“真好”,要把“真好”一面写出来。题目难度不大,但对审题有一定的要求,如果要想写得出彩并不容易。
二、选材构思。写作前,要仔细阅读提示内容,从中受到思路的启发。比如“有家真好”,就是让我们写熟悉的亲情的;“有朋友真好”,就是让我们写我们身边的朋友、表现友情的;“有梦真好”,就是让我们抒发自我的成长与抱负的。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积累的素材比较多的内容。如可以补词语亲情、母爱、朋友、家等,也可以补短语,如亲情相伴、朋友相助、音乐相随等等。接着考虑应该怎么写,用什么样的结构,如何写开头、结尾等。在作文的写法上,最好使用以小见大的写法、细节描写的方法等突出主题;在表达方式上,应该以叙述为主合理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使文章的主旨得以升华。
范文:
有你真好
在我沮丧失落时,是你鼓励了我;在我心灰意冷时,是你扶起了我;在我骄傲自满时,是你提醒了我;在我恍恍惚惚不知所措时,是你引导了我继续向前走去……有你真好,亲爱的母亲!
曾记否,在昏暗的灯光下你对我的教诲,大雨倾盆下你来给我送伞的身影,以及在我过马路时你那一句“小心”,都让我刻骨铭心。有你真好,母亲!
还记得那年冬天,大雪纷飞,整个天地之间成了一片粉妆玉砌的世界,宛若一块无瑕的玉璧,一层凝脂的轻纱。狂风卷起一朵朵雪花,在空气中形成一个个白色漩涡。我被这银白色的漩涡难住,只能独自一人缩在教室里无法回家。焦急中,你模糊的身影出现在雪幕中,我的心里不由涌起一股暖意。一见到我,你忙把手中的棉衣披在我身上,一边问我:“怎么样,冻坏了没有?”一滴热泪滴在我的手上,煞那间,心中的银霜被融化,我眼前的你开始模糊起来。
和你走在着雪白的世界里,我顿感母亲这两个字是如此伟大,她只有这两个字,但却包容一切。我看到了你额头上的汗珠,密密地聚集着,似乎在与雪花比比谁多谁少。我知道,那每一颗汗珠都是一份深沉的爱!
到了初春时分,天空中下起蒙蒙细雨,雨丝落在万物上,发出丝丝的响声。那天,我和你吵架了,任性的我将门重重一摔,便消失在你的视野中。在池塘边慢慢地走着,我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自然的活力:在细柔春雨的滋润下,小树苗在大树的庇护下悄悄成长着;小鸭们跟在大鸭身后练习着捕食,而小鸡们躲在鸡妈妈的怀抱中安然入睡。春雨洋洋洒洒地落在我的脸上,冲洗了我的愤怒,滋润了我的心田。这场春雨是一位母亲对一个孩子的任性而流下的眼泪啊!
突然,头顶的雨丝不再飘飞了。是你,你撑着伞,在为我挡雨。我看着你的眼睛,看到了你红红的眼睛。我刹那间明白摔门的响声给你带来了多么大的伤害。正如冰心女士所说:“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是啊,如果没有了你的保护,我将怎么在这大雨下绽开而不凋谢呢?
有你真好,我的母亲。如果没有你的庇护,我又将怎样茁壮成长?无论时间如何推移,我相信你对我的爱永远会像那个冬天的白雪一样纯洁,并将永不消融。即使海枯石烂,日月变换,你依然是我的母亲。
有你真好!
《朝花夕拾》原名《①_旧事重提___________》,收入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②____B_____(A.小说 B.回忆性散文)。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出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2卷。(2分)
③下列与《朝花夕拾》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不符的一项是( C )(2分)
A.批判当时社会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B.抒发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C.表现中国农民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
D.写出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
第三单元
文学、文体常识
文学常识。(作品作者)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叙事散文,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他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2)《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海伦 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本文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3)《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2.名著《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一本散文集。这本书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中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字。全书由《小引》《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12部组成,原名“旧事重提”。
二、单元教材“补白”---词性
(一)动词
1.概念。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2.语法特点。
(1)主要作谓语。
例如:①我们出发了。②我们热爱祖国。动词“出发”“热爱”都是做谓语。
(2)多数动词(及物动词)带宾语。
例如:①我买了一本书。②他在写文章。动词“买”“写”分别带宾语“一本书”“文章”。
(3)能受否定副词“不”修饰。
例如:①不去。②不学习。心理动词还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例如:①很想。②非常喜欢。③太爱他了。
(4)多数动词能够重叠,表示短时义、尝试义。
①单音节动词重叠方式为A→AA,后一音节读轻声。
例如:想→想想;看→看看;讲→讲讲
②双音节动词重叠方式为AB→ABAB,后三个音节轻读,特别是第2第4个音节。
例如:考虑→考虑考虑;休息→休息休息
(5)绝大多数动词可以带“着”“了”“过”。
例如:看着 看了 看过;拿着 拿了 拿过
●小试牛刀
1.请给下列动词归类。
走、跑、唱、跳、打、躺、爱、恨、担心、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增加、减少、扩大、提高、降低、发生、出现
表示动作行为:
表示心理活动:
表示发展变化:
2.找出下面一段话中的动词。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填空。
“上”“下”既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区别在于,作为方位名词是紧跟名词之后,如“楼上”“______”;作为动词,一般在名词前,如“上楼”“_______”,或者紧跟动词之后,如“走上”“_______”。
【答案】
表示动作行为:走、跑、唱、跳、打、躺
表示心理活动:爱、恨、担心、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
表示发展变化:增加、减少、扩大、提高、降低、发生、出现
2.疑心、读、到、微笑、起来、仰起、摇着、拗过去
3.示例:楼下 下楼 跑下
(二)同义词。
1.概念。
同一个概念也可以用不同的词来表示,这就是所谓的同义词,又叫“等义词。例如“肥皂”又叫“胰子”,“衣服”又叫“衣裳”。
还有一些词意义相近,但在某些方面有细微的差别,我们也称为同义词(严格来说,都只能说是近义词)。
2.同义词和近义词区别。
同义词和近义词,在一般的解释中,是一个概念。但其实存在差别。
(1)同义词:指两个词的意思完全一样,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互换的词。
(2)近义词:指两个词之间意思基本或大致相同,但程度的轻重、范围的大小、使用的对象等有区别。如:"公然"和"公开"、"鼓动"和"鼓舞"、"信任"和"相信"、"交流"和"交换"等等,在大多数的句子中不能互换。
●小试牛刀
1.选词填空,并选择其中三个词写一段话。
居然 偶然 果然 竟然 固然 猛然
(1)老师叫小明站起来背书,小明( )不站起来。
(2)她说今天来陪我玩,今天早晨她( )来了。
(3)我想了很久都没有解开的难题,( )被同桌解开了。
(4)听了姐姐讲的道理,我( )醒悟。
(5)在学校,学习知识( )重要,但是良好的身体素质不可缺少的。
(6)一个( )的机会,使我认识了她。
2.读句子,给加下划线的词语换一种说法。
(1)一日,周瑜请孔明议事,孔明欣然而至。( )
(2)周瑜对孔明说:“即日将与曹军交战,军中缺箭,烦请先生监造十万枝箭,这是公事,请勿推卸。( )
(3)鲁肃吃惊地说:“倘若操兵一起出动,怎么办?”( )
(4)孔明说:“领军之人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明兵势,那是庸才。”
( )( )( )
【答案】
1.(1)居然(2)果然(3)竟然(4)猛然(5)固然(6)偶然
2.(1)欣然前往(2)推脱(3)如果(4)精通 知晓 明白
三、出自《论语十二章》的成语含义及用法
(1)不亦乐乎:不也快乐吗?现用来表示达到了很厉害的程度。
(2)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也指重温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
(3)逝者如斯: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
(4)箪食瓢饮: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后用为生活简朴,安贫乐道的典故。
(5)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表示要善于向别人学习。
(6)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向他学习,也指采纳并实行正确意见。
(7)匹夫不可夺志:虽是平民也不可强迫他放弃主张。
(8)富贵浮云: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象浮云那样轻漂。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小试牛刀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又要编杂志,又要跑发行,老李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B.王明的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指出他基础不牢固,教导他学习应该常温故知新。
C.这年秋天,奶奶抱病去世,大家心里很难过,都感慨逝者如斯。
D.遇事必详为考虑,而后与部下商议,择善而从。
四、阅读考点
考点一:内容理解
【答题提示】
学习默读,在保证一定速度的前提下一气呵成地贯通全文。学会抓住标题、开头、结尾和关键语句,迅速了解文章大意。
●小试牛刀
下列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描写百草园景物时,作者采取了由近及远、由低到高、从动到静、先夏后冬的顺序,显得很有层次。
B.三味书屋后面的园子不如百草园多彩有趣,但学生们仍玩得有滋有味。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为了反衬三味书屋读书生活的单调和枯燥。
C.“我开始以好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句中提到的“眼光”是指“我“懂得了每样东西都有名称,而且似乎都有了生命。
D.“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布娃娃并没有爱”的含义是:因为心中不懂得什么是爱,没有爱,就对布娃娃没有感情,所以也就没有惭愧和悔恨的情感。
【答案】A
【解析】采取的是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进行了有层次的描述。
考点二: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含义类型】
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
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抒发的情感、表达的哲理等。)
【标题作用】
是文章的写作对象,作者感情的出发点
贯穿全文的线索
概括文章内容
文眼,揭示文章主旨
设置悬念,引起阅读兴趣
一语双关
比喻义、象征义
【答题技巧】
分析题目的含义要由表及里、由实到虚从两方面考虑,特别是深层含义要结合文章的主题和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等来回答。
分析标题作用:表明写作对象、体现主要内容、贯穿全文线索、揭示文章主旨、引起阅读兴趣……
分析其效果(好在哪里):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等等。
●小试牛刀
本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再塑生命的人》标题都颇有特色,请分析这两个标题的妙处。
【答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题目用“从……到……”既点明了作者所回忆的童年、少年生活的地点和范围,又表明文章是按空间顺序先后写了两部分内容:一是百草园,二是三味书屋。
《再塑生命的人》:“再塑生命”的字面意思是“重新塑造生命”。文中指“我”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灵魂被唤醒,了解了自然,懂得了什么是“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莎莉文老师是为“我”“再塑生命的人”,题目体现了“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考点三:句段作用
1.开头段:
(1)结构作用:统领全篇;引出下文;设置悬念;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与结尾/开头照应
(2)内容作用:直接表明写作对象;开篇点题,点明文章中心;渲染氛围,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故事开篇,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开篇发问,引发读者思考;诗词开篇,呈现美好的意境,增加文采;环境描写开篇,结合环境描写的作用
2.中间段/过渡段:
(1)结构作用:承上启下;为后文做铺垫/埋伏笔;前后照应
(2)内容作用:该段/句本身表达了…(有表现手法结合表现手法);点明文章中心;承接(或照应)上文…,引出(或照应)下文…;由…转为…(由叙述转为抒情议论,由写物转为写人,由回忆转为现实);如果是插叙(结合插叙作用)
3.结尾段:
(1)结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题目
(2)内容作用:交代结局,使文章情节完整;点题(暗示、点明中心;深化、升华主旨等)令人深思,给人警醒(启示)
4.其他语段:补充说明,呼应上文,形成对比等。
●小试牛刀
关注一篇文章的开头、结尾和关键语句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请结合文章内容,从内容上和结构上分析以下句段的作用。
①“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Ade,我的蟋蟀们! 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九段)
【答案】内容上: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写出“我”对被送到书塾读书的原因的猜测,表现了“我”对百草园生活的依恋和不舍。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②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 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再塑生命的人》结尾)
【答案】内容上:表现了“我”成长后的快乐、幸福和感激之情,深化了文章的主旨。结构上:总结全文。
考点四:评价人物
【答题模式】
先点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摆出自己的依据。注意要辩证地去看待一个人。
●小试牛刀
结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再塑生命的人》,分析老师对个人成长具有的重要意义。
示例:老师对于个人成长起着播种者、引路人、示范者的重要作用。莎莉文老师引导海伦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在与自然的相处中感受自然的伟大和世界的美好,在海伦的心中种下了爱与求知的种子,是莎莉文老师再塑了海伦的生命;寿镜吾老先生是鲁迅的启蒙老师,为人“极方正、质朴、博学”,对于学生要求严格,鲁迅的文章某些方面深受寿镜吾老先生的影响,老师以身为范,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考点五:结合文言文,谈体会
【答题方式】
采用总分总的答题方式。一句话概括看法+两三句话谈理由+联系文章和亲身经历。
●小试牛刀
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有很多观点,请在《〈论语〉十二章》中选择其中一条谈谈你的体会。
示例:温故而知新。我们学习知识要及时去复习,这样才能巩固学过的知识。并且在复习过程中还要结合思考,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新的知识体会。有时候我学了某个知识点,自以为已经掌握了,就没有及时复习,等到要考试时才发现对这些知识似懂非懂。由此可知复习的重要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