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知识点考点梳理
部编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一、文学常识(作品作者)
1.《纪念白求恩》作者毛泽东,本文是议论文,运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
2.《植树的牧羊人》节选自法国作家让·乔诺的绘本名作《植树的男人》。作者虚构了一个在贫瘠荒原上孤独种树的牧羊人形象,通过荒原前后境况的对比,突出人物品质,表达了对老人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3.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描写童年故事的短文,讲了“我”小时候在一座悬崖上发生的故事,以及从中学到的影响“我”一生的经验。
4.《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181—234),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
文学、文体常识
二、相关文体
1.夹叙夹议。(《纪念白求恩》)
叙、议二者的关系:叙是议的基础,议是叙的深化;叙要简明得体,议要富于哲理,富有激情。
示例:2017年“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的的颁奖词:
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
叙述的句子有:
“少年勤学,青年担纲”“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
议论的句子有:
“你是国家的栋梁”“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
2.叙事散文。(《走一步,再走一步》)
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可分为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指它取材广泛,结构自由,表现方法多样;“神不散’指立意明确,主题鲜明而集中。
3.书。(《诫子书》)
文体名,先秦时“书”为书信的总名 ,臣下向国君进言陈词,亲朋之间来往的信件,都称为“书”。
1.表达方式。
(1)记叙: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月亮升起来了。)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月亮从后山爬上来了。)
(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啊,月亮多美呀!)
(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美国的月亮不比中国的圆。)
(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月亮是地球的卫星。)
其他知识点
2.第一人称写法的好处。(《植树的牧羊人》)
容易拉近与读者距离,使读者进入“我”这个角色;
便于抒发情感,进行详细心理描写;
使文章更具真实性,故事性(曲折性或波折性),更生动形象,使读者能更具体地体会作者心情;
通过对“我”的详细描写,来唤醒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使故事情节叙述杂而不乱,情感更加动人。”
3.对比手法。(《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
对比手法,是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也是一种修辞手法。即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词语有色彩义,包括词语的感彩、词语的语体色彩和词语的形象色彩。而词语的感彩,包括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
单元教材“补白”
(一)词语的感彩
例如:勤奋—懒惰,美好—丑恶,勇敢—怯懦,
善良—凶残,谦逊—傲慢,等等。
2.
有些词语意义相同或相近,其差别就在于感彩不同。
褒义词和贬义词的关系:
01
有些褒义词和贬义词往往构成反义的关系。
例如:“鼓励”和“怂恿”是近义词,但“鼓励”意在勉励人做好事,是褒义词,“怂恿”意在挑动人做不好的事,是贬义词。
又如:领袖—头子,赞扬—吹捧,果断—武断,团结—勾结,等等。
2.
02
一个词带不带感彩,取决于一定的语言环境。
2.
03
①你可真聪明啊,砸了玻璃还赖在别人身上“聪明”本来是褒义词,但在句中没有赞扬的意思。(褒词贬用)
②小明妈妈说:“你这个坏小子,又给我送礼物”“坏小子”是贬义词,但却在这个句子里表明了喜爱的情感。(贬词褒用)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学校举办的艺术节上,同学们别出心裁,自编自演了许多新颖有趣的文艺节目。
B.某些国家借搜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名,行掠夺石油资源之实,真可谓事半功倍。
C.他无论在什么场合说话都咬文嚼字,这种认真的态度是值得提倡的。
D.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A
●小试牛刀
1.概念和分类。
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和状态等。如“大、高、认真、生动、美丽、精明、可爱、冰凉、初级、高级、简单、复杂”。
(二)形容词
形容词有普通形容词(“很好、很红、很亮、不好、不红、不亮”大多可以用“很、不”来修饰);
非谓语形容词(“新式、大型、高速、单方面”等,不能在句子中充当谓语,也不能被“很、不”修饰);
性质形容词(“多、少、高、矮、胖、瘦、漂亮、金黄、冷艳、动人”等);状态形容词(“冰冷、喷香、气哼哼、闹哄哄、灰蒙蒙、乱糟糟、哩哩啦啦”等,更倾向于描写性)
2.形容词的语法功能。
(1)性质形容词一般能受“不”和“很”的修饰。
如“不大、很大、不生动、很生动”。
少数状态形容词不受“不”和“很”的修饰。
如不说“不冰凉、很冰凉、不雪白、很雪白、不初级、很初级”。
(2)能修饰名词,经常作谓语或定语。
如“大眼睛、高楼、冰凉的酸梅汤、初级职称。”
(3)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
形容词可以是叠词,也可以是单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如,慢→慢慢;整齐→整整齐齐;暖洋洋等都是形容词。
(4)可以带宾语。
有些性质形容词也表示动态,具备动词的某些特性,可以带宾语。带上宾语以后,就成了“动词”。这类能够带宾语的形容词属于兼有形容词和动词功能的兼类词。
例如:①纯洁党的干部队伍是当务之急。
②这项举措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
(1)下列词语都是形容词的一项是( )
A.悠闲 激动 凌乱 忙碌
B.弯曲 高尚 应该 苍白
C.纯粹 强壮 外边 安慰
D.静谧 滚烫 酬劳 佩服
A
(2)下面语段中加横线的词,不属于形容词的一项是( )
在很①远的另一边,有一道悬崖,像一面②几近③垂直的墙突兀地耸立在岩石中。四面都是土坡,上面长着④参差不齐的矮树丛和臭椿树苗。
A.① B.② C.③ D.④
B
●小试牛刀
有三种情况不能算做反义词:
不属于同一词类的词不能构成反义词。
词与词组互相之间不能看作反义词,如“乱”和“井井有条”。
一个词和它的否定形式不能看作反义词,如“白”与 “不白”。
1
2
3
(三)反义词
反义词的分类。 (反义词包括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
绝对反义词指意义相互排斥、对立的词。
如“真”和“假”、“动”和“静”、“好”和“坏”、“新”和“旧”、“热”和“冷”、“成功”和“失败”、“拥护”和“反对”等。
01
相对反义词指没有对立关系,但对比鲜明,经常处于并举、对立位置的词。
如“黑”和“白”等。
02
借用上下文临时用来表示对立关系的反义词,属于一种用词上的变异。
03
如“我惭愧,我还不知道分别铜和银,还不知道分别布和绸,还不知道分别官和民……”一句中,“铜”和“银”、“布”和“绸”在概念意义上并没有对立关系,但在此句中则生动地表现了卑贱与高贵的对立,而“官”和“民”则是反义词,不因语言环境而变化。
反义词的表达效果。
(1)突出事物矛盾,起对比映衬作用。
如:①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将鬼变成人。
②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③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构成表面矛盾而含义深刻的句子。
如:①白杨树是平凡的,但却是伟大的。
②人生是一场旅行,你路过我,我路过你,最终相遇又分离。
③舍与得看似矛盾对立,但又和谐统一,密切相关。
(3)具有特殊的构词作用。如:咱们都是大老粗,变他个老细。
(4)有助于区分同义词。
如:“虚伪”和“虚假”,“虚伪”的反义词是“真诚”,说明“虚伪”是就人品而言,指人处事缺少诚意,口是心非。
(1)从下边四组词中,选出由反义词构成的一组( )
A
畅快——烦闷 笨拙——机灵 沉着——紧急 慈悲——残忍
D
认真——敷衍 热情——冷漠 领导——头子 坦白——抗拒
C
高尚——卑劣 美好——丑恶 消极——积极 谦逊——傲慢
B
广阔——狭小 本领——伎俩 关心——忽视 脆弱——坚强
C
●小试牛刀
(2)在下面各题的括号中填入意义相反的两个词。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①大革命( )了,可是革命终究( )了。
②在旧社会里,多数青年都有反抗( )追求( )的思想。
③她一向过着( )的生活,从没有( )过。
④母亲是一个( )的人,但又是一个( )的人。
⑤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 )精神,克服( )的自由主义。
⑥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 )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一天却很( ),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
失败
成功
黑暗
光明
俭朴
奢侈
平凡
伟大
积极
消极
喧闹
安静
考点一:理清文章思路、写作顺序
1.感知《纪念白求恩》全文,说说课文段落之间的关系。(“思考探究”一)
明确:总---分---总
先概述白求恩的事迹,再依次赞扬白求恩同志三个方面的精神,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是他最突出的品质,放在第一点,“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他国际主义精神的最好体现,所以接着说;对技术的精益求精是他对具体业务的追求,放在后面说,体现了先政治后业务的认识原则。第四段是对前三段的总结,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的精神。
阅读考点
2.感知《植树的牧羊人》一文的思路。
明确:
①初遇(阿尔卑斯山地荒凉,牧羊人种橡树)→②再逢(牧羊人养蜜蜂,绿树成片,山地有了溪水)→③最后 (荒地变绿洲,牧羊人带给一万多人幸福)
3.把握《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的思路。
①“我”小时候一次冒险、遇险、脱险的经历
→②父亲指导“我”脱险。
冒险——爬悬崖
遇险——在悬崖
脱险——下悬崖
4.本单元三篇现代文的写作思路都很清晰,请概括文章内容并厘清各课的写作顺序。
明确:
《植树的牧羊人》写牧羊人以一己之力改变荒原的故事,采用时间顺序;
而《纪念白求恩》,依次赞扬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以及对技术的精益求精,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走一步,再走一步》讲述了自己从冒险
到遇险,最后一步一步脱险的故事,采用的
是事情发展顺序……
考点二:梳理故事情节,概括人物心理活动
1.作者在写与牧羊人多次见面的情形时,既写了高原的面貌,也写了自己每次见到高原时的心情、感受,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表格。(《植树的牧羊人》)
三次访牧羊人 高原面貌特点 “我”的心情、感受
一访牧羊人 ① 恐惧
二访牧羊人 林木茂盛 ②
三访牧羊人 ③ ④
荒芜
吃惊
生机勃勃
敬佩
2.“我”从悬崖脱险的过程,也是“我”心理成长的过程。请阅读文章,完成表格。(《走一步,再走一步》)
过程 伙伴们打算爬悬崖 ② “我”在岩石上趴着下不来 ③
心理 ① 害怕 无助、恐惧 ④
犹豫
“我”开始往上爬
“我”在爸爸的指引下爬下悬崖
有成就感、
骄傲
考点三:把握人物的形象
1.请概括本单元课文中白求恩、牧羊人、父亲的人物形象,并谈谈他们安排在同一个单元中有何共性。
明确:
白求恩是一位拥有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以及对技术精益求精精神的高尚医生。
牧羊人是一位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积极乐观的难得的好人。
父亲是循循善诱,教子有方,让儿子变得坚强的人。
共性:他们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彰显的理想光辉和人格力量,让我们获得精神的滋养、人生的启迪。
2.《诫子书》和《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父亲都对儿子进行了教育,但教育的重点各有侧重,请简要分析。
明确:
《诫子书》中的父亲诸葛亮的教育方式饱含着父辈对子女深切的期待,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立志、奋发、努力,有所作为;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父亲侧重引导孩子在难题面前化整为零、循序渐进,从而让孩子获得一生受用的宝贵经验。
考点四:探究归纳写作技巧(如何写)
1.《植树的牧羊人》这虚构的故事,为何能打动人?除了主人公精神的伟大、细节的生动描写外,作者还用了什么方法使得这个故事如此有感染力,成了奇迹呢?
明确:(1)在文章中可以找到很多的环境描写。
(2)文章采用第一人称,使得更有真情实感,很真实。
(3)对比手法。
(4)插叙的手法。
2.同是塑造人物形象,但写法各有其妙。阅读《纪念白求恩》第二段和《植树的牧羊人》第五段,各选出一种手法简要分析。
《纪念白求恩》
示例一:夹叙夹议,具体叙述“不少人”对工作、对人民的态度和军民对白求恩工作的肯定,高度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贵品质。
示例二: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描写突出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侧面举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对白求恩工作的肯定,证明白求恩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示例三:运用对比,将白求恩与“不少的人”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植树的牧羊人》
示例一:侧面描写,通过细致描写石屋及屋内的陈设,凸显“牧羊人”细腻的性格和严谨的态度,生活井井有条,做事认真。
示例二:外貌描写,展现了“牧羊人”细心、严谨、一丝不苟的性格和品质,为下文的情节做铺垫。
考点五:标题含义
1.《植树的牧羊人》这一标题有什么含义?
①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②点明了故事的主人公。
③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④在英文中,“牧羊人”还是基督耶酥的意思。牧羊人日复一日地植树,终于使荒漠变成了绿洲,使上万人受惠,其行为宛如救世的基督。以《植树的牧羊人》为题,饱含作者对牧羊人的赞美之情。
2.《走一步,再走一步》原题是“悬崖上的一课”,后改为“走一步,再走一步”,你认为哪个题目好?为什么
示例一:改后的好,既和课文的内容相照应了,又设置悬念,(新颖,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点明中心,表达了面对困难不要畏惧,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步化整为零,才能获得成功的主题。
示例二:原题好,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高度概括了课文内容。
考点六:词句赏析
1.从加点词角度赏析。
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颗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植树的牧羊人》)
明确:插叙牧羊人三年来的生活。“三年”“一直”“一个人”从这些词语读出他是一个孤独、坚韧执着的人。还有“十万颗橡子”“两万颗发了芽”“一万棵树苗”一系列的数字表明了牧羊人所种橡子数量之大,橡树的成活率之低,表明种树不易,也表现了牧羊人坚韧执着,有顽强的毅力。
2.从修辞角度赏析。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纪念白求恩》)
明确:运用了增强语言气势的排比修辞手法,从人格、品质、 修养、志趣、人生意义五个方面强调向白求恩学习的意义。
3.从描写角度赏析。
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
(《植树的牧羊人》)
明确:写室内的环境,突出其洁净,侧面衬托牧羊人勤劳能干、做事认真仔细、干净利落的性格特征。
考点七:谈启示感受类
1.习主席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结合植树的牧羊人的故事说说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做一些有益环境有益地球的事。
结合下面的一句话,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想。
2.“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原卷版)
(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不知不觉中,我们渐渐长大。如初升的太阳,我们朝气蓬勃 如吐绿的新柳,我们充满希望。年轻的生命如一fú风景画般美丽。然而,世事的纷扰让许多人忽略了自己的现在,而一味追寻将来的目标。我们常常悔恨过去,总是期dài未来。却不知,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我们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现在”。泰戈尔说:“如果错过了昨天的太阳,就千万别再错过今天的太阳。”同学们,请告别过去的岁月吧,不管它是春风得意还是痛苦无奈。让我们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去演绎精彩的现在,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一fú( ) 纷扰( ) 期dài( ) 演绎( )
(2)请在文段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1分)
(3)下列对“朝气蓬勃”一词的感彩和“精彩”一词的词性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贬义词 形容词 B.褒义词 名词 C.褒义词 形容词 D.中性词 名词
(4)请提取文中画线句的主干。(2分)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他们响应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B.小明学习刻苦,每次考试都考全班第一,真是让人喜出望外。
C.对于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来说,医务工作者在技术上还需要精益求精,因为责任使命重于泰山!
D.这座坍塌的煤矿下还有五六个工人,我们一定要刨根问底,想尽一切办法把他们救出来。
3.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设问)
B.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比喻)
C.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排比)
D.我往下看,感到阵阵晕眩;一股无名的力量好像正在逼迫我掉下去。(比喻)
4.下面这段话中,没有语病的画线句是( )(2分)
《走一步,再走一步》选自《心理学与成长》,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①入选七年级上学期第14课语文课本。②本文主要写小亨特体弱怯懦为主,一次他跟随伙伴攀登悬崖,③由于害怕,使他上不去下不来。杰里领着他的爸爸找到了他,④在爸爸的鼓励下,他终于得以脱险。作者通过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告诉人们:无论遇到怎样大的困难,只要把它分解成一个个小困难,再把这一个个小困难解决掉,就解决了一个大困难。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5.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5分)
(1)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
(2)不过,树林中闪烁着一道手电筒发出的光,然后我听到杰里和爸爸的喊声。( )
(3)我想,那一万棵橡树应该已经长成一大片树林了吧!( )
(4)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
(5)我们这里煮饭是烧稻草的,那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 )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记叙”和“议论”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记叙文”和“议论文”是两种不同的体裁,所以议论文中不允许有记叙的成分。
B.英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描写童年故事的短文,讲的是“我”小时候在一座悬崖上发生的故事,以及从中学到的影响“我”一生的经验。
C.《植树的牧羊人》这是一篇真实的故事。
D.现代所说的书信,古代通称为“书”,如诸葛亮的《诫子书》就是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即家信。
7.湖光中学七(1)班准备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3分)
(1)【设计调查问卷】为了解班级学生的阅读现状,班委会准备设计一份《湖光中学七(1)班学生个人阅读状况调查问卷》,请你完善空缺部分。(3分)
(2)【制作邀请卡】班委会准备邀请各个学科的任课老师于12月22日下午2:00 在教室参加此次活动,请你为班委会写一张邀请卡,送给语文学科黄老师。(3分)
(3)【制作手抄报】班委会要设计和制作《朝花夕拾》读书手抄报,请你完成“细节品读”栏目相关内容的编写。(4分)
◎细节品读 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细节发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模拟角色】活动中,同学们模拟《西游记》角色进行线上交流,“猪八戒”发了一条朋友圈。如果沙僧、灵感大王和白骨精看到猪八戒的朋友圈,哪一位最有可能不给猪八戒点赞 请结合你独特的阅读体验说说理由。(3分)
二、阅读理解(25分)
[一]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3分)
拥你入睡/肖复兴
①儿子上初一以后,忽然一下子长大了。换内裤,要躲在被子里换;洗澡,再也不用妈妈帮助洗,连我帮他搓搓后背都不用了。
②我知道,儿子长大了,像日子一样无可奈何地长大了。原来拥有的天然的肌肤之亲和无所顾忌的亲昵,都被儿子这长大拉开了距离,变得有些羞涩了。任何事物都有一些失去,才有一些得到吧?
③有一天下午,儿子复习功课,累了,躺在我的床上看电视,刚看了一会儿眼皮就打架了。他忽然翻了一个身,倚在我的怀里,让我搂着他睡上一觉,迷迷糊糊中嘱咐我一句:“一小时后叫我,我还得复习呢!”
④我有些受宠若惊。许久,许久,儿子没有这种亲昵的动作了。以前,就是一早睡醒了,他还要光着小屁股钻进你的被窝里,和你腻乎腻乎。现在,让你搂着他像搂着只小猫一样入睡,简直类似天方夜谭了。
⑤莫非睡意朦胧中,儿子一下子失去了现实,跌进了逝去的童年,记忆深处掀起了清新动人的一角?让他情不由己地拾蘑菇一样拾起他现在并不是想拒绝的往日温馨?
⑥儿子确实像小猫一样睡在我的怀里。均匀的呼吸,胸脯和鼻翼轻轻起伏着,像春天小河里升起又降落的暖洋洋的气泡。
⑦我想起他小时候,妈妈上班,家又拥挤,他在一边玩,我在一边写东西,玩着玩腻了,他要喊“爸爸,你什么时侯写完呀?陪我玩玩不行吗?”我说:“快啦!快啦!”却永远快不了,心和笔被拽走得远远的。他等不及了,就跑过来跳在我的怀里带有几分央求的口吻说:“爸爸!我不捣乱,我就坐这儿,看你写行吗?”我怎么能说不行?已经把儿子孤零零地抛到一边,寂寞了那么长时光!我搂着他,腾出一只手接着写。
⑧那时候,好多东西都是这样搂着儿子写出来的。他给我安详,给我亲情,给我灵感。他一点儿也不闹,一句话也不讲,就那么安安静静倚在我的怀里,像落在我身上的一只小鸟,看我写,仿佛看懂了我写的那些或哭或笑或哭笑交加的故事。其实,那时他认识不了几个字。有好几次,他倚在我的怀里睡着了,睡得那么香那么甜,我都没有发现……
⑨以后我常常想起那段艰辛却温馨的写作日子,想起儿子倚在我怀中小鸟一样静静睡着的情景。我觉得我的那些东西里有儿子的影子、呼吸,甚至睡着之后做的那些个灿若星光的梦。
⑩儿子长大了。纵使我又写了很多比那时要好的故事,却再也寻不回那时的感觉、那一份梦境。因为儿子再不会像鸟儿一样蹦上你的枝头,倚在你的怀里睡着了。
如今,儿子居然缩小了一圈,岁月居然回溯几年。他倚在我的怀里睡得那么香甜、恬静。我的胳膊被他枕麻了,我不敢动,我怕弄醒他,我知道这样的机会不会很多甚至不会再有,我要珍惜。我格外小心翼翼地拥着他,像拥着一支又轻又软又薄又透明的羽毛.生怕稍稍一失手,羽毛就会袅袅飞去… …
并不是我太娇贵儿子,实在是他不会轻易地让你拥他入睡。他已经长大,嘴唇上方已经展起一层细细的绒毛,喉结也已经像要啄破壳的小鸟一样在蠕动。用不了多久,他会长得比我还要高,这张床将伸不开他的四肢……哦,我亲爱的儿子,你懂吗?此刻的睡梦中,你梦见爸爸这一份温馨而矛盾的心思了吗?......
一个小时过去了,我没有舍得叫醒儿子。 (选自《做人与处世》 有删改)
8.阅读全文,请概括出“儿子长大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9.本文作者的心理描写细腻真切,从文中找出拥长大的儿子入睡时的心理感受的词语。(2分)
( )-→( )-→( 温馨而矛盾 )
10.第 段中“爸爸这一份温馨而矛盾的心思”,你怎样理解?(4分)
11.针对下列两则链接材料和文章第⑦段中共有三位父亲的举动,说说你欣赏或不欣赏哪位父亲的做法,并通过比较陈述理由。(4分)
【链接一】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朱自清《 背影》)
【链接二】 “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甲]诫子书[三国]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诲学说[宋] 欧阳修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①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②,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③哉 [注]①害:妨害,妨碍。②迁:变化。③念:思考。
1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去”与“意与日去”中的“去”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去伪存真 B.大势已去 C.拂袖而去 D.翻来覆去
13.“玉不琢,不成器”与“人不学,不知道”句式相同,其中“成器”可以理解为“成为器皿”,根据句式特点,我们可以推测出“知道”的意思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
14.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
15.阅读两篇文章,请你说说学习对于个人成长有哪些重要意义。(4分)
三、写作题(40分)
16.以《______________二三事》为题,写一篇记人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要有真情实感;③自定立意,表达思路清晰;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⑥不得出现有可能泄露考生真实信息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湖光中学七(1)班学生个人阅读状况调查问卷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选)
□30分钟以内 30~60分钟 60分钟以上
▲你阅读《西游记》时运用了哪些阅读方法 (多选)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看相关影视作品 圈点和批注 撰写读书笔记
▲③ (多选)
□传记 □漫画书 散文集 诗词
□科普读物 □童话故事 □历史著作 □小说
邀请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光中学七(1)班班委会
2023年12月20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解析版)
(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不知不觉中,我们渐渐长大。如初升的太阳,我们朝气蓬勃 如吐绿的新柳,我们充满希望。年轻的生命如一fú风景画般美丽。然而,世事的纷扰让许多人忽略了自己的现在,而一味追寻将来的目标。我们常常悔恨过去,总是期dài未来。却不知,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我们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现在”。泰戈尔说:“如果错过了昨天的太阳,就千万别再错过今天的太阳。”同学们,请告别过去的岁月吧,不管它是春风得意还是痛苦无奈。让我们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去演绎精彩的现在,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一fú( ) 纷扰( ) 期dài( ) 演绎( )
(2)请在文段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1分)
(3)下列对“朝气蓬勃”一词的感彩和“精彩”一词的词性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贬义词 形容词 B.褒义词 名词 C.褒义词 形容词 D.中性词 名词
(4)请提取文中画线句的主干。(2分)
【答案】(1)幅 rǎo 待 yì
; 【解析】“如初升的太阳,我们朝气蓬勃”和“如吐绿的新柳,我们充满希望”是并列分句,故文段方框中应填入分号。
C【解析】朝气蓬勃:形容精神振奋,斗志旺盛,充满生气。这里形容“我们”很有生气,精神振奋,是褒义词;“精彩的现在”中,“精彩”是修饰“现在”的定语,为形容词。故选C项。
(4)我们忽略了“现在”。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他们响应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B.小明学习刻苦,每次考试都考全班第一,真是让人喜出望外。
C.对于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来说,医务工作者在技术上还需要精益求精,因为责任使命重于泰山!
D.这座坍塌的煤矿下还有五六个工人,我们一定要刨根问底,想尽一切办法把他们救出来。
【答案】C
3.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设问)
B.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比喻)
C.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排比)
D.我往下看,感到阵阵晕眩;一股无名的力量好像正在逼迫我掉下去。(比喻)
【答案】D
4.下面这段话中,没有语病的画线句是( )(2分)
《走一步,再走一步》选自《心理学与成长》,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①入选七年级上学期第14课语文课本。②本文主要写小亨特体弱怯懦为主,一次他跟随伙伴攀登悬崖,③由于害怕,使他上不去下不来。杰里领着他的爸爸找到了他,④在爸爸的鼓励下,他终于得以脱险。作者通过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告诉人们:无论遇到怎样大的困难,只要把它分解成一个个小困难,再把这一个个小困难解决掉,就解决了一个大困难。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答案】D 【解析】第①句成分赘余,应去掉“第14课”。第②句句式杂糅,应去掉“为主”。第③句缺少主语,应去掉“使”。
5.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5分)
(1)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抒情 )
(2)不过,树林中闪烁着一道手电筒发出的光,然后我听到杰里和爸爸的喊声。(记叙或叙述)
(3)我想,那一万棵橡树应该已经长成一大片树林了吧!(描写 )
(4)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议论)
(5)我们这里煮饭是烧稻草的,那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说明)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记叙”和“议论”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记叙文”和“议论文”是两种不同的体裁,所以议论文中不允许有记叙的成分。
B.英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描写童年故事的短文,讲的是“我”小时候在一座悬崖上发生的故事,以及从中学到的影响“我”一生的经验。
C.《植树的牧羊人》这是一篇真实的故事。
D.现代所说的书信,古代通称为“书”,如诸葛亮的《诫子书》就是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即家信。
【答案】D
7.湖光中学七(1)班准备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3分)
(1)【设计调查问卷】为了解班级学生的阅读现状,班委会准备设计一份《湖光中学七(1)班学生个人阅读状况调查问卷》,请你完善空缺部分。(3分)
【答案】①你平均每天花在课外阅读上的时间是多少 ②【示例】精读与跳读相结合③【示例】你喜欢哪一类文学作品
(2)【制作邀请卡】班委会准备邀请各个学科的任课老师于12月22日下午2:00 在教室参加此次活动,请你为班委会写一张邀请卡,送给语文学科黄老师。(3分)
【示例】尊敬的黄老师:
诚邀您于12月22日下午2:00到七(1)班教室参加“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期待您的到来。(共3分。称呼1分,内容2分)
(3)【制作手抄报】班委会要设计和制作《朝花夕拾》读书手抄报,请你完成“细节品读”栏目相关内容的编写。(4分)
◎细节品读 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细节发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儿时的“我”想去看五猖会,正要出发,父亲却命令“我”将书背熟方能去看,“我”只能无奈背诵。(2分)
阅读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对父亲不能理解儿童心理感到遗憾,对封建专制教育感到无奈和厌恶。(2分)
(4)【模拟角色】活动中,同学们模拟《西游记》角色进行线上交流,“猪八戒”发了一条朋友圈。如果沙僧、灵感大王和白骨精看到猪八戒的朋友圈,哪一位最有可能不给猪八戒点赞 请结合你独特的阅读体验说说理由。(3分)
【示例】沙僧不会给猪八戒点赞。(1分)因为沙僧知恩图报,不想辜负观音菩萨的一片苦心,一心只想修成正果。在取经路上,无论发生什么困难与挫折,他都不改初心,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克服磨
难,继续前行。(2分,言之有理即可)
二、阅读理解(25分)
[一]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3分)
拥你入睡/肖复兴
①儿子上初一以后,忽然一下子长大了。换内裤,要躲在被子里换;洗澡,再也不用妈妈帮助洗,连我帮他搓搓后背都不用了。
②我知道,儿子长大了,像日子一样无可奈何地长大了。原来拥有的天然的肌肤之亲和无所顾忌的亲昵,都被儿子这长大拉开了距离,变得有些羞涩了。任何事物都有一些失去,才有一些得到吧?
③有一天下午,儿子复习功课,累了,躺在我的床上看电视,刚看了一会儿眼皮就打架了。他忽然翻了一个身,倚在我的怀里,让我搂着他睡上一觉,迷迷糊糊中嘱咐我一句:“一小时后叫我,我还得复习呢!”
④我有些受宠若惊。许久,许久,儿子没有这种亲昵的动作了。以前,就是一早睡醒了,他还要光着小屁股钻进你的被窝里,和你腻乎腻乎。现在,让你搂着他像搂着只小猫一样入睡,简直类似天方夜谭了。
⑤莫非睡意朦胧中,儿子一下子失去了现实,跌进了逝去的童年,记忆深处掀起了清新动人的一角?让他情不由己地拾蘑菇一样拾起他现在并不是想拒绝的往日温馨?
⑥儿子确实像小猫一样睡在我的怀里。均匀的呼吸,胸脯和鼻翼轻轻起伏着,像春天小河里升起又降落的暖洋洋的气泡。
⑦我想起他小时候,妈妈上班,家又拥挤,他在一边玩,我在一边写东西,玩着玩腻了,他要喊“爸爸,你什么时侯写完呀?陪我玩玩不行吗?”我说:“快啦!快啦!”却永远快不了,心和笔被拽走得远远的。他等不及了,就跑过来跳在我的怀里带有几分央求的口吻说:“爸爸!我不捣乱,我就坐这儿,看你写行吗?”我怎么能说不行?已经把儿子孤零零地抛到一边,寂寞了那么长时光!我搂着他,腾出一只手接着写。
⑧那时候,好多东西都是这样搂着儿子写出来的。他给我安详,给我亲情,给我灵感。他一点儿也不闹,一句话也不讲,就那么安安静静倚在我的怀里,像落在我身上的一只小鸟,看我写,仿佛看懂了我写的那些或哭或笑或哭笑交加的故事。其实,那时他认识不了几个字。有好几次,他倚在我的怀里睡着了,睡得那么香那么甜,我都没有发现……
⑨以后我常常想起那段艰辛却温馨的写作日子,想起儿子倚在我怀中小鸟一样静静睡着的情景。我觉得我的那些东西里有儿子的影子、呼吸,甚至睡着之后做的那些个灿若星光的梦。
⑩儿子长大了。纵使我又写了很多比那时要好的故事,却再也寻不回那时的感觉、那一份梦境。因为儿子再不会像鸟儿一样蹦上你的枝头,倚在你的怀里睡着了。
如今,儿子居然缩小了一圈,岁月居然回溯几年。他倚在我的怀里睡得那么香甜、恬静。我的胳膊被他枕麻了,我不敢动,我怕弄醒他,我知道这样的机会不会很多甚至不会再有,我要珍惜。我格外小心翼翼地拥着他,像拥着一支又轻又软又薄又透明的羽毛.生怕稍稍一失手,羽毛就会袅袅飞去… …
并不是我太娇贵儿子,实在是他不会轻易地让你拥他入睡。他已经长大,嘴唇上方已经展起一层细细的绒毛,喉结也已经像要啄破壳的小鸟一样在蠕动。用不了多久,他会长得比我还要高,这张床将伸不开他的四肢……哦,我亲爱的儿子,你懂吗?此刻的睡梦中,你梦见爸爸这一份温馨而矛盾的心思了吗?......
一个小时过去了,我没有舍得叫醒儿子。 (选自《做人与处世》 有删改)
8.阅读全文,请概括出“儿子长大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答案】 ①躲着换内裤;②洗澡时不用父母帮着搓洗;③开始长胡须,出现了喉结。
9.本文作者的心理描写细腻真切,从文中找出拥长大的儿子入睡时的心理感受的词语。(2分)
( 受宠若惊 )-→( 珍惜 )-→( 温馨而矛盾 )
10.第 段中“爸爸这一份温馨而矛盾的心思”,你怎样理解?(4分)
【答案】“温馨”是怀抱儿子入睡的幸福感,希望这种温馨的感觉永远不要失去。“矛盾”是既希望儿子茁壮长大,又害怕因为儿子的长大而没有了亲密。细腻传达出浓浓的亲子之情。
11.针对下列两则链接材料和文章第⑦段中共有三位父亲的举动,说说你欣赏或不欣赏哪位父亲的做法,并通过比较陈述理由。(4分)
【链接一】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朱自清《 背影》)
【链接二】 “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示例一:我欣赏朱自清父亲的做法,因为他对儿子处处关爱、体贴入微。莫顿.亨特的父亲教子有方我也很欣赏,儿子被困悬崖,没有大声斥责他,反而安慰,鼓励孩子。本文中的父亲对儿子要么置之不理,要么推诿搪塞。
示例二:我不欣赏朱自清父亲的做法,因为他对儿子事无巨细的关爱,没有能照顾到儿子身心独立的需要。本文中的父亲,忙碌之余而不忘亲近儿子;莫顿.亨特的父亲教子有方我也很欣赏。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甲]诫子书[三国]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诲学说[宋] 欧阳修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①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②,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③哉 [注]①害:妨害,妨碍。②迁:变化。③念:思考。
1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去”与“意与日去”中的“去”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去伪存真 B.大势已去 C.拂袖而去 D.翻来覆去
【答案】B 【解析】例句中的“去”是“失去、丧失”的意思。A项,除去;B项,失去、丧失;C项,离开;D项,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13.“玉不琢,不成器”与“人不学,不知道”句式相同,其中“成器”可以理解为“成为器皿”,根据句式特点,我们可以推测出“知道”的意思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知道道理(懂得道理)。
14.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答案】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2)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
【答案】即使不琢磨(玉)使(它)成为器物,也不妨碍它是玉。
15.阅读两篇文章,请你说说学习对于个人成长有哪些重要意义。(4分)
【答案】学习可以增长才干,使人懂得道理,让人守住德行,成为君子。
[参考译文]
[乙](如果)玉不雕琢,(就)不能制成器物;(如果)人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然而玉这种东西,有(它)永恒不变的特性,即使不琢磨(玉)使(它)成为器物,也不妨碍它是玉。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会发生变化,(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可以不去思考吗
三、写作题(40分)
16.以《______________二三事》为题,写一篇记人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要有真情实感;③自定立意,表达思路清晰;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⑥不得出现有可能泄露考生真实信息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审题点拨】
1.确定中心,写谁的事?
2.思考有哪些事可以体现人物性格?
3.思考这篇文章开头、中间和结尾分别写什么?用什么顺序写?
【范文评点】
我爸爸的二三事
我的爸爸其貌不扬,一张黑黝黝的脸上,有一对浓黑的剑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还有高高的鼻梁、偏厚的嘴唇。虽然我的爸爸长得不够玉树临风,但是他在我心里却是最伟大的。 (描写爸爸的外貌,突显爸爸其貌不扬的特征,欲扬先抑。)
我的爸爸在生活上是一个粗枝大叶的人。他对穿衣并不讲究,在我的印象里,他几乎一年四季都穿着工作服;吃饭也不讲究,不管是大米还是馒头,只要能吃饱就行。妈妈常常开玩笑说,爸爸好养活。 (略写生活中的爸爸,从穿衣和吃饭两个方面表现爸爸在生活中粗枝大叶的性格特征。妈妈的玩笑话属于侧面描写。)
爸爸虽然在生活上马马虎虎,但是在工作上却很认真负责,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员工。记得那天,爸爸熬了一个通宵才把图纸设计好。可到了早上,爸爸依然按时来到了工厂,开始他一天的工作。也就是这一天,机械出现了故障,甚至可能会引起爆炸。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他不顾生命危险,关闭阀门,切断电源,迅速地疏散工人。工人们都被疏散了,可爸爸却没来得及撤离,被炸得遍体鳞伤。爸爸在养伤期间常常与我谈心,教我怎样面对困难,教我怎样为人处事…… (生活中马马虎虎的爸爸,在工作中却认真负责,这一段是详写。本段的场景描写扣人心弦。)
对于学生来讲,考试后等待发试卷是最煎熬的时刻。记得期中考试后要评讲试卷,老师慢慢地吐出成绩:“张力98分,夏雪99分……”看着好朋友都取得了好成绩,我不由得心慌又焦急。 (发试卷的这个情节,语言着墨不多,却写出了学生等待考试成绩时的煎熬。老师“慢慢地吐出成绩”的细节描写,精彩传神。)
“李华,78分!”我心里一惊:这次考得这么差,回去后肯定要挨骂了。出乎意料的是,爸爸不但没有骂我,而且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华,这次没考好,下次要再努力!加油!”爸爸帮我分析了考试出错的原因,又把我不会的地方详细地讲了一遍。我顿时豁然开朗。 (在爸爸教育孩子这件事上,作者用笔比工作中的爸爸少,但又不像写生活中的爸爸那样一笔带过。作者选材用意可见一斑。)
我的爸爸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员工,还是一个开明的老爸。我为我有这样一个爱我、关心我的爸爸而骄傲! (直抒胸臆,表达对爸爸的爱。)
【老师点评】
这篇文章写了爸爸在生活、工作、教育孩子方面的三件事情,详写爸爸工作认真,略写爸爸在生活上粗枝大叶,对“我”的教育详略介于二者之间,有详有略,表现了爸爸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员工”,还是一个“开明的老爸”。开篇赞爸爸“最伟大”,结尾直抒胸臆,为有这样的爸爸而“骄傲”。首尾照应,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湖光中学七(1)班学生个人阅读状况调查问卷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选)
□30分钟以内 30~60分钟 60分钟以上
▲你阅读《西游记》时运用了哪些阅读方法 (多选)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看相关影视作品 圈点和批注 撰写读书笔记
▲③ (多选)
□传记 □漫画书 散文集 诗词
□科普读物 □童话故事 □历史著作 □小说
邀请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光中学七(1)班班委会
2023年12月20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
第四单元
文学、文体常识
(一)作品作者
1.《纪念白求恩》作者毛泽东,本文是议论文,运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
2.《植树的牧羊人》节选自法国作家让·乔诺的绘本名作《植树的男人》。作者虚构了一个在贫瘠荒原上孤独种树的牧羊人形象,通过荒原前后境况的对比,突出人物品质,表达了对老人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3.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描写童年故事的短文,讲的是“我”小时候在一座悬崖上发生的故事,以及从中学到的影响“我”一生的经验。
4.《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181—234),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
(二)相关文体
1.夹叙夹议。(《纪念白求恩》)
夹叙夹议是一种写作方法,它要求一面叙述某一件事,一面又对这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这种方法的好处:笔法灵活多变,生动活泼,还可以起到总起、提示、过渡和总结等作用。
叙、议二者的关系:叙是议的基础,议是叙的深化;叙要简明得体,议要富于哲理,富有激情。
示例:2017年“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的的颁奖词:
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
叙述的句子有:
“少年勤学,青年担纲”“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
议论的句子有:
“你是国家的栋梁”“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
2.叙事散文。(《走一步,再走一步》)
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可分为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指它取材广泛,结构自由,表现方法多样;“神不散’指立意明确,主题鲜明而集中。
书。(《诫子书》)
文体名,先秦时“书”为书信的总名 ,臣下向国君进言陈词,亲朋之间来往的信件,都称为“书”。
散见知识点
1.表达方式。
(1)记叙: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月亮升起来了。)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月亮从后山爬上来了。)
(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啊,月亮多美呀!)
(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美国的月亮不比中国的圆。)
(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月亮是地球的卫星。)
2.第一人称写法的好处。(《植树的牧羊人》)
容易拉近与读者距离,使读者进入“我”这个角色;便于抒发情感,进行详细心理描写;使文章更具真实性,故事性(曲折性或波折性),更生动形象,使读者能更具体地体会作者心情;通过对“我”的详细描写,来唤醒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使故事情节叙述杂而不乱,情感更加动人。”
3.对比手法。(《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
对比手法,是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也是一种修辞手法。即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三、单元教材“补白”
(一)词语的感彩
1.词语的感彩,包括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
2.褒义词和贬义词的关系。
(1)有些褒义词和贬义词往往构成反义的关系。
例如:勤奋—懒惰,美好—丑恶,勇敢—怯懦,善良—凶残,谦逊—傲慢,等等。
(2)有些词语意义相同或相近,其差别就在于感彩不同。
例如:“鼓励”和“怂恿”是近义词,但“鼓励”意在勉励人做好事,是褒义词,“怂恿”意在挑动人做不好的事,是贬义词。又如:领袖—头子,赞扬—吹捧,果断—武断,团结—勾结,等等。
(3)一个词带不带感彩,取决于一定的语言环境。
例如:你可真聪明啊,砸了玻璃还赖在别人身上“聪明”本来是褒义词,但在句中没有赞扬的意思。(褒词贬用)
例如:小明妈妈说:“你这个坏小子,又给我送礼物”“坏小子”是贬义词,但却在这个句子里表明了喜爱的情感。(贬词褒用)
●小试牛刀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学校举办的艺术节上,同学们别出心裁,自编自演了许多新颖有趣的文艺节目。
B.某些国家借搜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名,行掠夺石油资源之实,真可谓事半功倍。
C.他无论在什么场合说话都咬文嚼字,这种认真的态度是值得提倡的。
D.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答案】A。【解析】B句所使用的成语错误在于不理解词语的感彩。“事半功倍”意思是:形容花费的劳力小,收到的成效大,是个褒义词,但用在霸权主义者与掠夺者身上,显然不当。C句对成语使用错误在于没有把握词语的感彩。“咬文嚼字”的意思是“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是个贬义词。D句使用成语错误在于没有把握词语的感彩。因为“无独有偶”的意思是“虽然罕见,但是不止一个,还有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
(二)形容词
1.概念和分类。
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和状态等。如“大、高、认真、生动、美丽、精明、可爱、冰凉、初级、高级、简单、复杂”。
形容词有普通形容词(“很好、很红、很亮、不好、不红、不亮”大多可以用“很、不”来修饰);非谓语形容词(“新式、大型、高速、单方面”等,不能在句子中充当谓语,也不能被“很、不”修饰);
性质形容词(“多、少、高、矮、胖、瘦、漂亮、金黄、冷艳、动人”等);状态形容词(“冰冷、喷香、气哼哼、闹哄哄、灰蒙蒙、乱糟糟、哩哩啦啦”等,更倾向于描写性)
2.形容词的语法功能。
(1)性质形容词一般能受“不”和“很”的修饰。如“不大、很大、不生动、很生动”。少数状态形容词不受“不”和“很”的修饰,如不说“不冰凉、很冰凉、不雪白、很雪白、不初级、很初级”。
(2)能修饰名词,经常作谓语或定语。如“大眼睛、高楼、冰凉的酸梅汤、初级职称。”
(3)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
形容词可以是叠词,也可以是单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如,慢→慢慢;整齐→整整齐齐;暖洋洋等都是形容词。
(4)可以带宾语。
有些性质形容词也表示动态,具备动词的某些特性,可以带宾语。带上宾语以后,就成了“动词”。这类能够带宾语的形容词属于兼有形容词和动词功能的兼类词。
例如:①纯洁党的干部队伍是当务之急。②这项举措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
●小试牛刀
(1)下列词语都是形容词的一项是( A )
A.悠闲 激动 凌乱 忙碌 B.弯曲 高尚 应该 苍白
C.纯粹 强壮 外边 安慰 D.静谧 滚烫 酬劳 佩服
(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不属于形容词的一项是( B )
在很①远的另一边,有一道悬崖,像一面②几近③垂直的墙突兀地耸立在岩石中。四面都是土坡,上面长着④参差不齐的矮树丛和臭椿树苗。
A.① B.② C.③ D.④
(三)反义词
1.有三种情况不能算做反义词。
(1)不属于同一词类的词不能构成反义词。
(2)词与词组互相之间不能看作反义词,如“乱”和“井井有条”。
(3)一个词和它的否定形式不能看作反义词,如“白”与 “不白”。
2.反义词的分类。
反义词包括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
(1)绝对反义词指意义相互排斥、对立的词。
如“真”和“假”、“动”和“静”、“好”和“坏”、“新”和“旧”、“热”和“冷”、“上”和“下”、“高”和“低”、“成功”和“失败”、“拥护”和“反对”等。
(2)相对反义词指没有对立关系,但对比鲜明,经常处于并举、对立位置的词。
如“黑”和“白”等。
(3)借用上下文临时用来表示对立关系的反义词,属于一种用词上的变异。
如“我惭愧,我还不知道分别铜和银,还不知道分别布和绸,还不知道分别官和民……”一句中,“铜”和“银”、“布”和“绸”在概念意义上并没有对立关系,但在此句中则生动地表现了卑贱与高贵的对立,而“官”和“民”则是反义词,不因语言环境而变化。
3.反义词的表达效果。
(1)突出事物矛盾,起对比映衬作用。
如:①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将鬼变成人。②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③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构成表面矛盾而含义深刻的句子。
如:①白杨树是平凡的,但却是伟大的。②人生是一场旅行,你路过我,我路过你,最终相遇又分离。
③舍与得看似矛盾对立,但又和谐统一,密切相关。
(3)具有特殊的构词作用。如:咱们都是大老粗,变他个老细。
(4)有助于区分同义词。
如:“虚伪”和“虚假”,“虚伪”的反义词是“真诚”,说明“虚伪”是就人品而言,指人处事缺少诚意,口是心非。
●小试牛刀
(1)从下边四组词中,选出由反义词构成的一组( C )
A.畅快——烦闷 笨拙——机灵 沉着——紧急 慈悲——残忍
B.广阔——狭小 本领——伎俩 关心——忽视 脆弱——坚强
C.高尚——卑劣 美好——丑恶 消极——积极 谦逊——傲慢
D.认真——敷衍 热情——冷漠 领导——头子 坦白——抗拒
(2)在下面各题的括号中填入意义相反的两个词。
①大革命( )了,可是革命终究( )了。
②在旧社会里,多数青年都有反抗( )追求( )的思想。
③她一向过着( )的生活,从没有( )过。
④母亲是一个( )的人,但又是一个( )的人。
⑤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 )精神,克服( )的自由主义。
⑥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 )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一天却很( ),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
【答案】①失败 成功 ②黑暗 光明 ③俭朴 奢侈 ④平凡 伟大 ⑤积极 消极 ⑥喧闹 安静
四、阅读考点
考点一:理清文章思路、写作顺序
1.感知《纪念白求恩》全文,说说课文段落之间的关系。(“思考探究”一)
明确:总---分---总
先概述白求恩的事迹,再依次赞扬白求恩同志三个方面的精神,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是他最突出的品质,放在第一点,“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他国际主义精神的最好体现,所以接着说;对技术的精益求精是他对具体业务的追求,放在后面说,体现了先政治后业务的认识原则。第四段是对前三段的总结,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的精神。
2.感知《植树的牧羊人》一文的思路。
明确:
①初遇(阿尔卑斯山地荒凉,牧羊人种橡树)→②再逢(牧羊人养蜜蜂,绿树成片,山地有了溪水)→③最后 (荒地变绿洲,牧羊人带给一万多人幸福)
把握《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的思路。 冒险——爬悬崖
①“我”小时候一次冒险、遇险、脱险的经历 遇险——在悬崖 →②父亲指导“我”脱险。
脱险——下悬崖
4.本单元三篇现代文的写作思路都很清晰,请概括文章内容并厘清各课的写作顺序。
明确:
《植树的牧羊人》写牧羊人以一己之力改变荒原的故事,采用时间顺序;而《纪念白求恩》,依次赞扬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以及对技术的精益求精,采用的是逻辑顺序;《走一步,再走一步》讲述了自己从冒险到遇险,最后一步一步脱险的故事,采用的事情发展顺序……
考点二:梳理故事情节,概括人物心理活动
1.作者在写与牧羊人多次见面的情形时,既写了高原的面貌,也写了自己每次见到高原时的心情、感受,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表格。(《植树的牧羊人》)
三次访牧羊人 高原面貌特点 “我”的心情、感受
一访牧羊人 ① 恐惧
二访牧羊人 林木茂盛 ②
三访牧羊人 ③ ④
①荒芜②吃惊③生机勃勃④敬佩
2.“我”从悬崖脱险的过程,也是“我”心理成长的过程。请阅读文章,完成表格。(《走一步,再走一步》)
过程 伙伴们打算爬悬崖 ② “我”在岩石上趴着下不来 ③
心理 ① 害怕 无助、恐惧 ④
①犹豫②“我”开始往上爬③“我”在爸爸的指引下爬下悬崖④有成就感、骄傲
考点三:把握人物的形象
1.请概括本单元课文中白求恩、牧羊人、父亲的人物形象,并谈谈他们安排在同一个单元中有何共性。
明确:
白求恩是一位拥有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以及对技术精益求精精神的高尚医生。牧羊人是一位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积极乐观的难得的好人。父亲是循循善诱,教子有方,让儿子变得坚强的人。
共性:他们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彰显的理想光辉和人格力量,让我们获得精神的滋养、人生的启迪。
2.《诫子书》和《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父亲都对儿子进行了教育,但教育的重点各有侧重,请简要分析。
明确:
《诫子书》中的父亲诸葛亮的教育方式饱含着父辈对子女深切的期待,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立志、奋发、努力,有所作为;《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父亲侧重引导孩子在难题面前化整为零、循序渐进,从而让孩子获得一生受用的宝贵经验。
考点四:探究归纳写作技巧(如何写)
1.《植树的牧羊人》这虚构的故事,为何能打动人?除了主人公精神的伟大、细节的生动描写外,作者还用了什么方法使得这个故事如此有感染力,成了奇迹呢?
明确:(1)在文章中可以找到很多的环境描写。
(2)文章采用第一人称,使得更有真情实感,很真实。
(3)对比手法。
(4)插叙的手法。
2.同是塑造人物形象,但写法各有其妙。阅读《纪念白求恩》第二段和《植树的牧羊人》第五段,各选出一种手法简要分析。
明确:《纪念白求恩》
示例一:夹叙夹议,具体叙述“不少人”对工作、对人民的态度和军民对白求恩工作的肯定,高度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贵品质。
示例二: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描写突出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侧面举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对白求恩工作的肯定,证明白求恩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示例三:运用对比,将白求恩与“不少的人”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植树的牧羊人》
示例一:侧面描写,通过细致描写石屋及屋内的陈设,凸显“牧羊人”细腻的性格和严谨的态度,生活井井有条,做事认真。
示例二:外貌描写,展现了“牧羊人”细心、严谨、一丝不苟的性格和品质,为下文的情节做铺垫。
考点五:标题含义
1.《植树的牧羊人》这一标题有什么含义?
明确:
①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②点明了故事的主人公。
③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④在英文中,“牧羊人”还是基督耶酥的意思。牧羊人日复一日地植树,终于使荒漠变成了绿洲,使上万人受惠,其行为宛如救世的基督。以《植树的牧羊人》为题,饱含作者对牧羊人的赞美之情。
2.《走一步,再走一步》原题是“悬崖上的一课”,后改为“走一步,再走一步”,你认为哪个题目好?为什么
示例一:改后的好,既和课文的内容相照应了,又设置悬念,(新颖,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点明中心,表达了面对困难不要畏惧,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步化整为零,才能获得成功的主题。
示例二:原题好,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高度概括了课文内容。
考点六:词句赏析
1.从加点词角度赏析。
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颗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植树的牧羊人》)
明确:插叙牧羊人三年来的生活。“三年”“一直”“一个人”从这些词语读出他是一个孤独、坚韧执着的人。还有“十万颗橡子”“两万颗发了芽”“一万棵树苗”一系列的数字表明了牧羊人所种橡子数量之大,橡树的成活率之低,表明种树不易,也表现了牧羊人坚韧执着,有顽强的毅力。
2.从修辞角度赏析。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纪念白求恩》)
明确:运用了增强语言气势的排比修辞手法,从人格、品质、 修养、志趣、人生意义五个方面强调向白求恩学习的意义。
3.从描写角度赏析。
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植树的牧羊人》)
明确:写室内的环境,突出其洁净,侧面衬托牧羊人勤劳能干、做事认真仔细、干净利落的性格特征。
考点七:谈启示感受类
1.习主席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结合植树的牧羊人的故事说说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做一些有益环境有益地球的事。
2.结合下面的一句话,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想。
“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