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 课件(共38张PPT)+学案+验收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 课件(共38张PPT)+学案+验收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3 10:17:45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知识点、考点梳理
部编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1.《故乡》作者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我们已学过他的作品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社戏》选自《呐喊》;《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
2.《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1850-1893),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与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本文选自他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3.《孤独之旅》节选自《草房子》,作者是曹文轩,中国儿童文学作家,2016年4月4日,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这也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
文学、文体常识
(一)文学常识(作者作品)
(二)文体知识
1.小说的概念。
小说是四大文学样式(散文、小说、诗歌、戏剧)之一。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1)人物——往往借助一个或多个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原型进行虚构。
塑造方法:肖像、心理、动作、语言、神态、环境描写及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2)情节——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一般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3)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气候以及场景,用来衬托人物的思想感情,烘托气氛等。
3.小说线索及分类。
(1)定义:小说的线索就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也是结构全文的脉络。其作用是用来贯穿全文情节,把全文的人物、事件串联起来,使作品浑然一体,结构完整严谨。
(2)分类。
从情节的发展划分为:
单线(指一篇小说只含有一种叙事线索,即时间线索、地点线索、人物线索、感情线索、空间线索、事物线索)
双线(指一篇小说中有两个线索,一条是明线,一条是暗线,二者互相平行,共同为主题服务)两种。
4.小说的主要叙事方式。
(1)顺叙:即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顺叙法的优点在于情节环环相扣、脉络清晰。
(2)倒叙:不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面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倒叙法的优点在于能把情节安排得曲折离奇,增强对读者的吸引力。
(3)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插叙法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也叫追叙,是指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面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补叙大都无情节,前后不必有什么过渡的话。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的关键之处。没有补叙,故事情节上就可能出现漏洞,令人不解。
(一)假设复句、条件复句概念
1.什么是假设复句?
假设复句,又称假设句。指分句之间具有假设关系的复句。前边的偏句提出一句假设的情况,后面的正句说明在这种假设的情况之下所产生的结果。常用“如果(假如、要是、倘若、若是)……就(那么、那就、那么就、便)”等关联词语表示。
①如果所谓集体、法人的利益总是“重如山”,个人的利益总是“轻如毛”,那么消费者永远改变不了被损害的地位。(一致假设复句)
②即使没人提醒,你也应该时时严格要求自己。(让步假设复句)
单元教材“补白”
2.什么是条件复句?
条件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偏句提出一种真实或假设的条件,正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
①白天晚上,只要她没睡着,嘴里就哼哼唧唧地唱歌。
(充分条件句)
②回去把你们的粮食、钱财、土地老老实实地分给老百姓,要不然绝饶不了你们。
(必要条件句)
③不管穷人富人,男儿女娃,在读书问题上都是平等的。
(无条件句)
(二)假设、条件复句的区别
相同点:前后分句的关系都是条件与结果的关系,都是没有实现的事情。
不同点:条件复句着重于条件,假设复句着重于假设。
①如果美国政府仍然一意孤行搞对抗,中国政府愿意奉陪到底。
(假设复句)
②只要美国政府仍然一意孤行搞对抗,中国政府就要奉陪到底。
(条件复句)
A
下列各组句子分别是假设复句和条件复句的一项是( )
A.①如果妈妈能把我心心念念的书买回来,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②只要煤矿一开工资,这个城市就要热闹那么几天。
B.①虽然我早就预见了这个结果,但是听到这个消息时仍觉得难以接受。
②只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把事情办好。
C.①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②司机下了车,接着乘客也跟着下了车。
D.①学校既是传授知识的地方,也是创造知识、培育人才的地方。
②我宁愿轰轰烈烈地过几年,也不愿意平平淡淡地过一辈子。
●小试牛刀
1.概括故事情节。
(1)人+事+果(适用于一句话概括事件或情节题)
(2)起因+经过+结果(适用于概括比较复杂的事件)
(3)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一般是补全情节,多用填空形式,答题前首先分好层次)
2.根据情节梳理人物的情感态度变化过程。
梳理情节,注意起伏变化,分好阶段层次,提炼关键词句。
3.情节安排顺序。(分析插叙的作用)
插入了……内容,补充交代了……,表现人物……性格,突出主题。(有时也会有解释了悬念,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附:倒叙的作用:突出事件的结局,造成悬念,吸引读者。补叙的作用:补充交代……的内容,突出人物……特点,增强艺术效果。
4.指出串联情节的线索。
小说考点
考点一:故事情节
(1)《故乡》的背景是辛亥革命后十年,以______________为线索,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安排情节。
“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 回故乡、在故乡、别故乡
(2)《我的叔叔于勒》以 为主线,以 为副线来安排情节,其中“盼于勒”是故事的________,“见于勒”是故事的________。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态度 于勒的贫富变化 开端 高潮
(3)用四个字概括《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情感态度的变化。
盼——赞——遇——躲
(4)《故乡》第12到30段属于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插叙。插入了少年闰土和“我”的友谊片断,表现我们纯真、亲密的朋友关系,与下文两人存在隔膜形成对比。
●小试牛刀
考点二:环境描写
1.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突出景物(环境)……特点;(2)渲染了……气氛;(3)烘托了人物在……情况下的心情(性格、情感);(4)为下文……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推动情节的发展)
2.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交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为……作铺垫(或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人物在……情况下的心情(性格、情感),揭示……(主题)。
3.小说开头、中间、结尾部分的环境描写作用。
(1)开头:①暗示社会环境;②奠定……的基调;③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④暗示、揭示……主旨。
(2)中间:推动情节发展。
(3)结尾:① 暗示、揭示……主旨;②呼应……
●小试牛刀
(1)指出下面的三段文字属于什么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①“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么?”
②“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
③“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明确:
①②属于自然环境描写。
作用:①②反映了“我”家家境的衰败。“许多”“枯”“断茎”“抖”几个词就勾画出了老屋的破败、冷寂的景象。老屋的描写既暗示了家庭的衰落,又烘托出“我”和母亲的凄凉心情。
③是社会环境描写。
作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黑暗,
揭示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广大农民生
活困苦的社会根源,反映了辛亥革命
的不彻底性。
(2)《我的叔叔于勒》有两处环境描写,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
出发去哲尔赛岛旅行时:
“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以明丽而轻快的景色烘托菲利普一家人“快活而骄傲”的心情。
他们认出穷水手是于勒时:
“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以阴郁沉重的景色反映了菲利普夫妇从希望巅峰跌落到失望深谷的心理变化过程。
(3)曹文轩一直认为:“风景在参与小说的精神构建的过程中,始终举足轻重。”那么你认为小说《孤独之旅》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
《孤独之旅》中的大部分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心理,衬托了杜小康或迷茫或坚强的性格,有关暴风雨部分的
景物描写则突出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
作用,为人物的成长提供了广大的舞台,
当然也渲染了气氛。
考点三:人物形象
1.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1)要抓住对人物的五种描写手法特点分析。如:
运用……描写,用了“××”“×××”等词语,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谁在……情况下的……心情(感情、性格、精神特点),突出了……(扣主题)。
(2)要联系人物所处的环境来分析人物形象。
一般来说,人物都是一定的社会环境的产物,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物;同时,人物也能对环境起一定的作用,二者相互统一。因此,分析人物形象一定要结合社会环境。
(3)要从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入手分析人物形象。
只有从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入手,把握住人物在诸多矛盾冲突中的言行、内心动机,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
2.分析塑造人物的方法。
(1)正面描写:
语言(对话)、行为(动作)、外貌、心理(内心独白)、细节。
(2)侧面描写:
①对比; ②环境烘托;
③他人介绍;④其他手法。
3.分析小说人物的作用。
(1)小说主人公是谁?
最能表现主题思想的人物。如《我的叔叔于勒》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
(2)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它的作用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①为主要人物服务,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
②揭示或凸显主旨;
③若是线索人物,自然是贯串全文的线索。
4.揣摩人物的心理(结合语境写一段人物的心理活动)
(1)用第一人称;
(2)联系上下文的语境来准确把握人物的心理;
(3)描写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身份。
●小试牛刀
(1)《故乡》主要刻画了三个人物,每个人物都具有典型性,闰土是一个_______________形象;杨二嫂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典型;“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
明确:勤劳善良,但不觉悟的农民
贪婪、尖刻、鄙俗的小市民
对现实不满正在追求新生活的进步知识分子
(2)《故乡》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
明确:闰土就是本文的主要人物,因为通过塑造闰土这个形象,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给农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这样的主题,杨二嫂也只是陪衬人物,“我”是本文的线索人物。
(3)莫泊桑在写菲利普夫妇和若瑟夫时各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反映了他们什么性格特点?
明确:作者写菲利普夫妇综合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他们虚伪、自私、贪婪、冷酷的拜金相。作者写“我”(即若瑟夫)综合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细腻地再现了一个富有正义感和怜悯心、纯真善良的少年形象。
(4)《撒野》这本书有句话说,“靠近光、追随光、成为光、散发光。” 《我的叔叔于勒》中有个人物身上也有光,也散发着人性之光,他是谁?为什么?
明确:在若瑟夫身上寄寓着莫泊桑的情感和希望,冷中还有热,还有光,还有希望。《我的叔叔于勒》当然是灰色的,但是作者寄寓在若瑟夫身上的对亲情的呼唤,对人性的召唤,犹黑夜中的灯塔,穿过悲凉之雾,照亮人的灵魂!
考点四:探究小说主题
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
一是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二是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环境描写
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
印,把握人物形象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三是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小试牛刀
(1)《孤独之旅》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明确:本文讲了失学少年在一段孤独生活中终于“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故事,表达了孤独可以使人坚强的主题。
(2)对《故乡》的主题有三种观点,你赞同哪种,说说理由。
观点一: “故乡”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
观点二:表现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
观点三:渴望打破封建社会的尊卑秩序,建立 纯真的人际关系。
示例:
观点一: 从孩子的纯真、有生气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钝,表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如闰土)
观点二:从闰土父子和杨二嫂身上,可以看出这样轮回的影子:闰土:少年→中年→?水生:少年“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中年(现在的闰土)? → ?杨二嫂:年轻→中年→
观点三:再回故乡,“我”和闰土、杨二嫂等人已经有了深深的精神上的隔阂。“我渴望打破封建社会的尊卑秩序,渴望建立超越庸俗的物质关系的新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有人认为《我的叔叔于勒》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有人认为小说写出了小人物的辛酸,有人认为小说也揭示了命运的无常,你赞同那种看法呢
示例: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称呼的变化可以看出他们的自私、贪婪、庸俗、虚荣、势利、冷酷从而表现了金钱让亲情变异,让灵魂扭曲的拜金主题。然而他们的“以钱论人”,不仅仅是个人的道德缺陷,也有生活所迫,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小说的主题可以理解为表现底层小人物的辛酸与无奈。从于勒原来霸占父亲的家产,到曾经也阔绰过,再到穷苦潦倒但宁肯做一个穷苦水手,也不回去的经历和表现,既可以看出他对尊严的坚守,又可以看到生命的无常,小人物在命运大网中的无奈。
考点五:鉴赏手法
(1)作用分析:结合主题、上下文的特点来回答。
比如:欲扬先抑的作用:把……和……(抑和扬的内容)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主题……,使文章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更有吸引力。
(2)常考的写作技巧有:设置悬念、铺垫、照应(有伏笔必有照应)、伏笔、衬托、对比、欲扬先抑、正侧面描写结合等。
●小试牛刀
《孤独之旅》小说的体量很小,故事也不复杂,可是它的叙事技巧却值得思考,比如第一人称的的视角,此外还有哪些让你觉得精彩无比的技巧?
明确:小说先写“我”的家境,继而用“可是”一转,写我们对于勒叔叔的盼望。这就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接着,小说开始插叙“我们”一家盼望于勒叔叔的原因。插叙的这一部分同样是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然后顺势一转,不再提盼于勒的事,转写大姐二姐的婚事。这又一次激发读者的兴趣。叙事显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考点六:标题、段落的作用
1.标题的含义(谈谈你对标题的理解)
(1)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这两个角度来答题;
(2)联系主题来分析,要答完整。
2.标题的作用。
(1)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2)暗示主题;
(3)做线索贯穿全文,使全文内容浑然一体;
(4)设置悬念(或营造气氛),激发读者的想象和阅读兴趣。
●小试牛刀
(1)既然《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那作者为什么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有何深意?
明确:标题强调了于勒在作品中的地位,点明了于勒与菲利普夫妇一家的亲属关系。作者对于勒本人着墨不多,主要通过侧面来展示他的经历、遭遇和性格特征,但是却以于勒为线索人物,推动情节的发展。标题寄寓了作者对于勒的同情和对菲利普夫妇的谴责。
(2)有人说,孤独有高级和低级的区分,你怎么理解题目“孤独之旅”的含义?
明确:蒋勋在《孤独六讲》中说:低级的孤独,让你倍感寂寞;高级的孤独,才是一个人完满的开始。小说标题“孤独之旅”的含义既有浅层次的杜小康跟随父亲放鸭过程中产生的孤独、寂寞、恐慌之感,还有更高层次杜小康心灵的变化过程,即从孤独、寂寞、恐慌到坚强,自己努力奋斗的人生之旅。可见杜小康从低级的孤独中实现了生命的超越。
3.段落的作用。
(1)小说开头段的作用
A.悬念式开头:
①概括开头段内容;②指出作用:造成悬念,引出下文的……,引起读者思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或者突出人物的……形象,揭示小说……的主题。
B.写景式开头:
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时间、地点、人物),渲染……的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奠定……的感情基调;为下文的……(情节)作铺垫。
(2)小说中间段的作用
①呼应(承接)前文的……情节,揭示前文的悬念;引出后文的……情节,为下文写……做铺垫(埋下伏笔),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做铺垫;承上启下,由上文的……过渡到下文的……。
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
③有利于表现……的主题。
(3)小说结尾段的作用
A.出人意料式结尾
①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在情理之中。②突出人物形象;③使平淡的故事陡生波澜,使行文富有变化,撞击读者心灵,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耐人寻味;④有利于表现……的主题;使主题更加丰富。
B.卒章显志式结尾
①解释前文……的悬念,显得合理自然,水到渠成。②解释了……的主题或创作意图。
C.戛然而止式结尾
①通过留白(留下空白),让读者去想象,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空间,耐人寻味;②为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留下了空间。
●小试牛刀
(1)《我的叔叔于勒》为什么文章末尾要特意交代“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这一件事呢?
明确:这是故事的尾声,犹如绕梁余音,耐人寻味。从十多年念念不忘的殷殷期待到唯恐避之不及的转变,写尽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2)《我的叔叔于勒》被选进教材的时候删去了开头和结尾,这是为什么?
开头:一个白胡子的老头儿向我们要求布施。我的同学若瑟夫给了他一枚值五个金法郎的银币。我吃惊了。他向我说了这样一件故事……
结尾:这就是你会看见我有时候拿出一块值得一百铜子儿的银币施给流浪者的理由。
考点七:语言赏析
1.这个句子(词语)好在哪里(或:从表达效果上点评句子;或:找出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句进行赏析。)
2.修辞(妙词、写作手法、句式特点等)+效果词(生动、形象、传神、富有感染力等)+分析(结合文章主题、人物特点、典型事件等等)
3.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深刻含义。
抓住关键词,联系中心和上下文由表及里地进行诠释,要把反语说正、婉语说直、比喻义说明白、象征义说清楚。
●小试牛刀
(1)评析下面两段文字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我小时候,家在勒阿弗尔,并不是有钱的人家,也就是刚刚够生活罢了。我父亲做着事,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
我母亲对我们拮据的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明确:“并”表达的是一种强调的意味,“刚刚”就是一点儿多余的都没有,刚刚能够填饱肚子,“很晚”说明工作很辛苦,“非常”就是什么都要节约才能应付日常开销。这几个词说明“我家”没有钱,很穷。
(2)结合上下文,赏析下面的句子。
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从修辞手法角度)
明确: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芦荡幽深繁茂,反衬出小船的孤小,杜小康那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更加真切。
(3)根据课文内容说出下面语段三个“辛苦”各是什么意思?“新生活”是指怎样的生活?
“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雎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明确:辛苦展转——为生活而奔波;
辛苦麻木——艰苦劳作;
辛苦恣雎——处心积虑,挖空心思
“新生活”是指自由平等、幸福美好的生活。
考点八:开放性试题(比如联系生活谈感受、阐述观点,或者对某一情节进行延伸扩写)
答题策略:
1.谈感受一定要紧扣主题,注意题干中关于联系生活或阅读体验的要求;
2.延伸扩写题则要在紧扣主题和语境的基础上尽量写得流畅生动,其中人物对话要符合人物性格、身份特点;
3.阐述观点题须做到这四步:亮观点+谈理由(还可引名言)+联实际(有时题目还要求结合阅读体验)+作总结。
●小试牛刀
(1)鲁迅先生之于“希望”的阐述,不正是今天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目标吗?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美好的图画与“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又是何等相似啊!先生若地下有知,定会含笑于九泉了!
请以“鲁迅先生,让我告诉您”为题,谈谈你身边的和谐社会。
(2)从哲尔赛岛回来之后,菲利普一家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可从悲观、乐观等角度加以想象。
(3)你长大了吗?想长大吗?不管我们想与不想,岁月和命运都将促你前行,更多的是无情地将我们抛到人生的风雨之中,使我们经受考验,学会坚强,获得成长。而在众多的考验当中,孤独就是其中的一种。当孤独成为漫长而艰辛的人生道旅途上无法回避的生命状态时,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呢?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原卷版)
(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祭祀(sì) 撬开(qiào) 诘据(jū) 嗤笑(cī)
B.煞白(shà) 女婿(xu) 栈桥(jiàn) 伶俐(líng)
C.愕然(è) 别墅(shù) 折本(shé) 惘然(wáng)
D.撅断(juē) 褴褛(lán) 阴晦(huì) 髀间(bì)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针对100万套保障房土地的供应问题,徐绍史昨天斩钉截铁地说:“一定能保证。”
B. 沈阳超市的“人参果”,不到一天就被一扫而空。
C. 列夫·托尔斯泰的妻子索菲亚一直背负着贪婪、敏感、自私、歇斯底里的恶名,但从她的日记中,我们能看到她的苦衷。
D. 在我们关注现实后,才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收视率与日俱增。
3.下列对人物描写方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动作描写)
B. 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环境描写)
C. 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肖像描写)
D. (闰土)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动作描写)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
A.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
B.人为什么要读书呢 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
C.阶梯教室里好像是班主任在开会。
D.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
5.下列复句中与例句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广大青年只有迎难而上,不懈奋斗,才能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最大的力量。
A.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为劳动而生活。
B.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C.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D.梦想无论怎样模糊,都潜伏在我们心底。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故乡,并不仅仅是一个可以安身的物质所在,同时也是生命出现、成长、成熟的所在,是能够使人的生命得以延续的温柔之乡。生命历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即使身处异地、漂泊他乡
②正是因为有自己的故乡
③我们才能够在芸芸众生中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④人用情感、智慧与劳动构建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
⑤形成了让世代相依的亲情以及相互守望的生存法则
⑥人也总是以最美好的想象来怀念自己的故乡
A.②①③⑤⑥④ B.②③①⑥⑤④ C.④⑤①⑥②③ D.⑤③①⑥②④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故乡》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作品中的“我”并不是作者,而是虚构的人物。
B.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章体裁。
C.《孤独之旅》选自《草房子》,是中国当代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作者是曹文轩。
D.《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章暗线人物是于勒。
8.名著阅读。(3分)
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将《水浒传》翻译成英文时,为小说取名“四海之内皆兄弟”。下面三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故事中,哪一个最能体现译者的命名意图?请作出选择,并简述理由。
A.武松醉打蒋门神  B.李逵打死殷天锡  C.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9.小说引领人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陶冶性情,净化心灵。九(1)班开展“走进小说天地”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0分)
(1)小艾在介绍小说时,遇到一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4分)
  【甲】“小说”最早一词见于《庄子·外物》,是指一些琐屑浅薄的言论与小道理,与现代小说意义________
(大相径庭 格格不入)。直到汉代,【乙】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认为小说是小知、小道,但是从另一角度触及了小说讲求虚构,植根于生活的特点。清末民初,维新派梁启超等大力倡导“小说界革命”,小说被奉为“国民之魂”“正史之根”“文学之最上乘”。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2分)
②请在括号内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写在横线处。(1分)
③【乙】处画线句子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你修改。(1分)
(2)小艾在读《水浒传》时,其复杂的人物关系、曲折变化的故事情节给小艾的阅读带来了困难。请你根据示例,设计一个激趣活动,并说明活动内容和原因,以激发她的阅读兴趣。(3分)
【示例】
演话剧激趣——扮演故事中的人物,体会人物在情境中的心理变化,走进人物内心。
(3)小艾在学校里做了一个关于初中生课外读物种类的调查,下图为调查结果的饼状统计图,该图反映了什么情况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二、阅读理解(33分)
(一)(18分)
采浆果的人
迟子建
①金井是个小农庄。一个收浆果的人来了,他的一番吆喝,让原本忙着秋收的人们扔下了手中的农具,奔向森林、河谷,采摘浆果。
②曹大平夫妇的心情跟阳光一样灿烂,他们边采边计划卖浆果的钱的用途。他们决定涉水渡河,把竹篮给装满。河水凉得他们直打寒战,随着河心的临近,水涨到他们腰际了,他们有些站不稳,但他们咬着牙,互相鼓励,坚持着。突然,曹大平的腿抽筋了,他侧歪了一下身子,水花朝他打来,他呻吟着,惊恐地看着白花花的水从脖颈下漫过。他的女人紧紧地拉住他不撒手,她也侧歪了身子,挎着的竹篮趁机从她胳膊上溜走了。
③他们相互搀扶着,哆哆嗦嗦地回到岸边。曹大平一回去就发烧了。他的女人唉声叹气的,她既不能采浆果,又不能去秋收,只能守着他。
④金井有个头发全白的苍苍婆,三十年来,她的男人一直瘫在炕上,靠她的服侍活着。苍苍婆的眼睛,没有老年人的那种混浊,依然那么明亮,清澈逼人,好像她的眼底浸着一汪泪,使她的眼睛永远湿润而明净。
⑤开始的几天,苍苍婆还认认真真地采上一天的都柿,交给收浆果的人,换来几十元钱。可是接下来的日子,当她独自在林中弯下僵硬的腰,手指触到那已经蔫软的皱皱巴巴的都柿的时候,她的心凄凉了。她尝了一个都柿,真是甜极了,这甜让她更觉凄凉,她很想喝上一碗酒。山上没酒,她只好把采来的都柿当成酒,竟一发而不可收拾,吃空了盛都柿的篮子。收浆果的人为了安慰她,曾丢给她一张十元的钞票,让她买酒喝,苍苍婆捡起钞票,运足一口气,又把它吹回地上。苍苍婆说:“钱是什么,不就是一张落叶吗?蚂蚁喜欢合伙举起落叶,这样的叶子它们没见过,留着给蚂蚁举着玩,当遮阳伞使吧!”说完,她就一摇一摆地走了。
⑥苍苍婆在晚饭后摇摇晃晃地去大鲁、二鲁家了。大鲁、二鲁是金井人中唯一还在秋收的人。他们是一对智障的双胞胎兄妹,大鲁是男的,二鲁是女的。他们已是中年人了。满嘴酒气的苍苍婆亢奋地叫道:“大鲁、二鲁,别秋收了,采浆果去吧,能拿现钱!大鲁过年时就能买新鞋穿了,二鲁也能买件花衣裳了!”大鲁说:“苍苍婆,爸妈死前告诉大鲁了,下了霜就秋收,大鲁都点了头了!”二鲁也说:“春天撒了种,秋天就得收庄稼,二鲁也记着呢!”苍苍婆说:“你们真是一对傻瓜,这天响晴响晴着呢,晚个十天八天秋收,你们种到土里的东西也不能长翅膀飞了;可你要是不采浆果,就得不到现钱,等你们秋收完再去采,收浆果的人早就走了,你们一分钱也挣不到!”
⑦大鲁、二鲁不为所动,在他们看来,秋收才是天经地义的事儿。他们刨完了土豆,又砍了白菜和大头菜,把它们运回来,腌了两缸酸菜和一缸咸菜,然后把余下的菜下到地窖里。之后,他们把遗落在地里的菜帮也捡起来,装进麻袋,拉回家堆在猪圈旁,作为猪饲料。最后,他们踏着更浓重的霜,去了大草甸,用竹筐把猪草背回来。
⑧就在大鲁、二鲁背回猪草的这个夜晚,天空下起了大雪。金井人一年的收成,就这么掩埋在大雪之下了。人们脸上满是凄苦的表情。他们冬天吃什么?他们的牲口和家禽吃什么?苍苍婆望着大鲁、二鲁这户唯一收获了庄稼的人家,心中先是涌起一股苍凉,接着是羡慕,最后便是弥漫开来的温暖和欣慰。
⑨二鲁的脖颈上挂着一圈火红的野刺玫。金井的女孩儿,最喜欢穿这样的项链来戴。看来在秋收的间隙,大鲁、二鲁也采了浆果。只不过他们只采了这一种,并且用它们做了最美的装饰。
(选自《雪窗帘》,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
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作用。(3分)
11.作者笔下的苍苍婆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12.第⑧段中“天空下起了大雪”这一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赏析第②段中“曹大平夫妇心情跟阳光一样灿烂,他们边采边计划卖浆果的钱的用途”。(3分)
14.简要分析这篇小说的主题。(4分)
(二)(15分)
古榕酒香飘
卢涛
远远地望过去,黑暗里只有看不见的宁静。四周的山丘似乎凝固了时间。这是1939年的夏天。
怦怦怦,阿九的心跳得厉害,他把挡在身前的杂草往右边拨了拨,顺势把肩膀上的扁担往上颠了颠。脚底下踩着的泥土仿佛一根黑色的绳,绑住了阿九疲惫的神经,但是阿九似乎忘记了自己已经不停歇地走了大半天。
阿九只想着,还有大半个时辰,走过前面那个渡口,再转一个弯,就进城了。进了城,就能看见小篮子了。
小篮子最喜欢仰着头,步履蹒跚地朝阿九跑过来,口齿不清地叫着“哥,哥……”阿九还记得,把狗尾巴草往小篮子的脖子后面挠一挠,小篮子会一边哭一边笑,扭着头抗议“哥……哥,坏……坏”。阿九会刮刮小篮子的鼻子,取笑她:“你这个小娃崽,又哭又笑,黄狗撒尿。”
阿九的家前面有一棵大榕树。从小老人就说,那是古榕精,就算活了几百岁,还是那样郁郁葱葱。在那片古榕树的绿荫下,小篮子会拉着阿九的大手,围着大树转圈圈。这条街的街坊阿伯,会摇着蒲扇,吸着水烟,围在一张不知年岁的石桌旁下象棋。妇女们会在这里择菜、聊天……在这个南方的小城里,看上去平静的生活会让阿九忘记了战争的存在。
天上的飞机,这几天越来越多。原本湛蓝的天空,被这些坏东西污染得不成样子。阿九的师父才叔,曾经望着天上飞过的那些黑家伙,往地上呸一口口水,然后咕噜咕噜灌进大口大口的桑葚酒。
不知不觉就走过了渡口,原来还算繁华的码头一片死寂。以前停泊在这里的小货船,早已不见踪影,只留下呜咽的柳江水在静静流淌。
再往前走,就进了城门。虽已是凌晨两点,可沿街的骑楼却依稀有着灯火。阿九定睛一看,那些在黑暗中隐隐约约的灯火竟然是一盆盆纸钱燃烧后发出的光亮。原本宁静的空气中传来了高低起伏的悲戚哭声,在寂静的夜中,显得悲凉而又凄清。
再往前走,阿九看到了大榕树,它还在。
可是,它憔悴了。原本舒展到天空的枝叶,如今只剩下光秃秃的躯干。树下一片狼藉,石凳石桌东倒西歪。触目惊心的一摊摊红色印记,像诅咒的符号一样刻在地面上。
“快点走,别停下。”一个声音打断了阿九的思绪。一个穿着黄色军装的人,恶狠狠地说。
阿九没出声,默默地把扁担拽得更紧了。扁担挑着的是才叔的毕生心血。
阿九是才叔的关门弟子。才叔的桑葚酒,是方圆几十里最好的。全城最古老的酒曲,到才叔这一辈已经传了三代人。早些时候,进城的日本人知道了才叔的桑葚酒。听说司令山本五太郎特别好酒,每到一个地方,总喜欢搜罗当地美酒。今天上午,他派了一个小分队去了位于城郊的“才叔酒坊”。
阿九眼见着才叔被日本人用锋利的刺刀抵着胸膛。平日颇有些骨气的才叔却一反常态地卑躬屈膝。看着才叔脸上那谄媚得快要垂到地面的胡子,阿九心里有说不出的厌恶。才叔把埋在地下快十年的酒坛子麻溜利索地挖出来,打包装车。才叔说:“长官,这都是我酒坊里最好的酒,您拿回去给太君,好好尝尝。”
连同阿九在内的所有伙计,都为才叔的不争气愤怒着。阿九气鼓鼓地把手里装酒的大勺“扑通”扔在了老窖池旁。
才叔向阿九眨眨眼,把他叫到了身边,耳语了几句。
没多久,才叔和阿九就被日本兵押着往城里走,连同满满一车的酒坛子和阿丸扁担上那一筐老酒曲。
……
几年之后,城郊的墓园里常有人来祭拜在战争中被日本人残害的亲人。每逢清明,人们总会看到一个女孩和一个青年男人站在一块石刻的墓碑前。两人肃穆地伫立着,一动不动。
“小篮子,阿九,又来看才叔啊?”有相熟的人问道。
他们转过头冲着人们笑笑。阿九在心里又回忆起了那个熟悉又遥远的故事……
在才叔把酒曲带到日本人的军营之前,他找了个借口把阿九支开。山本五太郎犒劳军队的盛宴正在进行中,军营里的大部分人都在纵情狂欢,氤氲的酒香飘散在整个营房的上空。但没过多久,只见军营里传来一声巨响,随后火光映天,哀嚎声四起……
阿九仿佛又听到了才叔那天在他耳边轻声说的话:“我在酒坛里放了白磷,只要温了酒,就能让这帮王八蛋全部上西天。阿九,记住,一定要活下去,你要把我的酒坊传下去。”
小篮子拉拉阿九的手:“哥,想什么呢?”
阿九摇摇头,定定地望着远处的山丘和初露的霞光。
那棵古榕树依旧立在那排骑楼前,空气中仿佛飘来了熟悉的桑葚酒香。
现在,已是1945年的夏天了。
(有删改)
15.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的作用。(4分)
16.标题“古榕酒香飘”中“酒香飘”三字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意做简要分析。(3分)
17.小说塑造阿九这个形象有何用意?请根据文意简要问答。(3分)
18.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第一个清明节,阿九和小篮子又来到才叔的墓前,请你代阿九写一段话,表达对才叔的思念与崇敬之情。要求:结合小说内容,突出人物品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80~100字。(5分)
写作(40分)
少年就是少年,他们看春风不喜,看夏蝉不烦,看秋风不悲,看冬雪不叹;他们在不公不允中仗义执言,在挫折失败中奋勇向前……只因他们是少年!
19.请以“我愿做_____的少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写出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可用化名代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解析版)
(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祭祀(sì) 撬开(qiào) 诘据(jū) 嗤笑(cī)
B.煞白(shà) 女婿(xu) 栈桥(jiàn) 伶俐(líng)
C.愕然(è) 别墅(shù) 折本(shé) 惘然(wáng)
D.撅断(juē) 褴褛(lán) 阴晦(huì) 髀间(bì)
【答案】D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针对100万套保障房土地的供应问题,徐绍史昨天斩钉截铁地说:“一定能保证。”
B. 沈阳超市的“人参果”,不到一天就被一扫而空。
C. 列夫·托尔斯泰的妻子索菲亚一直背负着贪婪、敏感、自私、歇斯底里的恶名,但从她的日记中,我们能看到她的苦衷。
D. 在我们关注现实后,才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收视率与日俱增。
【答案】D
3.下列对人物描写方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动作描写)
B. 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环境描写)
C. 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肖像描写)
D. (闰土)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动作描写)
【答案】D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
A.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
B.人为什么要读书呢 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
C.阶梯教室里好像是班主任在开会。
D.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
【答案】C
5.下列复句中与例句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广大青年只有迎难而上,不懈奋斗,才能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最大的力量。
A.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为劳动而生活。
B.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C.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D.梦想无论怎样模糊,都潜伏在我们心底。
【答案】D
【解析】A项,“一面……一面……”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属于并列复句;B项,“与其……不如……”是表示选择关系的关联词,属于选择复句;C项,“更”表示递进,属于递进复句。例句中“只有……才……”和D项中“无论……都……”都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两句均为条件复句。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故乡,并不仅仅是一个可以安身的物质所在,同时也是生命出现、成长、成熟的所在,是能够使人的生命得以延续的温柔之乡。生命历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即使身处异地、漂泊他乡
②正是因为有自己的故乡
③我们才能够在芸芸众生中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④人用情感、智慧与劳动构建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
⑤形成了让世代相依的亲情以及相互守望的生存法则
⑥人也总是以最美好的想象来怀念自己的故乡
A.②①③⑤⑥④ B.②③①⑥⑤④ C.④⑤①⑥②③ D.⑤③①⑥②④
【答案】C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故乡》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作品中的“我”并不是作者,而是虚构的人物。
B.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章体裁。
C.《孤独之旅》选自《草房子》,是中国当代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作者是曹文轩。
D.《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章暗线人物是于勒。
【答案】B【解析】“文章体裁”应为“文学体裁”。
8.名著阅读。(3分)
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将《水浒传》翻译成英文时,为小说取名“四海之内皆兄弟”。下面三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故事中,哪一个最能体现译者的命名意图?请作出选择,并简述理由。
A.武松醉打蒋门神  B.李逵打死殷天锡  C.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答案】C.理由:鲁智深看见自己的朋友林冲饱受磨难,看不过而拔刀相助,这一点使人感动。
9.小说引领人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陶冶性情,净化心灵。九(1)班开展“走进小说天地”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0分)
(1)小艾在介绍小说时,遇到一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4分)
  【甲】“小说”最早一词见于《庄子·外物》,是指一些琐屑浅薄的言论与小道理,与现代小说意义________
(大相径庭 格格不入)。直到汉代,【乙】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认为小说是小知、小道,但是从另一角度触及了小说讲求虚构,植根于生活的特点。清末民初,维新派梁启超等大力倡导“小说界革命”,小说被奉为“国民之魂”“正史之根”“文学之最上乘”。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2分)
②请在括号内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写在横线处。(1分)
③【乙】处画线句子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你修改。(1分)
(2)小艾在读《水浒传》时,其复杂的人物关系、曲折变化的故事情节给小艾的阅读带来了困难。请你根据示例,设计一个激趣活动,并说明活动内容和原因,以激发她的阅读兴趣。(3分)
【示例】
演话剧激趣——扮演故事中的人物,体会人物在情境中的心理变化,走进人物内心。
(3)小艾在学校里做了一个关于初中生课外读物种类的调查,下图为调查结果的饼状统计图,该图反映了什么情况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答案】(1)①“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是指一些琐屑浅薄的言论与小道理。②大相径庭③将“虚构”后的逗号改为顿号。
(2)【示例】绘手抄报激趣——选定内容和主题,绘制小说的手抄报,以明确人物关系、故事走向。
(3)【示例】初中生的课外读物绝大部分是小说,只有极小一部分是诗歌。
二、阅读理解(33分)
(一)(18分)
采浆果的人
迟子建
①金井是个小农庄。一个收浆果的人来了,他的一番吆喝,让原本忙着秋收的人们扔下了手中的农具,奔向森林、河谷,采摘浆果。
②曹大平夫妇的心情跟阳光一样灿烂,他们边采边计划卖浆果的钱的用途。他们决定涉水渡河,把竹篮给装满。河水凉得他们直打寒战,随着河心的临近,水涨到他们腰际了,他们有些站不稳,但他们咬着牙,互相鼓励,坚持着。突然,曹大平的腿抽筋了,他侧歪了一下身子,水花朝他打来,他呻吟着,惊恐地看着白花花的水从脖颈下漫过。他的女人紧紧地拉住他不撒手,她也侧歪了身子,挎着的竹篮趁机从她胳膊上溜走了。
③他们相互搀扶着,哆哆嗦嗦地回到岸边。曹大平一回去就发烧了。他的女人唉声叹气的,她既不能采浆果,又不能去秋收,只能守着他。
④金井有个头发全白的苍苍婆,三十年来,她的男人一直瘫在炕上,靠她的服侍活着。苍苍婆的眼睛,没有老年人的那种混浊,依然那么明亮,清澈逼人,好像她的眼底浸着一汪泪,使她的眼睛永远湿润而明净。
⑤开始的几天,苍苍婆还认认真真地采上一天的都柿,交给收浆果的人,换来几十元钱。可是接下来的日子,当她独自在林中弯下僵硬的腰,手指触到那已经蔫软的皱皱巴巴的都柿的时候,她的心凄凉了。她尝了一个都柿,真是甜极了,这甜让她更觉凄凉,她很想喝上一碗酒。山上没酒,她只好把采来的都柿当成酒,竟一发而不可收拾,吃空了盛都柿的篮子。收浆果的人为了安慰她,曾丢给她一张十元的钞票,让她买酒喝,苍苍婆捡起钞票,运足一口气,又把它吹回地上。苍苍婆说:“钱是什么,不就是一张落叶吗?蚂蚁喜欢合伙举起落叶,这样的叶子它们没见过,留着给蚂蚁举着玩,当遮阳伞使吧!”说完,她就一摇一摆地走了。
⑥苍苍婆在晚饭后摇摇晃晃地去大鲁、二鲁家了。大鲁、二鲁是金井人中唯一还在秋收的人。他们是一对智障的双胞胎兄妹,大鲁是男的,二鲁是女的。他们已是中年人了。满嘴酒气的苍苍婆亢奋地叫道:“大鲁、二鲁,别秋收了,采浆果去吧,能拿现钱!大鲁过年时就能买新鞋穿了,二鲁也能买件花衣裳了!”大鲁说:“苍苍婆,爸妈死前告诉大鲁了,下了霜就秋收,大鲁都点了头了!”二鲁也说:“春天撒了种,秋天就得收庄稼,二鲁也记着呢!”苍苍婆说:“你们真是一对傻瓜,这天响晴响晴着呢,晚个十天八天秋收,你们种到土里的东西也不能长翅膀飞了;可你要是不采浆果,就得不到现钱,等你们秋收完再去采,收浆果的人早就走了,你们一分钱也挣不到!”
⑦大鲁、二鲁不为所动,在他们看来,秋收才是天经地义的事儿。他们刨完了土豆,又砍了白菜和大头菜,把它们运回来,腌了两缸酸菜和一缸咸菜,然后把余下的菜下到地窖里。之后,他们把遗落在地里的菜帮也捡起来,装进麻袋,拉回家堆在猪圈旁,作为猪饲料。最后,他们踏着更浓重的霜,去了大草甸,用竹筐把猪草背回来。
⑧就在大鲁、二鲁背回猪草的这个夜晚,天空下起了大雪。金井人一年的收成,就这么掩埋在大雪之下了。人们脸上满是凄苦的表情。他们冬天吃什么?他们的牲口和家禽吃什么?苍苍婆望着大鲁、二鲁这户唯一收获了庄稼的人家,心中先是涌起一股苍凉,接着是羡慕,最后便是弥漫开来的温暖和欣慰。
⑨二鲁的脖颈上挂着一圈火红的野刺玫。金井的女孩儿,最喜欢穿这样的项链来戴。看来在秋收的间隙,大鲁、二鲁也采了浆果。只不过他们只采了这一种,并且用它们做了最美的装饰。
(选自《雪窗帘》,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
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作用。(3分)
【答案】主要内容:曹大平夫妇为采更多的浆果涉水渡河 。作用:①塑造曹大平夫妇为了眼前利益,不惜冒险的形象,与大鲁、二鲁的不为金钱所动形成鲜明对比;②承接了上文大多数金井人的表现,预示了金井人的悲剧 。
11.作者笔下的苍苍婆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答案】苍苍婆是一个生活艰辛,但精明、善良、有担当的人,也是一个直爽、自尊自爱的人。
12.第⑧段中“天空下起了大雪”这一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天空下起了大雪”这一环境描写,使故事情节陡转,除了老老实实秋收的大鲁、二鲁一家在下雪前把庄稼收回了家,其他只顾采浆果的人家,庄稼都被埋进大雪里,得不偿失。突出了大鲁、二鲁勤劳、朴实、本分的品质,说明了只顾眼前利益不会有好结果,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赏析第②段中“曹大平夫妇心情跟阳光一样灿烂,他们边采边计划卖浆果的钱的用途”。(3分)
【答案】运用了比喻手法,把曹大平夫妇的心情比喻成灿烂的阳光,形象地表现了曹大平夫妇采浆果时愉悦的心情,以及对卖浆果挣现钱的渴望。
14.简要分析这篇小说的主题。(4分)
【答案】大鲁、二鲁一心一意秋收,收获了庄稼;其他人只顾采浆果挣现钱,结果一年的收成被埋进大雪里,损失惨重。通过这一对比,说明老老实实做好分内的事,生活才会有保障,赞美了本色、勤劳、质朴的美好品质,讽刺了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踏实本分的人。
(二)(15分)
古榕酒香飘
卢涛
远远地望过去,黑暗里只有看不见的宁静。四周的山丘似乎凝固了时间。这是1939年的夏天。
怦怦怦,阿九的心跳得厉害,他把挡在身前的杂草往右边拨了拨,顺势把肩膀上的扁担往上颠了颠。脚底下踩着的泥土仿佛一根黑色的绳,绑住了阿九疲惫的神经,但是阿九似乎忘记了自己已经不停歇地走了大半天。
阿九只想着,还有大半个时辰,走过前面那个渡口,再转一个弯,就进城了。进了城,就能看见小篮子了。
小篮子最喜欢仰着头,步履蹒跚地朝阿九跑过来,口齿不清地叫着“哥,哥……”阿九还记得,把狗尾巴草往小篮子的脖子后面挠一挠,小篮子会一边哭一边笑,扭着头抗议“哥……哥,坏……坏”。阿九会刮刮小篮子的鼻子,取笑她:“你这个小娃崽,又哭又笑,黄狗撒尿。”
阿九的家前面有一棵大榕树。从小老人就说,那是古榕精,就算活了几百岁,还是那样郁郁葱葱。在那片古榕树的绿荫下,小篮子会拉着阿九的大手,围着大树转圈圈。这条街的街坊阿伯,会摇着蒲扇,吸着水烟,围在一张不知年岁的石桌旁下象棋。妇女们会在这里择菜、聊天……在这个南方的小城里,看上去平静的生活会让阿九忘记了战争的存在。
天上的飞机,这几天越来越多。原本湛蓝的天空,被这些坏东西污染得不成样子。阿九的师父才叔,曾经望着天上飞过的那些黑家伙,往地上呸一口口水,然后咕噜咕噜灌进大口大口的桑葚酒。
不知不觉就走过了渡口,原来还算繁华的码头一片死寂。以前停泊在这里的小货船,早已不见踪影,只留下呜咽的柳江水在静静流淌。
再往前走,就进了城门。虽已是凌晨两点,可沿街的骑楼却依稀有着灯火。阿九定睛一看,那些在黑暗中隐隐约约的灯火竟然是一盆盆纸钱燃烧后发出的光亮。原本宁静的空气中传来了高低起伏的悲戚哭声,在寂静的夜中,显得悲凉而又凄清。
再往前走,阿九看到了大榕树,它还在。
可是,它憔悴了。原本舒展到天空的枝叶,如今只剩下光秃秃的躯干。树下一片狼藉,石凳石桌东倒西歪。触目惊心的一摊摊红色印记,像诅咒的符号一样刻在地面上。
“快点走,别停下。”一个声音打断了阿九的思绪。一个穿着黄色军装的人,恶狠狠地说。
阿九没出声,默默地把扁担拽得更紧了。扁担挑着的是才叔的毕生心血。
阿九是才叔的关门弟子。才叔的桑葚酒,是方圆几十里最好的。全城最古老的酒曲,到才叔这一辈已经传了三代人。早些时候,进城的日本人知道了才叔的桑葚酒。听说司令山本五太郎特别好酒,每到一个地方,总喜欢搜罗当地美酒。今天上午,他派了一个小分队去了位于城郊的“才叔酒坊”。
阿九眼见着才叔被日本人用锋利的刺刀抵着胸膛。平日颇有些骨气的才叔却一反常态地卑躬屈膝。看着才叔脸上那谄媚得快要垂到地面的胡子,阿九心里有说不出的厌恶。才叔把埋在地下快十年的酒坛子麻溜利索地挖出来,打包装车。才叔说:“长官,这都是我酒坊里最好的酒,您拿回去给太君,好好尝尝。”
连同阿九在内的所有伙计,都为才叔的不争气愤怒着。阿九气鼓鼓地把手里装酒的大勺“扑通”扔在了老窖池旁。
才叔向阿九眨眨眼,把他叫到了身边,耳语了几句。
没多久,才叔和阿九就被日本兵押着往城里走,连同满满一车的酒坛子和阿丸扁担上那一筐老酒曲。
……
几年之后,城郊的墓园里常有人来祭拜在战争中被日本人残害的亲人。每逢清明,人们总会看到一个女孩和一个青年男人站在一块石刻的墓碑前。两人肃穆地伫立着,一动不动。
“小篮子,阿九,又来看才叔啊?”有相熟的人问道。
他们转过头冲着人们笑笑。阿九在心里又回忆起了那个熟悉又遥远的故事……
在才叔把酒曲带到日本人的军营之前,他找了个借口把阿九支开。山本五太郎犒劳军队的盛宴正在进行中,军营里的大部分人都在纵情狂欢,氤氲的酒香飘散在整个营房的上空。但没过多久,只见军营里传来一声巨响,随后火光映天,哀嚎声四起……
阿九仿佛又听到了才叔那天在他耳边轻声说的话:“我在酒坛里放了白磷,只要温了酒,就能让这帮王八蛋全部上西天。阿九,记住,一定要活下去,你要把我的酒坊传下去。”
小篮子拉拉阿九的手:“哥,想什么呢?”
阿九摇摇头,定定地望着远处的山丘和初露的霞光。
那棵古榕树依旧立在那排骑楼前,空气中仿佛飘来了熟悉的桑葚酒香。
现在,已是1945年的夏天了。
(有删改)
15.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的作用。(4分)
【答案】①照应标题中的古榕,突出其历史悠久;②写出了南方小城民风的淳朴;③突出了小城的宁静祥和;④与后文小城被日本人侵犯后的惨象形成鲜明的对比;⑤表达了人们对昔日美好生活的留恋和对战争的痛恨。(任选四点作答,意近即可)
16.标题“古榕酒香飘”中“酒香飘”三字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意做简要分析。(3分)
【答案】①才叔酿的酒好,芳香四溢;②才叔酿酒的技艺得以传承;③才叔的高尚品质永远激励着后人。(意近即可)
17.小说塑造阿九这个形象有何用意?请根据文意简要问答。(3分)
【答案】用阿九见证才叔的英雄事迹;用阿九的见闻来串联小说的情节(或阿九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让阿九来传承才叔的酿酒技艺和高尚品质。
18.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第一个清明节,阿九和小篮子又来到才叔的墓前,请你代阿九写一段话,表达对才叔的思念与崇敬之情。要求:结合小说内容,突出人物品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80~100字。(5分)
【示例】师父,我和小篮子又来看您了。昨晚我又梦到您了。告诉您一个好消息,赶走了小日本之后,咱们酒坊的生意可好啦!您在生死关头,机智勇敢,舍生取义,您就像盏不灭的明灯,照亮着我们前行的路!我们会永远记得您!
写作(40分)
少年就是少年,他们看春风不喜,看夏蝉不烦,看秋风不悲,看冬雪不叹;他们在不公不允中仗义执言,在挫折失败中奋勇向前……只因他们是少年!
19.请以“我愿做_____的少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写出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可用化名代替)。
【分析】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我愿做____的少年”,适合写成记叙文。补题的内容,可以是“勇敢”“自信”“坚强”“勤劳”“俭朴”“诚实”“勇敢”“好学”“谦逊”等各种形容美好品质的词语。如写自己战胜了遇到的困难,为自己的迎难而上、无所畏惧的精神自豪,就是给读者一种精神的榜样,具有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也可以反向立意,用一个贬义词表达正面的追求,比如:“吝啬”“古板”“无趣”等。这种补题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建议采用。要注意的是,写作时主题不能过于分散,要紧紧围绕所补充的内容进行叙述,从而突出题目的主题。
【范文】
我愿做不服输的少年
大家好,我叫××,今年十三岁,是个七年级的学生。我四肢健全,五官嘛,我自己看起来是挺端正的。
我的爱好有很多,滑滑板是我的最爱。七岁那年,有一次看动画片,我看到动画片中的那些人踩在滑板上肆意地穿行在大街小巷,真是既酷又帅还威风,就央求爸爸给我买了一个滑板。
之后,我每天在小区里练习滑滑板。刚开始的时候,滑板特别不听话,老是跟我作对,经常让我摔跤,可是我却毫不气馁。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我终于驯服了这只猛兽,渐渐地,滑板好像和我融为一体了。每当我踏上滑板的时候,一切的烦恼和不快都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感觉全身都轻飘飘的,像要飞起来一样。就这样,滑板陪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童年。
后来,小区里一些小朋友看到我能够自由自在地滑滑板,特别羡慕我,也买来滑板玩,有一些人还让我教他们。就这样,我的朋友越来越多了,小区里经常能看到我和朋友们滑滑板的身影。
现在,我上初中了,每天都要写很多很多作业,周末还要上辅导班,滑滑板的时间就很少了,我只好把滑板珍藏起来,每当看到它时,就会想起从前的那些美好时光。
在学习上,我的数学成绩非常棒,经常考满分,可是语文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和数学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可是,我这样的数学天才怎么能让语文给毁了呢?我总结了一下我语文方面的缺点:书写和作文。我的书写是正宗的“鬼画符”“狗爬字”,别说别人了,有时候连我自己都看不出来自己写的到底是什么。而作文往往一开头,还没有写几句就结了尾。
为了解决这个老大难,现在我每天都坚持练字;为了写好作文,我央求爸爸为我找了一位作文名师,每周末都去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我的书写有了很大进步,作文成绩也提高了。
这就是我,一个爱滑滑板、不服输、不气馁的阳光少年。
【点评】本文作者从自身挖掘素材,记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既写了自己的长处﹣﹣喜欢滑滑板,擅长数学;也写了自己的不足﹣﹣语文比较差,书写和作文都是弱点。通过讲述自己练习滑板时的不懈努力,以及练字和学习作文时的坚持与决心,一个开朗乐观、永不言弃的阳光少年形象跃然纸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
第四单元
文学、文体常识
(一)文学常识(作品作者)
1.《故乡》作者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我们已学过他的作品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社戏》选自《呐喊》;《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
2.《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1850-1893),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与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本文选自他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3.《孤独之旅》节选自《草房子》,作者是曹文轩,中国儿童文学作家,2016年4月4日,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这也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
(二)文体知识
1.小说的概念。
小说是四大文学样式(散文、小说、诗歌、戏剧)之一。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1)人物——往往借助一个或多个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原型进行虚构。
塑造方法:肖像、心理、动作、语言、神态、环境描写及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2)情节——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一般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3)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气候以及场景,用来衬托人物的思想感情,烘托气氛等。
3.小说线索及分类。
(1)定义:小说的线索就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也是结构全文的脉络。其作用是用来贯穿全文情节,把全文的人物、事件串联起来,使作品浑然一体,结构完整严谨。
(2)分类:从情节的发展划分为单线(指一篇小说只含有一种叙事线索,即时间线索、地点线索、人物线索、感情线索、空间线索、事物线索)和双线(指一篇小说中有两个线索,一条是明线,一条是暗线,二者互相平行,共同为主题服务)两种。
4.小说的主要叙事方式。
(1)顺叙:即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顺叙法的优点在于情节环环相扣、脉络清晰。
(2)倒叙:不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面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倒叙法的优点在于能把情节安排得曲折离奇,增强对读者的吸引力。
(3)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插叙法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也叫追叙,是指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面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补叙大都无情节,前后不必有什么过渡的话。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的关键之处。没有补叙,故事情节上就可能出现漏洞,令人不解。
二、单元教材“补白”
(一)假设复句、条件复句概念
1.什么是假设复句?
假设复句,又称假设句。指分句之间具有假设关系的复句。前边的偏句提出一句假设的情况,后面的正句说明在这种假设的情况之下所产生的结果。常用“如果(假如、要是、倘若、若是)……就(那么、那就、那么就、便)”等关联词语表示。
①如果所谓集体、法人的利益总是“重如山”,个人的利益总是“轻如毛”,那么消费者永远改变不了被损害的地位。(一致假设复句)
②即使没人提醒,你也应该时时严格要求自己。(让步假设复句)
2.什么是条件复句?
条件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偏句提出一种真实或假设的条件,正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
①白天晚上,只要她没睡着,嘴里就哼哼唧唧地唱歌。(充分条件句)
②回去把你们的粮食、钱财、土地老老实实地分给老百姓,要不然绝饶不了你们。(必要条件句)
③不管穷人富人,男儿女娃,在读书问题上都是平等的。(无条件句)
(二)假设、条件复句的区别
条件复句与假设复句的区别:
相同点:前后分句的关系都是条件与结果的关系,都是没有实现的事情。
不同点:条件复句着重于条件,假设复句着重于假设。
如:
①如果美国政府仍然一意孤行搞对抗,中国政府愿意奉陪到底。(假设复句)
②只要美国政府仍然一意孤行搞对抗,中国政府就要奉陪到底。(条件复句)
●小试牛刀
下列各组句子分别是假设复句和条件复句的一项是( A )
A.①如果妈妈能把我心心念念的书买回来,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②只要煤矿一开工资,这个城市就要热闹那么几天。
B.①虽然我早就预见了这个结果,但是听到这个消息时仍觉得难以接受。
②只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把事情办好。
C.①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②司机下了车,接着乘客也跟着下了车。
D.①学校既是传授知识的地方,也是创造知识、培育人才的地方。
②我宁愿轰轰烈烈地过几年,也不愿意平平淡淡地过一辈子。
【详解】A.两个句子分别是假设复句和条件复句;B.两个句子分别是转折复句和条件复句;C.两个句子分别是假设复句和承接复句;D.两个句子分别是并列复句和选择复句;故选A。
三、小说考点
考点一:故事情节
1.概括故事情节。
(1)人+事+果(适用于一句话概括事件或情节题)
(2)起因+经过+结果(适用于概括比较复杂的事件)
(3)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一般是补全情节,多用填空形式,答题前首先分好层次)
2.根据情节梳理人物的情感态度变化过程。
梳理情节,注意起伏变化,分好阶段层次,提炼关键词句。
3.情节安排顺序。(分析插叙的作用)
插入了……内容,补充交代了……,表现人物……性格,突出主题。(有时也会有解释了悬念,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附:倒叙的作用:突出事件的结局,造成悬念,吸引读者。补叙的作用:补充交代……的内容,突出人物……特点,增强艺术效果。
4.指出串联情节的线索。
●小试牛刀
《故乡》的背景是辛亥革命后十年,以______________为线索,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安排情节。
明确:“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 回故乡、在故乡、别故乡
(2)《我的叔叔于勒》以 为主线,以 为副线来安排情节,其中“盼于勒”是故事的________,“见于勒”是故事的________。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态度 于勒的贫富变化 开端 高潮 )
(3)用四个字概括《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情感态度的变化。
明确:盼——赞——遇——躲
(4)《故乡》第12到30段属于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明确:插叙。插入了少年闰土和“我”的友谊片断,表现我们纯真、亲密的朋友关系,与下文两人存在隔膜形成对比。
考点二:环境描写
1.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突出景物(环境)……特点;(2)渲染了……气氛;(3)烘托了人物在……情况下的心情(性格、情感);(4)为下文……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推动情节的发展)
2.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交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为……作铺垫(或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人物在……情况下的心情(性格、情感),揭示……(主题)。
3.小说开头、中间、结尾部分的环境描写作用。
(1)开头:①暗示社会环境;②奠定……的基调;③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④暗示、揭示……主旨。
(2)中间:推动情节发展。
(3)结尾:① 暗示、揭示……主旨;②呼应……
●小试牛刀
(1)指出下面的三段文字属于什么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①“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么?”
②“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
③“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明确:①②属于自然环境描写,③是社会环境描写。
作用:①②反映了“我”家家境的衰败。“许多”“枯”“断茎”“抖”几个词就勾画出了老屋的破败、冷寂的景象。老屋的描写既暗示了家庭的衰落,又烘托出“我”和母亲的凄凉心情。
③句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黑暗,揭示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广大农民生活困苦的社会根源,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2)《我的叔叔于勒》有两处环境描写,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出发去哲尔赛岛旅行时:“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以明丽而轻快的景色烘托菲利普一家人“快活而骄傲”的心情。
他们认出穷水手是于勒时:“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以阴郁沉重的景色反映了菲利普夫妇从希望巅峰跌落到失望深谷的心理变化过程。
(3)曹文轩一直认为:“风景在参与小说的精神构建的过程中,始终举足轻重。”那么你认为小说《孤独之旅》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孤独之旅》中的大部分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心理,衬托了杜小康或迷茫或坚强的性格,有关暴风雨部分的景物描写则突出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为人物的成长提供了广大的舞台,当然也渲染了气氛。
考点三:人物形象
1.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1)要抓住对人物的五种描写手法特点分析。如:
运用……描写,用了“××”“×××”等词语,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谁在……情况下的……心情(感情、性格、精神特点),突出了……(扣主题)。
要联系人物所处的环境来分析人物形象。
一般来说,人物都是一定的社会环境的产物,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物;同时,人物也能对环境起一定的作用,二者相互统一。因此,分析人物形象一定要结合社会环境。
要从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入手分析人物形象。
只有从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入手,把握住人物在诸多矛盾冲突中的言行、内心动机,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
2.分析塑造人物的方法。
(1)正面描写:
语言(对话)、行为(动作)、外貌、心理(内心独白)、细节。
(2)侧面描写:
①对比;②环境烘托;③他人介绍;④其他手法。
3.分析小说人物的作用。
(1)小说主人公是谁?
最能表现主题思想的人物。如《我的叔叔于勒》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
(2)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它的作用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①为主要人物服务,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②揭示或凸显主旨;③若是线索人物,自然是贯串全文的线索。
4.揣摩人物的心理(结合语境写一段人物的心理活动)
(1)用第一人称;(2)联系上下文的语境来准确把握人物的心理;(3)描写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身份。
●小试牛刀
(1)《故乡》主要刻画了三个人物,每个人物都具有典型性,闰土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杨二嫂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典型;“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
明确:勤劳善良,但不觉悟的农民 贪婪、尖刻、鄙俗的小市民 对现实不满正在追求新生活的进步知识分子
(2)《故乡》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
明确:闰土就是本文的主要人物,因为通过塑造闰土这个形象,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给农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这样的主题,杨二嫂也只是陪衬人物,“我”是本文的线索人物。
(3)莫泊桑在写菲利普夫妇和若瑟夫时各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反映了他们什么性格特点?
明确:作者写菲利普夫妇综合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他们虚伪、自私、贪婪、冷酷的拜金相。作者写“我”(即若瑟夫)综合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细腻地再现了一个富有正义感和怜悯心、纯真善良的少年形象。
(4)《撒野》这本书有句话说,“靠近光、追随光、成为光、散发光。” 《我的叔叔于勒》中有个人物身上也有光,也散发着人性之光,他是谁?为什么?
明确:在若瑟夫身上寄寓着莫泊桑的情感和希望,冷中还有热,还有光,还有希望。《我的叔叔于勒》当然是灰色的,但是作者寄寓在若瑟夫身上的对亲情的呼唤,对人性的召唤,犹黑夜中的灯塔,穿过悲凉之雾,照亮人的灵魂!
考点四:探究小说主题
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
一是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二是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人物形象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三是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小试牛刀
(1)《孤独之旅》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明确:本文讲了失学少年在一段孤独生活中终于“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故事,表达了孤独可以使人坚强的主题。
(2)对《故乡》的主题有三种观点,你赞同哪种,说说理由。
观点一: “故乡”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
观点二:表现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
观点三:渴望打破封建社会的尊卑秩序,建立 纯真的人际关系。
示例:观点一: 从孩子的纯真、有生气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钝,表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如闰土)
观点二:从闰土父子和杨二嫂身上,可以看出这样轮回的影子:闰土:少年→中年→?水生:少年“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中年(现在的闰土)? → ?杨二嫂:年轻→中年→
观点三:再回故乡,“我”和闰土、杨二嫂等人已经有了深深的精神上的隔阂。“我渴望打破封建社会的尊卑秩序,渴望建立超越庸俗的物质关系的新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有人认为《我的叔叔于勒》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有人认为小说写出了小人物的辛酸,有人认为小说也揭示了命运的无常,你赞同那种看法呢
示例: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称呼的变化可以看出他们的自私、贪婪、庸俗、虚荣、势利、冷酷从而表现了金钱让亲情变异,让灵魂扭曲的拜金主题。然而他们的“以钱论人”,不仅仅是个人的道德缺陷,也有生活所迫,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小说的主题可以理解为表现底层小人物的辛酸与无奈。从于勒原来霸占父亲的家产,到曾经也阔绰过,再到穷苦潦倒但宁肯做一个穷苦水手,也不回去的经历和表现,既可以看出他对尊严的坚守,又可以看到生命的无常,小人物在命运大网中的无奈。
考点五:鉴赏手法
作用分析:结合主题、上下文的特点来回答。比如:欲扬先抑的作用:把……和……(抑和扬的内容)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主题……,使文章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更有吸引力。
常考的写作技巧有:设置悬念、铺垫、照应(有伏笔必有照应)、伏笔、衬托、对比、欲扬先抑、正侧面描写结合等。
●小试牛刀
《孤独之旅》小说的体量很小,故事也不复杂,可是它的叙事技巧却值得思考,比如第一人称的的视角,此外还有哪些让你觉得精彩无比的技巧?
明确:小说先写“我”的家境,继而用“可是”一转,写我们对于勒叔叔的盼望。这就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接着,小说开始插叙“我们”一家盼望于勒叔叔的原因。插叙的这一部分同样是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接着,顺势一转,不再提盼于勒的事,转写大姐二姐的婚事。这又一次激发读者的兴趣。,叙事显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考点六:标题、段落的作用
1.标题的含义(谈谈你对标题的理解)
(1)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这两个角度来答题;(2)联系主题来分析,要答完整。
2.标题的作用。
(1)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2)暗示主题;(3)做线索贯穿全文,使全文内容浑然一体;(4)设置悬念(或营造气氛),激发读者的想象和阅读兴趣。
●小试牛刀
(1)既然《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那作者为什么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有何深意?
明确:标题强调了于勒在作品中的地位,点明了于勒与菲利普夫妇一家的亲属关系。作者对于勒本人着墨不多,主要通过侧面来展示他的经历、遭遇和性格特征,但是却以于勒为线索人物,推动情节的发展。标题寄寓了作者对于勒的同情和对菲利普夫妇的谴责。
(2)有人说,孤独有高级和低级的区分,你怎么来理解题目“孤独之旅”的含义?
明确:蒋勋在《孤独六讲》中说:低级的孤独,让你倍感寂寞;高级的孤独,才是一个人完满的开始。小说标题“孤独之旅”的含义既有浅层次的杜小康跟随父亲放鸭过程中产生的孤独、寂寞、恐慌之感,还有更高层次杜小康心灵的变化过程,即从孤独、寂寞、恐慌到坚强,自己努力奋斗的人生之旅。可见杜小康从低级的孤独中实现了生命的超越。
3.段落的作用。
(1)小说开头段的作用
A.悬念式开头:
①概括开头段内容;②指出作用:造成悬念,引出下文的……,引起读者思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或者突出人物的……形象,揭示小说……的主题。
B.写景式开头:
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时间、地点、人物),渲染……的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奠定……的感情基调;为下文的……(情节)作铺垫。
(2)小说中间段的作用
①呼应(承接)前文的……情节,揭示前文的悬念;引出后文的……情节,为下文写……做铺垫(埋下伏笔),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做铺垫;承上启下,由上文的……过渡到下文的……。
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
③有利于表现……的主题。
(3)小说结尾段的作用
A.出人意料式结尾
①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在情理之中。②突出人物形象;③使平淡的故事陡生波澜,使行文富有变化,撞击读者心灵,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耐人寻味;④有利于表现……的主题;使主题更加丰富。
B.卒章显志式结尾
①解释前文……的悬念,显得合理自然,水到渠成。②解释了……的主题或创作意图。
C.戛然而止式结尾
①通过留白(留下空白),让读者去想象,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空间,耐人寻味;②为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留下了空间。
●小试牛刀
(1)《我的叔叔于勒》为什么文章末尾要特意交代“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这一件事呢?
明确:这是故事的尾声,犹如绕梁余音,耐人寻味。从十多年念念不忘的殷殷期待到唯恐避之不及的转变,写尽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2)《我的叔叔于勒》被选进教材的时候删去了开头和结尾,这是为什么?
开头:一个白胡子的老头儿向我们要求布施。我的同学若瑟夫给了他一枚值五个金法郎的银币。我吃惊了。他向我说了这样一件故事……
结尾:这就是你会看见我有时候拿出一块值得一百铜子儿的银币施给流浪者的理由。
考点七:语言赏析
1.这个句子(词语)好在哪里(或:从表达效果上点评句子;或:找出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句进行赏析。)
2.修辞(妙词、写作手法、句式特点等)+效果词(生动、形象、传神、富有感染力等)+分析(结合文章主题、人物特点、典型事件等等)
3.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深刻含义。
抓住关键词,联系中心和上下文由表及里地进行诠释,要把反语说正、婉语说直、比喻义说明白、象征义说清楚。
●小试牛刀
(1)评析下面两段文字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我小时候,家在勒阿弗尔,并不是有钱的人家,也就是刚刚够生活罢了。我父亲做着事,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
我母亲对我们拮据的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明确:“并”表达的是一种强调的意味,“刚刚”就是一点儿多余的都没有,刚刚能够填饱肚子,“很晚”说明工作很辛苦,“非常”就是什么都要节约才能应付日常开销。这几个词说明“我家”没有钱,很穷。
(2)结合上下文,赏析下面的句子。
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从修辞手法角度)
明确: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芦荡幽深繁茂,反衬出小船的孤小,杜小康那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更加真切。
(3)根据课文内容说出下面语段三个“辛苦”各是什么意思?“新生活”是指怎样的生活?
“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雎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明确:辛苦展转——为生活而奔波;辛苦麻木——艰苦劳作;辛苦恣雎——处心积虑,挖空心思
“新生活”是指自由平等、幸福美好的生活。
考点八:开放性试题(比如联系生活谈感受、阐述观点,或者对某一情节进行延伸扩写)
答题策略:
1.谈感受一定要紧扣主题,注意题干中关于联系生活或阅读体验的要求;
2.延伸扩写题则要在紧扣主题和语境的基础上尽量写得流畅生动,其中人物对话要符合人物性格、身份特点;
3.阐述观点题须做到这四步:亮观点+谈理由(还可引名言)+联实际(有时题目还要求结合阅读体验)+作总结。
●小试牛刀
(1)鲁迅先生之于“希望”的阐述,不正是今天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目标吗?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美好的图画与“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又是何等相似啊!先生若地下有知,定会含笑于九泉了!
请以“鲁迅先生,让我告诉您”为题,谈谈你身边的和谐社会。
(2)从哲尔赛岛回来之后,菲利普一家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可从悲观、乐观等角度加以想象。
(3)你长大了吗?想长大吗?不管我们想与不想,岁月和命运都将促你前行,更多的是无情地将我们抛到人生的风雨之中,使我们经受考验,学会坚强,获得成长。而在众多的考验当中,孤独就是其中的一种。当孤独成为漫长而艰辛的人生道旅途上无法回避的生命状态时,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