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草原
新课导入
同学们去过草原吗?谈谈你所知道的草原或你所了解到的赞美草原的诗句、歌曲等。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就是对茫茫大草原的赞美!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领略那儿美丽的风光,感受那儿独特的民族风情,体会蒙古族人的热情好客。
舒庆春(1899-1966),笔名老舍,生于北京,中国现代作家、语言大师。曾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老舍的文学作品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等。
走近作者
舒庆春(1899-1966),笔名老舍生于北京,中国现代作家、语言大师。曾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老舍的文学作品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等。
草原:指半干旱地区杂草丛生的大片土地,间或杂有耐旱的树木。
本文介绍的草原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海拉尔河下游。
知识拓展
毯
陈
裳
虹
蹄
腐
稍
微
提示:点击生字
进入详细讲解。
绿毯 线条 柔美 惊叹 回味
洒脱 衣裳 彩虹 马蹄 乐趣
礼貌 拘束 举杯 热乎乎
感人 会心 微笑 目的地
读准字音
同学们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思考可以把文章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整体感知
第二部分(2-3):
第三部分(4):
第一部分(1):
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
写主人喜迎远客的场景。
写蒙古包内主客联欢的场景。
第四部分(5):
写主客话别的情景。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这句话直抒胸臆,连用两个“那么”,表达了作者初见草原的惊喜、赞叹之情。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碧”是形容青草很绿。“千里”指草原的范围辽阔无边。“一”是“全”和“都”的意思。总起来是说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望不到边的青草。这句话写出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但不因空旷而显得苍茫。这句话也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渲染”“勾勒”均是绘画用语,“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水彩涂抹画面,以取得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勾勒”是指用线条勾画出轮廓。“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富有生机。老舍将草原拟为一幅挥毫泼洒的写意画,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柔美,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那样让人赏心悦目。置身于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中,作者自然会惊叹,并产生舒服之感,因此,既愿久立欣赏,又想吟诵诗篇。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原比作绿毯,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马、牛也陶醉了
人陶醉了
①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比较句子
看似写骏马和大牛,实际是作者自己的感受,因为作者被草原的美景陶醉了,所以他感到周围的一切也同他有一样的心情。
②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迂回的小河
蒙 古 包
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__________,________。
握手再握手
笑了再笑
情谊热烈、深厚。
主客相见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倒上了、摆上了、不大一会儿”写出了蒙古族同胞早有准备。他们用自己民族特有的风味食品来款待客人,这充分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
奶茶
奶豆腐
手抓羊肉
主客联欢
相互敬酒
宾主唱歌
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族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
民 族服 饰
盛情款待
主客相见
喜迎远客
联欢话别
盛情款待
奶茶__上了,奶豆腐__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____,谁都又那么____,一点儿______。不大一会儿,____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____,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____。鄂温克姑娘们给客人们______。
礼貌
亲热
不拘束
好客
敬酒
敬酒
唱民歌
倒
摆
盛情款待
主客相见
喜迎远客
联欢话别
话 别
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最后这句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表达了蒙汉人民亲如骨肉,团结友爱的感情。
联 欢
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
告别时,尽情联欢,又可见蒙汉两族人民情谊深厚。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首先,结尾句照应全篇。
其次,结尾句启迪联想。
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美丽风光的喜爱和对蒙汉两族人民之间深厚情谊的赞美。
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 间的团结。
总结全文
景物美:
蒙汉情深赞美草原
草原
板书设计
人情美:
天空明朗
空气清鲜
平地:一碧千里
小丘:翠色欲流
远道迎客 热情款待 话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