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1张PPT。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五单元第十九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五单元被称为“革命的诗人,人类的歌童”的革命作家蒋光慈从苏联留学回国后,于1925年创作出版了新诗集《新梦》,在诗集中他专门写了一首歌咏俄国十月革命的诗歌:“十月革命,又如通天火柱一般,后面燃烧着过去的残物,前面照耀着将来的新途径。哎!十月革命,我将我的心灵贡献给你吧,人类因你出世而重生。”十月革命像一阵飓风,荡涤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一度使资本主义摇摇欲坠;十月革命又如一阵清风,吹散了古老帝国的萎靡不振,使一个全新的国家勃勃雄起。●课标要求
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重点难点
1.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2.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3.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时空坐标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1.20世纪初俄国的社会状况
(1)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速度缓慢,远远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2)政治上:已经进入_________发展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3)大战使矛盾激化:一战进一步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一场革命不可避免。帝国主义2.二月革命
(1)时间:1917年3月。
(2)结果
①推翻了__________王朝。
②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特别提示:判断革命的性质主要依据它的革命任务。以反封建为主要任务的革命无论由哪个阶级领导,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罗曼诺夫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1.“四月提纲”
(1)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_______________的任务。
(2)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__________________”的口号。
(3)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2.“七月事件”:临时政府镇压工人和士兵的示威游行,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社会主义革命全部政权归苏维埃3.十月革命
(1)1917年11月7日,起义工人和士兵占领了彼得格勒的主要战略要地和政府各部。次日凌晨占领______。
(2)莫斯科等城市的起义相继成功。
归纳对比: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冬宫三、伟大的开端
1.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
(1)内容
①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②通过《和平法令》和《________》。
③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即___________,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2)意义
①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
②世界上第一个__________专政的国家诞生。土地法令人民委员会无产阶级2.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________革命。
(2)十月革命成功地在__________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3)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_______________运动的新局面。
(4)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国际社会主义归纳综合:一、俄国十月革命是第一次取得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俄国和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其爆发是俄国社会发展的产物,带有一定程度的必然性。
【探究问题】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探究素材】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虽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但仍然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工业产值只占国民经济总值的42.1%。材料二 俄国繁重的捐税、高额的地租和频繁的饥荒,使农民的生活条件更加恶化。1907年各种形式的农民反抗达179次,1914年发生1046次。
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小时,但工资低微。1910年发生罢工222次,1914年罢工迅速上升到1404次,参加者近10万之众。
材料三 因为参加一战,在1917年,农村男劳动力减少47.4%,粮食收获量减少1/4,参战造成300万难民无家可归,缺衣少食。很多人在战争中断送生命、受伤致残和死于瘟疫。【探究思路】 材料一反映了俄国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俄国的落后,反映了结论(1)。材料二从农民和工人两个角度说明了人民大众与沙皇政府之间的矛盾,反映了结论(2)。材料三说明一战对俄国社会的影响,即一战激化了社会矛盾,反映了结论(3)。
【探究结论】
(1)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2)人民大众与沙皇专制政府矛盾尖锐。
(3)一战对俄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激化了矛盾。特别说明:俄国是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中比较落后的国家,这一特点造成了俄国资本主义力量较为薄弱,有利于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但是,不利于革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二、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1.革命理论: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在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革命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2.革命道路:由中心城市起义发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这是由俄国国情决定的。
3.革命性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
4.革命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 (2014·梅州高一调研)十月革命后,列宁说:“我们有幸能够开始建设苏维埃国家,从而开创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由一个新阶级实行统治的时代。”材料中的“新时代”是指( )
A.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B.在俄国开辟出实现现代化的道路
C.人类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 【解析】
由上面图示可知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 C 一、选择题
1.(2014·厦门高一期末)列宁说:“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列宁谈及的“革命”是指( )
A.十月革命 B.七月事件
C.3月18日革命 D.二月革命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当时俄国处在沙皇专制统治之下,这反映了二月革命前的俄国状况,故选D项。十月革命和七月事件发生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时期,排除A、B两项;3月18日革命是指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革命,排除C项。
答案:D
2.(2014·襄阳高一期末)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他论述的是( )
A.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进步意义
B.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为现实
C.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具有必然性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进步性
解析: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是历史的进步,因此,正确的答案为D项。二月革命后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手中,因此A项不正确;B项是十月革命的意义;C项是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答案:D
3.(2014·西安高一期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写道:在那动乱的一九一七年的四月,吓得昏头昏脑的小市民,早上起来,揉着惺忪的睡眼,推开窗户,提心吊胆地询问比他起得早的邻居:“今天城里是哪一派掌权?”对此正确的回答是( )
A.罗曼诺夫王朝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工兵代表苏维埃
D.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解析: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可知此时的俄国经历了二月革命,二月革命后,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掌权者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答案:B4.(2014·益州高一期末)二月革命时,布尔什维克的力量和影响还比较小,但到十月革命时它已得到了广泛的支持。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布尔什维克提出( )
A.推翻沙皇统治
B.建设社会主义
C.“和平”和“土地”的口号
D.不劳动者不得食
解析:人民支持一个政权是因为这个政权的措施维护了人民的利益。结合当时的背景,俄国人民最渴望的是退出一战结束战争和获得土地。而布尔什维克的“和平”和“土地”的口号符合了人民的这一愿望。故选C项。
答案:C5.“十月革命奏响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现实的第一首凯歌。”十月革命的最大成果是( )
A.发表了“四月提纲”
B.成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C.颁布了《土地法令》
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解析:本题是最佳选择题。十月革命的成果很多,但其最大成果是在世界上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故答案为D项。
答案:D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
4月16日,列宁及几位助手乘坐在密闭的车厢里,穿过德国,回到了彼得格勒……列宁即刻发表了他那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这在当时似乎是十分荒谬和不负责任的。
——《全球通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了哪些主张?
(2)为什么说列宁的主张是“荒谬”的?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在材料中的主张是怎样实现的?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概括即可。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从二月革命后俄国的政治局面分析即可。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列宁提出的“荒谬”的主张入手,得出主张实现的途径。答案:(1)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2)因为二月革命刚刚结束,暂时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还继续进行着一战。在这种情况下,列宁的主张无法实现,看起来是“荒谬”的。
(3)通过十月革命、颁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建立苏维埃政权等措施实现的。1.(2012·江苏,3分)《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解析:本题考查列宁的革命思想,意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同年四月,列宁发表了《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并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结合题干“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可知答案为B项。
答案:B2.(2013·江苏,3分)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解析:本题考查十月革命,意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材料信息“革命”“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等可知,此时是十月革命起义前夕,即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时,所以答案是C项。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