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两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PDF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肇庆市两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PDF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23 10:20:05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广信中学、四会中学高一年级第一次联考(10月)地理答案及解析
1-5 AD D D B 6-10 C B B C B 11-15 B C DAA 16-20 D C ACA
1.该望远镜探测范围可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目前人类可以探测到的宇宙范围为可观测宇宙,
属于目前天体系统的最高级别,属于总星系,A正确;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的级别均低于总
星系,不属于该望远镜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BCD错误。故选 A。
2.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在宇宙中寻找与地球相似的天体,适合生命存在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
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液态水。体积和质量适宜,能够吸引住一定的大气,若其大气成分有适合生物
呼吸,则形成适宜生命存在的大气条件,①②正确;行星类天体都有昼夜更替现象,有昼夜更替现
象不是生命物质存在的必要条件,③错;距恒星较近,表面温度过高不利于生命生存,故温度高不
是生命存在条件,④错;有液态水存在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⑤正确;ABC错,D正确。选 D。
3.在分析某行星是否有生命物质存在时,应充分考虑天体的条件,要与地球做比较,同时还要看所
处的宇宙环境。材料中所说的“宜居带”具有满足生命存在的条件,依据可能是根据天文观测,该行
星与恒星距离适中,温度适宜,D正确;人类目前探测器不能到达太阳系之外,不能判断该行星有
可供生命呼吸的大气、能形成大气层,AB错误;矿产资源不是生命存在的条件,C错误。故选 D。
【点睛】地球存在生命的具体原因:外部条件:相对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 。内部条件:充足的水
分,适宜的温度和光照范围,恰到好处的大气成分和大气厚度。
4.纵波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而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无法在海水中传播,故地震来临
时,正在北海道渔场乘船捕鱼的船员只感受到上下颠簸,D正确,ABC错误。故选 D。
5.由于地震发生时持续时间短,驶向港口、驶向外海时间花费较长,故不是合理的方法,AC错误;
小艇抵御颠簸的能力更差,且从时间角度来说,乘小艇逃生也来不及,D错误;舱角相对稳固,可
作为就近紧急避险地之一,B正确。故选 B。
6.据图时段黑子数量变化情况推断,太阳活动周期大约为 11年,2019年 12月开始进入第 25个太
阳周期,由此推测本轮太阳周期结束时间大约是 2030年,C正确,ABD错误。故选 C。
7.太阳活动 2025年 7月达到峰值,即太阳活动剧烈,太阳活动释放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和强烈射电
到达地球后,会干扰地球磁场,一般认为信鸽可能是根据磁场辨别方向,因此此时可能导致信鸽归
巢能力下降,B符合题意;太阳活动剧烈时会扰乱地球大气层的电离层,有可能影响依靠电离层传
播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对无线电长波通信影响小,排除 A;两极的臭氧空洞缩小,与人类活动、大
气运动有密切联系,与太阳活动关系不大,排除 C;太阳活动剧烈时,两极地区极光现象出现频率
增多,但不会导致赤道地区产生极光,排除 D。故选 B。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活动高峰年往往激烈天气现象增加,全球农业倾向于
增产等。②影响电离层,产生“磁暴”现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和航天.③在极地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8.风的形成、生物的出现和海水蒸发都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与太阳辐射有关,ACD错误;岩
试卷第 1页,共 4页
{#{QQABBYCUogigAhBAAQhCQwHyCEKQkACACKoOBEAAsAAAgRFABAA=}#}
浆喷发属于地球内力作用形成的,与太阳辐射无关,B正确。故选 B
9.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而常规能源缺乏,D错误;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
所以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C正确;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B错误;
太阳能屋顶对美化环境作用不大,也不是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原因,A错误。故选 C。
10.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能发电量大;但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东
南季风影响,多降雨天气,导致太阳能发电量波动最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 B。
【点睛】太阳能发电的优点:清洁,可再生;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可在用电处就近发电;能
源质量高等。不足之处是:能量分布密度小;获得的能源同四季、昼夜及阴晴等气象条件有关。
11.该月面朝西,且大面积可见,应该为盈凸月,出现在自农历初八至十五之间,有可能是农历十
二,不可能是农历十七,排除 CD;农历十二的凸月理论上 15时左右升,3时左右落,21时左右位
于中天(正南),19:30应处于东南方向,23:30位于西南方向,因此 B符合题意,排除 A。故选 B。
12.五天后,为农历十七,月相为满月后的凸月,明亮部分朝向东方,出现在东方天空,C正确。
A项中的月相亮面朝西,应为上半月的峨眉月,出现在西方天空,A错;B项中的月相亮面朝东,
亮面面积较小,应为下半月的残月,应出现在东方天空,B错;D项中的月相亮面朝东,亮面面积
较大,应为满月之后的凸月,一般在日落以后东升,次日日出以后西落,19:30时,应位于东方天空,
D错。选 C。
【点睛】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也称“朔”)(初一)→蛾眉月→上弦月(初七、初八)→凸月(渐
盈凸月)→满月(也称“望”)(十五,十六)→凸月(渐亏凸月)→下弦月(廿二、廿三)→残月→
新月(初一)。
13.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软流层之上是上地幔顶部,再往上是莫霍界面,莫霍界面之上是
地壳,故冒纳罗亚火山喷发的岩浆在地球内部迁移的顺序是软流层--上地幔顶部--莫霍界面--地壳,
D正确,ABC错误。故选 D。
14.①是大气圈,低层大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最大,约为 78%,A正确;②是水圈,水圈中各种水
体经水循环形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B错误;③是地壳,大陆部分较厚、大洋部分较薄,C
错误;④是上地幔,不是生物圈,D错误。故选 A。
【点睛】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生物生存的家园。生
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 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 10千米左
右深处,厚度为 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15.由题意可知,位于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天体,当其与地球轨道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与地球和月球
排成一条直线时,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中国空间站“凌月”现象。故当中国空间站“凌月”现象出现时,
中国空间站应位于地球与月球中间,A正确,BCD 错误。故选 A。
16.黑子主要是影响气候,①与题意不符;耀斑通过射电爆发和高能粒子,使大气层中电离层产生
试卷第 2页,共 4页
{#{QQABBYCUogigAhBAAQhCQwHyCEKQkACACKoOBEAAsAAAgRFABAA=}#}
扰动,进而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使空间站与地面失去联系,可能威胁到空间站在太空中安全运行,
②正确;日珥是太阳大气的色球层外围的火舌状物体,对空间站在太空中运行的威胁较小,③错误;
太阳风通过带电粒子流也会对大气层中的电离层产生干扰,从而会使卫星系统和通信受到一定影响,
④正确。由以上可知,②④组合正确,故选 D。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讯;
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干扰地球磁场,使地球出现“磁暴”现象;同时,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地区,
与那里的高空稀薄大气相互碰撞,还会出现极光;另外,地球上的一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
害等),与太阳活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17.沉积岩一般先沉积的层在下,后沉积的层在上,由①到④地层年龄越来越新,A错;③地层含
恐龙化石,所处地质年代为中生代,B错误;由上到下,地层年龄越来越老,生物由复杂到简单,C
正确;三叶虫是海生无脊椎动物,①地层含三叶虫化石说明古地理环境是海洋环境,D错,故选 C。
18.③地层含恐龙化石,所处地质年代为中生代,中生代裸子植物迅速发展,A正确;古生代中后
期蕨类植物繁生,B错误;太古宙是形成铁矿的重要时代,C错误;新生代被子植物大发展,D错
误;故选 A。
19.岩石圈包括整个地壳以及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故 b 表示地壳,a 表示上地幔顶部软
流层以上的部分,c表示岩石圈,C正确。外核和内核分层存在,二者属于地核,不属于其他圈层,
A错误。上下地幔分层存在,属于地幔,不属于其他圈层部分,B错误。地壳、地幔和地核三者不
存在包含关系,D错误。故选 C。
20.由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地震波在经过莫霍面时波速会发生改变,图中显示,在地表以下 5千米
处波速发生明显变化。因此图乙中莫霍面大约位于地面以下 5千米,A正确,BCD 错误。故选 A。
【点睛】莫霍界面是地球内部结构中地壳与地幔的分界线。界面上下的物质构成和物理性质不同,
对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有影响。
21.(1)分布不均(2分) ;西北部太阳能资源丰富 (2分);东部、东南部太阳能资源相对匮乏(2
分)。共 6分
(2)该省位于中纬度地区,夏季太阳高度较大,白昼时间长(2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
晴天多,日照时间长(2分);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2分)。
共 6分
【分析】本题以甘肃的太阳能资源分布为材料,设置两道小题,涉及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描述、太阳
能分布的影响因素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
地理事物的能力。
【详解】(1)甘肃省太阳能资源分布特征可以从图中直接读取,注意从整体分析及特殊分布点分析
两大方面回答。整体分布不均;局部特点表现在西北部丰富,东部、东南部相对匮乏。
试卷第 3页,共 4页
{#{QQABBYCUogigAhBAAQhCQwHyCEKQkACACKoOBEAAsAAAgRFABAA=}#}
(2)甘肃省太阳能资源丰富原因要从影响太阳能分布的纬度、下垫面、天气等方面分析太阳能状况,
具体而言,甘肃省位于中纬度地区,夏季太阳高度较大,白昼时间较长;甘肃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
区,降水较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据此,甘肃省太阳能资
源丰富。
22.(1)可能存在液态水(2分)。
(2)火星表面温差变化剧烈,需减小昼夜温差(2分);创造合适的大气环境,提高大气密度,提高氧
气含量(2分);创造合适的水环境,适当提高气温,保证足够液态水的存在(2分)。共 6分
【分析】本题以地球与火星数据对比为材料设置试题, 下设 2个小问,涉及生命存在的条件等相关
知识,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素养。
【详解】(1)人类生存最重要的条件是在其他星球是否有液态水的存在。故火星被认为是除地球外
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的原因事可能存在液态水。
若在火星上生存,需要改造的环境条件有:大气条件,提高大气密度和大气含氧量;由于火星空气
稀薄,昼夜温差大,需要减小温差;创造有利于液态水存在和条件等。
23.(1)速度变慢 (2分)。理由: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壳中(2分);地震发生后,地震波向地震台传
播的过程即从地壳向地表传播,速度变慢(2分)。
(2)不同点:纵波的传播速度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 (2分);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
只能通过固体传播(2分)。相同点: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因介质不同而变化(2分)。
(3)地震发生时横波和纵波在地球内部圈层中的传播速度不同(2分),传播速度较快的纵波先到达地
震台,传播速度较慢的横波后到达地震台(2分);对地面的破坏主要是横波造成的(2分),地震台
就是根据纵波与横波之间的时间差进行预警的(2分)。
【分析】本题以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及不同圈层结构示意图为材料,设置 4道小
题,涉及地震波、地球内部圈层及各层特点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
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结合图文材料可知,地壳平均厚度 17千米,震源深度 16千米,震源所在的地球内部
圈层是地壳。根据图 2可知,地震波由地壳向地表的传播速度不断减慢。地震发生时,地震波由震
源向地震台传播的过程即由地壳向地表传播,速度变慢。
(2)横波和纵波相同点: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不同而变化。
(3)地震发生时,传播速度较快的纵波先于横波到达地震台;横波主要引起地面左右晃动,对地面
造成破坏;电磁波的传播速度远快于地震波,地震台可以根据纵波与横波之间的时间差进行地震预
警。
试卷第 4页,共 4页
{#{QQABBYCUogigAhBAAQhCQwHyCEKQkACACKoOBEAAsAAAgRFABAA=}#}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广信中学、四会中学高一年级
第一次联考(10 月)地理试卷
时间:75 分钟 总分:100 分 范围: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 I 卷(选择题 60 分)
一、单选题 (共 20 小题,每小题 3分,共 6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要求。)
2016 年 9 月 25 日,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全球最大球面射电望远镜在贵州平塘的喀斯特洼
坑大窝凼中落成启用(见下图)。“天眼”探测范围可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对探索地外文
明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望远镜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 )
A.总星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太阳系
2.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在宇宙中寻找与地球相似的天体,适合生命存在的条件是( )
①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②体积和质量适中③有昼夜更替现象④距恒星近,表面温度高⑤有液态水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①②⑤
3.材料中所说的“地外文明”所在星球具有满足生命存在的条件,依据可能是( )
A.有可供生命呼吸的大气 B.体积质量适中,可形成大气层
C.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D.与恒星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
当地时间 2023 年 5 月 11 日 18 时 52 分左右,北海道日高地区发生 5.4 级地震,最大烈度为 4,
震源深度约 50km。地震发生时,北海道渔场大量渔船正在海上作业。完成下面小题。
4.地震来临时,正在北海道渔场乘船捕鱼的船员( )
A.先感受到左右摇晃,再感受到上下颠簸 B.先感受到上下颠簸,再感受到左右摇晃
C.只感受到左右摇晃 D.只感受到上下颠簸
5.地震来临时,该地作业渔船上的船员应当( )
A.迅速将渔船驶向港口避难 B.就近躲避在舱角
C.控制渔船缓慢向外海方向航行 D.有序乘小艇逃生
试卷第 1页,共 6页
{#{QQABBYCUogigAhBAAQhCQwHyCEKQkACACKoOBEAAsAAAgRFABAA=}#}
2020 年 9 月 15 日,美国的 NASA 和 NOAA 两大部门联合宣布 2019 年 12 月已经正式进入第 25 个
太阳周期,从那时起,太阳活动开始慢慢加剧,预计 2025 年 7 月达到峰值,然后回落:下图示意太
阳黑子数的变化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按照图示反映的黑子活动特征,推测本轮太阳周期结束时间大约是( )
A.2025年 B.2028年 C.2030年 D.2035年
7.2025年 7月地球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无线电长波通信受阻 B.信鸽归巢能力下降
C.两极的臭氧空洞缩小 D.赤道地区产生极光
下图示意太阳能“屋顶”。晴朗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
网。我国上海正在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风的形成 B.岩浆喷发 C.生物的出现 D.海水蒸发
9.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 )
A.太阳能屋顶可以美化环境
B.上海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
D.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储量大
10.正常年份上海“屋顶”太阳能发电量波动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试卷第 2页,共 6页
{#{QQABBYCUogigAhBAAQhCQwHyCEKQkACACKoOBEAAsAAAgRFABAA=}#}
2022 年 8 月某夜,浙江一同学在南偏西方向(仰角约 30°)观测到月相下图所示。完成下面
小题。
11.该同学拍摄时间可能为( )
A.农历十二 19:30 B.农历十二 23:30
C.农历十七 19:30 D.农历十七 23:30
12.五天后,该同学在同一时刻观看到的月相及其观测方向描述
正确的是( )
A. B. C. D.
当地时间 2022 年 11 月 27 日晚,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火山开始喷发,喷
发产生了大量含有 SO2 的火山灰云。根据我国气象部门监测显示,当地时间 28 日该火山灰云已经离
开主岛向东北方向扩散(图甲)。下面图乙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冒纳罗亚火山喷发的岩浆在地球内部迁移的顺序是( )
A.地核—下地幔—上地幔—地壳 B.地核—古登堡界面—地幔—岩石圈
C.软流层—莫霍界面—地壳—岩石圈 D.软流层—上地幔顶部—莫霍界面—地壳
14.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大气圈,低层大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最大
B.②是水圈,是各种水体组成的不连续圈层
C.③是地壳,大陆部分较薄、大洋部分较厚
D.④是生物圈,是地球圈层中最活跃的圈层
2023 年 3 月 7日,清华学子拍摄到中国空间站“凌月”现象,即空间站呈现为一个小黑点从月
面划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当发生空间站“凌月”时,能反映空间站、地球和月球三者位置关系的示意图是( )
试卷第 3页,共 6页
{#{QQABBYCUogigAhBAAQhCQwHyCEKQkACACKoOBEAAsAAAgRFABAA=}#}
A.A B.B C.C D.D
16.威胁空间站在太空中安全运行的太阳活动是( )
①黑子 ②耀斑 ③日珥 ④太阳风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读右图“某正常地层剖面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17.与图示③地层所处地质年代特点相符的是( )
A.裸子植物迅速发展
B.蕨类植物繁生
C.形成铁矿的重要时代
D.被子植物大发展
18.图示地层反映了( )
A.由①到④,地层年龄越来越老
B.③地层所处的地质年代为古生代
C.由上到下,生物由复杂到简单
D.①地层反映的古地理环境是陆地环境
图甲为“地球内部圈层的部分示意图”,图乙为“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变化图”。读图,完
成下面小题。
19.若图甲中 a是 d的一部分,a和 b组成 c,则图中 a、b、c可分别表示的概念是( )
A.外核、内核、地核 B.上地幔、下地幔、地幔
C.上地幔的顶部、地壳、岩石圈 D.地幔、地核、地壳
20.图乙中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面以下( )
A.5千米 B.17千米 C.20千米 D.35千米
试卷第 4页,共 6页
{#{QQABBYCUogigAhBAAQhCQwHyCEKQkACACKoOBEAAsAAAgRFABAA=}#}
第 II 卷(非选择题 40 分)
二、综合题(共 40 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甘肃省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但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率偏低,目前该省正在加
大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力度。下图为甘肃省太阳辐射[单位:kW.h/(m2.a)]分布示意图。
(1) 简述甘肃省太阳能资源分布特征。(6分)
(2) 分析甘肃省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6分)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在太阳系中,火星被认为是除地球外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火星大气稀薄,二氧化碳含量达
95%以上。火星表面温差很大,赤道地区夏季白天温度为 21℃,到了夜晚能降至-73℃。火星表面遍
布尘埃,常年有大风,沙尘暴往往能持续数周。从太空拍摄的火星照片显示,火星表面有干涸的河
床,这表明火星上曾经存在过液态水。火星的两极覆盖着由干冰和冰组成的冰盖,科学家推测,火
星南极冰盖下蕴含着大量的液态水。表 1为地球、火星数据比较。
与日距离 大气密 大气主要 表面均温
质量 体积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百万千米) 度 成分 (℃)
地球 149.6 1.00 1.00 1.00 N2·O2 88 23h56'4" 1年
火星 227.9 0.11 0.150 0.01 CO2 -23 24h37'22" 1.88年
(1) 推测火星被认为是除地球外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的原因。(2分)
(2) 根据材料,分析若在火星上生存,需要改造的环境条件。(6分)
试卷第 5页,共 6页
{#{QQABBYCUogigAhBAAQhCQwHyCEKQkACACKoOBEAAsAAAgRFABAA=}#}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2022年 9月 5日 12时 52分,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 6.8级地震,震源深度 16千米。
当地一所幼儿园收到 20秒地震预警后,老师在 1分 57秒内安全撤离了 127名孩子。地震台能够在
地震造成破坏前数十秒进行预警,但是却不能预报地震的发生。图 1示意四川泸定地震发生时某地
震台接收到的地震波,图 2为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及不同圈层结构示意图,人们
一般认为M圈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1) 据图指出地震波向地震台传播过程中的速度变化,并说明理由。(6分)
(2) 科学家主要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来了解地球内部结构,请说出横波和纵波在传播过程中的不同点
和相同点。(6分)
(3) 结合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特征,说明地震台能够提前进行地震预警的主要依据。(8分)
试卷第 6页,共 6页
{#{QQABBYCUogigAhBAAQhCQwHyCEKQkACACKoOBEAAsAAAgRF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