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写作教学+议论要有针对性课件(共3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写作教学+议论要有针对性课件(共3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3 10:2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议论要有针对性
白居易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
强调诗文创作要关注时代、有针对性。写议论文更应当遵循这一原则,不空发议论,不自说自话,这样文章才能有内涵、有价值,也容易被人接受。
理解议论文的“针对性”
在议论文中是就某个问题或者某种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评论、辩驳析理和逻辑推理。
借助课文,理解针对性
本单元所选文章都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请以《师说》为例,简要说明。
针对性 《师说》
问题的针对性
读者的针对性
技巧的针对性
本单元所选文章都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请以《师说》为例,简要说明。
针对性 《师说》
问题的针对性 针对当时士大夫“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
读者的针对性 天下读书人(特别是士大夫阶层)
技巧的针对性 对比论证,揭示本质,具有鲜明性;
引用论证,引经据典,具有权威性;
句读变化,语气抒情,增强情感。
任务二:方法指导
阅读“单元学习任务”中的《议论要有针对性》,认真研究探讨其中第二、三、四段。
在此基础上,结合前面的课文示例,一起学习议论文针对性的写作方法。
一、问题的针对性
1、问题要有现实针对性
议论文要为现实发声,针砭时弊、惩恶扬善。可从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人们关心的某些问题、存在争议的某个说法中发掘议论的对象,对其进行分析论证,启发人们深入思考,以作出正确的判断。
如针对青春偶像“阴柔”现象,我们可以思考此类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带来的危害以及解决的方法与路径;还可以辩证思考,既看到目前存在的问题,也不妨持包容的态度,肯定审美标准的多元化;有一定深度的时评观点,也可资借鉴。
【示例】
与时代同行并不是要做一棵随波逐流的水草,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我们更要具备反思精神。对于1.抖音上的“温婉们”以及趋之若鹜的粉丝们,我们嗤之以鼻;2.对于“鸿茅神酒”事件中的广东医生,我们打抱不平;3.对于周杰伦的新歌《不爱我就拉倒》,我们会调侃其土味,并以众筹的玩笑呼吁方文山的回归……面对时代中的另一面,我们有着自己自由的精神、独立的思考,不会人云亦云,更不会迷失自我。
施暴者的肆意妄为是悲剧的根源,但围观者的沉默更加令人心寒。每个人的沉默以对,都是一片冰冷的雪花,渗进了流血的伤口里,冷得人发抖。
——南开中学2018级学生杨雨曈《沉默的悲剧》
如何提升议论文的现实针对性?
首先,要保持对时代热点和社会生活的高关注度,积极思考当下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时时刻刻做生活的有心人;
其次,广泛阅读热点时评,学习借鉴一些符合主流价值观、有一定思想深度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提升自己的思维水平。
最后,积累和运用素材,既要善于选择紧扣时代脉搏、关涉当下生活的相关素材议论分析,又要注意结合中学生实际和自身感悟来写。
2、问题要有具体针对性
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人们关心的某些问题等都是社会现实,但我们在阐释议论时不可能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必须要针对一个具体的问题进行深入、透彻地分析说理。
例如《反对党八股》一文中,作者批评当时广泛存在于党内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倾向时,就紧紧抓住党八股的“八大罪状” 一一分析批驳。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了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全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网上教学。一时间,一些能为线上教学提供技术支持的APP的用户量猛增,但是,其用户体验评分却在短时间内暴跌。在各大应用商店,这些软件遭遇了铺天盖地的“一星”评论,而这些“一星”,从评论内容来看,大多是由在校中小学生给的。
对于这个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浏览这些一星评论,几乎都是在抱怨轻松的假期一去不返,评论区成了对网课不满情绪的宣泄地,充斥着毫无意义的谩骂和嘲讽。这种行为是缺乏理性思考的结果。
正如英国诗人蒲柏所说:“我们航行在生活的海洋上,理智是罗盘,感情是大风。”就差评事件而言,宣泄的感情冲动如同风暴牢牢占据了学生的心,理性思考则成为少数人冲出风暴的罗盘。
让宣泄焦虑的冲动臣服于理性,用冷静客观的态度测评软件本身的问题,这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
越是在情绪冲动的时候,越要冷静分析,保持理智。帕斯卡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们或许是柔弱的苇草,但有了理性、有了思考,我们便坚韧起来。我思故我在,让理性思考彰显人存在的价值,和人作为万物尺度的光芒。
——南开中学2018级学生孙天琛《我思故我在》
同步练习1:
结合时代和自身学习实际,寻找我们今天在学习中遇到的新的难题,并确定一个或几个当下学习中的具体问题,形成自己的中心观点。
二、读者的针对性
人们发表议论,总是希望读者理解接受,因而,根据读者或听众的情况选择内容,调整表达方法,就很有必要。
写作之前可以预先提醒自己,这主要是为哪些读者写的,要考虑他们的年龄、知识层次、阅读能力和阅读喜好以及他们最关心的问题。设想读者对文章的期待,包括读者已知的内容和未知的重点,选择文章应该着力分析的部分;设想文章哪些内容会打动读者,怎样表达才能读者更愿意接受。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三、技巧的针对性
议论文中的技巧主要涉及论证方式、论证方法、论证结构、论据特点、语言特点等。
1、论证方式的选择
一篇议论文是选择立论还是驳论,先破后立还是破立结合,需要根据议论的实际需要来确定。
我们写议论文一般情况下是立论为主;但如果是需要驳斥对方论点,证明它是错误的、荒谬的时候,常常用驳论的方式。
同步练习2:
在同步练习1的基础上,假设一个你的读者或者你的辩论对手,并设想他们的具体情况或者从他们的角度来批驳自己的观点。
【示例】
我们的生活中,不难听到“命里有时终须有”“努力干什么,顺其自然吧“之类的话,这些较人们奉为人生格言的“金句”背后,无所作为而又追求好结果的心态不言而喻。人们对于成功时刻投入过多的关注,导数偶然运气的因素被无限放大,最终成为运气决定论的拥趸。这样看来,“佛系”心态又何尝不是一种变相的运气主义论?但生活绝不是靠运气来经营的,年轻人对命中注定的肯定,无疑是对主观努力的否定,是对人生掌控权的放弃,是对自己的放任自流。
同步练习3:
在前面练习的基础上确定一种论证方式
【提示:对于初学者而言,建议选择立论方式】
2、论证方法的选择
对比论证:揭示本质,具有鲜明性
比喻论证:以“象”明“理”,具有形象性
举例论证:事实说话,具有真实性
引用论证:引经据典,具有权威性
同步练习4:
在前面练习的基础上,选择好论证方法。
【提示:初学者可以选择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
3、议论文的语言的针对性
议论文对语言的最基本要求是“极强的针对性”,或者说是“鲜明的指向性”。具体来讲,就是作者叙述事实和分析论证的言语,必须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观点,不枝不蔓,稍有偏离,就会影响文章的说服力。
大禹治水
同一材料的不同侧面
【举例论证】:
同一事实的不同侧面可以挖掘出不同的观点,甚至是从众所周知的事实中发现具有创新性、批判性的论点来。
具体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准确地叙述事实,用语恰当,不夸大,不缩小,力求原因、过程、条件、步骤、范围、数量、程度、关系、性质、结果不走样,保持事例的“原生态”,以“真实”来确保和增强论据材料的指向性。
二是有意识地连续使用“关键语”“核心词”,形成“路标”式的句群,以“密度”来凸显论据材料的指向性。
四、写作提示
1.论证方式与论点之间的关系:
文章论证方式的选择使用,取决于你究竟要呈现怎样的核心论点或分论点。
【举例论证】:
同一事实的不同侧面可以挖掘出不同的观点,甚至是从众所周知的事实中发现具有创新性、批判性的论点来。
写作提示
高中议论文架构的基本规律:
1. 呈现观点要明确
2. 分析问题要充分
3. 解决问题要简洁
1. 议论要针对现实而发。
① 关注现实,发现问题。
② 由表及里,深入分析。
③ 观点明确,方法具体。
④ 言之有据,论证充分。
2. 议论要有读者意识。
① 根据读者选择表达内容。
② 根据读者选择表达方法。
任务三:《“劝学”新说》作文写作
《劝学》是两千多年前荀子对学习问题的朴素认识, 《师说》是一千多年前韩愈对“耻学于师”的批评。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我们今天在学习中又遇到了新的难题。针对当下学习中的某些问题,以《“劝学”新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课文如何阐释“学习之道”
课文 论述针对的现象或问题 论述所揭示的本质,概括的特征 使用的论证方法及其效果 分析论述的针对性和概括性之间的关系
《劝学》
《师说》
《反对党八股》
《拿来主义》
主题征文写前清单
我对“学习之道”所持的观点,以及对于这个观点的理解认识。 我初步确定这篇征文的基本结构(文字或图表均可)。 我可能会用到的几种论证方法(不只是方法名称,要有具体解释)。 能够支持我的观点的事例、理论。(简述即可)

立意
“学习之道”:不仅指学习的方法,还关乎学习的本质,以及它与学习主体的关系、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等。
学习是建立自己与世界的联系。
学习是依赖性的降低。
学习是构建知识网络化体系的过程。
学习就是不断将未知转换成已知的过程。
活动:习作展示与修改
1、优秀的学生习作进行课堂展示,与大家分享。
2、选择一篇问题习作进行集体修改,师生共同参与,最后完成习作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