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永州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23 10:22:18

文档简介

注意事项:
永州名校2023 年下期高二10月考试卷
化 学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按规定贴好条形码。
3.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K―39 Cu―64
一、选择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神舟飞船的轨道舱壳体采用的铝合金具有密度小、抗腐蚀强等特性B.利用 CO2 合成淀粉有助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
燃煤中加入 CaO 可有效减少 SO2 和 CO2 温室气体的排放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素纱襌衣(丝绸),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2.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标况下,11.2 L CCl4 的物质的量为 0.5mol
1mol C4H10 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 14NA
1LpH=3 的醋酸溶液中 H+数目为 0.001NA
1mol Na2O2 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2NA 3.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1.0 mol · L-1H2SO4 中:Na+、K+、S2O32―、Cl―
(
4
4
)B.1.0 mol · L-1 NaOH 溶液中:K+、SO 2―、Cl―、CrO 2―
C.1.0 mol · L-1 KMnO4 溶液中:H+、Mg2+、SO42―、Fe2+
(
3
)D.1.0 mol · L-1Na2CO3 溶液中:Al3+、NH4+、Cl―、NO ―
4.在硫酸溶液中 NaClO3 和 Na2SO3 按1: 2 的个数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一种气体 X, 其中 Na2SO3 被氧化为 Na2SO4,则X 化学式为
A.Cl2 B.Cl2O C.ClO2 D.Cl2O3
5.短周期主族元素 R、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 Z 为金属元素,且 Z 与 R、X、Y 不在同一周期,常温下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或三元化合物有如下转化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为离子化合物 B.原子半径:Z>X>Y>R
C.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X D.R、X、Y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其水溶液均呈酸性
6.藿香蓟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其结构如下。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
A.含有 3 种官能团
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能发生取代、加成、氧化、水解反应
与 H2 完全反应后,有机物分子式为 C17H30O4
7.工业上常利用 CO2 和 NH3 合成尿素[CO(NH2)2],该可逆反应分两步进行,整个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H2COONH4 为合成尿素反应的中间产物B.反应Ⅰ逆反应的活化能>反应Ⅱ正反应的活化能C.反应Ⅱ在热力学上进行趋势较小
D.2NH3(g)+CO2(g) CO(NH2)2(l)+H2O(l)的焓变ΔH=El―E2
8.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图一表示反应:mA(s)+nB(g) pC(g) ΔH>0 ,在一定温度下,平衡时 B 的体积分数(B%)与压强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反应速率 x 点比 y 点时的快
图二是可逆反应 A(g)+B(g) C(s)+D(g) ΔH>0 的速率时间图像,在 t1 时刻改变条件一定是加入催化剂
图三表示对于化学反应 mA(g)+nB(g) pC(g)+qD(g),A 的百分含量与温度(T)的变化情况,则升高温度,该反应平衡常数增大
图四所示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的含义是(V 正―V 逆)
9.已知常温下 4 种溶液:①盐酸 ② CH3COOH 溶液 ③NaOH 溶液 ④氨水,均满足
c(H+)水=1.0×10―11 mol · L-1。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A.①、④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
①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的 0.001mol · L-1 Ba(OH)2 溶液,混合液的 pH=7 C.①、②、③溶液分别与相同质量的铝粉充分反应,消耗溶液体积最大的是③ D.向等体积溶液中分别加水稀释 100 倍后,溶液的 pH:④>③>①>②
10.已知 25℃时,二元酸 H2A 的 Ka1=1.3 ×10―7,Ka2=7.1×10―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等浓度的 Na2A、NaHA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前者小于后者
B.0.1mol · L-1 的 NaHA 溶液呈碱性
Na2A 溶液中存在:c(OH―)=c(H+)+c(HA―)+c(H2A)
取 pH=a 的 H2A 溶液 10mL,加蒸馏水稀释至 100mL,则该溶液 pH=a + 1
11.如图所示是一种以液态肼(N2H4)为燃料,氧气为氧化剂,某固体氧化物为电解质的新型燃料电池。已知:在工作温度高达 700~900℃时,O2―可在该固体氧化物电解质中自由移动,生成物均为无毒无害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电池内的 O2―由电极乙移向电极甲
电池的总反应为 N2H4+2O2=2NO+2H2O
当电极甲上消耗 1molN2H4 时,电极乙上有
22.4LO2 参与反应
(



)该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可能为 100% 12.关于如图所示各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装置①总反应式为 2Fe3++Cu=2Fe2++Cu2+
装置②中,通入 NH3 的电极反应式为 2NH3+6OH――6e―=N2+6H2O C.若装置③精炼铜,则 d 极为粗铜,c 极为纯铜,溶液可为 CuSO4 溶液
D.装置③中 c、d 为石墨电极,电解足量 NaCl 溶液一段时间,加盐酸可使溶液复原
13.常温下,在 10mL0.1 mol · L-1 MOH 溶液中滴加 pH=1 的盐酸,溶液中 AG( )与盐酸体积(V)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MOH 的电离常数约为 1.0 ×10―5
B.F 点溶液中:c(M+)>c(Cl―)>c(OH―)>c(H+) C.图中曲线 E→Q 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D.Q 点溶液中:c(H+)>2c(MOH)+c(M+)
14.将 0.20molNO 和 0.20molCO 混合气体充入容积为 1.0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在 T1 和T2 温度下发生反应:2NO(g)+2CO(g) N2(g)+2CO2(g)。反应过程中容器内 CO2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NO(g)+2CO(g) N2(g)+2CO2(g)的ΔH>0
B.当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反应到达平衡C.温度 T1 时,前 12min,N2 的平均反应速率
v(N2)=0.01mol · L-1 · min-1
D.温度 T2 时,若起始向容器中通入 0.10molNO、0.30molCO、0.10molN2 和 0.10molCO2, 反应向正方向进行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个小题,共 58 分)
15.(16 分)如下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燃料电池并探究电解原理,其中乙装置中 X 为离子交换膜。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甲烷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是 ;
若 B 为惰性电极,其电极反应式为 ;
若丙装置用于铁钉上镀铜,则铁钉应放在 (填“A”,“B”)极;
在标准状况下,有 1.12 L 氧气参加反应,则乙装置中铁极上生成气体体积为 L;
若 A、B 为惰性电极,通电一点时间后。
①溶液的 pH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②若 CuSO4 溶液未电解完,则加入 (填化学式)可恢复原来的浓度;
③若向溶液中加入 0.1mol Cu(OH)2 可恢复原来的浓度,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
写出乙池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16.(14 分)电解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常温下,部分弱酸的电离常数如下表:
弱酸 CH3COOH HCN H2CO3
电离常数 Ka=1.8×10―5 Ka=4.3×10―10 Ka1=5.0×10―7 Ka2=5.6×10―11
① 0.1 mol · L-1 NaCN 溶液和 0.1 mol · L-1 NaHCO3 溶液中,c (CN―) c (HCO3―)
(填“>”“=”或“<”);
② 常温下,pH 相同的三种溶液:a.CH3COONa b.NaCN c.Na2CO3,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编号);
③ 室温下,一定浓度的 CH3COONa 溶液 pH=9,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 (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 c(CH3COO―) / c(CH3COOH)= ;
某温度下,pH=3 的盐酸中 c(OH―)=1.0×10―9 mol · L-1,该温度下,pH=2 的 H2SO4
与 pH=11 的 NaOH 混合后 pH 变为 9,则硫酸与氢氧化钠的体积比为 ;
室温下,用 0.100 mol · L-1 盐酸溶液滴定 20.00mL
0.100 mol · L-1 的某氨水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
1
)c 点所示的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

②b 点所示的溶液中 c(NH4+)―c(NH3 · H2O)= mol · L-1 (填准确值)。
17.(14 分)二氧化碳(CO2)的排放不断增加,已经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将 CO2 选择性加氢为甲醇,这不仅可以有效减少 CO2 排放,而且还可以生产增值的化学物质和燃料。已知甲醇制备的有关化学反应以及在不同温度下,恒容的密闭容器中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化学反应 平衡常数
500℃ 800℃
① 2H2(g)+CO(g) CH3OH(g) ΔH1=-90.1 kJ · mol-1 2.5 0.15
② H2(g)+CO2(g) H2O(g)+CO(g) ΔH1=+ 41.1 kJ·mol-1 1.0 2.50
根据上面两个方程式,写出反应③:CO2(g)与 H2(g)生成 CH3OH(g)和 H2O(g)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
对于反应③,起始充入 0.4 mol H2(g)和 0.1 mol CO2,在温度和容积不变时,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
A.容器内 H2 和 H2O 的分压保持不变
B.n(CO2)与 n(H2)的比值保持不变
C.H2 的消耗速率与 CH3OH 的消耗速率之比为 3∶1 D.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在 500℃,恒容容器中测得反应③在某时刻,H2(g)、CO2(g)、CH3OH(g)、H2O(g)的浓度(mol · L-1)分别为 0.1、0.5、0.3、0.15,则此时 v正___ v 逆(填“>”“=”或 “<”);
一定条件下,将 2 mol CO2 和 4 mol H2 充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③制取甲醇,CO2 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平衡总压强的关系如图 1 所示。
①p1、p2、p3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②255℃、p3 时,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 Kp= (计算结果保留 1 位小数);
恒压下,CO2 和 H2 的起始物质的量比为 1∶3 时,反应 CO2(g)+3H2(g) CH3OH(g)
+H2O(g)在无分子筛膜时甲醇的平衡产率和有分子筛膜时甲醇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 图 2 所示,其中分子筛膜能选择性分离出 H2O。
①无分子筛膜时,甲醇平衡产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为 ;
②P 点甲醇产率高于 T 点的原因为 。
18.(14 分)某科研人员以废镍催化剂(主要成分为 NiO,另含 Fe2O3、CaO、CuO、BaO)为原料回收镍,工艺流程如图。
(
含镍
催化剂
酸浸
除铜
氧化

pH
除钙
电解
)H2SO4 H2S H2O2 NaF NaCl
NiOOH H2O Ni2O3
浸出渣
CuS、S
已知:常温下,有关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 pH 如表。
氢氧化物 Fe(OH)3 Fe(OH)2 Ni(OH)2
开始沉淀的 pH 1.5 6.5 7.7
沉淀完全的 pH 3.7 9.7 9.2
回答下列问题:
为提高“酸浸”时镍的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至少填两条);
浸出渣主要成分为 (填化学式);
“除铜”时,写出生成 S 的离子方程式 ;
“氧化”的目的是将溶液中 Fe2+氧化为 Fe3+,该步骤温度不能太高的原因是 。(5)“调 pH”时,pH 的控制范围为 ;
“电解”时,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
用可溶性碳酸盐,可以浸取 CaSO4 固体,在溶液浸取过程发生反应:
(
4
3
3
4
)CaSO (s) CO2 (ag) CaCO (s) SO2 (aq) 。
己知: 298K 时, KspCaCO3 2.80109 , KspCaSO4 4.90105 ,则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为 。化学试卷参考答案
选择题(共4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 C B B D B D B D B A B C D
非选择题(共58分)
(16分)
CH4+10OH--8e-=CO32-+7H2O
2H2O-4e-=O2↑+4H+或4OH--4e-=O2↑+2H2O
A 2.24 变小 CuO固体或CuCO3固体 0.4NA或2.408×10-23
2NaCl+2H2O2NaOH+H2↑+Cl2↑
(14分)
< abc CH3COO-+H2OCH3COOH+OH- 1.8×104
9:1 c(NH4+)=c(Cl―)>c(OH―)=c(H+) 2(105-109)
(14分)
CO2(g)+3H2(g)CH3OH(g)+H2O(g) ΔH=-49.0 KJ · mol-1
ABC < p3、p2、p1 63.3
①该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故甲醇平衡产率降低;
②分子筛膜从反应体系中不断分离H2O,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甲醇产率升高。
(14分)
增大H2SO4浓度、升高温度、将原料粉碎等(写出2个即可)
BaSO4、CaSO4 2Fe3++H2S=2Fe2++S↓+2H+ H2O2高温会分解
3.7<pH<7.7
Ni2+-e-+3OH-=NiOOH+H2O 1.75×10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