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修辞手法之借代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修辞手法之借代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3 10:4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修辞手法之借代(贯通版)
做过的关于“借代”的题
第三周周测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1分)
有人说,鲁迅正离我们远去,周作人正在向我们走来。这或许是事实,但我却并 ① 。鲁迅和周作人是亲兄弟,但他与鲁迅的地位是不可 ② 的。鲁迅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鲁迅所批判的是在几千年封建文化“酱缸”浸泡中、在近百年半殖民地政治“囚笼”扭曲中霉变畸形的民族灵魂。周作人以传统士大夫心态用冲淡的白话语言去娴熟地把玩中国的器物文化。悠悠五千年,中国的器物文化博大精深,世所罕匹;吃喝玩乐衣食居行,随手拈来就是文化,就是文明。用林语堂的话说就是,西方文明除去抽水马桶先进,其他 ③ 。这自然使周作人大有用武之地——今日提倡“玩文学”的青年哪能玩过周作人呢?玩物丧志,周作人最终几乎是自愿地出卖自己的灵魂成为民族的罪人并不偶然。如此一个周作人如何能和鲁迅相比呢?
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请指出借代的内容和表达效果。(4分)
第四周周测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11分)
赏圆月之美,听探月之事。漫步在航天公园之中,随处可见蕴含着丰富航天历史知识的创新设计。塔高取自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的高度44.86米,形似火箭腾飞形成的一团態熊火焰的城市新地标腾飞塔象征着大家齐心协力、万众一心地将火箭推上云霄。九天揽月星河阔,十六春秋绕落回。夜色中,参照了探月工程“绕、落、回”理念设计的“绕月桥”,在辽阔湖面上穿梭分外迷人、令人遐想,步道里嵌入了中心用13年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的生动有趣故事,“零窗口”完美表现、“七战七捷”光辉战绩、“玉兔车”微博日记和“颗颗螺钉连着航天事业,小小按钮维系民族尊严”的质量文化等,古老神话故事与现代创造奇迹在这里① 。蓝花楹网红街被升级改透,绕地广场的世界地图标注有全球29家航天发射场位置,星轨广场互动景墙陈列着功勋火箭。
近日,慕名前来西昌市航天主题公园的游客② 。航天员翟志刚、汤洪波也专程与西昌航天学校中小学生代表来到公园,围绕航天员在空间站如何生活、学习、工作开展了一场 ③ 的交流活动,令孩子们欣喜不已,徐徐不忍结束。
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4分)
做过的关于“借代”的题
做过的关于“借代”的题
课时素养练(二)
一、语言文字运用(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
这位中医大夫不像是医生。
他是“水利学家”。他拉起我的手,开始切脉,他在“察 看”我身体里江河湖海的水情。脉有些滑,他说。这不就是说河水快断流了,只有些残水勉强敷衍着河床?他又说,脉有些滞涩。这当然是说,该清淤了,淤泥已堵塞了运河,许多船只搁浅了,天光照不见波影,没有湛然清流,生命在岸上如何能够①柳浪闻莺?
他是“哲学家”。多数时间里他很少说话,他在格物致知,他在沉思。头痛医脚,脚痛医头,他总是由果推因,②。他说,勿躁勿怒,你当涵养性情,清和其心,调畅其气,物我无隔则万物皆备于我,万物之正气护持我,则何病之有?他说, 旷达些吧通脱些吧,明月在怀,白云在怀,无垠的蔚蓝色时时高悬心中,你就有了至人的品格,则何病之有?
这位中医大夫,当然不是这样 ③地发表他的哲学讲演,不,他常常是沉默和安静的,眉目间透出的是静穆和慈祥。我借阅他的一些行医日记,我觉得我不是在读有关医 术的文字,我其实是在读哲学,甚至,他告诉了我许多在哲学著作里读不到的东西。
这位中医大夫不像是医生,只因为他是高明的医生。
3.借代的基础是相关性,比喻的基础是相似性,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既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又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第四周周测“借代”题
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4分)
“颗颗螺钉”和“小小按钮”代指与航天有关的每一个部件和工作细节;突出航天人精益求精的质量意识和精细化管理的工作态度。
第三周周测“借代”题
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请指出借代的内容和表达效果。(4分)
作者用鲁迅代指鲁迅重铸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精神,用周作人代指在内忧外患的年代周作人式的消磨人的壮志的生活方式。运用借代,可以让语言更具体形象,更含蓄耐人回味。
课时素养练(二)
3.借代的基础是相关性,比喻的基础是相似性,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既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又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①"蔚蓝色"代指"天空",以特征代本体,两者体现的是相关性,属于借代。
1.概念
借代指在一定的语境中,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式。(指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
2.特点
结构上的“本体”(所指事物)和“借体”(借用事物),一般只出现借体,不出现本体。
借代:做代表
3.种类
(1)特征代本体:用事物的特征、标识、牌号、商标以及有象征意义的东西来代替人或事物,一般要求选取最鲜明突出、最有代表性的特征来做借体。
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可是没有料到他竟然是那么穷。(用“红眼睛”代指“阿义”,特征代本体。)
①那一对西装革履从前面慢悠悠地走过来。
②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③我买了一台“康佳”。
④老麦为避开这些四个轮子,把自己的两个轮子随手一拐,进了一条小马路。
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⑥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3.种类
(2)专名代泛称/通称
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雷锋”是一个人的名字,在上述语境中成了一类人的名称,代指助人为乐的人。)
①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②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③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
④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⑤我在遐想,中国十几年内,将有自己的“坚持探索真理”的哥白尼,“从 上帝手中夺来电的富兰克林,把“太阳拿在手中”的居里夫人。
3.种类
(3)处所代本体:包括以人的处所,人的出生地、任职地,物品的产地等代替人或事物。
例如:“两杯龙井”,景先吩咐完,随即付了钞。(“龙井”代“龙井茶”,“龙井”是这种茶的产地。)
①总指挥部来了电话,问这口井喷油情况。他们一宿没合眼,在等消息。北京也在等。
②买了两瓶绍兴,喜滋滋地往回走。 来
③有一人控大宛,汗流而至。
3.种类
(4)部分代整体
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眉”代“头”)
①孤帆远影碧空尽。
②沉鳞竞跃。
③那双爱我疼我的手掌,去了墓里,迷失了,回来的路。
④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
3.种类
(5)具体代抽象
例如:尽管战争近在咫尺,然这儿却没有一点火药味,倒是夜夜艳歌,日日浪舞。(“火药味”代“战争气氛”,“艳歌”“浪舞”代太平景象。)
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②化干戈为玉帛。
③枪杆子里出政权。
④南国烽烟正十年。
3.种类
(6)结果代原因
例如:大家都为你捏着一把汗。(“捏着一把汗”是“紧张、担心”的结果。)
①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
②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③几年不见,他的肩上又多了一颗星,人也越发威武挺拔了。
④好吧,我们多勒勒裤腰带吧。
⑤令人捧腹。
3.种类
(7)以材料、工具代事物:以制造该事物所用的原料、材料、工具等代替事物。
例如:住房的事是笔杆子们要那样吹,与周志允同志本人无关。(“笔杆子”是写文章的人最主要、最有代表性的工具,用来代文人、作者、记者等。)
①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
②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③同舍生皆被绮绣。
④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
4.作用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1)形象突出生动,突出事物本质;
(2)语言简练含蓄,引发读者联想;
(3)特点鲜明具体,反映作者感情。
(4)灵活,不死板,给人以幽默感。
借代与借喻的辨别
1.首先看本体和客体之间是有相似性还是相关性,有相似性的是借喻,有相关性的是借代。 例如:旧毡帽朋友把自己种出来的米送进米行。
2.看能否转换成明喻,能转换的是借喻,不能转换的则是借代。 例如: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和首要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
例如:旌旗十万斩阎罗。
借代
辨一辨是比喻还是借代
1.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2.赵魏胡尘千丈黄,遗民膏血饱豺狼。
3.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4.一把屎,一把尿。
5.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6.南国烽烟正十年。
7.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8.他的肚子里有墨水,脑瓜子也灵活。
4、6、8借代,1、2、3、5、7比喻
古诗文中常见借代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诸葛亮《出师表》)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贾谊《过秦论》)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古诗文中常见借代
1.桑梓——家乡
2.南冠——囚犯
3.白丁——平民
4.袍泽——兄弟、战友
5.青衿——读书人
6.簪缨——贵族
7.孔方、孔方兄——钱
8.汗青——史册
12.庙堂——朝廷
10.桃李——学生
11.丝竹——音乐
9.桑麻——农事
13.华盖——运气
14.三尺——剑、法律、自身
15.社稷、轩辕——国家
借代在语言运用专题中
一个人如能经常沉下心来,静静凝思一番——即使忆起美色,也能爱而不淫;见到皇冠,也能羡而不妒,时时处处都能以一副体谅同情的襟怀临之,而同时又能欣于所遇,安于现状——如能做到这点,那岂不是真的参透德行睿智,永臻于幸福之境吗?......
下列和画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 )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B.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C.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D.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D
借代在语言运用专题中
原句:围棋黑白交融的棋形就像一幅迷人的水墨画。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B.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D.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
比喻
借代
拟人、夸张
借代、反问
借代在语言运用专题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小生,老生,小旦,花旦,老旦,小丑,一个戏班子里, ① 。戴胡子的老生要两三个,小姐丫鬟三四个,跑龙套四五个。要不然你把戏单递给人家——戏单上可是有两百多个戏哪,人家一点,你就暗暗叫苦:角儿不够用, ② ?美花自己也上台,吃这口饭,还是要听观众喝一声彩。观众说“这场戏做得好”,美花她们,就觉得多大的辛苦也值得了,眼神里闪闪发亮。
我也奇怪,以前,只听说 ③ ,没有听说过乡下地方送戏进城的。说到这一点,美花就很自豪。她们这个乡下戏班子,广州、杭州等城市到处跑,把戏做到各个城市去,大家都是很欢喜的。再三四天,这个场子做完,美花她们就要回常山去演出了。此时夜幕降临,做戏的人从后台出来回到世俗的炊烟里去。她的姐妹们,大概已经把晚饭做好了。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借代”这一修辞手法,请指明词语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炊烟。①以“炊烟”代指纷繁复杂的日常生活,以实代虚;“炊烟”形象单一,以简代繁,具体生动。 ②“炊烟”特点鲜明,与后文的“晚饭”相照应,生动活泼,生活气息浓郁。
借代在语言运用专题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村里有一幢老屋,门楣上四个大字:“旭日东升”。村里的老屋,家家都会在门楣上写几个字:旭日东升、奔向四化、抬头见喜、鸟语花香……一幢一幢看过去,好看极了。有的房子,虽半边坍塌,里头的木结构仍然完整,要废弃掉,多可惜。
“旭日东升”是村里最老的建筑,十年前,房子里的两位百岁老人去世,此后无人居住,房子就破败下来。为了重修这栋房子,工人保留了房屋外观原貌,把原来石墙的每块石头都编了号,一块块拆下,做完加固和修补后,再按编号一块块垒回去。
借代具有相关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借代进行简要分析。(4 分)
①句中用“旭日东升”指称老屋,体现了借代的相关性;
②“旭日东升”是老屋门楣上特有的字,是老屋的象征,能代表老屋,它和老屋相关。
借代在语言运用专题中
康巴的领导者深知,只有用双脚丈量,才能探明它们的价值,才能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让这些养在深闺的靓丽景点展示在世人面前。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①借代:“用双脚丈量”代指行走奔波,实地观察调研,体现领导者的实干精神。
②比喻:以“面纱”比喻掩盖康巴真实秀丽面目的东西,“揭开面纱”比喻实探真容。
③拟人:“养在深闺的靓丽景点”,把靓丽的凤景写成养在深闺的女子,形象生动,写出旅游资源深藏山中不被人知晓的特点,引人向往。
借代在诗歌专题中
千秋岁·水边沙外①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②。携手处,今谁在?日边③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本词作于诗人因元祐党社祸被贬期间。②指作者当时在京师供职秘书省,与僚友西池宴集赋诗唱和。鹓鹭,谓朝官之行列,如鹓鸟和鹭鸟排列整齐有序。③日边,典出《世说新语》,喻京都帝王身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头四句描写了一派热闹的城郊早春风光,以乐景衬哀情,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B.“忆昔西池会”现两句,追忆当年与同僚飞车赴会的盛况,抚今追昔,词人发出“今谁在”的凄怆悲呼。
C.“飞红万点愁如海”运用了借代、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以茫无边际的大海写出了词人愁之广之深。
D.全词语言清丽俊逸,情韵天成,画面凄美,无限凄楚哀怨的情思溢于词表,感人至深。
A
借代在诗歌专题中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宋]岳 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①。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①〔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两句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借代。用宫女佩戴的“珠翠”代指宫女。这两句极力写出了当年宫苑中歌舞升平的景象,与后面的“到而今”所描述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词人对昔日汴京的留恋以及对今日金兵攻占中原的悲愤之情。
借代在诗歌专题中
减字木兰花 向子湮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
妙用借代,巧显特点。“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红”借代花,“翠”借代叶,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写出花的多姿,“叠”写出了枝叶的繁密。四个字,生动形象地写尽了诗人对生机盎然的无限春光的赞美留恋之情。
借代在文本阅读专题中
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问题。
长城的象征意义与历史作用
对长城成为民族共识的象征作出根本相反的解释无疑应该十分审慎。那种把长城简单类比成为“空间上扩大的四合院”,贬为“巨大的纪念碑”的观点,于古于今都是荒谬的。中国不再需要孟姜女,刻薄饶舌者不过是中华文明之树的蛀虫。
划线句子的含意是:
中国不需要否定长城的意义和作用的观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