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教科书84、8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3.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教学难点: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教具准备】
课件、三角尺、两根硬纸条、图钉、两张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劳动课上,小明和小红正忙着做手工,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
提问:他们用到了哪些物体?
(有纸工袋、三角板、闹钟、剪刀、五角星等)
引导:这些物体上,我们学过的图形有哪些?(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揭示课题:是的,这些物体上不仅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还藏着我们的新朋友——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学通过让学生寻找以前学过的图形,引出本节课新认识的图形——角,为接下来角的认识做好铺垫。】
二、认识角的特征
(一)找角
1.仔细观察,这些物体的角在哪儿?(让学生指一指)
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个是角吗?
生:不是。
引导:对,这就是一个点。刚才同学不就是这样指的吗?想想看,怎么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的指出来。小组里讨论一下。
2.看,角应该这样指:先从这个点出发,沿着这个点指出两条直直线,这样就组成了个角。
你能像老师这样,找一找三角板剩下的角吗?
摸一摸,这个点有什么感觉?(尖尖的)
边有什么感觉?(直直的)
找一找纸工袋的角和闹钟上的角。
小结:这些图形都是角。 以后可以用画“弧线”的方式来表示角。
(二)画角
示范画角。
观察黑板上老师画的角。(先画一个顶点,再画两条边)
介绍:这个尖尖的点是顶点。两条直直的线是边。板书:顶点和边。
追问: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
指一指角的顶点和边。(指出黑板上角的顶点和边,大屏幕上的角也让学生指一指)
(三)想角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角是什么样子的?
把你想象中角的样子,用直尺画出来。(投影展示)
2.角不仅在例图上,黑板上,还藏在我们的身边。找一找:教室里的角。(指名回答,并用手摸一摸角,说说角的顶点和边。)
(四)判断角
1.我们已经认识了角,那么你会一眼判断出来吗?(想想做做1)
指名,集体汇报。说说为什么不是角。强调:角的边是直的。
提问:你能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吗?同桌指一指。
小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2.角还藏在各种图形中。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请同学们完成85页的第2题。如果是角,记得要标上“弧线”。
交流:预设1:第1个图形有1个角。
预设2:第1个图形有3个角。
说说为什么只有1个角?明确:角的两边必须是直的。
【设计意图:通过找角、画角、想角、判断角一系列活动,认识到角的基本特征: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画角、想角让学生经历具体到抽象发过程,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角的表象。】
(三)体会角的大小
1.其实,角的身上还藏着许多奥秘,等着我们发现呢!用两个硬条做一个活动角。
2.(1)为了便于观察,可以像老师这样,保持一边不动,移动另一边,你有什么发现?一边操作一边和同桌说一说。
发现:角的两边叉口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边叉口越小,角就越小。
角是有大小的,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口的大小有关。
(2)试一试怎样使你的角与同桌的角一样大。
比较角的大小时,先把顶点重合,再把一条边重合,然后调整另一条边,让两条边都重合。
3.角还藏在钟面上。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了一个角。比一比,哪个最大,哪个最小?为什么?
4.老师的三角尺和同学们的三角尺因为谁大谁小吵起来了。看!出示图。你觉得谁的角大?为什么?
现在,你有什么发现?两个角同样大的。
小结:看来比较角的大小,需要比较两边叉口的大小,而不能看谁的边长。
关于角,人们还编了一首儿歌呢。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活动角,让学学生意识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口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四)折角
1.拿出一张纸,试着折出一个角。像这样从右下面折起来。
你能再折出一个更大的角吗?
2.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让我们欣赏一下角的美妙吧!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于角你有哪些新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分享交流,让让学生对角的认识再次加深,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角:1个顶点
2条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