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韩愈
师 说
1、称谓
韩愈,字 ,祖籍河北昌黎,也称“ ”。死后谥“文”,故又称“ ”。
2、身份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唐代的 、 和宋代的 、 、 、 、
、 )之首,是唐“ ”
的倡导者。
退之
韩昌黎
韩文公
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古文运动
一、韩愈简介
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当时仍沿袭着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监。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可为官。因此,社会形成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
二、写作背景
到唐代,没人敢为人师;若有,人们讥笑他,认为他是个狂妄的人。韩愈奋不顾世俗,冒着被人讥笑和侮辱,招收后进学生,写了《师说》这文,严正不屈地当起老师。世人群起责怪、辱骂他,加油添醋编造谣言非议他。韩愈因此得了狂名;住在长安,饭都来不及煮熟,又忽忙东去,这情形已有多次了。
由此可见,当时从师学习的风气极坏,
韩愈不顾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
“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
1、特点:①一般是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②“说”比“论”更随便一些,《马说》《爱莲说》《捕蛇者说》都属于这类文体。
2、含义:“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即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三、解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求学的人
用来…
通授,传授
疑难
成为
疑问代,谁
承接连
假设连
跟从
代词,那些
介词,在
介词,比
跟从
意动,以之为师
哪知道
发语词
因此
存在的地方
无论
学习
道理
本来
老师
四、学习第一段
(一)读懂词句
第①段
择师的标准:
古学者必师:
师者的作用:
从师的必要:
生乎吾前…, 其闻…, 吾…
生乎吾后…, 其闻…, 吾…, 吾师…, 夫庸…
是故……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
人非…, 孰能…, 惑而…, 其为…, 终不
由上得结论:
要从师学习
要从师学习(正面)
四、学习第一段
(二)理解内容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风尚
承接
超出一般人
尚且
一般人
低于
以…为耻
揣度语气,大约、大概
…的原因
圣明的人
圣明
从师
老师
代词
转折
愚人
愚昧
五、学习第二段
(一)读懂词句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对于
指示代,那些
使学习
他们
文句
通否
书上文字
以…为耻
形作名,
小方面
从师学习
老师
自己
从师学习
放弃
形作名
高明处
五、学习第二段
(一)读懂词句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以…为耻
学习
类
等等
学问
名作状,成群
恢复
不屑与之同列
竟
反问语气词
各种工匠
这
差不多
修饰
感到羞耻
比得上
赶得上
阿谀
五、学习第二段
(一)读懂词句
论证方法 对象 从师态度 后果 结论
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于其子
于其身
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从师而问
耻学于师
择师而教
则耻师焉
不耻相师
群聚而笑
圣益圣
愚益愚
非吾所谓…
吾未见其…
今其智反不能及
要从师学习
纵向对比
自身对比
横向对比
学习第二段填写下表。
(选错老师)
(乱学内容)
五、学习第二段
(二)把握内容思路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固定的老师
以…为师
这类人
懂得道理
学问与技艺
研究
不一定
六、学习第三段
(一)读懂词句
思路:
引观点
举事例
作分析
得结论
孔子师……
圣人无常师
郯子……,其贤……,孔子曰……
是故弟子……,师……,闻道……,术业……
六、学习第三段
(二)把握论证思路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先秦及秦汉散文
普遍
音节助词,不译
介词,被
介词,向
赠送
古人从师风尚
赞许
七、学习第四段
(一)读懂词句
不拘于时
年…,好…,六艺经传…
学于余
余嘉…,作《师说》以贻之。
第四段、激励后学(写作缘由)
李蟠
七、学习第四段
(二)理解内容思路
嗟乎,…不传也久,欲人…
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爱其子,择师…
于其身,则耻…
彼童子,授,非
句读……吾未见
巫医…之人,不耻…
士大夫之族,曰师…
呜呼,师道
分
总
总
②段
反面论证
纵比
自比
横比
古之学者,必有师 (历史事实)
师者,所以… (老师作用)
人非生…终不解矣 (从师必要)
生乎吾前…道之所存…(择师标准)
①段
正面论证
观点:圣人无常师
事例:孔子师……
分析:孔子曰……
结论:故曰……
③段
举例论证
④段
激励后学
李氏…
年…,好…,
六艺…,不拘…,
学于…
余嘉其…,作师说…
(观点)
要从师学习
八、总结
回顾与自己老师交往的经历,写一篇与“尊师重教”有关的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九、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