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大联考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大联考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3 12:26:18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高一十月大联考
《素中吟洛和《新乐府》反映社会现实,指贡社会中不合理的现象,同情人民疾苦,多是优秀的读
语文试题
篇,在中国诗歌史上起著很大的进步作用,但大抵只限于客观的叙述,使人感到其中缺乏杜诗里
那种深刻而炽烈的思想感情:这是现实主义的白居易和不能以现实主义来局限的杜甫的不同
之点。杜甫的时李诗和政治诗大都含有强烈的抒情成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推考证号镇写在答题卡上。
杜甫诗第里并不都是时事诗和政治诗,还有占有很大比重的驾景兼抒情的诗。杜甫写过许
2,回答选挥题时,选出每小恶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日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斋改动,币橡皮
多歌咏自然的名篇和名句,无论是山河、草木、虫鱼,他都能根据地,点和时序的不同,观察它们在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此地此时的形态,予以刻画,无一雷同。这些横绘自然的诗,也同样浸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并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且经常联系着时事。在这上边,是和南北朝以来一殷的山水诗迥然不同的。历代的诗话、诗评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村于杜诗里高度的“情景交融”做过许多新透的阐述。我们却认为,杜诗里不只有高度的情景交
融,而且有情、景与时事的交融,作者在写景和抒情时,很少离开现实,随时陆地部想到他所处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的干戈扰攘、国困民發的时代。王夫之在《萎斋诗话》卷二说:
(一)现代文阅读T〔本题共5小题,19分】
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学,俱以意为主。意犹册也。·无访之兵,谓之鸟合。李、杜所以称六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家者,无意之诗,十不得-二也。烟云泉石、花鸟苔林、念铺锦帐,离意则炙。若齐梁绮语,
材料一:
宋人转合城自之出处(宋人论诗,字字求出处),复心向彼掇索,而不恤已情之所自发,比之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马克感说:“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
唯一判断者,”以为人民不懂得文艺,以为大众是“下里巴人”,以为面向群众创作不上档次,这些
调小家数,总在圈缵中求活汁也。
观念都是不正确的。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只有永远
这里所说的“意”,对于杜前乘说,就是待人深厚的思想感情,对于生活的执着知对于国家与
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
人民的热爱。这种执芳和热爱。作者在写诗时,无论歌咏的对象是什么,都迫切地要求表达出
文艺要服务人民,就必须积极反映人民生活。今天,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13
来。不像一些流连风景的诗人,掇拾描绘自然的诗句,而缺乏热情和中心思想,像是人们评论谢
亿多人民正上演肴波润壮阁的活剧,国家蓬勒发展,家庭酸甜苦辣,百姓欢乐沈伤,枸成了气象
灵运的诗那样,常常是“有句无篇”。
万千的生活景象,充满着感人肺腑的故事,漠溢者漱昂跳动的乐章,展现出色彩斑搁的画面。广
总的说来,杜甫的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现实,但是像汉乐府,《古
大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诗为焦仲师妻作》《木兰诗》,以及白居易的《新乐府》那样鈍然叙多的诗并不多。他的诗,尤其是
我们的文学艺术,既要反映人民生产生活的伟大实践,也要反映人民套怒哀乐的莫情实感,
长篇的古体诗,“多纪当时李”,里边却含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同衬他的写景兼抒惰的诗(多半是
从而让人民从身边的人和寧中体会到人间真情和真谛,感受到世间大爱和大道。关在象牙塔里
近体诗)也经常联系时李。这两大类诗是他的诗集中最主要的部分,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占有
不会有持久的文艺是感和创作激情。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
躯壳。一切有袍负、有追求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追随人民脚步,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
很大的比重;也就是这些诗千古传诵,感动无数后代的读者,使杜诗得到了“诗史”的称号,给杜
让自己的心永远随著人民的心而跳动。
甫在中国诗歌史上莫定了一个崇高的地位。
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废。只有创作出典型人
(远自冯至《论灶诗和它的道道》,有改)
物,文艺作品方能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和幸福放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骗,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
A艺术需要人民,一是因为优秀的艺术篇要反映人民的生活和情感,是因为人民才是作家
(选自习近平《在中回文联十大、中园作苏九大开藤式上的拼活)
价值的唯一判断者。
材料二:
B有抱负、有追求的文艺工作者只有追随人民脚步,走出方天地,阅尽大千世界,才会有持
自从天宝晚期以后,杜甫十几年内写了大童的时事诗和政治诗,不管是陈述政见:或是搁发
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
统治者的荒淫和残暴,或是比喻和寓意,或是对于穷苦的人民的关怀和同情,也都是个人的情感
和实事相结合的。还有不少长篇,有的记载國家十几年来的大李,有的叙述地方变乱,有的回忆
C南北朝以来一般的山水诗在描绘自然的时候往往设有联系时事,一些诗人留恋白然风景,
往事,更是像浦起龙所说的“慨世还是慨身”(《读杜心解·读杜提纲》)。
雕琢词句,却缺乏热情和中心思想
杜甫个人不幸的遭遇与种种感触和国家的危机与人民的病苦永远是胶漆般地密切结合,摊
D王夫之说“意犹帅也”,而汉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木兰诗》、白居易《新乐府》等局限于
以分割,这就使他大部分的诗篇充遂蓉个人的和时代的血泪,产生巨大的感人力量。白居易的
纯然叙事,就缺乏了“意”
语文试题萼1页(共8页)}
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2023~2024学年高一十月大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D【解析】“而汉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木兰
达作者对战士们热烈的赞颂之情
诗》、白居易《新乐府》等局限于纯然叙事,就缺乏了
(每点2分,共4分,能结合文本答出任意两点,言之
‘意’”错误。根据材料二原文“像汉乐府、《古诗为焦
成理即可)
仲卿妻作》《木兰诗》,以及白居易的《新乐府》那样纯
9.(1)语言富有特色。情节叙述以对话为主,简洁干脆,
然叙事的诗并不多”可知,原文没有提到它们缺乏
口语化,富有地方特色。
“意”。故选D。
(2)细节刻画感人。郭老驹的动作,母亲眼里的泪花,
2.B【解析】“所以他难以像白居易一样被称为现实主
加在文中细腻感人。
义作家”错误。根据材料二原文“白居易的《秦中吟》
(3)侧面衬托突出。村里送行的人的叮嘱,衬托出革
和《新乐府》反映社会现实,指责社会中不合理的现
命战士饱满的爱国热情。
象,…杜甫的时事诗和政治诗大都含有强烈的抒情
(每点2分,共6分。根据塑造人物的方法,结合小说
成分”可知,杜甫是“不能以现实主义来局限”,并不是
情节分析出三点即可)
说他难以被称为现实主义作家。故选B。
10.CEG【解析】原句为:吏相约有犯徐司法杖者,众
3.A【解析】根据材料一原文“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
共斥之,迨官满,不杖一人。意思是:吏员们相互约
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只有永远
定说,有犯了徐司法杖刑的人,大家一起斥责他。到
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可知,材料一的观
徐有功任职期满,没有杖打过一个人。
点为文艺作品要与人民联系在一起。此项只是在评
11.C【解析】“雅重有功”的“雅”意思是“一向(或非
价孔子与孟子。故选A。
常)”;“察纳雅言”的“雅”意思是“好的,正确的”。二
4.①取材于革命年代,反映伟大的革命战争生活,能让
者意思不同。故选C。
人民从身边的人和事中体会到战争年代的人间真情
12.A【解析】“武三思指使周兴陷害他”于文无据。故
和真谛,感受到那个年代的大爱与大道。②塑造和刻
选A
画了一系列典型人物,反映了普通人也是英雄、人民
13.(1)有人劝谏他,韦方质说:“大丈夫怎么能够曲意侍
创造历史的主题,手法高超,作品充满了吸引力、感染
奉太后近亲来求得苟且免于灾祸呢!”(“或”,有人;
力和生命力。(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安”,怎么:“事”,侍奉。三个关键点各1分,句意1
5,①诗作反映个人命运和时代生活,反映人民的真情实
分,共4分)
感。②诗作有对于生活的执着和对于国家与人民的
(2)称赞徐有功格守道义、遵从仁德,坚守诚挚的品
热爱。③诗作质量普遍上乘,能感动不同时代的读
格,不因为贵贱生死而改变自己的节操。(“蹈道”,
者。(每点2分,共6分。言之成理即可的情给分)
恪守道义;“易”,改变;“操履”,节操。三个关键点各
6.A【解析】“大妈”表面上的不满,实际隐含着对积极
1分,句意1分,共4分)》
工作的女儿的赞赏和自豪。
14.示例:①对他不按自己的心意断案,甚至在朝廷上争
7C【解析】不是夸张,是比喻。
辩极其生气。②对他的正直很是敬畏。③对他执法
8.(1)点明主人公离家奔赴战场的季节(秋季),渲染环
公平十分赞赏。④相信他的为人,非常重视他。(每
境气氛。
点1分,共3分,能结合材料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
(2)烘托人物心情。表现郭祥、杨雪饱满的情绪、激昂
即可)
的心情
【参考译文】
(3)展示人物性格。表现革命战士高度的爱国热情、
天授元年,武三思执掌大权,宰相都自降身份对
高涨的革命干劲。
待他。同凤阁鸾台三品官员韦方质有了病,武三思
(4)深化作品主题。结尾充满诗情画意,以景代情,表
前往问候,韦方质轻慢不以礼相待。有人劝谏他,韦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