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坦厂中学教育集团校田家炳实验中学
2023年秋学期第一次段考
高二物理试卷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蔡 钧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4分,共 36分)
1.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电场中有 A、B两点。设 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
分别为EA、EB,一带电量为 q的试探电荷在 A、B两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小分别为 FA、FB,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EA EB B. EA EB
B.C. FA FB D. FA FB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F
A.根据E q 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试探电荷在该点所受的静电力成正比
B.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E
F
q ,与试探电荷的受力大小及带电荷量无关
C.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即试探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
D.公式E
F
和 E
kQ
q 2 只适用点电荷形成的电场r
3.在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UAB=15V,B、C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UBC=-20V,
则 A、B、C三点电势的高低关系是( )
A.φA>φB>φC B.φA<φC<φB
C.φC>φA>φB D.φC>φB>φA
4.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线的分布如图所示,OO 是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一带电粒子
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 a处沿虚线轨迹运动到 b,则( )
A.粒子带正电
B.a处的电势小于 b处的电势
C.粒子在 a处的加速度小于在 b处的加速度
D.粒子在 a处的电势能小于在 b处的电势能
1
5.如图所示,一带电量为q的正电荷,在电场强度为 E的匀强电场中沿直线由A点运动
到 B点, A、B连线与电场间的夹角为30 , AB d,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荷的电势能增加了 qEd
B 3.电荷的电势能减小了 qEd
2
C 1.电荷的电势能增加了 qEd2
D 1.电荷的电势能减小了 qEd2
6.如图,A、B、C三点在匀强电场中, AC BC, ABC 60 ,BC 20cm,把一个电
量q 1 10 5C的正电荷从 A移到 B,电场力不做功;从 B移到 C,电场力做功为 3 10 3J,
则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是( )
A.866V/m,垂直 AC向上
B.866V/m,垂直 AC向下
C.1000V/m,垂直 AB斜向上
D.1000V/m,垂直 AB斜向下
7.如图所示,一带电油滴悬浮在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 A、B之间的 P点,处于静止状
态。现将极板 A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但仍在 P点上方,其他条件不变。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
A.液滴将向下运动
B.液滴将向上运动
C.电容器电容减小
D.极板带电荷量将减小
8.如图所示,四个质量均为 m、带电荷量均为 q的微粒 a、b、c、d距离地面的高度相
同,以相同的水平速度被抛出,除了 a微粒没有经过电场外,其他三个微粒均经过电场
强度大小为 E的匀强电场(mg qE),这四个微粒从被抛出到落地所用的时间分别是
ta、tb、tc、td,不计空气阻力,则( )
A. tb ta tc td B. tb ta td tc
C. ta td tb tc D. tb tc ta td
2
9.在固定点电荷 O形成的电场中,a、b、c是以点电荷 O为圆心的同心圆,a与 b、b
与 c的半径差相等,一带电粒子经过该区域时,轨迹与 a、b、c的交点如图所示。若粒
子运动过程中只受电场力的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的电势高于 B点的电势
B.A、B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 B、C两点间的电势差
C.粒子通过 D点时的速度小于通过 C点时的速度
D.粒子在 D点时的电势能小于在 C点时的电势能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6分,共 24分。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
得 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的得 0分)
10.关于元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实际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
B.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C -.元电荷的值通常取作 e=1.60×10 19C
D.电荷量 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
11.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右图所示,则( )
A.电荷 P带负电
B.电荷 P带正电
C.某试探电荷在 c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 d点受到的电场力
D.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 b点的电场强度
12.请用学过的电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工穿绝缘衣比穿金属衣安全
B.制作汽油桶的材料用金属比用塑料好
C.高压输电线上方还有两根导线,可以起到防雷作用
D.打雷时,待在汽车里比待在木屋里要安全
13.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用来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其中电容器左侧极
板 B和静电计外壳均接地,电容器右侧极板 A与静电计金属球相连,使电容器带电后
与电源断开,下列操作能使静电计的指针张角变大的是( )
A.增大 A板与 B板之间的水平距离
B.将橡胶棒插入 A板与 B板之间
C.A板位置不动,将 B板稍微竖直向下平移
D.将 A板也接地
3
三、计算题(14题 12分,15题 12分,16题 16分)
14.(12分)在一个点电荷Q的电场中,让 x轴与它的一条电场线重合,坐标轴上A、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0.3m和0.6m(图甲)。在A、B两点分别放置试探电荷,其受到的静电
力跟试探电荷的电荷量的关系,如图乙中直线 a、b所示。
(1)求A点和 B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2)点电荷Q所在位置的坐标是多少?
15.(12分)如图所示,空间某区域存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 E=2×104N/C,将一长为
L=500cm的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一端固定于 O点,另一端连接一个质量为 m=0.5kg的
小球(可视为质点),小球带电量 q=1.6×10-4C,现将绝缘细线 AO拉至与电场线平行位
置,且细线刚好拉直,让小球从 A处静止释放,取 g=10m/s2,求:
(1)小球第一次到达 O点正下方的 B点时电场力做的功;
(2)A、B两点的电势差 UAB.
16.(16分)如图所示,离子发生器发射出一束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的离子,从静止
经加速电压 U1加速后,获得一定的速度,并沿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两平行板中央,受
偏转电压 U2作用后,离开电场。已知平行板长为 L,两板间距离为 d,求:
(1)离子出加速电场时的速度 v0大小;
(2)离子在离开偏转电场时的偏移量 y;
(3)离子在离开偏转电场时的动能 Ek的大小。
4
参考答案:
1.A
【详解】AB.根据电场线越密电场强度越大,由图可知,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关系为
EB EA
故 B错误 A正确;
CD.根据公式 F Eq可得,一带电量为 q的试探电荷在 A、B两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小关系为
FB FA
故 CD错误。
故选 A。
2.B
【详解】AB.根据比值定义法,有
E F
q
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试探电荷在该点所受的静电力无关,只是在数值上等于二者比值而已。故
A错误;B正确;
C.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即带正电的试探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故 C错误;
D.公式
E F
q
是定义式适用于任何电场,
E kQ
r 2
为真空中点电荷的决定式只适用点电荷形成的电场。故 D错误。
故选 B。
3.C
【详解】由题意知
UAB A B 15V
则
A B
UBC B C 20V
则
B C
故
U AC U AB U BC (15 20)V 5V
则
A C
故
C A B
故选 C。
4.D
【详解】A.根据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可知,粒子受电场力指向左下方,可知粒子带负电,选项 A错误;
B.根据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分布可知,因沿电场线电势逐渐降低,可知 a处的电势大于 b处的电势,选
项 B错误;
C.因 a处电场线较 b点密集,可知 a处场强较大,粒子在 a处受的电场力较大,则粒子在 a处的加速度
大于在 b处的加速度,选项 C错误;
D.粒子带负电,且 a处电势较高,负电荷在高电势处电势能较小,可知粒子在 a处的电势能小于在 b处
的电势能,选项 D正确。
故选 D。
5.B
【详解】静电力对该电荷所做的功为
1
W qEd cos30 3 qEd
2
而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为
W Ep
3
故电荷的电势能减少了 qEd。
2
故选 B。
6.C
【详解】由题意知,q=10-5 C的正电荷从 A移到 B,电场力做功为零,则 A与 B电势相等,AB连线是一
条等势线。BC间电势差为
U W 3 10
3
BC
BC V=100 3Vq 10 5
所以 B点的电势高。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
E U BC 1000V/m
BC sin 60
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故垂直 AB斜向上,故选 C。
7.B
【详解】AB.将极板 A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压保持不变,根据
E U
d
分析得知,板间场强增大,油滴所受电场力增大,油滴将向上运动,故 A错误,B正确;
CD.将极板 A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时,根据
C S
4 kd
得知电容 C增大,而电容器的电压 U不变,由
Q CU
知,极板带电荷量将增大,故 CD错误。
故选 B。
8.B
【详解】设四个微粒抛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h,微粒 a、d在竖直方向均做自由落体运动,由
h 1 gt 2
2
可得落地时间为
t 2ha td g
微粒 b受电场力向下,做类平抛运动,微粒 c受电场力向上,但由于重力较大,仍做类平抛运动,由牛顿
第二定律分别可得
qE mg mab
mg qE mac
类比微粒 a可得,落地时间分别为
t 2hb ta ab
t 2hc ta ac
则有
tb ta td tc
故选 B。
9.C
【详解】A.因场源电荷和带电粒子的电性题中没有给出,因此 A、B两点的电势高低不能确定,A错误;
B.点电荷产生的电场是非匀强电场,由点电荷的电场特点可知,A、B两点间的电场强度小于 B、C两点
2
间的电场强度,且 AB=BC,由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可知 A、B两点间的电势差小于 B、C两点间的
电势差,B错误;
C.由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可知,场源电荷和带电粒子的电性是异性,相互吸引,若粒子从 D点到 C点,
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且正功大于负功,则粒子通过 D点时的速度小于通过 C点时的速度,若粒子从
C点到 D点,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正功小于负功,同样是粒子通过 D点时的速度小于通过 C点时
的速度,C正确;
D.由 C选项分析可知,粒子在 D点时的速度小于在 C点时的速度,则有粒子在 D点时的动能小于在 C
点时的动能,因此粒子在 D点时的电势能大于在 C点时的电势能,D错误。
故选 C。
10.BCD
【详解】A.元电荷是指最小的电荷量,不是指质子或者是电子,故 A错误;
B.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故 B正确;
C -.元电荷的值通常取作 e=1.60×10 19C,故 C正确;
D.电荷量 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故 D正确。
故选 BCD。
11.BC
【详解】AB.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由电场线分布可知,电荷 P带正电,故 A错误,B正确;
C.因 c点的电场线较 d点密集,可知 c点的场强较大,正试探电荷在 c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 d点受到
的电场力,故 C正确;
D.a点的电场线比 b点较稀疏,则 a点的电场强度小于 b点的电场强度,故 D错误。
故选 BC。
12.BCD
【详解】A.电工高压带电作业时,全身穿戴金属丝网制成的衣、帽、手套、鞋,可以对人体起到静电屏
蔽作用,所以电工穿金属衣安全,A错误;
B.因为塑料和油容易摩擦起电,产生的静电荷不易导走,形成静电积累,会造成爆炸和火灾事故,故制
作汽油桶的材料用金属比用塑料好,B正确;
C.野外高压输电线受到雷击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在三条输电线上方还有两根导线,它们与大地相连,形
成一个稀疏的金属“网”,把高压线屏蔽起来,C正确;
D.一辆金属车身的汽车是最好的“避雷所”,一旦汽车被雷击中,它的金属构架会将闪电电流导入地下,D
正确。
故选 BCD。
13.AC
【详解】电容器带电后与电源断开,则有电容器极板所带电量 Q不变;
A.当增大 A板与 B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 d增大,根据电容的决定式
C rS
4 kd
得知,则电容 C减小,再由电容的定义式可知
U Q
C
则板间电势差增大,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故 A正确;
B.当将橡胶棒插入 A板与 B板之间,即介电质常数增大,根据电容的决定式
C S r
4 kd
得知,则电容 C增大,再由电容的定义式可知
U Q
C
则板间电势差减小,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小,故 B错误;
3
C.当 A板位置不动,将 B板稍微竖直向下平移,即 S减小,根据电容的决定式
C rS
4 kd
得知,则电容 C减小,再由电容的定义式可知
U Q
C
则板间电势差增大,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故 C正确;
D.当将 A板也接地,即电容器处于放电状态,再由电容的定义式
U Q
C
分析可知板间电势差减小为零,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小,故 D错误。
故选 AC。
14.(1) EA 40N/C,EB 2.5N/C,A、B两点的场强方向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2)0.2m
【详解】(1)根据图线 A的斜率求出 A点的电场强度大小
EA k
4
a N/C 40N/C0.1
根据图线 B的斜率求出 B点的电场强度大小
E 1B kb N/C 2.5N/C4 0.1
由于题中电荷的受力方向和检验电荷的电性正负均未说明,A、B两点的场强方向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
(2)设点电荷在 A点左侧距离为 x,根据库仑定律结合已知条件得
kQ k 42 a N/C 40N/Cx 1 0.1
kQ
2 kb 2.5N/C(x 0.3)
解得
x 0.1m
所以点电荷 Q的位置坐标 0.2m。
15.(1)16J(2) 1 105V
【分析】(1)根据功的公式可知,AB过程电场力所做的功W=EqL,代入数据即可求得电场力所做的功;
(2)根据 U=Ed 即可求得 AB两点间的电势差.
【详解】(1)A到 B的过程电场力做功负功
WAB=EqL
代入数据解得:WAB=-1.6×10-4×2×104×5=-16J;
(2)AB两点之间的电势差 UAB=EL
代入数据解得:UAB=-2×104×5=-1×105V.
【点睛】本题考查匀强电场的性质,要注意明确功的公式的计算方法,同时明确 U=Ed中的 d为沿电场线
方向上的距离.
2 2 2
16 2qU.(1) v 1
U L qU L
0 ;(2) y
2 ;(3) Ek qU1 2m 4dU1 4d
2U1
【详解】(1)在加速电场中,由动能定理得
qU 11 mv
2
2 0
解得
v 2qU 10 m
(2)离子在偏转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则
t L
v0
4
a qU 2
md
y 1 at 2
2
联立解得
U L2y 2
4dU1
(3)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vy at
v v 2x v
2
y
E 1 mv2k 2
联立可知
qU 2L2E 2k qU1 4d 2U1
5参考答案:
1.A
【详解】AB.根据电场线越密电场强度越大,由图可知,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关系为
Eg>EA
故B错误A正确:
CD.根据公式F=Eg可得,一带电量为一9的试探电荷在A、B两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小关系为
FR>F
故CD错误,
故选A。
2.B
【详解】AB.根据比值定义法,有
F
E=
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试探电荷在该点所受的静电力无关,只是在数值上等于二者比值而已。故
A错误;B正确;
C.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即带正电的试探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故C错误:
D.公式
F
E=
是定义式适用于任何电场,
E
为真空中点电荷的决定式只适用点电荷形成的电场。故D错误。
故选B。
3.C
【详解】出题意知
UB=A-@8 =15V
则
印4>PB
URc=98-c=-20V
则
B<
故
UAc=U+Uc=(15-20)V=-5V
则
A故
pc>pa>pg
故选C
4.D
【详解】A.根据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可知,粒子受电场力指向左下方,可知粒子带负电,选项A错误:
B.根据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分布可知,因沿电场线电势逐渐降低,可知α处的电势大于b处的电势,选
项B错误:
C.因4处电场线较b点密集,可知a处场强较大,粒子在4处受的电场力较大,则粒子在a处的加速度
大于在b处的加速度,选项C错误;
D.粒子带负电,且α处电势较高,负电荷在高电势处电势能较小,可知粒子在a处的电势能小于在b处
的电势能,选项D正确。
故选D。
5.B
【详解】静电力对该电荷所做的功为
W=gEd cos30°=
v
9/
而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为
W=-AE。
故电荷的电势能减少了
29Bd.
故选B。
6.C
【详解】由题意知,105C的正电荷从A移到B,电场力做功为零,则A与B电势相等,AB连线是一
条等势线。BC间电势差为
=W=5×10V
,910V=l100W5v
U8c=
所以B点的电势高。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
URc
E=BCsin60'
1000Vm
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故垂直AB斜向上,故选C。
7.B
【详解】AB.将极板A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压保持不变,根据
分析得知,板间场强增大,油滴所受电场力增大,油滴将向上运动,故A错误,B正确:
CD.将极板A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时,根据
=
Axkd
得知电容C增大,而电容器的电压J不变,由
O=CU
知,极板带电荷量将增大,枚CD错误。
故选B。
8.B
【详解】设四个微粒抛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h,微粒a、d在竖直方向均做自由落体运动,由
1
h=58r
可得落地时间为
t。=-g
微粒b受电场力向下,做类平抛运动,微粒c受电场力向上,但由于重力较大,仍做类平抛运动,由牛顿
第二定律分别可得
qE+mg ma
mg-qE ma.
类比微粒a可得,落地时间分别为
2h ta
2h
teac
>tn
则有
t故选B。
9.C
【详解】A.因场源电荷和带电粒子的电性题中没有给出,因此A、B两点的电势高低不能确定,A错误:
B,点电荷产生的电场是非匀强电场,由点电荷的电场特点可知,A、B两点间的电场强度小于B、C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