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故都的秋》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4.1《故都的秋》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3 14:3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品味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
2.感受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眷恋与热爱,进而了解郁达夫创作的主要特色:强烈的主观色彩;自觉的个人介人与自我参与;一泻千里的感情宣泄。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散文鉴赏能力,体会“情”与“景”、“形”与“神”相辅相成的关系。
教学重点:
1.品味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
2.感受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眷恋与热爱,进而了解郁达夫创作的主要特色:强烈的主观色彩;自觉的个人介人与自我参与;一泻千里的感情宣泄。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初步的散文鉴赏能力,体会“情”与“景”、“形”与“神”相辅相成的关系。
[教学设想]
本文拟用两课时授完。
第一课时抓住课题中的秋字,比较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品读五幅画面,整体把握课文。
第二课时主要从欣赏的角度,就课文的某些细部作分析,学习初步欣赏文学作品,把握本文特质性的写作技巧。
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怎样消除学生和作者之间的时代隔
阂,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课文字里行间“北京味”的流露十分自然,品味地道,也要指导学生仔细赏鉴。
本课教学以课堂讨论为主。
[教学步骤与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秋,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是一个成熟的季节,也是四季中意蕴最丰富的季节,不管是文人墨客,还是“引车卖浆者流”,古今中外,都可以把自己的满心欢喜,一腔离愁,寄诸秋色:
“轻寒可人天”的惬意
“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昂扬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畅快
“悲哉,秋之为气也”的伤感
“天凉好个秋”的无奈
秋载得动所有人的任何情感!
我们的读本里,也收人了不少的秋的咏叹:
皆川美香的《秋》,表现了作者伤感、惆怅、落寞的淡淡的愁绪。(第一册)
欧阳修的《秋声赋》,通过对秋声的描绘,感悟自然之理,思虑人生情景,表现出豁达、超然的情怀。(第二册)
郭小川的《秋歌》,以全景式的综览,描绘出一幅恢宏的秋的画卷。(第三册)
那么,郁达夫笔下的秋又是如何的呢 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
二、品读课文,思考问题
1.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的秋?
2.为了体现故都的秋的特点,作者选取了哪几幅画面?这些画面是怎样突出故都的秋的特点的?
三、讨论后明确
1.北国之秋的特点: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的特点: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
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文中第2、12两个小节提到了南国之秋,从写法上说是对比,从文章的结构上看是首尾呼应。
2.为了体现北国之秋的特点,作者选取了五个画面来表现作者清、静、悲凉的独特感受。
①小院清展
该从哪里去发现、欣赏、描述这故都的秋呢 第3节开头作者写到了“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但只是一笔带过,因为这些旅游胜地,仅是历史留下的外在印痕,是“外人”最易注目与把握的,而渗透于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却存在于北京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于是作者引导我们“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杯浓茶,向院子里一坐”——仅仅这“破屋”、“清晨”、“浓茶”、“深院”就足以把你带人北京人所特有的悠闲、自如,而又有一点落寞的意境与氛围之中,然后指点我们看“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细数从槐树叶缝间一丝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破壁腰中“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然后作者给我们分析:
牵牛花的哪种颜色最好,蓝、白、紫还是淡红;又想像如果牵牛花底再“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那该是怎样一番情景。作者的审美眼光精细,审美心理幽静。
②槐树落蕊
满地的落蕊“像花而又不是花”,“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人们的视觉、听觉、嗅觉都无从把握,只能通过“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来感受那其中的美,让人感受到十分满足,又朦胧、说不清楚。作者又指引我们注意那“灰土上留下来的条条扫帚的丝纹”,也许我们凝神默视许久,也能品出“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觉得有点儿落寞”的味儿。细腻、清闲、落寞、深沉,这就是故都的秋味。
③秋蝉啼唱
作者指引我们谛听“秋蝉衰弱的残声”,告诉我们秋蝉在北平,就像蟋蟀耗子一样,“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一个“养”字,道出了闲适、亲切,却又隐隐有着说不出的凄寂。
④闲话秋雨
说起秋雨,作者别有感受。说它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像样。雨过天晴日出,作者笔下的人物款款而出,作者抓住一个闲字来写:“穿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一副闲散的模样;“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闲适的姿态神情;
说话的声调——缓慢悠闲。这一切都能唤起人们既悠闲又落寞的感觉。这时候,季节、景物的味(秋味)、人的主观心绪、说话的腔调融为一体。
⑤秋果奇景
枣树在北平处处都长,作者欣赏枣子的淡绿微黄,与欣赏牵牛花的色彩相同,这一层可以说是“余墨”。
第二课时
一、探究情缘
郁达夫表现秋的特色不同于一般。我们可以从“清静悲凉”中看出他对北平的秋季爽利透彻、痛快到来的由衷喜爱和眷恋。“清静悲凉”让人感受到郁达夫在向往北国之秋的意愿中有一种浓郁的清冷、孤寂的情怀。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作者有这样的情感流露呢?
1.出示准备好的材料
①我还长不到十二个月,就因营养不良患起了肠胃病来了。一病年余,由衰弱到发热而痉挛;家中上下竟被一条小生命而累得精疲力竭;到我出生后的第三年春夏之交,父亲也因此以病以死,在这里总算是悲剧的序幕结束了,此后便只是孤儿寡妇的正剧上场。
(郁达夫《自传·悲剧的出生》)
②在哥哥家里小住了两三天,我因为追求龙儿生前的遗迹,一定要女人和我们复搬回什刹海的住宅去住它一两个月。院子里有一架葡萄,两棵枣树,去年采取葡萄枣子的时候,龙儿站在树下,兜起大褂,仰看着树上的我,我摘取一颗,丢入了他的大褂里,他的哄笑声,要继续到三五分钟。今年的这两棵枣树,结满了青青的枣子,风起的半夜里,老有熟极的枣子辞枝自落。女人和我,在这样的时刻,最怕听的就是这滴答的坠枣之声……
现在去北京远了,去龙儿更远了,自家只一个人,只是孤零丁一个人,在这里继续此生中大约是完不了的飘泊。
(郁达夫《一个人在途上》)
③国民政府,是国民的政府,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府,它的基础是建设在国民的全数上的,然实际上在这国民政府内左右政治的大局的,只有几个人,几个和民众漠不相关的前世纪伟人……政府仍在说政府的话,被压迫阶级的满肚皮的苦楚,仍旧是吐不出一二分来……
(郁达夫《自传》)
2.分析:①作者一出生即遭劫难,接着“父亲也因此以病以死”,再接下去是“孤儿寡母的正剧”,这一切给作者的一生铺就了底色。
②郁达夫终生漂泊不定,只有在北平居住的一段时间中,才与妻儿共享家庭生活的幸福,但他的长子龙儿因患脑膜炎死在了这里。故都北平是郁达夫幸福与悲苦交织的所在。
③社会的动荡,当局的腐败都在郁达夫的心中留下了浓黑的阴影,这是本文悲凉伤感之音的又一个由来。
二、品读欣赏
1.《故都的秋》是一篇耐读的散文,上节课我们主要抓住了“秋”字来品读本文,下面我们以“闲话秋凉”一节为例,来品一品“故都”——文中的“北京味”。
雨过天晴,两个人从秋景中走出来。穿着很厚的青布单衣,咬着烟管,走上桥头,立于树下,微叹着攀谈起来。其姿态神情,闲适而潇洒,落寞而伤感,这是一种有着北京人的典型姿态和易于辨识的“标记”一样的形象。
北京人是以“神侃”出名的。赵园的《北京:城与人》中说:
“‘说’这种行为曾经是包括王公贵族和里巷小民在内的北京人的重要消闲方式,以至聊天的北京人与提笼架鸟的北京人一样,竟也成为北京人的典型姿态,易于辨识的特殊标记。”于是作者便让这两人开了口:“唉,天可真凉——”一个叹词加上一个长长的念得很高的“了”,便开始了感情和心绪的交流。“一层秋雨一层凉啦!”将“阵”读作“层”,从“震”韵转成平声的“蒸”韵,成了“仄平平仄仄平平”,符合近体诗平仄交互的原则,有着声律美和节奏美。显然,他们已陶醉在彼此说话的韵味中,陶醉在这种腔调所唤起的有一定社会内容的落寞和感伤中,陶醉在同这种感情相契合的雨后之秋的凉意中。
“闲话秋雨”的人虽有形象的勾勒,但极省俭,只有衣着,不见容貌,因为作者并不追求外形的写真,而去极力展现他们内在的风情神韵,展现他们内质中的“北京味”。
2.本文的议论不可忽略。作者一边细描故都的秋景,一边以鉴赏家的口吻品评其好处。
文章的开头写道:“我不远千里,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这里尝一尝秋味的字眼就是“品”。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品出了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差别。在五幅画面的描写中,也不乏鉴赏家的眼光。五幅画后面的一整段议论,由描绘秋色谈到秋文化,谈到中外诗文中赞美秋的文字特别多,有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田园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写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也最有味,何以如此?是因为“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由秋文化写到秋情结,秋之于人,没有国别人种阶级的差别,中国文字里有“秋士”,外国何尝没有?
三、小结
郁达夫说:“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的自叙传”,不仅他的散文、日记如此,就是他的翻译作品,也让人感受到他的存在。他的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中的“我”,很多人认为就是作者自己。
人们常说,识文要先知其人,我想,读懂了郁达夫的作品,也就多了一分对郁达夫的了解,在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中,感受郁达夫复杂而细微的情感,领略郁达夫作品的真与美。